眼下的情況並不是太好,沒有時間給寧漸細想,所以在寧漸理清自己的感覺之後,便放棄了深究原因,隻管連忙跟上寧卿,手持本體護著他。
寧漸這麽做,寧卿自然發現了,但他也沒去管,隻是順著自己的感覺遁行,集中精神抓緊玉露燈氣息留下的尾巴。
哪怕玉露燈這種遮遮掩掩的勾搭行為打眼一瞧給人的感覺就是陷阱,但對方的氣息實在太讓寧卿在意了,再加上受天機的影響,有些衝動的寧卿就一門心思追著玉露燈去了。
不知道玉露燈是不是留著寧卿的性命有用,反正寧卿這樣一點防護都沒做,橫衝直撞地就衝了上去,跟在一隊兇神惡煞的家夥屁股後麵,即使沒有寧漸出手,仍然半分傷都沒受。
這並不是說寧卿追在後麵,一點波及都沒有受到,相反,按照道遠門隊伍、怪獸隊伍、金線蜂種群、寧卿寧漸這個順序排下來的一串狂奔大隊,時不時就有頗為危險的攻擊落在看起來實力最薄弱的寧卿身上,每一下都能危及寧卿的生命。
偏偏在這樣密集的攻擊中,寧卿連個油皮都沒擦破,每一次攻擊都莫名其妙的落偏了,讓他隻管悶著頭奔跑,完全無需憂心周圍的危險。
寧漸很清楚自己沒有出手,很快就意識到情況不對,仔細感受了一下,本來就不太好看的臉色頓時變得更加糟糕。
他也是和玉露燈聯係過的,玉露燈的氣息他如何會一無所知?現在看到寧卿身上違和的情況,再感受到熟悉的氣息,又哪能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麽?
意識到讓寧卿變成這樣不正常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和他聯絡過一次的玉露燈,寧漸的心情可想而知。
或許之前他還沒明白玉露燈的真實想法,到了此時,也該知道玉露燈做下的手腳了。
不知道是不是該說玉露燈心機深沉,她為了保證寧卿他們來到秋潭古城,不僅僅以寧漸來到此界的原因引|誘寧漸,還放出和寧卿同源的氣息引|誘寧卿。
或許在旁觀的人眼中,玉露燈這樣的做法能夠被稱上一句機智,可在寧漸的眼中,她這樣堪稱聰明人的做法,卻隻能讓他感到厭惡。
因為這一刻的明悟,寧漸對玉露燈的感官差到了極點,壓根不願意寧卿再去趟這淌渾水,甚至恨不得從來沒來過這個地方。
劍修講究劍出無悔,劍靈更是如此,但寧漸少見的後悔了,而且是悔到了心裏。可渾渾噩噩中的寧卿對此渾然不覺,隻對《秘典》的事情十分在意。
就如玉露燈在用寧漸落入玉韻大千界的真正原因誘哄寧漸,她也同樣以《秘典》的秘密做餌,抓住寧卿潛意識中最想了解的東西,輕而易舉地打破了寧卿的心理防線。
在天機的影響,玉露燈對寧卿施加了輕微的心理暗示,也沒做多過分的事情,隻是增加了一下他對秘密的執著,就非常完美地讓寧卿鑽進了牛角尖兒。
說真的,要是玉露燈沒有把握好分寸,直接對寧卿下了強力暗示,那麽寧卿可能早就發現並掙脫了,她的計劃絕對不會有現在這樣順利。
正是因為玉露燈的謹慎,本來信息就不對等、處於弱勢的寧卿寧漸便完全失去了最後的逃脫機會。
這兩個看起來倒黴無比的可憐蛋兒,實際上正一步步走入別人給他們布置下的黴運中。
或許是宿命,又或許是責任,總之陷入了猜測之中,就意味著寧卿和寧漸再也沒有辦法逃離這張大網,隻能一步一步順著走到最後。
那麽被算計了的寧卿正在猜測什麽呢?他通過玉露燈給出的蛛絲馬跡,猜測《秘典》被如此縱容的背後是修真界的大劫。
一句說的十分正確的老話,覆巢之下無完卵。假如修真界真的受到什麽超出預想的威脅,那麽寧卿不可能獨善其身。
想一想,整個修真界有多少大能,這些大能又有怎樣的實力,聯合起來將發揮出怎樣可怕的威能?那是一種隻要想到就會渾身顫抖的恐怖。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修真界實力最強大的門派,竟然仍然會以一種令人詫異的態度縱容一個不知是福是禍的弟子。要說這裏麵沒半點貓膩,誰能相信?
起碼寧卿是絕對不信的,因此,他覺得玉露燈所說的事情很有可能是事實。
如果修真界真的遭遇大劫,寧卿覺得不能完成自己遊覽天下的願望也就算了,更糟糕的恐怕是整個世界都要跟著完蛋,就算好一點也會失去自由,可這樣的日子過起來跟鹹魚有什麽區別?
反正要是讓寧卿來過這樣的日子,他覺得還不如死了算了呢!
寧卿的這個想法寧漸暫時還不知道,他隻是十分擔憂寧卿不太正常的執著。
可惜寧卿一點兒都沒意識到他的憂慮,拚盡全力緊緊追著前麵像死狗一樣的道遠門眾人,腦中唯一比較靠譜的想法就是“世界毀滅和道遠門之間的邏輯關係是不是有點讓人細思恐極”。
於是腦子裏塞滿了各種各樣念頭的寧卿,就這樣在被放大的情緒中超常發揮,愣是保持著這樣古怪的順序,一路奔逃到一處霧氣朦朧的地方。
霧氣很濃,霧中的世界漸漸不清晰,僅憑寧卿一個人的眼睛,已經無法追蹤到前麵的隊伍了。如今還勉強能保持著較為順暢的前行,自然是依靠著寧漸超人的神識。
可喜可賀,這兩個各自沉浸在思緒中的人,終於在外界客觀條件之下重新有了交流,趁著趕路的間隙,也做了一番溝通。
大抵是因為意識到玉露燈並不靠譜,她想算計的東西太多,越是複雜就越是容易露出破綻,寧卿和寧漸幹脆在一處合計了一下彼此得到的信息,心中越發感到一絲凝重。
必須強調的是,寧漸是從其他大千界來的,而且活了很久很久。他本身見識就稱得上廣博,自然知道有這樣的大千界,因為一些可說不可說的原因被入侵後是怎樣的景象。
拋開戰死的一批大能、吃裏扒外的叛徒、頑抗到底的修士,順應大勢投降自保的宗門世家最後結果很難稱得上好或者不好。
宗門、家族薪火相傳的火種是保存下來了,但事實上,這些火種當中資質平庸的地位極其低下,生存條件相當嚴酷,有天賦的則很快就會被洗腦,意誌堅定、堅決不接受成為炮灰的下場都好不到哪裏去。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天賦特別出眾,可以被稱之為妖孽的人才,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永遠是劊子手眼中應當被捕殺的第一目標。
單憑根骨、靈根來講,寧卿的確稱不上出眾,可若是將方方麵麵綜合算來,寧卿的天賦則又顯得太過可怕了。像他這樣的人,一旦真的遇到大千界碰撞,絕對會是被最先除掉的存在。
而正是寧卿的這個天賦,導致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寧漸,都對他的未來憂心忡忡。打個不太正確的比方,寧卿的天賦讓他有成為核武器的潛質,恐怕不是有大劫這把劍懸在玉韻大千界頭上,這個大千界的人根本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有威脅的人。
在無法確定玉露燈所說是真是假的情況下,哪怕她隻是將這些話拿出來當作威脅恐嚇寧卿,寧漸都不敢掉以輕心,隻能小心翼翼地應對。
他不願、也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個疏忽,就把寧卿的性命丟掉。這樣的可能,他甚至想也不敢想,隻要一想就渾身戾氣橫生。
因為寧卿是不同的。
寧漸不斷告誡自己,必須要小心,假如未來真的會如此,那麽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他也一定要保護好寧卿。
雖然心情凝重,可是寧卿和寧漸的速度一點兒都不慢,準確的順著路線穿越濃霧,終是隨著大部隊跑到了霧氣漸漸稀薄的地方,抬眼便看到了晴朗的天空。
之前一路追趕,寧卿和寧漸的心思並沒有完全用在這群老對頭身上,因此當他們沒刹住閘,一頭衝出霧氣的範圍,才注意到熊妖和金線蜂都停留在那一片晴朗之外,躁動不安卻始終不敢前進。
寧卿和寧漸對視一眼,心中同是一凜,立刻便意識到這片看起來幹幹淨淨的區域有問題。
妖獸畢竟仍是是獸,本能遠遠大過於理智,臣服於強者的天性一直流淌在它們的血液之中。所以,能讓它們做出這種姿態的,一定是危險性極強的存在。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判斷,寧卿和寧漸倒不至於因此就望而卻步。真正能讓他們兩個人心中都充滿憂慮的,其實是那種和寧卿同源的氣息。
在發現妖獸的異常後,寧卿和寧漸都注意到了越來越強的、和寧卿同源卻有別於玉露燈的氣息。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寧卿總覺得這有細微差別的氣息更為親近,但不知道為什麽,似乎總是圍繞在玉露燈氣息的周圍。
如果不是寧卿修煉《秘典》,本身也很敏|感;寧漸曾在被寧卿喚醒的時候,接觸過這種更為粗糙、也更接近自然的氣息,或許他們兩個根本沒有可能發現這其中的區別。
兩人心中戒備加深,看著一臉慶幸狂奔在前麵、連頭都不敢迴的道遠門等人,略微猶豫了一下,便放出了輕玉傘和廣運鍾,算是為之後可能遇到的危險做個緩衝,毅然決然地也追著衝了過去。
寧漸這麽做,寧卿自然發現了,但他也沒去管,隻是順著自己的感覺遁行,集中精神抓緊玉露燈氣息留下的尾巴。
哪怕玉露燈這種遮遮掩掩的勾搭行為打眼一瞧給人的感覺就是陷阱,但對方的氣息實在太讓寧卿在意了,再加上受天機的影響,有些衝動的寧卿就一門心思追著玉露燈去了。
不知道玉露燈是不是留著寧卿的性命有用,反正寧卿這樣一點防護都沒做,橫衝直撞地就衝了上去,跟在一隊兇神惡煞的家夥屁股後麵,即使沒有寧漸出手,仍然半分傷都沒受。
這並不是說寧卿追在後麵,一點波及都沒有受到,相反,按照道遠門隊伍、怪獸隊伍、金線蜂種群、寧卿寧漸這個順序排下來的一串狂奔大隊,時不時就有頗為危險的攻擊落在看起來實力最薄弱的寧卿身上,每一下都能危及寧卿的生命。
偏偏在這樣密集的攻擊中,寧卿連個油皮都沒擦破,每一次攻擊都莫名其妙的落偏了,讓他隻管悶著頭奔跑,完全無需憂心周圍的危險。
寧漸很清楚自己沒有出手,很快就意識到情況不對,仔細感受了一下,本來就不太好看的臉色頓時變得更加糟糕。
他也是和玉露燈聯係過的,玉露燈的氣息他如何會一無所知?現在看到寧卿身上違和的情況,再感受到熟悉的氣息,又哪能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麽?
意識到讓寧卿變成這樣不正常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和他聯絡過一次的玉露燈,寧漸的心情可想而知。
或許之前他還沒明白玉露燈的真實想法,到了此時,也該知道玉露燈做下的手腳了。
不知道是不是該說玉露燈心機深沉,她為了保證寧卿他們來到秋潭古城,不僅僅以寧漸來到此界的原因引|誘寧漸,還放出和寧卿同源的氣息引|誘寧卿。
或許在旁觀的人眼中,玉露燈這樣的做法能夠被稱上一句機智,可在寧漸的眼中,她這樣堪稱聰明人的做法,卻隻能讓他感到厭惡。
因為這一刻的明悟,寧漸對玉露燈的感官差到了極點,壓根不願意寧卿再去趟這淌渾水,甚至恨不得從來沒來過這個地方。
劍修講究劍出無悔,劍靈更是如此,但寧漸少見的後悔了,而且是悔到了心裏。可渾渾噩噩中的寧卿對此渾然不覺,隻對《秘典》的事情十分在意。
就如玉露燈在用寧漸落入玉韻大千界的真正原因誘哄寧漸,她也同樣以《秘典》的秘密做餌,抓住寧卿潛意識中最想了解的東西,輕而易舉地打破了寧卿的心理防線。
在天機的影響,玉露燈對寧卿施加了輕微的心理暗示,也沒做多過分的事情,隻是增加了一下他對秘密的執著,就非常完美地讓寧卿鑽進了牛角尖兒。
說真的,要是玉露燈沒有把握好分寸,直接對寧卿下了強力暗示,那麽寧卿可能早就發現並掙脫了,她的計劃絕對不會有現在這樣順利。
正是因為玉露燈的謹慎,本來信息就不對等、處於弱勢的寧卿寧漸便完全失去了最後的逃脫機會。
這兩個看起來倒黴無比的可憐蛋兒,實際上正一步步走入別人給他們布置下的黴運中。
或許是宿命,又或許是責任,總之陷入了猜測之中,就意味著寧卿和寧漸再也沒有辦法逃離這張大網,隻能一步一步順著走到最後。
那麽被算計了的寧卿正在猜測什麽呢?他通過玉露燈給出的蛛絲馬跡,猜測《秘典》被如此縱容的背後是修真界的大劫。
一句說的十分正確的老話,覆巢之下無完卵。假如修真界真的受到什麽超出預想的威脅,那麽寧卿不可能獨善其身。
想一想,整個修真界有多少大能,這些大能又有怎樣的實力,聯合起來將發揮出怎樣可怕的威能?那是一種隻要想到就會渾身顫抖的恐怖。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修真界實力最強大的門派,竟然仍然會以一種令人詫異的態度縱容一個不知是福是禍的弟子。要說這裏麵沒半點貓膩,誰能相信?
起碼寧卿是絕對不信的,因此,他覺得玉露燈所說的事情很有可能是事實。
如果修真界真的遭遇大劫,寧卿覺得不能完成自己遊覽天下的願望也就算了,更糟糕的恐怕是整個世界都要跟著完蛋,就算好一點也會失去自由,可這樣的日子過起來跟鹹魚有什麽區別?
反正要是讓寧卿來過這樣的日子,他覺得還不如死了算了呢!
寧卿的這個想法寧漸暫時還不知道,他隻是十分擔憂寧卿不太正常的執著。
可惜寧卿一點兒都沒意識到他的憂慮,拚盡全力緊緊追著前麵像死狗一樣的道遠門眾人,腦中唯一比較靠譜的想法就是“世界毀滅和道遠門之間的邏輯關係是不是有點讓人細思恐極”。
於是腦子裏塞滿了各種各樣念頭的寧卿,就這樣在被放大的情緒中超常發揮,愣是保持著這樣古怪的順序,一路奔逃到一處霧氣朦朧的地方。
霧氣很濃,霧中的世界漸漸不清晰,僅憑寧卿一個人的眼睛,已經無法追蹤到前麵的隊伍了。如今還勉強能保持著較為順暢的前行,自然是依靠著寧漸超人的神識。
可喜可賀,這兩個各自沉浸在思緒中的人,終於在外界客觀條件之下重新有了交流,趁著趕路的間隙,也做了一番溝通。
大抵是因為意識到玉露燈並不靠譜,她想算計的東西太多,越是複雜就越是容易露出破綻,寧卿和寧漸幹脆在一處合計了一下彼此得到的信息,心中越發感到一絲凝重。
必須強調的是,寧漸是從其他大千界來的,而且活了很久很久。他本身見識就稱得上廣博,自然知道有這樣的大千界,因為一些可說不可說的原因被入侵後是怎樣的景象。
拋開戰死的一批大能、吃裏扒外的叛徒、頑抗到底的修士,順應大勢投降自保的宗門世家最後結果很難稱得上好或者不好。
宗門、家族薪火相傳的火種是保存下來了,但事實上,這些火種當中資質平庸的地位極其低下,生存條件相當嚴酷,有天賦的則很快就會被洗腦,意誌堅定、堅決不接受成為炮灰的下場都好不到哪裏去。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天賦特別出眾,可以被稱之為妖孽的人才,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永遠是劊子手眼中應當被捕殺的第一目標。
單憑根骨、靈根來講,寧卿的確稱不上出眾,可若是將方方麵麵綜合算來,寧卿的天賦則又顯得太過可怕了。像他這樣的人,一旦真的遇到大千界碰撞,絕對會是被最先除掉的存在。
而正是寧卿的這個天賦,導致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寧漸,都對他的未來憂心忡忡。打個不太正確的比方,寧卿的天賦讓他有成為核武器的潛質,恐怕不是有大劫這把劍懸在玉韻大千界頭上,這個大千界的人根本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有威脅的人。
在無法確定玉露燈所說是真是假的情況下,哪怕她隻是將這些話拿出來當作威脅恐嚇寧卿,寧漸都不敢掉以輕心,隻能小心翼翼地應對。
他不願、也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個疏忽,就把寧卿的性命丟掉。這樣的可能,他甚至想也不敢想,隻要一想就渾身戾氣橫生。
因為寧卿是不同的。
寧漸不斷告誡自己,必須要小心,假如未來真的會如此,那麽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他也一定要保護好寧卿。
雖然心情凝重,可是寧卿和寧漸的速度一點兒都不慢,準確的順著路線穿越濃霧,終是隨著大部隊跑到了霧氣漸漸稀薄的地方,抬眼便看到了晴朗的天空。
之前一路追趕,寧卿和寧漸的心思並沒有完全用在這群老對頭身上,因此當他們沒刹住閘,一頭衝出霧氣的範圍,才注意到熊妖和金線蜂都停留在那一片晴朗之外,躁動不安卻始終不敢前進。
寧卿和寧漸對視一眼,心中同是一凜,立刻便意識到這片看起來幹幹淨淨的區域有問題。
妖獸畢竟仍是是獸,本能遠遠大過於理智,臣服於強者的天性一直流淌在它們的血液之中。所以,能讓它們做出這種姿態的,一定是危險性極強的存在。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判斷,寧卿和寧漸倒不至於因此就望而卻步。真正能讓他們兩個人心中都充滿憂慮的,其實是那種和寧卿同源的氣息。
在發現妖獸的異常後,寧卿和寧漸都注意到了越來越強的、和寧卿同源卻有別於玉露燈的氣息。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寧卿總覺得這有細微差別的氣息更為親近,但不知道為什麽,似乎總是圍繞在玉露燈氣息的周圍。
如果不是寧卿修煉《秘典》,本身也很敏|感;寧漸曾在被寧卿喚醒的時候,接觸過這種更為粗糙、也更接近自然的氣息,或許他們兩個根本沒有可能發現這其中的區別。
兩人心中戒備加深,看著一臉慶幸狂奔在前麵、連頭都不敢迴的道遠門等人,略微猶豫了一下,便放出了輕玉傘和廣運鍾,算是為之後可能遇到的危險做個緩衝,毅然決然地也追著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