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漸簡單粗暴的講解方式說實話還是挺管用的,就是有點顛覆寧卿原來的三觀。打個比方,就好像寧卿本來認為像妞妞這麽乖巧的驢一定是母的,葉浩淵卻告訴他妞妞這麽可愛一定是男孩子,然後他發現妞妞果然是個男孩子的顛覆和崩潰,堪稱三觀盡毀。
不過同樣的,這樣三觀盡毀的方式,也會給寧卿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就算他不是個修士,可能直到很久很久以後也忘不了。
默默看了眼似乎特別特別溫柔的寧漸,隱隱有點胃疼。
寧漸給他做出的這些解釋,換一個簡單明了一點的說法,世界好比一台超級計算機,大道是主腦cpu,一直在運行和計算三千法則。三千條什麽的,和內存龐大的cpu相比,似乎是個很小的數目,但如果它們可以交互聯係,進而衍生出無數的數據呢?
那就是相當龐大的計算量,非常非常占內存了。主腦cpu光運行和計算這些就占據了絕大多數容量,壓根是再騰不出來精力和地方去計較別的。
一個修士的命運選擇什麽的,恕cpu還要留存一點空間來容納意外,沒地方騰給你做計算,畢竟人家永遠保持著一個度,不會讓自己過熱報廢了。
“就算提前明白了這個又有什麽?”寧卿就不明白了,真正想通之後,發現這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就算知道了也不至於給未來造成不好的影響吧?
寧漸幹巴巴答道:“……原是師兄與常人不同。”
寧漸這話絕對是稱讚,不是貶低。修真界可沒有這麽形象的類比,許多低境界的修士在提前知道某些大道理蘊含的真意後,或者是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或者是理解產生偏差,最後給修行路上造成難以言喻的阻礙。
如果用修真界的正常方式來解釋,寧漸所說的話大概是這樣的:“道”是不會幹涉生靈的選擇的,一切都是生靈自己造成的結果。天地不仁,天地又有大仁,它提供一個供生靈生存的世界,三千大道自然運行,法則交錯和諧,自然構成世界的一切。既不為堯存不為紂亡,也無對錯之分,無所不容無所不包,何來順天逆天之說?至於所謂的天道所鍾,天道如何,不如說是有人窺見大道法則與人的共鳴,“代天行之”。
這麽說起來,似乎有點兒高大上,也很符合修真界人士的邏輯,但絕對沒有寧卿自己的類比形象。不說別的,一個主腦cpu,就把大道那種完全沒有人情味、冷冰冰的感覺形容得淋漓盡致。
就和機器一樣,大道根本沒有情緒這種東西存在。真正有情緒的,是注意到完美契合cpu運行的某一段程序的人,這就是寧漸曾說過的“天道與大道不同”,寧卿所體會過的違和。
所以隻要這樣想得清楚,寧卿就覺得這很正常了。而且一旦接受了這樣的設定,想想其實也蠻帶感的。
“有種全天下人都在努力修煉,好進化為機器人的感覺。”寧卿覺得有點興奮,“仔細想想這個劇情還挺新穎的嘛!”
寧漸:“……”還是裝死吧,這個腦洞他實在迴答不上來。
寧卿沒有在意他的沉默,還在興奮地說著:“那正常來說,我們那裏所說的修士意欲超脫天道,證得長生,無論是自認為順還是逆,其實都是接觸規則,從不同的角度感悟規則,理解規則,運用規則的表現對吧?”
“這不就和學習代碼,理解代碼,運用代碼是一道號的嗎?說白了,修真界人人都是程序猿,個個都在努力寫程序做軟件。不管怎麽想,這個設定還是挺帶感的不是?”
把高大上的修真過程說成是某個極度消耗人類壽命的工作,可以,這很寧卿。
“我覺得我必須感謝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寧卿虔誠道,“他不但教給我了極其優秀的總結方法,還教給我了放之四海皆準的學習方法。”
想想以前的老師們都是怎麽說的吧,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厚薄厚”。先以筆記等方法把書讀厚,這相當於修士通過各種方法理解功法積累實力;然後再把重點精華摘抄出來,這不就是修士們提煉感悟過往經曆,進行突破的過程;最後再通過已經理解的知識進行不斷地練習總結,這就是修士們將所學與所做印證,真正將一切融入本能的行為了。
那樣的行為不斷輪迴重複,直到學生們真正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才算是走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終點。換成修士,那就是及至合道長生,衍化三千,得證聖人,將三千大道盡數掌握手中,可以重新開辟一個世界,承載自己的所在了。
寧卿為自己優秀的總結能力陶醉不已,覺得自己的小學老師絕對是天下最機智的人之一。
寧漸對此萬分無語,卻又不出任何可以反駁的地方。雖然聽起來好像有那麽一點怪怪的,可是仔細想想的話,似乎又是很有道理的。
這當然是有道理的,歪理也是道理,不然寧卿也不會在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就引起了身上《秘典》的強烈共鳴。
像是《秘典》這樣一次隻會有一個傳人的功法,選定了繼承人之後,就會寄存在繼承人身上。而但凡是創造者留下的功法原本,在被激起共鳴之後,都很容易產生異象。
所以還沒等寧漸從無語的情緒中走出來,寧卿眨眼間就引起了天地靈氣的變化。海浪一般的靈氣一下下拍向寧卿的身體,不但將寧漸的元靈吹開了好一段距離,還在寧卿頭頂的天空中形成了一個伏羲八卦的模糊圖案。
並不是突破大境界,偏偏還是引起了異象的產生,這意味著,寧卿一瞬間的感悟,不止引起了《秘典》的共鳴,還引起了規則的響應。
禦虛宗的其他人可不是對常識有些模模糊糊的寧卿,伏羲八卦誕生的一刻,立刻就認識到這是三方共振的結果。
一時間整個禦虛宗都震動起來,無論是境界高的還是境界低的,隻要能看到懸劍峰天空中的異象,都處於一種驚駭的情緒之中。
“懸劍峰的秦澤?”
“秦師弟好悟性!”
“萬年一見!萬年一見!不世出的天才!”
“不行,貧道要去一趟懸劍峰,此等喜氣沾上一點,或許也可助貧道突破!”
這動靜實在太大,鬧騰得整個禦虛宗都動了起來。但凡有資格有能力前往懸劍峰的人,都帶著各式各樣的目的前去湊熱鬧。
許多人反應非常快,第一時間就趕到了,還以為自己會是頭一批,卻沒想到等到落地後,看到的會是禦虛宗數名老祖一起留在那裏鎮場子的情況。
無比尷尬地行過禮,大家抬起頭,意外地發現開始被他們猜測引起這番動靜的秦澤,一是根本不是主角,也是護法者的一員。
真正讓這天地為之色變的,反而是他們本來想都沒想過的一個小輩,看起來腦子有點問題,總是鬧得滿城風雨的——寧卿。
有人不可置信,有人痛心疾首,其中以宗主一派、曾經被葉浩淵暗示過的鄭天宇為最。
當時葉浩淵已經隱晦地和他提起過,希望他能過夠收寧卿為徒,他也特意去打聽了一下寧卿的名聲,然後發現寧卿這個人腦子似乎有點問題,不由就猶豫了。
後來有了秦澤半路劫人,鄭天宇當時很是鬆了一口氣,覺得這樣剛好,既不會得罪葉浩淵,也不會讓自己為難,還對秦澤特別感激,覺得他這是犧牲自己,救別人於水火之中。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看起來進境很慢的寧卿,竟然會有這樣的天賦。到了這一刻,曾經偶爾想起的疑惑完全得到了解答。
難怪秦澤要半路劫人,原來是早就看出了寧卿天賦不一般!鄭天宇這是羨慕嫉妒恨了,這家夥運氣可真好,能夠收下那麽一個天賦過人的弟子,別說是他腦子有點問題,就是整個人都是個瘋的,他也樂意啊!
瑪德,後悔啊!一聽是當初調查不仔細的緣故!好想打死當時瞎了眼睛的自己!
鄭天宇痛心疾首的表情,在一群同樣反應的真人中一點也不明顯。
在這一刻,所有人看到寧卿,腦子裏第一印象再也不是那些奇奇怪怪的緋聞,而是他早已超出常人甚多的天賦!
什麽有私情葉浩淵才會看重寧卿,現在想來,八成是當初的他早就看出了寧卿的不凡,有意交好所致!要不然,一個金丹,就算再怎麽樣疼愛自己低境界的情人,也不至於像葉浩淵那樣,做到那種程度才對!
太陰險了,簡直太陰險了!
看著不明真相的其他人反應這麽大,早有預料的宗主隻是眯了眯眼,對於《秘典》這個運氣好到驚人的繼承人,簡直不能更滿意了。
必須要說,像寧卿這樣年紀輕輕就能引起法則共鳴的修士,在修真界已經不是萬年不世出,而是百萬年也不一定能出現一個的絕世妖孽了。在眾人的心中,這樣的人一定會有所成就,又有宗門與他互成犄角,夭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與之交好一定會得到更多好處。
不是沒有人心藏嫉妒,但是大多數人心中還是向著宗門的,考慮到宗門的未來,都隻會欣喜於這樣的人才存在於自己的門派,而不會想方設法除掉這個並不算威脅的威脅。
換句話說,禦虛宗的門風還是很正的。
不過同樣的,這樣三觀盡毀的方式,也會給寧卿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就算他不是個修士,可能直到很久很久以後也忘不了。
默默看了眼似乎特別特別溫柔的寧漸,隱隱有點胃疼。
寧漸給他做出的這些解釋,換一個簡單明了一點的說法,世界好比一台超級計算機,大道是主腦cpu,一直在運行和計算三千法則。三千條什麽的,和內存龐大的cpu相比,似乎是個很小的數目,但如果它們可以交互聯係,進而衍生出無數的數據呢?
那就是相當龐大的計算量,非常非常占內存了。主腦cpu光運行和計算這些就占據了絕大多數容量,壓根是再騰不出來精力和地方去計較別的。
一個修士的命運選擇什麽的,恕cpu還要留存一點空間來容納意外,沒地方騰給你做計算,畢竟人家永遠保持著一個度,不會讓自己過熱報廢了。
“就算提前明白了這個又有什麽?”寧卿就不明白了,真正想通之後,發現這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就算知道了也不至於給未來造成不好的影響吧?
寧漸幹巴巴答道:“……原是師兄與常人不同。”
寧漸這話絕對是稱讚,不是貶低。修真界可沒有這麽形象的類比,許多低境界的修士在提前知道某些大道理蘊含的真意後,或者是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或者是理解產生偏差,最後給修行路上造成難以言喻的阻礙。
如果用修真界的正常方式來解釋,寧漸所說的話大概是這樣的:“道”是不會幹涉生靈的選擇的,一切都是生靈自己造成的結果。天地不仁,天地又有大仁,它提供一個供生靈生存的世界,三千大道自然運行,法則交錯和諧,自然構成世界的一切。既不為堯存不為紂亡,也無對錯之分,無所不容無所不包,何來順天逆天之說?至於所謂的天道所鍾,天道如何,不如說是有人窺見大道法則與人的共鳴,“代天行之”。
這麽說起來,似乎有點兒高大上,也很符合修真界人士的邏輯,但絕對沒有寧卿自己的類比形象。不說別的,一個主腦cpu,就把大道那種完全沒有人情味、冷冰冰的感覺形容得淋漓盡致。
就和機器一樣,大道根本沒有情緒這種東西存在。真正有情緒的,是注意到完美契合cpu運行的某一段程序的人,這就是寧漸曾說過的“天道與大道不同”,寧卿所體會過的違和。
所以隻要這樣想得清楚,寧卿就覺得這很正常了。而且一旦接受了這樣的設定,想想其實也蠻帶感的。
“有種全天下人都在努力修煉,好進化為機器人的感覺。”寧卿覺得有點興奮,“仔細想想這個劇情還挺新穎的嘛!”
寧漸:“……”還是裝死吧,這個腦洞他實在迴答不上來。
寧卿沒有在意他的沉默,還在興奮地說著:“那正常來說,我們那裏所說的修士意欲超脫天道,證得長生,無論是自認為順還是逆,其實都是接觸規則,從不同的角度感悟規則,理解規則,運用規則的表現對吧?”
“這不就和學習代碼,理解代碼,運用代碼是一道號的嗎?說白了,修真界人人都是程序猿,個個都在努力寫程序做軟件。不管怎麽想,這個設定還是挺帶感的不是?”
把高大上的修真過程說成是某個極度消耗人類壽命的工作,可以,這很寧卿。
“我覺得我必須感謝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寧卿虔誠道,“他不但教給我了極其優秀的總結方法,還教給我了放之四海皆準的學習方法。”
想想以前的老師們都是怎麽說的吧,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厚薄厚”。先以筆記等方法把書讀厚,這相當於修士通過各種方法理解功法積累實力;然後再把重點精華摘抄出來,這不就是修士們提煉感悟過往經曆,進行突破的過程;最後再通過已經理解的知識進行不斷地練習總結,這就是修士們將所學與所做印證,真正將一切融入本能的行為了。
那樣的行為不斷輪迴重複,直到學生們真正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才算是走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終點。換成修士,那就是及至合道長生,衍化三千,得證聖人,將三千大道盡數掌握手中,可以重新開辟一個世界,承載自己的所在了。
寧卿為自己優秀的總結能力陶醉不已,覺得自己的小學老師絕對是天下最機智的人之一。
寧漸對此萬分無語,卻又不出任何可以反駁的地方。雖然聽起來好像有那麽一點怪怪的,可是仔細想想的話,似乎又是很有道理的。
這當然是有道理的,歪理也是道理,不然寧卿也不會在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就引起了身上《秘典》的強烈共鳴。
像是《秘典》這樣一次隻會有一個傳人的功法,選定了繼承人之後,就會寄存在繼承人身上。而但凡是創造者留下的功法原本,在被激起共鳴之後,都很容易產生異象。
所以還沒等寧漸從無語的情緒中走出來,寧卿眨眼間就引起了天地靈氣的變化。海浪一般的靈氣一下下拍向寧卿的身體,不但將寧漸的元靈吹開了好一段距離,還在寧卿頭頂的天空中形成了一個伏羲八卦的模糊圖案。
並不是突破大境界,偏偏還是引起了異象的產生,這意味著,寧卿一瞬間的感悟,不止引起了《秘典》的共鳴,還引起了規則的響應。
禦虛宗的其他人可不是對常識有些模模糊糊的寧卿,伏羲八卦誕生的一刻,立刻就認識到這是三方共振的結果。
一時間整個禦虛宗都震動起來,無論是境界高的還是境界低的,隻要能看到懸劍峰天空中的異象,都處於一種驚駭的情緒之中。
“懸劍峰的秦澤?”
“秦師弟好悟性!”
“萬年一見!萬年一見!不世出的天才!”
“不行,貧道要去一趟懸劍峰,此等喜氣沾上一點,或許也可助貧道突破!”
這動靜實在太大,鬧騰得整個禦虛宗都動了起來。但凡有資格有能力前往懸劍峰的人,都帶著各式各樣的目的前去湊熱鬧。
許多人反應非常快,第一時間就趕到了,還以為自己會是頭一批,卻沒想到等到落地後,看到的會是禦虛宗數名老祖一起留在那裏鎮場子的情況。
無比尷尬地行過禮,大家抬起頭,意外地發現開始被他們猜測引起這番動靜的秦澤,一是根本不是主角,也是護法者的一員。
真正讓這天地為之色變的,反而是他們本來想都沒想過的一個小輩,看起來腦子有點問題,總是鬧得滿城風雨的——寧卿。
有人不可置信,有人痛心疾首,其中以宗主一派、曾經被葉浩淵暗示過的鄭天宇為最。
當時葉浩淵已經隱晦地和他提起過,希望他能過夠收寧卿為徒,他也特意去打聽了一下寧卿的名聲,然後發現寧卿這個人腦子似乎有點問題,不由就猶豫了。
後來有了秦澤半路劫人,鄭天宇當時很是鬆了一口氣,覺得這樣剛好,既不會得罪葉浩淵,也不會讓自己為難,還對秦澤特別感激,覺得他這是犧牲自己,救別人於水火之中。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看起來進境很慢的寧卿,竟然會有這樣的天賦。到了這一刻,曾經偶爾想起的疑惑完全得到了解答。
難怪秦澤要半路劫人,原來是早就看出了寧卿天賦不一般!鄭天宇這是羨慕嫉妒恨了,這家夥運氣可真好,能夠收下那麽一個天賦過人的弟子,別說是他腦子有點問題,就是整個人都是個瘋的,他也樂意啊!
瑪德,後悔啊!一聽是當初調查不仔細的緣故!好想打死當時瞎了眼睛的自己!
鄭天宇痛心疾首的表情,在一群同樣反應的真人中一點也不明顯。
在這一刻,所有人看到寧卿,腦子裏第一印象再也不是那些奇奇怪怪的緋聞,而是他早已超出常人甚多的天賦!
什麽有私情葉浩淵才會看重寧卿,現在想來,八成是當初的他早就看出了寧卿的不凡,有意交好所致!要不然,一個金丹,就算再怎麽樣疼愛自己低境界的情人,也不至於像葉浩淵那樣,做到那種程度才對!
太陰險了,簡直太陰險了!
看著不明真相的其他人反應這麽大,早有預料的宗主隻是眯了眯眼,對於《秘典》這個運氣好到驚人的繼承人,簡直不能更滿意了。
必須要說,像寧卿這樣年紀輕輕就能引起法則共鳴的修士,在修真界已經不是萬年不世出,而是百萬年也不一定能出現一個的絕世妖孽了。在眾人的心中,這樣的人一定會有所成就,又有宗門與他互成犄角,夭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與之交好一定會得到更多好處。
不是沒有人心藏嫉妒,但是大多數人心中還是向著宗門的,考慮到宗門的未來,都隻會欣喜於這樣的人才存在於自己的門派,而不會想方設法除掉這個並不算威脅的威脅。
換句話說,禦虛宗的門風還是很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