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寧卿的決定,寧狗剩當然沒有異議,於是兩天之後,他就被寧卿掛在腰間一起帶去了聞道閣。


    來聞道閣做講座的林師叔全名林正祥,外門很少有人提到他,在內門他卻是頗負盛名。


    其實就道門正統修真境界而言,金丹是一個大階段,或者說是一個門檻。無論是內門還是外門,所有弟子的第一目標都是金丹。


    但是外門弟子成就金丹的幾率很低,所以弟子之間相互談論的話題更多是關於資源、奇遇之類更為現實的東西,反倒不像內門每次說起某人時都會加上幾句有關潛力的評價。


    因為這個差異,林正祥這樣極有望結成金丹的和合期修士竟然在外門名聲不顯。不過也很好理解,外門弟子都是十分實際的,畢竟他隻是有望,而不是真正成為了金丹,在許多為生計奔波的外門弟子眼中恐怕還不如一瓶丹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種話畢竟不是玩笑,連基礎修煉都解決不了,大多數外門弟子哪還有功夫去管別人呢!


    剛入門的寧卿也是大軍中的一員,所以對林正祥也不了解。


    不過,寧卿有一個優點啊,那就是不要臉,而且是堅持不要臉,賣起萌來毫無節操、毫無下限,哄得一眾師姐不要不要的,什麽都告訴他了。


    林正祥不是禦虛宗和合期修士第一人,但是他的經曆有點傳奇。


    林正祥來自中洲一個非常偏遠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凡人,可以說是草根起家,什麽背景也沒有。他是水火木三靈根,最早入門的時候也是外門弟子,潛心修行八年到達煉氣期大圓滿,恰好趕上那一次小比,於小比之上一戰成名,而後進入內門。


    大約是信奉韜光養晦的原則,風頭一時無兩的林正祥在進入內門之後迅速沉寂下來,甚至沒有傳出任何拜師的傳聞,就這樣消失在各大八卦中心,直到三十多年後一舉突破凝神,才又為其他人所知。


    這次揚名大概是林正祥覺得自己能力已經足夠,不需要再隱藏自己故意而為的,並且聲名傳遍內門之後也沒有再次低調起來。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這位沒有拜師的林師叔就保持著大熱的話題度占據了內門各處,擁有了一批數量不小的崇拜者。


    寧卿的師姐們似乎對林正祥的目的毫無所覺,寧卿也假裝一無所知。


    就算心裏再清楚他這不過是拉幫結派,寧卿在師姐們炙熱的視線下也一個字都沒有吐露,全程保持著一臉讚歎的表情,似乎十分神往。


    一位師姐看寧卿這個樣子,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略有點神經質地咬了咬指甲,麵上的為難一閃而逝,隨即又恢複了一副笑臉,和寧卿說起林正祥的好來。


    寧卿對這種中央空調一般的漢子沒什麽好感,隻不過看到這麽多師姐都對他感官好得不行,心裏多少還是有點驚訝的,就是麵上不顯,假裝讚歎,一點也不接師姐的話。


    這個師姐說得口幹舌燥,也沒見寧卿有一點動搖,心裏知道她們替心目中的男神林正祥拉攏這位傳說中有金丹情人的師弟恐怕是沒有可能了,不由感到一陣挫敗。


    一位師姐用十分哀怨的目光看著寧卿,讓寧卿渾身寒毛都豎起來了,多虧林正祥來得及時,這才解救寧卿於水深火熱之中。


    林正祥一進入聞道閣的大廳,許多女修就拋下剛才正在聊天的同伴,急急忙忙檢查自己的裝扮,然後用愛慕的目光溫柔注視著林正祥,竟有不少都是一副情根深種的樣子。


    寧卿惡寒了一下,被坐在高位的林正祥看了個正著,讓他眼中浮現出一抹笑意,旋即轉開了視線,掃視了大廳一圈,心中估計了一下新入門弟子的數量,對今天要講的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腹稿。


    起碼不是隻有寧卿一個新弟子,那樣講些眾所周知的事情又不能讓人發現,總是讓他為難得很。


    林正祥略做過自我介紹後,俊朗的麵孔上表情越發地風輕雲淡,不疾不徐道:“看來近日入內門的弟子都在此處,也算是因緣際會,既如此,貧道便講些常識,也算是給後麵的同門拋磚引玉罷。”


    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話,許多內門的老弟子就麵露了然,緊接著露出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很快就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地開啟了小差。


    寧卿眼珠子一轉,就知道林正祥要說的東西在內門必定是老生常談,但他既然點出新入內門這一點,想來是就是講給他們這些新弟子聽的了。


    有個這個意識,寧卿心中一動,環顧四周,發現除了這次小比從外門進來的新弟子外,還有其他十來個聽得聚精會神、明顯是新人的家夥,頓時明白了什麽。


    這些弟子應該是天賦極好,錯過了禦虛宗正經收徒時間,被其他遊曆在外的修士帶迴的那一批,恰逢小比之年,就和外門進來的弟子一起接受再教育了。


    寧卿彎了彎唇角,心說難怪林正祥動作這麽大,原來還有這麽個原因,這也難怪了。潛力股可遇而不可求啊,看到了自然是先下手為強。


    林正祥不知道寧卿心裏想的什麽,還在盡職盡責地講著該講的內容,並以自己為例,向一眾低階弟子介紹了丹藥的妙用。


    比如當年的小比,他一戰成名靠的就是丹藥。當然,他用在小比上的那些丹藥不是用來增加修為的,也不是臨戰強行提升境界保命的,而是各種具有攻擊效果的奇丹妙藥。


    林正祥看起來對這種類型的丹藥研究得很透徹,每次演示也都十分細致,看得來聽講座的眾人眼中是異彩連連,就連剛剛打瞌睡的老弟子也都坐直了身體認真地聽著,整個大廳之中向學的氣氛非常濃厚。


    就這樣演示了十來種丹藥,勾得大家對煉丹一道熱血沸騰之後,這位仙姿縹緲的師叔一本正經道:“賴門內諸位厚愛,林某略有薄名。未免名不副實,林某也是勤加修煉,不敢有一日懈怠。”


    “不過即使如此,林某也從未有以丹藥快速堆積修為的念頭,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才是最不可忽略的功課。林某能夠名副其實,也多虧了這份謹慎,還望諸位師侄引以為戒。”


    林正祥這些話說的倒是真話,內門弟子大都知道他能有這樣的名聲,本來就是盡量少服用丹藥的結果。和其他人不同,林正祥從不盲目追求突破的快感,也不像他人那樣急於進階,每一步都穩紮穩打。


    正是這一份穩,才讓許多人認為他最有希望自然締結金丹。


    林正祥看新入門的弟子們若有所思,心中十分滿意,不由微微一笑,繼續道:“修行路上不免枯燥乏味,若是偶爾停下腳步,看看風景,也是一種極好的曆練。”


    “修行一門六藝,除可以為自己積累資源人脈,還可以在焦急憂慮時轉移注意力。或許有些師侄已有過如此經曆,明明積累充足,隻差臨門一腳,卻偏偏遲遲無法突破。”


    這樣說著,林正祥的目光在寧卿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後非常自然地移開,麵容嚴肅道:“有時不能突破不是因為積累不夠,而是因為太過緊張,此時用其他事物來放鬆就是最好的辦法。譬如煉丹、譬如煉器、譬如陣法。”


    “師侄們在這一方麵可做詳細了解,而後選出感興趣的一兩門六藝略作嚐試,不必急於下決定,凡事還是三思而後行為好。”


    林正祥侃侃而談,可被林正祥那麽看過的寧卿能毫不在意地隨便往下聽嗎?那當然不能。


    就寧卿那個性格,起碼也要先把林正祥做過的事情記在心裏的小本本上,才能自然而然的做正事。反正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寧卿可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仇怨就損害自己的未來。


    完全不知道自己被記了一筆的林正祥隻覺得背後一冷,立刻便皺起了眉頭。


    不動聲色地鋪開神識檢查了一番,林正祥什麽不對的地方也沒發現,倒是看到了遠處而來的人,驚覺講課的時間也到了,略作了幾句總結,便結束了這次講座,隻讓有問題的師侄到他那裏提問就是。


    寧卿一看到一大堆蜂擁而去的師姐,眉心就是一跳,果斷放棄了上去詢問問題,收拾了東西打算離開,卻突然看到林正祥衝他露出一個有點促狹的表情,不自覺地就呆了一呆。


    他要幹啥?寧卿心中滿是疑問。


    林正祥看寧卿停下腳步,心中大大鬆了一口氣,也知道寧卿現在肯定滿心不解,趁著人群的掩飾,不著痕跡地向寧卿比劃了幾個手勢,才收斂心神應付起圍在他身邊詢問問題的。


    反正他已經把消息送到了,至於寧卿能不能理解,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他隻是個現在還不能暴露的暗樁而已。


    因為林正祥做到那幾個手勢是寧卿和葉浩淵之間獨有的暗號,幾乎在手勢出現的同一瞬間,寧卿立刻就明白了林正祥是葉浩淵的暗樁,這裏麵可以說道的事情怕是多了。


    不過寧卿暫時沒有去想那麽遠的事情,隻是立刻解讀了暗號,得到了個指示——


    稍等片刻,線頭就馬上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界第一名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瑭談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瑭談音並收藏修真界第一名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