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麽問不是在故意抬杠。


    人類,鬼魂,術士其實都是在不斷進步,不斷變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給死人燒的紙活兒,原先就是那麽老四件兒,現在都可以千變萬化了,別墅,汽車,手機,電視,冰箱,什麽沒有?


    這就說明,死人的需求也在變化。


    說不定,現在去地府一看,還能買到進口車,看見時裝選秀呢。


    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我肯定不會傻乎乎的去地府求證一下我的好奇心。


    不過,我平時跟風若行聊天的時候,卻聽她說現在滯留在陽間的鬼魂確實進步了很多,不再像過去一樣藏身在那麽幾個有限的地方。


    冤魂也在尋找新的藏身之所,用更多的辦法去抓替死鬼。


    過去,冤魂是會從牆縫,十字路口往外伸爪子。現在,鬼魂可能會從手機,電視,街機裏麵露出鬼影。


    鬼魂用聊天軟件,通訊設備殺人的事情,還真不是什麽新鮮事兒。


    可我沒弄明白,加聊天群跟找死者地魂有什麽關係?


    夏老師說道:“李堂主,你聽說過‘書鬼’麽?”


    我微微皺眉道:“你說的是書中鬼,還是說書鬼?”


    書鬼,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在機緣巧合之下進入書裏,那本書就是他的故事,也是他殺人的工具,陷進了故事裏的人就再也走不出來了。


    第二種書鬼,生前就是給人講故事的說書人,死後還是在給人講故事。他的故事不能聽,聽到之後就要應驗,他說某某應該是死在什麽地方,那人必然會在某處送命。


    兩種書鬼,無論遇上了哪個都讓人無比頭疼。


    書鬼的故事猶如天馬行空,無跡可尋,落進他故事裏,就等於跟著他的思路走,跳不出這個故事,就找不到他的本體,最後隻能被書鬼活活耗死。


    術道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寧戰鬼王,不鬥書鬼。”


    夏老師卻給了我意外的答案:“目前還不知道!”


    “陰司密令中讓我們帶迴去的人,名叫:喬功亮。他生前既是說書先生,也寫鬼怪小說。很多時候都是在講自己寫的故事。他曾經寫過三本鬼怪為主的小說,據說,流傳下來最後一本《邪棺譜》。”


    我敲著桌子道:“喬功亮是什麽時候的人?”


    夏老師搖頭道:“生卒年不祥。我們能查到的信息裏喬功亮並沒有固定的居所,總是走到哪兒就把故事講到哪兒!在北方的說書人裏算是小有名氣。”


    “在清末的時候就有喬功亮講鬼的傳說。直到民-國,還有這樣的傳說。”


    我沉聲道:“照你的說法,喬功亮不是活了一百多歲了麽?”


    “嗯!”老劉卻在這時說道:“喬功亮確有其人。我給督軍當師爺的時候,他就在這一帶說書,也算是小有名氣。當時,督軍的一個姨太太還特別喜歡聽他說書。”


    “一開始,督軍並不在意。後來,姨太太出去得太過頻繁,也就有了些風言風語,督軍當時還特意派人把喬功亮抓進督軍府。”


    “督軍一見喬功亮是個上了歲數的老頭子,也就哈哈一笑把人攆走了。那時候,我見過一次喬功亮。”


    老劉道:“那個喬功亮怎麽看都不像是世外高人,甚至不像是說書先生。他那嗓子不行,聽上去太過沙啞。不適合說書。”


    舊時候的說書先生,哪有什麽麥克,擴音器之類的東西,說書全靠嗓子來,嗓音沙啞的人的確不太適合說書。


    我問道:“老劉,你聽過喬功亮說書沒有?”


    老劉道:“聽過一段,當時督軍也想聽聽喬功亮憑什麽能把自己姨太太勾搭著天天往外跑,結果聽了一半兒,說了句:‘講得什麽狗屁玩意’,就把人攆走了。”


    “督軍倒是喜歡聽書,聽戲。但是,他喜歡的是《三國》《隋唐》之類的東西,對鬼故事不屑一顧,聽了小半段就聽不下去了。不過,我倒是覺得,他那鬼故事有點意思。”


    老劉說到這裏話鋒一轉道:“那個姨太太倒是說,喬功亮在督軍府講的,跟他在說書攤子那兒講的不一樣。具體是怎麽個不一樣法,她沒說過,也沒人仔細問過。”


    “當時在場的人都跟督軍一樣的想法,覺得說書的,沒見過什麽大世麵,被人拿槍押到督軍府,嚇得話都說不利索了,讓他說書肯定說不出什麽玩意來。”


    我微微點了點頭道:“這麽說,那個喬功亮被帶進督軍府的時候,八成就不是個活人了。”


    我說到這時又把話題給拉了迴來:“夏老師,你還沒說,為什麽要加這個聊天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奉天承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苗棋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苗棋淼並收藏奉天承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