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東王府叛亂的第二天一早,喬橋便帶著五位姑娘搬到中央禦林軍統領府居住。本來,烏恆要在衛隊中挑十名衛士給喬橋做親兵,被喬橋婉言謝絕。喬橋知道烏恆想籠絡和控製自己,派“親兵”給自己,那些所謂的親兵便都成了烏恆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睛”。烏恆遭到拒絕,心中雖有些惱火,但也隻好忍著。現在他要籠絡喬橋,什麽事都還要對喬橋稍許順著些。

    中央禦林軍統領府地處皇城北邊廣場東麵不遠,和中央禦林軍營地連在一起。現在的營地很安靜,隻有三百餘名士兵乖乖地呆在那裏。因為他們都是“降卒”身份,還有人看著,也就沒人隨意說話走動。

    統領府是一排五棟兩層的大房子。中間一棟是“辦公”場所,右邊兩棟為統領和各級將官及其家眷的住所,左邊兩棟為統領“直屬衛隊”的住所。

    供統領居住的房子是二樓一排四間,很是寬敞,裝修雖談不上華麗,但也很不錯。姑娘們第一次住上這麽寬敞氣派的房子,都好奇而且興奮,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可怡因今早動身前由烏恆派了禦醫來看過傷換了藥,現在似乎好多了,也加入了姑娘們的熱烈議論。

    剛安頓下來,便有西王府管家烏裏帶人前來拜會。喬橋將烏裏讓到自己房中,賓主坐定,那烏裏對喬橋作揖施禮道:“王爺對大人很是關心,著小的專來問候大人及屬下幾位姑娘。王爺知幾位姑娘還身著禦林軍服飾,著小的帶了些女裝來。大小興許有些不合,王爺說先讓姑娘們將就著,往後再擇人另做。”

    喬橋抱拳道:“有勞西王費心,烏管家辛苦了!”

    烏裏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些許小事,大人不必客氣。王爺交代,大人往後有何需求,直接找小的要就是,或說與王爺本人亦可。大人剛到任,諸事繁忙,小的就告辭了。”

    喬橋站起來送客。看著烏裏出門的背影,喬橋想,這烏恆想要籠絡自己,竟頗費心思,有些迫不及待。自己往後麵對此人,可得小心應付。

    烏裏走後,喬橋叫來可人,吩咐叫姑娘們梳洗一下,換上剛送來的女裝。

    一會兒,可人、可玉、可芳、可慧四個姑娘都換了女裝,嘻嘻哈哈地跑到喬橋房中。喬橋見她們梳洗後,穿了鮮豔的女子服裝,個個顯得漂亮而精神,活潑而可愛,也高興地笑了起來,心中還湧起一種奇妙的幸福感。

    見缺了可怡,喬橋問:“可怡怎樣了?”

    可人答:“公子放心,我等已幫可怡梳洗更衣了。”

    喬橋點點頭,又對可人道:“可人,姊妹們中你最年長,自今日起,你要常帶姊妹們勤習拳腳劍法。平日出門,需結伴而行,諸事多長些心眼。這太平國不比從前我等在部族之中,世事浮雜,人心難測。”

    可人見喬橋說得正經,便也肅容答應。

    這時,一名在大門口值哨的士兵來報告:“稟大人,有位宮內太監來求見大人。”

    喬橋想,宮內太監到來,定是皇帝要召見自己,心中有些不大情願,但又不好拒絕,便道:“請他進來。”

    值哨兵答應著去了。一會兒,一名太監來到門口,對喬橋略微弓了弓身,道:“喬大人安好!”

    喬橋一看,那太監正是昨晚一直伴在皇帝身邊的那個“小三子”,心想這家夥定是皇帝身邊的紅人,看他賊眉鼠眼的樣子,定然不是什麽好東西。

    喬橋微微皺了皺眉,道:“公公別來無恙。公公親來鄙處,有何要事?”

    太監道:“聖上宣喬大人進宮。輦車已在門口候著,請大人即刻上路。”

    喬橋道:“既是聖上宣召,喬某即刻隨公公進宮。請公公先去門外稍候,我與內眷交代兩句,隨後便到。”

    那太監走後,喬橋交代可人等幾位姑娘不可出門亂跑,要照顧好可怡等事,便出了門,坐上馬車,與那太監一道往皇宮而去。

    進了宮門,下得車來,那太監領著喬橋沿正中大道一直走到最北麵的議政殿門口。太監對喬橋道:“喬大人在此稍候,等聖上宣召。”說著便進殿去了。

    喬橋想,今日皇帝召見自己,是在這議政殿裏,而不在什麽頤養殿之類的地方,看來這皇帝真的有什麽正經要事跟自己說了。

    喬橋正在猜測皇帝要跟自己說什麽事,去見那太監又迴轉來,在門口喝道:“宣,宮內一等侍衛、督造大臣、中央禦林軍統領喬橋覲見。”

    喬橋走進這座皇宮中最高大的建築,心中又有另一番感受。這座議政殿和他在東王府見到的處理公事的地方,以及昨天見到的皇宮頤養殿,都完全不一樣。那些地方均裝飾得富麗堂皇,而這裏卻不見任何裝飾,四麵牆壁和地麵都是石頭原色。殿分高低兩級,上麵一級呈圓弧形擺了五張石凳,想來是供皇帝和朝中地位極高的大臣坐的,下麵一級則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地安放了百餘張石凳,應該是供朝中其他百官議事時坐的。這樣一種布局,樸素中見出肅穆。

    喬橋心想,這座宮殿的最初建造者,定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從布局與風格來看,這裏的一切都似乎在警示出入這裏的每一位位高權重者,掌握國家權力是嚴肅的,握有國家權力的人則應是樸素的。這樣想著,喬橋心中又有了萬千感慨,既感歎眼前太平國的皇帝早已將其先人崇奉的東西拋到了九霄雲外,又感歎後世的人們沒有幾人能領會當權的真諦。

    這時候,大殿上麵一級,正中的石凳上端坐著那太平國皇帝。皇帝左邊兩張石凳上依次坐著倉頊和孔箕兩位大臣,右邊的兩張石凳則空著。喬橋猜想,那空著的兩個坐位應是東西二王的。東王已被烏恆誘進京城抓了起來,那位子自是空著。可今日議事不見西王烏恆,便有點奇怪。看來今日皇帝要議之事,是要有意避開烏恆了,這皇帝當真並不糊塗。

    喬橋走到皇帝坐著的台下,對著皇帝跪下行禮,三唿萬歲。

    皇帝待喬橋拜完,道:“喬愛卿免禮平身,請到上麵看坐。”

    喬橋起身,道:“臣謝陛下恩典!”說完便沿台階走上去,到倉頊孔箕坐的一側站著,對二人弓身施禮,道:“晚輩拜見二位大人!”

    二人向喬橋抱拳還禮。倉頊看了喬橋幾眼,轉頭笑著對皇帝道:“陛下,喬大人如何還是這副衣著?”

    皇帝有些愕然地看著喬橋,見他還是一身禦林軍小校衣著,也笑了,道:“這個朕倒疏忽了。小三子,議事完後著百官司揀幾套三品武官服給喬大人送到府上。現即刻給喬大人看坐!”

    那太監答應一聲:“奴才明白!”說完雙手捧了一張小木椅來,放在孔箕左邊,然後退下,從後麵的一扇小門出了大殿。

    皇帝對喬橋道:“喬愛卿坐吧。”

    喬橋弓身施禮,道:“臣謝坐。”說完,便在木椅上坐了。

    皇帝看了三人一陣,開口道:“朕今日召三位大人前來,是有兩件要事須三位替朕謀劃,貢獻良策。一是東王父子及其部屬如何處置,二是禦林軍如何重建,人數多少,正副總管及各門統領選誰為好。此二事朕心中實是委決不下。”

    喬橋一聽,知道這皇帝是要平衡朝中勢力,主要想抑製西王勢力的膨脹,防止西王獨攬朝政,威脅他的皇位。因此上,商議這等大事,連西王也幹脆不請。

    喬橋心中雖明,但現在這種場合,他不便先說什麽。他必須先聽聽倉孔二位怎麽說。

    倉孔二人交換了一下眼神,而後,坐在皇帝身邊瘦削而精明的倉頊道:“陛下,東襄王木氏一族,在我朝曆百有餘年,根基深厚,在朝中關係盤根錯節,朝中將軍大臣多有對其忠心抑或與其親厚者。且禦林軍及木家軍舊部雖已繳械,然其它部伍中難保無人戀其舊情。再者,目前朝中形勢,以陛下之聖明,自當十分清楚。東王既倒,西王勢力便無人能與相抗。如任西王一人在朝中獨大,到時我等大臣於國家大事上,怕難以為陛下分憂。故臣等以為,對東王父子及禦林軍的處置,陛下當慎之又慎。”

    孔箕附和道:“陛下,倉大人所言極是有理,此二事請陛下審慎處置。”

    皇帝有些不耐煩地道:“這個朕自然知曉。朕今日召爾等前來,是要爾等為朕想出具體處置之法,說些空道理又有何用!”

    倉頊與孔箕互相看了一眼,沉默不言。氣氛一時有些沉悶。

    喬橋看著倉孔二位的神情,心想這二人話中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抑製西王勢力,有可能還想趁此機會為自己爭點權,可是如何處置東王與禦林軍,卻又不明說,顯得很是圓滑。他想起義姊穀陽公主對二人“正直”的評價,心中有些不以為然,。從今日的表現看,這二人正不正還不知道,直卻根本談不上。但喬橋轉而又想,也許他們這種態度是有原因的,是一種所謂“政治智慧”。

    那皇帝見倉孔二人如此態度,卻是有些惱火,但目前形勢他還得依靠這二人,不便對他們發火,於是轉頭對喬橋道:“喬愛卿,你對此有何高見,說來與朕聽聽。”

    “這個……”喬橋心中雖已有了想法,但還沒有想好說與不說。

    皇帝道:“愛卿有何想法盡管明言,不必顧慮當與不當。朕先赦你無罪。”

    倉頊也道:“喬大人後起之秀,胸中定有灼見,不妨說來聽聽,我等一起參詳參詳。”

    喬橋見二人如此說,心想從自己與義姊的關係考慮,也得幫這皇帝穩住地位。於是道:“臣謝陛下。臣以為,木騰反叛,罪在不赦,當處極刑,不如此不足安天下平民憤。至於東襄王,陛下可昭告天下,言其於木騰反叛一節並不知情,然後課以教子不嚴大失臣職之罪,削去王爵,貶出京城,著其仍領征東大元帥之職,領本部人馬鎮守東港,然兵馬不得超出二萬之數。同時陛下著一得力大臣領軍一千,於東港監軍。如此,那木洋必感激陛下不殺之恩。即或有反心,亦不敢輕舉妄動。即或妄動,區區二萬之數,亦不致釀成大禍。”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孔箕插話道:“喬大人此言甚好。如此,一來可顯陛下待臣下之寬容。二來麽,東王還在,雖削王爵,那西王也……”說到這,他便不再說下去。

    皇帝眯著眼,沉思片刻,道:“如此處置東王父子,倒也妥當。喬愛卿,禦林軍重建,你意當如何?”

    喬橋道:“陛下,臣以為,兵在精而不在多,禦林軍可由原五萬削減至二萬。臣先請將臣屬下中央禦林軍減至五千。至於各軍統帥,臣剛到,於軍務不熟,不敢妄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妙!”皇帝說著,轉頭對倉孔二人,“喬愛卿此言,二位大人以為如何?”

    倉孔二人是文臣,沒有兵權,對削減武力自是讚同。倉頊道:“喬大人的確見識不凡。目前我太平國周圍並無勁敵,如適當減些兵馬,練幾支精兵,在不損戰力之前提下減輕國庫壓力,自是天大的好事。”

    皇帝點頭,道:“如此,就依喬愛卿所言辦理。禦林軍統兵人選,慢慢再議不遲。再則,此事無論如何也還得與西王商議。三位大人,可還有話說麽?朕有些困了。”

    喬橋想,話說到這地步,自己為皇帝出主意平衡朝中勢力,也還得為倉孔二位爭些權利。這樣做,一是為自己將來在朝中迴旋留下餘地;二來,既然義姊說倉孔二位是朝中正派力量,自己現在雖不全信,但義姊身為公主,深悉朝政,她的評價即算有偏差,也不會差太遠,自己為他們鞏固地位,於國於民應該都有好處。

    這樣想著,喬橋便對皇帝道:“陛下,臣尚有一言。”

    皇帝打了個嗬欠,道:“愛卿有話快說!”

    喬橋道:“臣鬥膽相問,朝中可有辦理軍機之機構?”

    皇帝道:“朝中並無此類機構,以往軍務皆由朕及左右輔臣辦理。愛卿如何問及此事?”

    喬橋道:“臣以為,陛下日理萬機,諸事不必親力親為。朝中可設軍機一處,以西王為首,倉孔二位大人為輔。軍機大事先由軍機處三位大臣商議,諸事須得三位大臣均讚同方可實行。如三大臣難以達成共識,再報陛下定奪。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一聽喬橋此說,倉孔二人都麵露喜色。

    皇帝沉吟片刻,對倉孔二人道:“二位大人以為如何?爾等可願盡心為朕分憂?”

    倉孔二人幾乎同聲道:“喬大人高見,如此甚好。臣等願竭力為陛下分憂!”

    皇帝道:“既如此,便照此辦理,朕明日即發詔書。”

    這時,一太監走了進來,在皇帝耳邊說了句什麽。皇帝聽後笑了起來,對喬橋道:“喬愛卿,你尚須辛苦一趟,帶著你的寶貝槍械,到後宮讓玉妃開開眼界。”

    喬橋一聽要他去後宮,且又是為了滿足一個妃子的好奇心,心中極是不願,道:“陛下,這個……”

    皇帝道:“愛卿就走一趟吧。我那位玉妃可是位非同一般的女人!”

    欲知那玉妃是何等樣女人,請看下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塌地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麗的馬蹄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麗的馬蹄聲並收藏天塌地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