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放心,東吳不會失去荊州的。”陸遜用堅定的語氣迴應道。


    “對方有諸葛亮這張王牌,難啊!”周瑜至今仍為屢次失算感到不甘。


    “諸葛亮再強,也不過是一介草夫,不能因為借個東風就把他當神。依遜看來,他隻不過是運氣好,偶得天時地利罷了。”陸遜知道孔明借東風之事。


    “反正聽我一言,萬萬不可輕敵!”周瑜苦苦提醒道。


    陸遜輕微點頭,一語不發,眼神已表達一切。


    周瑜又囑咐了幾句後,方讓其離去。他輕撫瑤琴,就像在撫摸自己的愛人,仿佛放不下這世間尤物,更放不下這咫尺天涯的建邦大業。


    誌鳴竟然起了惻隱之心,現身說:“都督別來無恙?我是劉備軍中的一名士兵,叫雷誌鳴。”


    周瑜對其存在全然不覺,本能地拔出衣帽架上的寶劍,可惜劍鋒顫抖,構不成任何威脅。


    “不愧為都督,威風颯爽之姿不減當天哪!…這樣說是否有點假?其實,都督有所不知,之前在漢江邊的軍營,我曾有機會殺你,但後來心軟了。畢竟劉備軍落難之時,是你說服孫權大人收留了我們。”誌鳴在這方麵是非分明。


    “你到過我們軍營?”周瑜略感驚訝,不過很快便適應了,畢竟細作無處不在,“我並沒有說服誰收留你們,隻是……”


    “沒錯,我當時差點就下手了,若非見都督身染重疾……奉勸一句,放下武器吧,若要殺你,你不會有拔劍的機會。”誌鳴感覺對方殺氣側漏。


    周瑜想了想,把劍放在一旁;他看得出,對方要殺他是眨眼間的事。


    “相信陸遜的話,小喬很快便迴來了。我在鄴城親眼看見太史享把她救走了。”誌鳴告訴他實情。


    “此話…當真?小喬真的在鄴城?”周瑜眼前一亮,對方連地點都知道,證明不是空穴來風。太史享之前已利用飛鴿傳書通報自己的行蹤,並說明小喬很有可能就藏身在鄴城剛建成不久的銅雀台。


    “千真萬確,都督看來也知道。”誌鳴終於確認了太史享是周瑜派去的,說,“實不相瞞,我曾經參與過營救小喬的行動,也知道第二次擄走她的人是誰。”


    “記得小喬說過,是天穀教的人救了她,難道此人來自天穀教?可他卻自稱是劉備的手下?”周瑜暗忖著,問,“閣下認識龐士元嗎?”


    “當然認識!鳳雛龐統,天下皆知啊!”誌鳴隨口應道。


    “你是天穀教的教徒?”周瑜試著問。


    誌鳴知道他誤會了,便解釋來龍去脈。


    至此,周瑜終於相信其身份,問:“第二次擄走她的人是誰?”


    “白虎隊的一位將軍,叫武天虎。他已被我所殺。”誌鳴做了個手刃的動作。


    “白虎隊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是曹操?”周瑜以為曹操要報赤壁之仇。


    “不,與曹操無關,但與其子曹丕有關。幕後黑手叫司馬懿,為曹丕的駐府老師。”誌鳴不打算隱瞞了。


    周瑜感覺信息量太大,一時反應不過來,問:“你說的那個司馬懿是丞相府的人?他與白虎隊是什麽關係?為何要對小喬下手?”


    “都督遠在江南,也許還不知道鄴城發生的事。放心,等太史享迴來,自然會告訴你一切。”誌鳴不想費時間解釋。


    周瑜想了想,問:“你來找我,就是為了告訴我這些?”


    “都督,我不是來邀功的。在下隻有一個請求:關於荊州之事,請別與劉皇叔相爭。”誌鳴表明來意。


    “恕難從命。”周瑜緩緩把劍放下,怒咳幾聲,說,“荊州並非一城一郡,而是連結四麵八方的兵家重地,戰略位置尤為重要;且不說其他,曹操會否卷土重來也未可知。就算我同意…我主公也不會同意。”


    “關於這件事,我會找孫權大人聊一聊。”誌鳴有信心說服孫權。


    “你去找…我們主公?你真的隻是…一名士兵?我們是否在戰場上見過?”周瑜總感覺對方的名字有點耳熟。


    “都督在赤壁戰場上英姿勃發,彈指間敵艦灰飛煙滅,隻可惜那時我在另一個地方執行任務,未能親眼一睹都督風采。都督可能不認識我,但徐盛、丁奉應該知道,就是我在南屏山附近救下了孔明軍師。另外,都督可能也聽說了,我與孔明軍師去寶光聖殿覲見了孫權大人,並與甘寧將軍在殿外廣場進行了一次比武。”誌鳴雙眉一翹,如數家珍。


    “原來…是你啊!甘寧不止一次提起你,說你還救了他一命!徐盛、丁奉就別提了……那你今天來,是為了殺我嗎?”周瑜的手再次放在了劍柄上。他忽略了劉備軍中除了關張趙,還有此等猛將。


    “剛才說了,若想殺你,你根本沒有拔劍的機會。”誌鳴擺著食指說,“別犯傻了,我不會殺一個病重之人。我再重申一遍:請不要在荊州立場上與劉備軍為敵,荊州是屬於劉皇叔的。”


    “當初劉表讓賢,他不接受;如今東吳要取,他倒不樂意了?”周瑜覺得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荊州都應由東吳來接管。


    “此時非彼時。當時大敵當前,荊州內部派係不和,皇叔若受之,不等於自掘墳墓嗎?劉表雖看重其才能,亦是真心讓賢,卻並非全無私心,皇叔隻是他用以阻擋曹軍的盾牌,他不希望死後基業落入漢賊手中。如今戰事已畢,劉備軍亟需一個棲身之地作為西進的後方基地,此時取荊州為家才是最合適的時機。如沒猜錯,魯肅大人應該動身前往荊州了吧?其意不言而喻,但恕我方不能妥協。我可以在此擔保:待我軍日後取得西川之際,定將荊州奉還東吳。”誌鳴不知哪條筋抽風了,自作主張地說。


    “你來擔保?”周瑜覺得可笑,“你憑什麽擔保?就因為武功高強?”


    “就憑我剛才說的,太史享救走小喬一事。我想與都督打個賭:若小喬夫人三天內平安迴來,希望都督能放下執念,不奪荊州,並下令讓駐守荊州的越人撤走,讓劉備軍來接管。至於荊北的曹軍,孔明軍師自有辦法對付。”誌鳴提出對賭條件。


    “孔明…孔明…為何我一聽到這名字就渾身不自在?他…明明救過小喬……為什麽?!”周瑜總感覺內心深處有一團揮之不去的陰影,卻又不想表現出來,便說,“我為何要與你打賭?”


    “為了一份信念。都督並非在打賭,而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小喬夫人迴來的幾率。”誌鳴專攻對方的軟肋。


    “你的話簡直讓人無法下台……”周瑜的病灶又發作了,痛得說不出話來,許久才緩過來,說,“這招高明啊!若我不同意,到時小喬迴不來,就變成是因為我不肯打賭而造成的,這是活生生的心理綁架啊!咳……咳……”


    “都督多慮了,在下並無此意。在下衷心希望都督能與愛人重逢。”


    “……行吧,依你之言,打個賭吧。”周瑜考慮到身體問題,“被迫”接受賭局,“但隻是口頭,不立字據。…還有,你剛才說讓駐守荊州的越人撤走是何意?我可是吳軍將領。”


    “都督休要瞞我,在下知道很多內幕。看來都督抱恙期間有些後知後覺,不過放心,都督無需答應越兵撤軍之事,隻需答應不爭奪荊州便可。”誌鳴知道對方不肯承認私通山越一事,也不為難他了。


    “…若三天之內小喬沒迴來呢?”周瑜知道對方神通廣大,也懶得裝了,問,“若你輸了,如何?”


    “若我輸了,立馬勸皇叔歸還荊州!當然,用‘歸還’這個詞似乎不太恰當。”誌鳴信誓旦旦地說。


    “若他不肯還呢?你是他的下屬,如何確保他聽你的?”周瑜不玩虛的。


    “無法確保,但荊州目前四分五裂,且東吳兵力遠勝劉備軍,這一點都督比我清楚。”誌鳴委婉地表示:就算要打,劉備軍也敵不過吳軍,何須擔心?


    “一言為定。”周瑜同意了,倒不是因為相信對方,而是想借此機會看能否如願。若小喬平安歸來,自然一切好說;萬一沒迴來,出兵荊州也就更師出有名了。周瑜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幹幾件大事,不管是為了東吳還是小喬,他不甘心就此作古。


    當然,誌鳴是沒時間陪他折騰了,目前也隻能選擇相信太史享了。至於為什麽約定三天,是因為陸遜有言在先,正好對得上時間。他真心希望東吳不要再發動新的戰爭,雖然不可避免,但至少可以來得晚一些。


    看著誌鳴像人間蒸發般消失在眼前,周瑜竟半晌緩不過來。他沒想到,劉備手下竟然臥虎藏龍,一個比一個強。他忽然有些擔憂東吳的未來,更甚於小喬的安危。至於為何要緊急召見陸遜,是因為他想讓陸遜繼任都督一職。陸遜尚年輕,需要更多的曆練來提升和證明自己,周瑜必須確保都督一職後繼有人。


    誌鳴去見了孫權。孫權一臉詫異,這種見麵方式已不是第一次了。


    “感謝孫將軍一直以來對劉備軍的包容。在下已找過周都督,並與他協商一致,東吳暫不攻打荊州。”誌鳴倚仗著自己的絕世武功,根本不需繞言。


    “你去找過周公瑾?雷將軍,你究竟是何人?”孫權一直忘不了對方使用水晶球的一幕。


    “在下並非人類。”誌鳴用意念術移動了盆景,借以說明一切。


    孫權久久未語,聲道嚴重受阻。他相信鬼神之說,可沒想到鬼神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孫將軍隻需答應我一件事:近期不要出兵荊州。”誌鳴的語氣不容協商。


    孫權深感孤獨無助,巴不得張昭、周瑜他們立馬來到身邊出謀獻策。


    “孫將軍莫愁,待我軍取得西川之時,自然將荊州雙手奉還。”誌鳴又來這招緩兵之計。


    “取得西川之時?三年?五年?還是十年後?”孫權的聲道終於恢複正常,說,“孤堂堂一方諸侯,竟要與你私下妥協?貴軍被逼得走投無路之際,是誰出手相助,讓你等渡過難關?如今劉備羽翼豐滿,想過河拆橋對吧?”


    “將軍言重了。當初劉表曾將州印授予皇叔,無奈皇叔不忍奪取同宗基業,故不受之;加上皇叔不忍拋棄民眾,攜民逃生必定拖慢行軍速度,故讓曹軍得逞。荊州本來就應由皇叔來接管,畢竟皇叔就職新野縣令之時,新野風調雨順,為各郡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百姓無不拍手稱道。至於聯合抗曹一事,對貴邦的有利之處更甚於我軍,其他不說,若無孔明軍師借來的東風,如何打贏曹軍?當然,貴邦對我軍的幫助,在下銘記於心、沒齒難忘,相信皇叔及各位將軍也同樣心存感激。”誌鳴盡量先禮後兵,畢竟對方是吳侯,又是孫尚香的兄長。


    “這些話孤已聽夠!赤壁之戰乃聯盟雙方合作打贏的,並非個人之功勞!如今‘狼’已趕跑,孤隻希望與劉備在‘羊圈’內來一場君子之戰,鹿死誰手,各憑本事!劉備這樣做,完全是忘恩負義!”孫權竟然虎顎一抬,用威嚴霸氣的語氣迴應道。


    “不愧為吳侯,氣勢一飆,人神震懾!”誌鳴暗自佩服,說,“孫將軍果然身上流淌著孫家的血液,不辱祖先威名!在下實在佩服!”


    “雷將軍,孤知道你有超越人類的力量,但不能因你一言而放棄荊州啊!”孫權在這點上堅持個人立場,他知道東吳不能失去荊州這塊寶地。


    “果然如我所想。”誌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意料之中。孫將軍,此番領教了,你的迴答很震撼,在下深表佩服。既然如此,不勉強了,但願別因打仗傷害了百姓。”


    孫權被這番話打動了,打仗時能第一時間想到百姓而不是主公的人,應該不會壞到哪去。他不禁開始反思以往的所作所為。


    “將軍不必多慮,難道忘了聯姻之事嗎?皇叔早已是孫家女婿,荊州在其手中,不等於在東吳手中嗎?”誌鳴又來了一招殺手鐧。


    “話雖如此,可…劉備不是出逃了嗎?還帶走了尚香。”孫權還不知道孫尚香已經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鳴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波波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波波丹並收藏劍鳴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