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為魔界之物,為何會成為呂布的兵符?”誌鳴甚為不解。
“這個說來話長。”龍淵似乎不願過多提及往事,“呂布雖為我徒弟,但我與他的關係比較複雜,可以說…亦敵亦友吧。”
“行吧,我也不想知道太多。但有一點,希望你不會變成魔;若你成魔,我必殺你。”誌鳴醜話說在前頭。
“放心,就算是魔,我也是個善魔。”龍淵善於用巧妙的語言化解尷尬。
誌鳴不禁想起了佐木,如今的龍淵就是另一個版本的佐木,秉持信念一路奮戰,雖最終逃不過成為魔界奴隸的宿命,卻仍在鋤強扶弱、匡扶正義。誌鳴想,不管是妖是魔,隻要心中有正義,就是善類;再說神界也有魔,例如天風這種表麵為神、實質為魔的異類。神戰,說白了就是神界的一次大洗牌,各種正本清源、清理門戶、去偽存真都在神戰中統一解決,這是誌鳴這一刻領悟的。
想到這兒,他不再糾結了,說:“龍淵大師,謝謝你保護我家人。很遺憾,本想遊說你成為我的戰友,但由於某些原因,隻能作罷。”
龍淵苦笑道:“我已是個魔道者,最好遠離塵世,靜度餘生。如之前所言,當魔界奴隸總要付出代價的,不管願不願意麵對,這一天總會來的。”
誌鳴明白他所指的“這一天”是何含義,說:“不瞞大師,我也遇到了人生的一些難題,但我相信,總有辦法解決的。讓我們互勉吧!”
龍淵伸出那隻粗壯有力的右手,和誌鳴握了手。握手間,誌鳴深深感受到了其功力所在,慶幸不用與他為敵。
最後,龍淵把石頭元寶送給誌鳴,說:“給你當紀念品,這可是來之不易的魔物,雖然沒開過光,但拿到黑市上賣,也能賣好幾錠銀子。”
“一顆石頭也能賣錢?算了吧。既然大師有心,我就收下了,就當作是與魔界的一次親密接觸吧。”誌鳴欣然收下了。
“魔界過於黑暗,如無必要,一生都不要碰。”龍淵的語氣中暗藏唏噓,似乎經曆過某種慘無人道的事件。
誌鳴輕微點頭,他想起曾經的幾位對手,深刻領悟了其中內涵。
龍淵向大家道別後再次離去,這次是真正的告別,此生不再見麵。
“師叔,看你剛才一直很鎮定的樣子,是否早已知曉結局?”郭平問。
“怎麽可能呢!”司馬徽笑道,“隻是老朽一直感覺有一股氣在莊外逗留,欲走不走,欲留不留,就想著有可能是龍淵。從他踏入莊院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肯定有目的而來,否則不可能與你們並道而行。試想一下,茫茫人海,你們相遇的幾率有多大?他送你們到這裏的幾率又有多大?可謂微乎其微,若非有特殊目的,何必呢?”
“那是。當時就覺得怪怪的,如今一切豁然開朗了。沒想到,他當年竟想與自己的徒弟進行生死對決,用徒弟的性命來換取年輕。人心真的經不起考驗。”郭平深有感悟地說。
“世上最堅強的是人心,最脆弱的也是人心。”司馬徽口吐金言。
誌鳴百感交集,和師父、妹妹深情道別。阿蘭萬般不舍,但也隻能坦然接受;郭平倒是比較淡定和含蓄,像父親般叮囑誌鳴,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要迎難而上、積極麵對,不能消極懈怠,否則很容易被困難打倒。
誌鳴拜別司馬徽、師父,給了妹妹一個溫暖的抱抱後,離去了。縱然經曆過戰火的洗禮,其內心深處仍是一條柔情漢子。
誌鳴細思之下,認為必須再去見幾個人,第一個是孔明。
孔明見到他時很意外,說:“誌鳴,你昨晚沒留下來,今天反倒來了?”
“我想起一些事情,需與軍師聊一下。”誌鳴走入其臥室。
“有何要事?但說無妨。”孔明關上房門,請他坐下。
“我軍夾在曹軍與吳軍之間,即使要取西川,也必須先安定荊州。如今並非整個荊州歸我軍所管,火種依然存在。”誌鳴分析現狀。
“這我知道,無須多言。亮自有辦法將整個荊襄地區收歸旗下,即使麵對東吳的責難,亦有應對之策。”孔明看來胸藏妙術。
“除此之外,皇宮內有一個叫司馬懿的人,善使仙術、城府頗深,在鄴城毀掉了整個銅雀台,還差點害死了天子。”誌鳴簡單闡述了事件經過。
“原來鄴城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怪不得最近老睡不安枕。吾夜觀天象,發現有一顆兇星位於北鬥七星附近,正蠢蠢欲動,企圖攪亂整個星象布局,不知是否暗示將有人要撬動大漢之門。司馬懿我略有所聞,他曾當過黃門侍郎,有直接麵聖的特權。本來大好前程,可惜造物弄人,一次偶然機會,他竟被安排到了丞相府(當時叫司空府)裏當司空主簿,後因機緣巧合被曹丕看中,成為其老師,隻能在府中韜光養晦,難以一展實力。估計是胸懷大誌而懷才不遇,不甘埋沒才會出此下策吧?”孔明滔滔不絕。
“這也叫略有所聞…軍師你太謙虛了。”誌鳴不得不佩服,說,“沒錯,不甘埋沒導致心理扭曲,幹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想方設法擁立曹丕為帝;私通月氏人,利用江湖禁藥酥紅散來為所欲為,等等。此人心機太重,又有奇術防身,也許比曹操更危險,不可不防!”
孔明鬱眉一合,說:“如此說來,我軍又多了一個敵人。不過放心,有我在,他動不了皇叔一根汗毛。”
“能與司馬懿的戰略奇術對抗的,放眼整個華夏,也隻有伏龍鳳雛了。”誌鳴總覺得孔明日後將與司馬懿有一場龍蟒之爭。
“你太抬舉亮了。我一不懂武功,二不懂仙術,如何敵之?不過我可對天發誓:一定會守護荊州到底,不管誰來也搶不走!”孔明表態了。
“謝謝。恕我不能陪你們一起守荊州和征西川了,我還有更重要的事去處理。”誌鳴相信劉備已將其真實身份告訴大家,就不重複了。
“亮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你留下嗎?”孔明雖知機會不大,還是照問。
“這次不同。你們不知道我將要麵對什麽,躲不過。倘若我繼續留在人間,人間將會大難臨頭。”誌鳴並非危言聳聽。
“既然如此,也罷。放心吧,我軍的陣容你是知道的,既有鬼神大刀關雲長,也有斷魂蛇矛張翼德;既有奪命銀槍趙子龍,也有穿膛神箭黃漢升。精兵猛將比比皆是,你無須擔心。”孔明對自家軍信心十足。
“軍師打算如何奪迴被越人控製的地區?”誌鳴問。
“據我推測,魯肅很快便會代表東吳來索要荊州;當然,我方不可能歸還,至少取得西川前不能,況且荊州戰亂未平。至於越人控製的地盤,你放心好了,周瑜將不久於人世,到時樹倒猢猻散,我自有辦法從內部分化他們,甚至可能將部分越人納入麾下。”孔明自信滿滿地說。
“如有必要,我可以找越王聊一下。”誌鳴仍想助力一把。
“俗語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越王一人難管百眾,下麵部落不乏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之徒,隻怕越管越亂。我之前做過布局分析,還是我來解決吧。”孔明看來已研究過越族的內部體製。
“軍師方便透露一二嗎?”誌鳴想趁機長點知識。
“兩個秘訣:一、內部分化,逼其自亂;二、建立同盟,逐個擊破。”孔明脫口而出,盡顯軍師本色。
“還請軍師悠著點,山越並非…想象中那麽壞。”誌鳴擔心孔明的行為影響到越王和達布,還有古柏斯和愛麗絲。
“放心,我自有分寸,隻針對亂黨,不打忠良。”孔明輕搖羽扇,說。
“還有曹軍固守的荊北地區,也是個難啃的瓜。”誌鳴拋磚引玉。
“此事更不用擔心,吳軍必定再次攻打合肥,到時江陵一帶的曹軍必然有所動作,我軍便可坐收漁利,一舉拿下。”孔明早已想好一切。
“有軍師在,我一百個放心。軍師保重。”誌鳴辭別孔明後,依次去見了張飛等人,一一道別。
張飛早已懷疑誌鳴不是普通人類,自從昨晚聽了劉備之言後,才證實了自己的判斷。身為武人,他一直渴望能與誌鳴這種神級高手並肩作戰,對於其突然離隊深表遺憾。關羽、趙雲等均對其離去深表不舍。
誌鳴下一個要見的人是周瑜。他決定給周瑜發最後通牒,若其仍執迷不悟,便親手了結他。
此刻,潛入周府的誌鳴就站在周瑜身後不遠處,卻久久不露麵,原因是:周瑜正用病弱之肢彈奏瑤琴,音律中盡顯憂傷,憂傷中飽含不甘。
“沒想到他還鍾情於音律啊,還以為他隻是個戰爭狂人。”誌鳴陶醉於琴聲的同時,不禁想。從琴聲中,他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思鄉之情,還有對愛人的無盡思念,以及對現代戰爭的控訴。
“原來周瑜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麵,表麵看似冷酷無情,實質內心重情重義,隻可惜曹操南征引致孫劉聯盟,孔明的喧賓奪主擾亂其心誌,令其迷失了自我。唉,既生瑜,何生亮!”誌鳴看著周瑜孤獨無助的背影,竟衍生出一股悲憫之情。
周瑜的琴技可謂獨樹一幟,各種喜怒哀樂交織於韻律之中,既有錚錚鐵漢之強悍,也有風流才子之瀟灑;既能感受到槍林箭雨的殘酷,也能領略到遊山戲水的閑雅。一幕幕愛恨情懷、山水玉林美景在其獨特美妙的琴音中一覽無遺,令人身臨其境,迴味無窮。
“真是高手!為何不去當樂師,反而上了戰場?真是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傑啊!”誌鳴再次感慨,他的殺氣已漸漸融化在琴海中。
“太史享應該快迴到了吧?看來…我還是下不了手。”誌鳴再次心軟,他不想讓這位有情有義的人含恨而終,至少得讓他見愛人最後一麵。
周瑜臉色蒼白、四肢無力,完全就是一個垂危病人,可彈指間卻展現出了七弦定音的魄力,每個音符、音階無不顯示其彈奏技術的高超絕倫。
誌鳴實在不忍趁病取命,即使對方再怎麽無惡不赦,在病魔的肆虐之下,總會讓人覺得可憐。他想起了被頭風病困擾已久的曹操。
“算了,走吧。”誌鳴覺得沒必要逗留了,反正從音律中已能聽出,對方的鬥誌早已被病魔無情地摧毀,隻剩下對生命的哀歎。
“都督身體可好?”此時,一句問候打破了琴音。
誌鳴一看,是一名年輕人,由於太過入神,竟沒發覺。
周瑜停止撥弦,緩緩轉過身來,說:“陸遜,你終於來了?在臨終之前,我有幾句話想交待你。”
“陸遜?”誌鳴似乎聽過這名字,“對了,禹龍曾跟我提過他,說有一場吳越之戰,在陸遜的指揮下,以越軍的慘敗告終。原來是這個黃毛小子啊!”
“都督言重。看都督的氣色,隻是思妻深切而已,離‘臨終’尚有十萬八千裏。”陸遜挺懂安慰人。
“估計這輩子是見不著她了,這種得而複失的心情,伯言(陸遜的字)又何嚐知曉呢!”周瑜苦笑道。
“都督莫愁,下官有預感,小喬夫人三日內必迴貴府。”陸遜不知是安慰還是收到了消息。
“伯言如何得知?”周瑜現在不放過任何一絲希望。
“下官昨夜夢見享大人載著小喬夫人迴來了。”陸遜似真非真地說。
“連…你也知道此事?”周瑜派人救妻之事一直保持低調。
“下官也是無意中得知的。都督緊急召遜前來,有何要事?”陸遜怕對方思慮過多,趕緊迴到正題。”
“東吳往後就靠你們了。”周瑜用虛弱不堪的語氣說,“東吳基業曆經三世,不能因為瑜的離世而前功盡棄。”
“都督放心,隻要小喬夫人迴來了,都督的心病自然不治而愈。”陸遜的這種安慰方式令人毫不反感。
“能安慰我到這個地步的,也隻有你了。”周瑜用皮包骨的手按住陸遜的肩膀,以低沉而鏗鏘有力的語調說,“主公尚年輕,遇事不決,你們一定要…好好輔佐他,奪迴荊州!荊州一失,東吳…將不再有燦爛的明天!”
“這個說來話長。”龍淵似乎不願過多提及往事,“呂布雖為我徒弟,但我與他的關係比較複雜,可以說…亦敵亦友吧。”
“行吧,我也不想知道太多。但有一點,希望你不會變成魔;若你成魔,我必殺你。”誌鳴醜話說在前頭。
“放心,就算是魔,我也是個善魔。”龍淵善於用巧妙的語言化解尷尬。
誌鳴不禁想起了佐木,如今的龍淵就是另一個版本的佐木,秉持信念一路奮戰,雖最終逃不過成為魔界奴隸的宿命,卻仍在鋤強扶弱、匡扶正義。誌鳴想,不管是妖是魔,隻要心中有正義,就是善類;再說神界也有魔,例如天風這種表麵為神、實質為魔的異類。神戰,說白了就是神界的一次大洗牌,各種正本清源、清理門戶、去偽存真都在神戰中統一解決,這是誌鳴這一刻領悟的。
想到這兒,他不再糾結了,說:“龍淵大師,謝謝你保護我家人。很遺憾,本想遊說你成為我的戰友,但由於某些原因,隻能作罷。”
龍淵苦笑道:“我已是個魔道者,最好遠離塵世,靜度餘生。如之前所言,當魔界奴隸總要付出代價的,不管願不願意麵對,這一天總會來的。”
誌鳴明白他所指的“這一天”是何含義,說:“不瞞大師,我也遇到了人生的一些難題,但我相信,總有辦法解決的。讓我們互勉吧!”
龍淵伸出那隻粗壯有力的右手,和誌鳴握了手。握手間,誌鳴深深感受到了其功力所在,慶幸不用與他為敵。
最後,龍淵把石頭元寶送給誌鳴,說:“給你當紀念品,這可是來之不易的魔物,雖然沒開過光,但拿到黑市上賣,也能賣好幾錠銀子。”
“一顆石頭也能賣錢?算了吧。既然大師有心,我就收下了,就當作是與魔界的一次親密接觸吧。”誌鳴欣然收下了。
“魔界過於黑暗,如無必要,一生都不要碰。”龍淵的語氣中暗藏唏噓,似乎經曆過某種慘無人道的事件。
誌鳴輕微點頭,他想起曾經的幾位對手,深刻領悟了其中內涵。
龍淵向大家道別後再次離去,這次是真正的告別,此生不再見麵。
“師叔,看你剛才一直很鎮定的樣子,是否早已知曉結局?”郭平問。
“怎麽可能呢!”司馬徽笑道,“隻是老朽一直感覺有一股氣在莊外逗留,欲走不走,欲留不留,就想著有可能是龍淵。從他踏入莊院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肯定有目的而來,否則不可能與你們並道而行。試想一下,茫茫人海,你們相遇的幾率有多大?他送你們到這裏的幾率又有多大?可謂微乎其微,若非有特殊目的,何必呢?”
“那是。當時就覺得怪怪的,如今一切豁然開朗了。沒想到,他當年竟想與自己的徒弟進行生死對決,用徒弟的性命來換取年輕。人心真的經不起考驗。”郭平深有感悟地說。
“世上最堅強的是人心,最脆弱的也是人心。”司馬徽口吐金言。
誌鳴百感交集,和師父、妹妹深情道別。阿蘭萬般不舍,但也隻能坦然接受;郭平倒是比較淡定和含蓄,像父親般叮囑誌鳴,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要迎難而上、積極麵對,不能消極懈怠,否則很容易被困難打倒。
誌鳴拜別司馬徽、師父,給了妹妹一個溫暖的抱抱後,離去了。縱然經曆過戰火的洗禮,其內心深處仍是一條柔情漢子。
誌鳴細思之下,認為必須再去見幾個人,第一個是孔明。
孔明見到他時很意外,說:“誌鳴,你昨晚沒留下來,今天反倒來了?”
“我想起一些事情,需與軍師聊一下。”誌鳴走入其臥室。
“有何要事?但說無妨。”孔明關上房門,請他坐下。
“我軍夾在曹軍與吳軍之間,即使要取西川,也必須先安定荊州。如今並非整個荊州歸我軍所管,火種依然存在。”誌鳴分析現狀。
“這我知道,無須多言。亮自有辦法將整個荊襄地區收歸旗下,即使麵對東吳的責難,亦有應對之策。”孔明看來胸藏妙術。
“除此之外,皇宮內有一個叫司馬懿的人,善使仙術、城府頗深,在鄴城毀掉了整個銅雀台,還差點害死了天子。”誌鳴簡單闡述了事件經過。
“原來鄴城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怪不得最近老睡不安枕。吾夜觀天象,發現有一顆兇星位於北鬥七星附近,正蠢蠢欲動,企圖攪亂整個星象布局,不知是否暗示將有人要撬動大漢之門。司馬懿我略有所聞,他曾當過黃門侍郎,有直接麵聖的特權。本來大好前程,可惜造物弄人,一次偶然機會,他竟被安排到了丞相府(當時叫司空府)裏當司空主簿,後因機緣巧合被曹丕看中,成為其老師,隻能在府中韜光養晦,難以一展實力。估計是胸懷大誌而懷才不遇,不甘埋沒才會出此下策吧?”孔明滔滔不絕。
“這也叫略有所聞…軍師你太謙虛了。”誌鳴不得不佩服,說,“沒錯,不甘埋沒導致心理扭曲,幹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想方設法擁立曹丕為帝;私通月氏人,利用江湖禁藥酥紅散來為所欲為,等等。此人心機太重,又有奇術防身,也許比曹操更危險,不可不防!”
孔明鬱眉一合,說:“如此說來,我軍又多了一個敵人。不過放心,有我在,他動不了皇叔一根汗毛。”
“能與司馬懿的戰略奇術對抗的,放眼整個華夏,也隻有伏龍鳳雛了。”誌鳴總覺得孔明日後將與司馬懿有一場龍蟒之爭。
“你太抬舉亮了。我一不懂武功,二不懂仙術,如何敵之?不過我可對天發誓:一定會守護荊州到底,不管誰來也搶不走!”孔明表態了。
“謝謝。恕我不能陪你們一起守荊州和征西川了,我還有更重要的事去處理。”誌鳴相信劉備已將其真實身份告訴大家,就不重複了。
“亮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你留下嗎?”孔明雖知機會不大,還是照問。
“這次不同。你們不知道我將要麵對什麽,躲不過。倘若我繼續留在人間,人間將會大難臨頭。”誌鳴並非危言聳聽。
“既然如此,也罷。放心吧,我軍的陣容你是知道的,既有鬼神大刀關雲長,也有斷魂蛇矛張翼德;既有奪命銀槍趙子龍,也有穿膛神箭黃漢升。精兵猛將比比皆是,你無須擔心。”孔明對自家軍信心十足。
“軍師打算如何奪迴被越人控製的地區?”誌鳴問。
“據我推測,魯肅很快便會代表東吳來索要荊州;當然,我方不可能歸還,至少取得西川前不能,況且荊州戰亂未平。至於越人控製的地盤,你放心好了,周瑜將不久於人世,到時樹倒猢猻散,我自有辦法從內部分化他們,甚至可能將部分越人納入麾下。”孔明自信滿滿地說。
“如有必要,我可以找越王聊一下。”誌鳴仍想助力一把。
“俗語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越王一人難管百眾,下麵部落不乏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之徒,隻怕越管越亂。我之前做過布局分析,還是我來解決吧。”孔明看來已研究過越族的內部體製。
“軍師方便透露一二嗎?”誌鳴想趁機長點知識。
“兩個秘訣:一、內部分化,逼其自亂;二、建立同盟,逐個擊破。”孔明脫口而出,盡顯軍師本色。
“還請軍師悠著點,山越並非…想象中那麽壞。”誌鳴擔心孔明的行為影響到越王和達布,還有古柏斯和愛麗絲。
“放心,我自有分寸,隻針對亂黨,不打忠良。”孔明輕搖羽扇,說。
“還有曹軍固守的荊北地區,也是個難啃的瓜。”誌鳴拋磚引玉。
“此事更不用擔心,吳軍必定再次攻打合肥,到時江陵一帶的曹軍必然有所動作,我軍便可坐收漁利,一舉拿下。”孔明早已想好一切。
“有軍師在,我一百個放心。軍師保重。”誌鳴辭別孔明後,依次去見了張飛等人,一一道別。
張飛早已懷疑誌鳴不是普通人類,自從昨晚聽了劉備之言後,才證實了自己的判斷。身為武人,他一直渴望能與誌鳴這種神級高手並肩作戰,對於其突然離隊深表遺憾。關羽、趙雲等均對其離去深表不舍。
誌鳴下一個要見的人是周瑜。他決定給周瑜發最後通牒,若其仍執迷不悟,便親手了結他。
此刻,潛入周府的誌鳴就站在周瑜身後不遠處,卻久久不露麵,原因是:周瑜正用病弱之肢彈奏瑤琴,音律中盡顯憂傷,憂傷中飽含不甘。
“沒想到他還鍾情於音律啊,還以為他隻是個戰爭狂人。”誌鳴陶醉於琴聲的同時,不禁想。從琴聲中,他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思鄉之情,還有對愛人的無盡思念,以及對現代戰爭的控訴。
“原來周瑜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麵,表麵看似冷酷無情,實質內心重情重義,隻可惜曹操南征引致孫劉聯盟,孔明的喧賓奪主擾亂其心誌,令其迷失了自我。唉,既生瑜,何生亮!”誌鳴看著周瑜孤獨無助的背影,竟衍生出一股悲憫之情。
周瑜的琴技可謂獨樹一幟,各種喜怒哀樂交織於韻律之中,既有錚錚鐵漢之強悍,也有風流才子之瀟灑;既能感受到槍林箭雨的殘酷,也能領略到遊山戲水的閑雅。一幕幕愛恨情懷、山水玉林美景在其獨特美妙的琴音中一覽無遺,令人身臨其境,迴味無窮。
“真是高手!為何不去當樂師,反而上了戰場?真是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傑啊!”誌鳴再次感慨,他的殺氣已漸漸融化在琴海中。
“太史享應該快迴到了吧?看來…我還是下不了手。”誌鳴再次心軟,他不想讓這位有情有義的人含恨而終,至少得讓他見愛人最後一麵。
周瑜臉色蒼白、四肢無力,完全就是一個垂危病人,可彈指間卻展現出了七弦定音的魄力,每個音符、音階無不顯示其彈奏技術的高超絕倫。
誌鳴實在不忍趁病取命,即使對方再怎麽無惡不赦,在病魔的肆虐之下,總會讓人覺得可憐。他想起了被頭風病困擾已久的曹操。
“算了,走吧。”誌鳴覺得沒必要逗留了,反正從音律中已能聽出,對方的鬥誌早已被病魔無情地摧毀,隻剩下對生命的哀歎。
“都督身體可好?”此時,一句問候打破了琴音。
誌鳴一看,是一名年輕人,由於太過入神,竟沒發覺。
周瑜停止撥弦,緩緩轉過身來,說:“陸遜,你終於來了?在臨終之前,我有幾句話想交待你。”
“陸遜?”誌鳴似乎聽過這名字,“對了,禹龍曾跟我提過他,說有一場吳越之戰,在陸遜的指揮下,以越軍的慘敗告終。原來是這個黃毛小子啊!”
“都督言重。看都督的氣色,隻是思妻深切而已,離‘臨終’尚有十萬八千裏。”陸遜挺懂安慰人。
“估計這輩子是見不著她了,這種得而複失的心情,伯言(陸遜的字)又何嚐知曉呢!”周瑜苦笑道。
“都督莫愁,下官有預感,小喬夫人三日內必迴貴府。”陸遜不知是安慰還是收到了消息。
“伯言如何得知?”周瑜現在不放過任何一絲希望。
“下官昨夜夢見享大人載著小喬夫人迴來了。”陸遜似真非真地說。
“連…你也知道此事?”周瑜派人救妻之事一直保持低調。
“下官也是無意中得知的。都督緊急召遜前來,有何要事?”陸遜怕對方思慮過多,趕緊迴到正題。”
“東吳往後就靠你們了。”周瑜用虛弱不堪的語氣說,“東吳基業曆經三世,不能因為瑜的離世而前功盡棄。”
“都督放心,隻要小喬夫人迴來了,都督的心病自然不治而愈。”陸遜的這種安慰方式令人毫不反感。
“能安慰我到這個地步的,也隻有你了。”周瑜用皮包骨的手按住陸遜的肩膀,以低沉而鏗鏘有力的語調說,“主公尚年輕,遇事不決,你們一定要…好好輔佐他,奪迴荊州!荊州一失,東吳…將不再有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