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九看著施粥的兵丁,眼神之中,難免閃過一絲黯然,難道大明真的無可救藥了嗎?


    那儒生看到饑民在搶著喝稀粥,不由感慨道:“我大軍雖然攻下了洛陽,將城中的糧食放給這些災民百姓,但看樣子,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那紅衣女子在其身側道:“李郎何不勸說闖王,將福王府的那些糧食、物資分出大半來,救濟饑民。”


    那儒生聞言,不由深以為然,點頭道:“夫人所言極是,我這就去見闖王。”


    那儒生和紅衣女子朝著城中行去,正好是林衍兩人這個方向。


    林衍長得高大挺拔,且氣質出眾,一襲青衣,阿九一身紫衣,在這一眾衣不裹體的饑民和良莠不齊的闖軍士兵前,自然顯的與眾不同,猶如鶴立雞群般的存在,就是想不引起旁人注意也難。


    林衍看著那些饑民將碗裏稀疏的米粒一粒一粒的都舔幹淨,生怕有半點浪費,不由出聲感歎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儒生走到一半,聽到林衍的感歎,不禁停步,朝著身旁的紅衣女子道:“夫人,你看那人談吐不凡,應該不是一般人。”


    紅衣女子看了看林衍,然後小聲在儒生耳畔說道:“李郎,此人步履穩健,地上的腳印卻淺之又淺,定然是武功高強之輩,還是不要招惹的為妙。”


    那儒生點了點頭,還是多看了陸鳳秋兩眼,道:“對,正事要緊,先去見闖王。”


    那儒生不是旁人,正是李自成手下的智囊李岩,那“吃闖王,喝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便是出自此人之手,李闖能有今日之聲勢,李岩的功勞甚大。


    林衍搖頭感慨,兩人騎著大馬進了洛陽城。


    得知李自成攻陷洛陽之後,殺了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住進了那福園當中。


    “林兄,闖王如今盛勢不可擋,明眼人都知道,天下十有八九會歸他。


    你如此武功,不投奔他,實在可惜了。”


    林衍看了眼阿九,失笑道:“你還真是鍥而不舍啊。


    打江山易改,守江山難,並非所有的草莽英雄都是明太祖朱元璋。”


    ……


    春去秋來,兩年時間過去。


    他和阿九也見識了更多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心境更加圓滿,林衍的氣息越發的內斂,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而就在這一年的冬天,大雪飄飄,寒風刺骨,林衍終於更上一層樓,打通了四條奇經,功力大漲,一舉超越了穆人清。


    大明崇禎十七年大年初一,兩年來,南京已經萬事俱備,治下百姓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暗中也有幾千的強兵,都是經曆過戰爭洗禮,脫穎而出的。


    新年剛過,崇禎皇帝便下了罪己詔,這是他繼位以來第七次下罪己詔。


    同年三月,李自成大軍攻陷bj城,然李自成大軍在皇宮大內中並未搜尋到崇禎皇帝的下落。


    連帶著他那些嬪妃、皇子也早已不知去向。


    李自成氣的破口大罵,昏君狡詐多端,定是已經逃了性命!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後,封宮女竇美儀為妃。


    且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


    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


    但還沒過了幾天,大順軍便開始燒殺搶掠,四處抄家,bj城變的烏煙瘴氣。


    同年四月,因為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了滿清國主豪格,豪格親率清軍入關,長驅直入,直奔bj城。


    四月底,李自成被逼退出bj城,臨行前怒殺吳三桂一家老小三十四口人。


    豪格占了bj城,命手下大將繼續追擊李闖。


    而同年五月,消失幾個月的崇禎皇帝在南京豎起大明朝的大旗,建立南明朝廷,誓師北伐。


    天下從此戰亂不休,清軍在太原與李闖大軍一戰,中了伏兵,傷亡慘重。


    清帝豪格大怒,親率大軍追擊李闖餘部,李闖大軍因占據bj城之後的所作所為,民心已失,李自成也越來越易怒,部下紛紛離心離德。


    最終,李闖大軍在陝西境內,被清軍所剿滅,李自成則是不知所蹤。


    清軍一股作氣,剿滅了四川的張獻忠。


    而清軍也因為在西征李闖和張獻忠之時,傷了元氣,無力南下,清帝豪格隻得暫緩一統天下的大計。


    因崇禎皇帝尚在,且經過一場巨變之後,崇禎皇帝變化良多,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明軍雖然誓師北伐,但大軍卻是據江而守,伺機以待。


    南明朝廷因為崇禎皇帝提前布局,並未發生太大的亂子,反而隨著崇禎施政越來越穩當,誅殺奸佞,提拔賢良,再加上北方災民難逃,大肆宣揚清帝豪格的“剃發令”,再加上崇禎皇帝的刻意引導。


    民間百姓愈發的對大明朝有了歸屬之心。


    ……


    華山之巔,往日裏寧靜無比,此刻卻是已經聚集了不少江湖人士,那些江湖人士個個神情興奮,三五結伴,議論紛紛。


    “此次袁盟主廣發英雄帖,號令天下英雄,會盟華山,商議推翻韃子一事,當真是自三年前泰山大會之後武林中的一大盛事。“


    “誰說不是呢,要說袁盟主也真是一代大英雄,不愧為袁家子孫。”


    穆人清,自從林衍的話應驗後,感歎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們這些老家夥跟不上時代了,就很少再插手外界之事。


    ……


    南京城上,阿九緊張地看著城外的青衣身影,這位林兄究竟發了什麽瘋,怎麽來這裏了,不會是想刺殺父皇吧?


    “林兄,你又何必如此,父皇退居南京,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南明已經好了太多,昔日北伐,不是不可能。”


    林衍看著城上,身穿鎧甲的阿九,一點也不驚訝。


    “阿九公主,並非你想的那樣,還請開城門吧!”


    “休……”


    “阿九!”


    “父皇?”


    崇禎竟然來了,朝著城下林衍拱了拱手,向著周圍命令道:“還不開城門?”


    “父……”


    “不必多言!”


    打開城門,林衍來到城牆上,道:“陛下,公主殿下!”


    “先生不用多禮,沒有先生,哪來現在的崇禎。


    快快有請,定國他們也在皇宮內,歡迎你這位大明的國師呢。”


    阿九詫異,這究竟怎麽迴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者長生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蒙求道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蒙求道者並收藏武者長生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