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立成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深諳為官之道,尤其是在關鍵時刻,必須要保持足夠的敏銳和清醒,他的訴求和考慮的層麵與梁誌成截然不同,他需要把握最合適的時機、製定最有利的計劃。從上到下開展資源保護運動絕不是空穴來風,恰好分管國土資源、發改能源方麵的副省長是自己的心腹,關於如何在清源省來一場試點性質的整治行動,爭取成為全華夏的典範和模板,絕對是一項令人心動的政績。
樊立成沒有放鬆對李德銘的關注,李樊這個搭檔早在某地市的班子裏就存在過,彼此間可謂知根知底,李不可能存在多大問題,這次赴京多半是有所調動,清源省出現的真空明顯是給了樊立成絕佳的機會,也不排除高層的一次刻意安排。
一定要充分把握李德銘恰好不在清源的有利時機,樊立成決定搏一把,一旦與上級意圖契合,那他將毫無疑問地獲得了晉升之階,甚至他都可以保持在政治上的相對獨立性,畢竟他與梁家隻是利益關係,其本人並不屬於梁家在清源的代言人,而梁誌成屢屢染指清源以及中南的事務,在樊立成的心裏如同紮下了一根刺。
從長宜建材事件到九院事件,李德銘是在期間去的京城,現在留給樊立成的時間已經不多,尤其是關於礦產資源整治的行動必須先行一步,拿羅家開刀勢在必行。樊立成左思右想,猛然想起了一位重要人物,馬上聯係到了他的貼身秘書,“鴻亮,我是樊立成。”
“哦?是樊省長啊,您有事吩咐?”鴻亮秘書的語氣稍稍有些隨意地說道,“領導正在進行國事接待,對了,前陣子他提到過您,還惦記著說清源會有電話來,沒想到您這麽快就打來了。”
樊立成內心感動之餘卻稍稍有些慚愧,這位老領導雖然位高權重,但是由於性格過於剛直很不討喜,有很多不利於他的傳聞,因此樊立成與之還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此時萬不得已求教,卻沒想到他竟對自己如此關心。
樊立成問道,“鴻亮,老領導想必還有別的指示,你就一並告訴我吧。”
鴻亮秘書笑了起來,“難怪領導時常在我麵前誇讚您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得意的秘書,還是您最了解他。”
樊立成更覺羞慚。
鴻亮秘書的分寸感掌握得極好,既留給了對方一定的思考時間,又不會讓他考慮過多,稍一停頓說道,“領導非常清楚您現在的處境,他也猜得到您會來詢問,他隻說了兩句話,‘排除幹擾,做自己認定的事’,‘頂住壓力,適當發出自己的聲音’。”
樊立成豁然開朗,內心抑製不住感激的心情,竟是帶著哽咽說道,“我明白了,幫我問候他老人家,也幫我對他表示感謝。”
“行,一定帶到。”鴻亮秘書掛斷了電話,目光投向了辦公室中的老人。
這位重量級人物赫然就在沙發上坐著,習慣性地抽起了他家鄉的旱煙,煙袋磨損得厲害,他拿煙杆還不住地敲打了幾下麵前的茶幾,還濺出一些火星,突然問道,“鴻亮,你跟了我幾年了?”
鴻亮一驚,忙迴答,“整整五年零四個月了。”
“你怪不怪我?”老人抽了一口煙,砸吧砸吧嘴,似笑非笑地望著他。
鴻亮趕緊說道,“您說得這是什麽話?我怎麽會怪您呢?跟著您能學一輩子,您可別想著趕我走。”
老人指著他點了點,“你呀,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除了你之外,就屬立成跟我時間最久,四年差了不到一個月,你看看人家,早就是一省大員,沒準什麽時候還會更進一步。你雖然還算年輕,但在廳局級這個層次明顯缺乏執政經驗,這對你將來的發展很不利。”
鴻亮笑著說,“跟著您就行了,我沒考慮過在政治上要走多遠。”
老人佯怒道,“糊塗!從政的人不考慮仕途前景,那就等於木匠扔掉了鋸子、鐵匠扔掉了錘子!我已經老了,我的仕途也接近尾聲,我必須要為你安排一個理想的地方理想的位置,你說,長宜市怎麽樣?”
“長宜?”鴻亮一愣,“清源省?”
鴻亮心思非常敏銳,他很快就體會到了老人的用心,不禁苦笑道,“既然您已經為我謀劃好了,我還有得選擇嗎?”
老人“哼”了一聲,站了起來,把煙杆往自己的辦公桌上一放,“啪”的一聲頗重,緩緩說道,“如果我說,我在為立成謀劃,你又會怎麽想呢?”
鴻亮深知其秉性,此時不敢接話。
老人又道,“清源省怎麽就突然之間成為了那麽多高層那麽多勢力關注的焦點了呢?李德銘調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樊立成足夠聰明,而且他的進取心絲毫不必你差,如不出意外的話,接替李德銘也隻是時間問題。如果你能搶先一步到長宜任職的話,不管是市長還是書記,將直接送你進入仕途的快車道,這是一個好機會。”
鴻亮疑惑地問道,“清源到底有何玄機?如果我到長宜的話,我該怎麽做?”
老人搖頭,“我也說不上來,可是能驚動褚老、裘老還有向南天這樣級別的人物,就連樊立成攀上梁家的關係之後也不敢擅動,那還不夠說明問題嗎?你的調動,我來運作,你可以代表我先行出發,拜會立成,這是規矩。”
鴻亮的眼眶有些濕潤,因為他知道,以老人今時今日的能量,要完成這樣的運作難度不可謂不小,但是他竟然如此托大,直接讓自己趕赴清源,隻能說他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誰又能說得出來,他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鴻亮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行了個禮。
老人滿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與立成都是我非常看好的人,立成雖然稍稍有些功利,但是我能完全理解,而你,我卻是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到了清源之後,保持與立成的唿應,這個度你自己把握;最重要的是,要善於抓住問題的關鍵,抓住關鍵之人,比如那個叫鍾揚的年輕人。”
鴻亮默默記下。
樊立成簡化了調研論證等環節,下令馬上著手開展全省礦產資源清查工作,直接從包括省城在內的五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地級市尋找突破口,同時製定了兩項標準,一方麵曆史根源追溯,特別是國有企業轉製風潮期間流失的資源,一旦發現有流程漏洞以及腐敗現象,實行嚴厲追責;另一方麵針對礦產企業生產經營全麵排查,一旦發現過度開采無序開采或者低價出售原料行為,立即責令停產整頓。
這種賭博式的行動如同疾風驟雨,令整個清源省沸騰了,工作推進短短一周的時間,就取得了重大進展,五地市均實現了礦產資源迴收零的突破;一個月來共立案11起,涉案礦產企業8家,停產整頓21家;紀檢部門及時跟進嚴厲打擊貪腐,共處理各類各級公務人員9人。但是備受關注的羅氏集團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旗下礦產在清查中不但沒有發現問題,反而因其長期堅持的保護資源措施得到充分肯定以及高度評價,樊立成親自批示後,上報相關部委。
然而羅家卻不平靜。羅啟寧從京城帶迴的消息令人不安,但是羅近山態度仍然強硬,他堅決不相信鍾揚能有這麽大的影響力,羅啟寧試圖勸說羅家眾人與羅近山早做切割,更是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羅啟寧無奈之下,黯然掛印而去,留下這麽一句耐人尋味的話,“羅氏在這場風波中難逃一劫,我本來就不願意出任董事長,我更不願意在我的任期內發生意外的結果,你們誰要坐這個火山口,那就盡管來。”
羅啟寧就這麽成為了羅氏任期最短的掌舵者,但是沒有人嘲笑譏諷他,他已經盡力,可是羅氏就這麽病入膏肓了嗎?樊立成的大動作,讓羅家人顯得憂心忡忡,全省都在搞礦產清查,可是礦產資源保有量最大的羅氏集團卻受到了表彰,實在匪夷所思,這種感覺就像是時刻頭上懸著劍卻不知何時落下!
因此羅家中人主張將礦產資源轉讓出去的唿聲越發高漲,可是先前參與談判的幾家公司竟仿佛是商量好的一樣,齊齊采取了暫時擱置觀望的態度,因為他們把握不準,在這個時機來完成收購,之後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這個桃子是不是該摘、敢不敢摘,委實難以決斷。
最歡迎這種局麵的人當然是齊峰,他到清源省是經過了充分準備的,而且背後還有向南天以及董、張這樣的巨頭,他們都沒想到樊立成會采取這麽激進的手段,而且還這麽果決。彈冠相慶之餘,向南天果斷下達了馬上開始收購的指令,同時讓先行抵達清源負責搜集羅氏礦產經營情況的孫倩立刻協助齊峰。
樊立成沒有放鬆對李德銘的關注,李樊這個搭檔早在某地市的班子裏就存在過,彼此間可謂知根知底,李不可能存在多大問題,這次赴京多半是有所調動,清源省出現的真空明顯是給了樊立成絕佳的機會,也不排除高層的一次刻意安排。
一定要充分把握李德銘恰好不在清源的有利時機,樊立成決定搏一把,一旦與上級意圖契合,那他將毫無疑問地獲得了晉升之階,甚至他都可以保持在政治上的相對獨立性,畢竟他與梁家隻是利益關係,其本人並不屬於梁家在清源的代言人,而梁誌成屢屢染指清源以及中南的事務,在樊立成的心裏如同紮下了一根刺。
從長宜建材事件到九院事件,李德銘是在期間去的京城,現在留給樊立成的時間已經不多,尤其是關於礦產資源整治的行動必須先行一步,拿羅家開刀勢在必行。樊立成左思右想,猛然想起了一位重要人物,馬上聯係到了他的貼身秘書,“鴻亮,我是樊立成。”
“哦?是樊省長啊,您有事吩咐?”鴻亮秘書的語氣稍稍有些隨意地說道,“領導正在進行國事接待,對了,前陣子他提到過您,還惦記著說清源會有電話來,沒想到您這麽快就打來了。”
樊立成內心感動之餘卻稍稍有些慚愧,這位老領導雖然位高權重,但是由於性格過於剛直很不討喜,有很多不利於他的傳聞,因此樊立成與之還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此時萬不得已求教,卻沒想到他竟對自己如此關心。
樊立成問道,“鴻亮,老領導想必還有別的指示,你就一並告訴我吧。”
鴻亮秘書笑了起來,“難怪領導時常在我麵前誇讚您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得意的秘書,還是您最了解他。”
樊立成更覺羞慚。
鴻亮秘書的分寸感掌握得極好,既留給了對方一定的思考時間,又不會讓他考慮過多,稍一停頓說道,“領導非常清楚您現在的處境,他也猜得到您會來詢問,他隻說了兩句話,‘排除幹擾,做自己認定的事’,‘頂住壓力,適當發出自己的聲音’。”
樊立成豁然開朗,內心抑製不住感激的心情,竟是帶著哽咽說道,“我明白了,幫我問候他老人家,也幫我對他表示感謝。”
“行,一定帶到。”鴻亮秘書掛斷了電話,目光投向了辦公室中的老人。
這位重量級人物赫然就在沙發上坐著,習慣性地抽起了他家鄉的旱煙,煙袋磨損得厲害,他拿煙杆還不住地敲打了幾下麵前的茶幾,還濺出一些火星,突然問道,“鴻亮,你跟了我幾年了?”
鴻亮一驚,忙迴答,“整整五年零四個月了。”
“你怪不怪我?”老人抽了一口煙,砸吧砸吧嘴,似笑非笑地望著他。
鴻亮趕緊說道,“您說得這是什麽話?我怎麽會怪您呢?跟著您能學一輩子,您可別想著趕我走。”
老人指著他點了點,“你呀,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除了你之外,就屬立成跟我時間最久,四年差了不到一個月,你看看人家,早就是一省大員,沒準什麽時候還會更進一步。你雖然還算年輕,但在廳局級這個層次明顯缺乏執政經驗,這對你將來的發展很不利。”
鴻亮笑著說,“跟著您就行了,我沒考慮過在政治上要走多遠。”
老人佯怒道,“糊塗!從政的人不考慮仕途前景,那就等於木匠扔掉了鋸子、鐵匠扔掉了錘子!我已經老了,我的仕途也接近尾聲,我必須要為你安排一個理想的地方理想的位置,你說,長宜市怎麽樣?”
“長宜?”鴻亮一愣,“清源省?”
鴻亮心思非常敏銳,他很快就體會到了老人的用心,不禁苦笑道,“既然您已經為我謀劃好了,我還有得選擇嗎?”
老人“哼”了一聲,站了起來,把煙杆往自己的辦公桌上一放,“啪”的一聲頗重,緩緩說道,“如果我說,我在為立成謀劃,你又會怎麽想呢?”
鴻亮深知其秉性,此時不敢接話。
老人又道,“清源省怎麽就突然之間成為了那麽多高層那麽多勢力關注的焦點了呢?李德銘調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樊立成足夠聰明,而且他的進取心絲毫不必你差,如不出意外的話,接替李德銘也隻是時間問題。如果你能搶先一步到長宜任職的話,不管是市長還是書記,將直接送你進入仕途的快車道,這是一個好機會。”
鴻亮疑惑地問道,“清源到底有何玄機?如果我到長宜的話,我該怎麽做?”
老人搖頭,“我也說不上來,可是能驚動褚老、裘老還有向南天這樣級別的人物,就連樊立成攀上梁家的關係之後也不敢擅動,那還不夠說明問題嗎?你的調動,我來運作,你可以代表我先行出發,拜會立成,這是規矩。”
鴻亮的眼眶有些濕潤,因為他知道,以老人今時今日的能量,要完成這樣的運作難度不可謂不小,但是他竟然如此托大,直接讓自己趕赴清源,隻能說他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誰又能說得出來,他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鴻亮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行了個禮。
老人滿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與立成都是我非常看好的人,立成雖然稍稍有些功利,但是我能完全理解,而你,我卻是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到了清源之後,保持與立成的唿應,這個度你自己把握;最重要的是,要善於抓住問題的關鍵,抓住關鍵之人,比如那個叫鍾揚的年輕人。”
鴻亮默默記下。
樊立成簡化了調研論證等環節,下令馬上著手開展全省礦產資源清查工作,直接從包括省城在內的五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地級市尋找突破口,同時製定了兩項標準,一方麵曆史根源追溯,特別是國有企業轉製風潮期間流失的資源,一旦發現有流程漏洞以及腐敗現象,實行嚴厲追責;另一方麵針對礦產企業生產經營全麵排查,一旦發現過度開采無序開采或者低價出售原料行為,立即責令停產整頓。
這種賭博式的行動如同疾風驟雨,令整個清源省沸騰了,工作推進短短一周的時間,就取得了重大進展,五地市均實現了礦產資源迴收零的突破;一個月來共立案11起,涉案礦產企業8家,停產整頓21家;紀檢部門及時跟進嚴厲打擊貪腐,共處理各類各級公務人員9人。但是備受關注的羅氏集團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旗下礦產在清查中不但沒有發現問題,反而因其長期堅持的保護資源措施得到充分肯定以及高度評價,樊立成親自批示後,上報相關部委。
然而羅家卻不平靜。羅啟寧從京城帶迴的消息令人不安,但是羅近山態度仍然強硬,他堅決不相信鍾揚能有這麽大的影響力,羅啟寧試圖勸說羅家眾人與羅近山早做切割,更是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羅啟寧無奈之下,黯然掛印而去,留下這麽一句耐人尋味的話,“羅氏在這場風波中難逃一劫,我本來就不願意出任董事長,我更不願意在我的任期內發生意外的結果,你們誰要坐這個火山口,那就盡管來。”
羅啟寧就這麽成為了羅氏任期最短的掌舵者,但是沒有人嘲笑譏諷他,他已經盡力,可是羅氏就這麽病入膏肓了嗎?樊立成的大動作,讓羅家人顯得憂心忡忡,全省都在搞礦產清查,可是礦產資源保有量最大的羅氏集團卻受到了表彰,實在匪夷所思,這種感覺就像是時刻頭上懸著劍卻不知何時落下!
因此羅家中人主張將礦產資源轉讓出去的唿聲越發高漲,可是先前參與談判的幾家公司竟仿佛是商量好的一樣,齊齊采取了暫時擱置觀望的態度,因為他們把握不準,在這個時機來完成收購,之後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這個桃子是不是該摘、敢不敢摘,委實難以決斷。
最歡迎這種局麵的人當然是齊峰,他到清源省是經過了充分準備的,而且背後還有向南天以及董、張這樣的巨頭,他們都沒想到樊立成會采取這麽激進的手段,而且還這麽果決。彈冠相慶之餘,向南天果斷下達了馬上開始收購的指令,同時讓先行抵達清源負責搜集羅氏礦產經營情況的孫倩立刻協助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