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無果,羅家隻是投上了名帖。
第二天仍是沒有收獲,濟善大師那邊也沒有明確迴複。
第三天羅淳顯得有些闌珊,由於時間緊迫,便找邱良問詢,看看是否還有其它的路子。
邱良想了想迴答,“開心小姐與濟善大師的關係毋庸置疑,按照現在的情況,要想直接進入褚家沒有任何可能,而且按照先前褚老總的發話,貿然登門投帖的話,隻怕適得其反。我看還是再耐心等等吧,隻要濟善大師還在京城逗留,我覺得開心小姐總會抽時間去拜望的。”
羅淳無奈,又撥打了劉誌的電話,“誌哥,我是羅淳,我想問問事情進展如何?”
劉誌打了個哈哈,“我說淳少,你也忒心急了點吧?你覺得要平息裘、褚兩頭的怒火,是這麽輕易的事情?羅家的事情可不簡單啊,據我的消息,你們肯定是得罪了一個得罪不起的人,這個人跟裘、褚兩家淵源頗深,這事不太好辦啊!”
羅淳聞言就猜出了劉誌所指,他家老爺子羅近山謀奪鍾揚的寶貝這件事,羅家人都知道,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竟然是因為這個事情,牽出了裘中和、褚瑞田這樣的龐然大物!羅淳一時難以消化,疑惑地問道,“你說得是鍾揚嗎?據我所知,他不過就是一個有些薄名的江湖郎中,他有這麽深的背景?”
劉誌暗罵蠢貨,對於鍾揚,劉家人太清楚了,劉濟昌被“奪妻”之恨那是不共戴天,劉希成據說在南天集團折戟的背後也有鍾揚的影子,而且還有傳聞就連梁誌成也在中南被鍾揚擺過一道,可是結果呢?鍾揚仍然我行我素、逍遙自在,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劉誌謹慎措辭,緩緩說道,“淳少,我必須要糾正你的一些看法,實在是太有必要了。鍾揚如果真的像你所說的那麽不堪,那他早就被收拾得骨頭渣子都不剩了。我告訴你,裘中和老將軍數十年積累下的殘疾,是鍾揚給治好的,現在不但已經擺脫輪椅拐杖,據說精神煥發如獲新生,就算說是恩同再造也不為過,這樣的手段,是一個略有薄名的江湖郎中所能做到的?”
羅淳心中一凜,裘中和那邊如果拿不出足夠的利益交換根本無法平息,不由得緊張地問道,“那褚家跟鍾揚又是什麽關係呢?”
劉誌倏然閉口不談,談必涉及開心以及繡樓之事,迂迴著說道,“也是妙手醫治之恩,相比裘老將軍的情況也大致相仿,所以這個事情還真是棘手得很。”
羅淳急了,“那你們有什麽打算?不會是想打退堂鼓了吧?”
劉誌的火候拿捏得極好,不知不覺間請羅淳坐了一趟“過山車”,隨後又及時穩住,“請你放心,我們劉家一向以信譽著稱,答應你的事情一定全力以赴,不過還是那句話,我們永遠不會保證結果,能爭取緩和到什麽樣的程度,很難說。”
羅淳稍稍心安,劉誌又接著說,“有句醜話說在前麵,在關鍵的時候,很可能要付出金錢交換不來的代價,這個你應該懂的,有很多層麵是存在利益交換的,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會及時征詢你們的態度,說實話,在這種層麵,我不認為你們能拿得出什麽樣的籌碼,有一點你大可以放心,這種利益交換在我們付出之後,你們有知情權,也就是說,你羅家花的每一分錢都有去向。”
羅淳悻悻然掛了電話,這種任人擺布仰人鼻息的感覺使人很無力,尤其是自家老爺子招惹到了鍾揚這樣可怕的存在,才是羅家麵臨此次危局真正的原因,更讓人惡心的是,他不能把這個情況告訴羅啟寧。
羅淳好不容易收拾起心情,招唿著羅淮出門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他甚至想幹脆就搬到普濟禪寺附近蹲點,似乎所有的希望都落在開心身上,如果自己能結交開心並通過她扭轉褚瑞田的主張,那麽以褚瑞田的身份和威望必定能與裘中和形成某種製衡,這才是破局的關鍵。
一路上,羅淳沒有任何言語,到了寺院先找到知客僧,原本不抱希望卻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有一撥遠客剛剛到達,其中一位僧人與濟善大師私交極厚,濟善應邀特意開設講禪,時間就定在次日上午,講禪地點設在塔林內院,是全開放式的,不受僧俗限製。
羅淳脫口就問,“那麽京城的開心小姐會不會來?”
知客僧雙手合十,眼皮下耷,不再迴應。
羅淳自討無趣,帶著羅淮離開寺院,就近找了個頗為古典清幽的小客棧住下,又讓羅淮知會羅啟寧。
卻說羅淳離開之後,知客僧走進了一處禪院,一位年逾古稀的白眉老僧就在天井當院靜坐,身邊還站著一位清麗少女,麵容恬靜,雙腳左輕右重,左手隨意放在身後,右手卻捏了一個拈花指狀,赫然就是開心。
開心隨裘中和迴京之後,就與濟善大師取得了聯係,一說起祝由之術頓時激起了老濟善極其濃厚的興趣,立刻改變行程推掉一切安排匆匆趕迴。一老一少就在禪院裏參詳祝由法,不問世事、不知日月,一晃就是一個多星期。
鍾揚特意囑托開心,但凡傳承悠久的道法皆有殊途同歸之意,佛法如是,道法亦然,因此他斷言,與濟善大師的這次會晤,必將會對開心日後的修行或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而開心與濟善大師見麵的那一刻起,就把鍾揚整理的祝由理論以及自己撰寫的心得體悟全盤托出,令老濟善如獲至寶,當下與自身的禪悟相互印證,受益匪淺。
老濟善對鍾揚給予了最高的評價,“有天賦不如有毅力,有毅力不如有胸懷,此子當屬絕世之列,他日前途無量。”
開心當然心中甜蜜無比,老濟善都看在眼中。
濟善大師不愧有奇才之名,參悟期間也用佛法禪悟對祝由法進行了全新的闡釋,並指出“取法自然”並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根據修煉者自身的狀態、修為選擇最合理的姿態,以求達到最佳效果,關鍵是及時調整和變通,他甚至大膽地推斷,即便是在祝由術施展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微調,這完全取決於施術者的境界、經驗以及果決。
果然如鍾揚預期的那樣,開心得到了足夠多的啟發和經驗,迴京一行幾近圓滿,直到兩天前,她突然提出了一個近乎天方夜譚的奇思妙想,她說,她可以把自己體內的玄陰力看做是一個生命體,對於她自身而言就是一個“病人”,她想要運用祝由之力對之進行“治療”。老濟善被她的這種說法顛覆了,竟是馬上入了禪定,整整一晝夜才結束參悟,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評價開心了。
正是這個時候,知客僧遞上了案頭積壓的函文,並特意提到了羅家的拜帖。
“清源羅家?”濟善一怔,這個名字太過陌生了,不禁疑惑地問道,“他們為什麽要來見我?我印象中沒有俗家姓羅的好友故交,會不會是弄錯了?”
知客笑著迴答,“這個倒不清楚了,看情形似乎很著急,您看要不要?”
濟善擺了擺手,“我早就不過問俗事了,要麽求醫要麽拜師,除此之外概不接待,如是有心,明日或許講禪的時候有緣得見。”
知客卻道,“我已經跟他講過此事了。”
濟善目光一凝,問道,“你知道其人來意?”
知客也不隱瞞,指著開心說道,“來人問詢過,開心小姐是否也會來聽禪。”
開心一直聽著兩人的對話,已經知道羅家派人的來意,定是清源那邊情況不妙,企圖到京城來尋找機緣破局,卻沒想到會打自己的主意,一時動了嗔念,俏容上敷上了一層寒霜,開口道,“我知道這個因果了。”
知客笑了笑,非常知趣地告辭。
之後開心就把鍾揚在清源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濟善,濟善聽完不禁莞爾,“你以為褚、裘二位難道真的是為了鍾揚出氣?在大是大非麵前、原則立場麵前,這二位又豈會退縮半步?你這個小丫頭就算拔光他們的胡須,那又如何?”
開心奇道,“還真虧您提醒,這兩個老頭居然白白讓我承情,哪有這麽便宜的事!?迴頭我定要跟他們好好談談。”
濟善嗬嗬笑著連連搖頭,“如果我沒猜錯,除了這二位之外,南天老居士隻怕也在籌謀,那就不排除還有其他人會渾水摸魚,這次羅家之事難以善了,此人不見也罷。”
開心深以為然,恨聲道,“大師,這個渾水摸魚之人實在可惡,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的頭上,您可得為我做主!”
濟善登時作態,壽眉一挑,“那是自然,招惹我們開心丫頭那就是自取其辱,這事就算褚老總不計較,老和尚我偏不答應。”
言訖,濟善又沉浸在對祝由術的推敲之中。
第二天仍是沒有收獲,濟善大師那邊也沒有明確迴複。
第三天羅淳顯得有些闌珊,由於時間緊迫,便找邱良問詢,看看是否還有其它的路子。
邱良想了想迴答,“開心小姐與濟善大師的關係毋庸置疑,按照現在的情況,要想直接進入褚家沒有任何可能,而且按照先前褚老總的發話,貿然登門投帖的話,隻怕適得其反。我看還是再耐心等等吧,隻要濟善大師還在京城逗留,我覺得開心小姐總會抽時間去拜望的。”
羅淳無奈,又撥打了劉誌的電話,“誌哥,我是羅淳,我想問問事情進展如何?”
劉誌打了個哈哈,“我說淳少,你也忒心急了點吧?你覺得要平息裘、褚兩頭的怒火,是這麽輕易的事情?羅家的事情可不簡單啊,據我的消息,你們肯定是得罪了一個得罪不起的人,這個人跟裘、褚兩家淵源頗深,這事不太好辦啊!”
羅淳聞言就猜出了劉誌所指,他家老爺子羅近山謀奪鍾揚的寶貝這件事,羅家人都知道,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竟然是因為這個事情,牽出了裘中和、褚瑞田這樣的龐然大物!羅淳一時難以消化,疑惑地問道,“你說得是鍾揚嗎?據我所知,他不過就是一個有些薄名的江湖郎中,他有這麽深的背景?”
劉誌暗罵蠢貨,對於鍾揚,劉家人太清楚了,劉濟昌被“奪妻”之恨那是不共戴天,劉希成據說在南天集團折戟的背後也有鍾揚的影子,而且還有傳聞就連梁誌成也在中南被鍾揚擺過一道,可是結果呢?鍾揚仍然我行我素、逍遙自在,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劉誌謹慎措辭,緩緩說道,“淳少,我必須要糾正你的一些看法,實在是太有必要了。鍾揚如果真的像你所說的那麽不堪,那他早就被收拾得骨頭渣子都不剩了。我告訴你,裘中和老將軍數十年積累下的殘疾,是鍾揚給治好的,現在不但已經擺脫輪椅拐杖,據說精神煥發如獲新生,就算說是恩同再造也不為過,這樣的手段,是一個略有薄名的江湖郎中所能做到的?”
羅淳心中一凜,裘中和那邊如果拿不出足夠的利益交換根本無法平息,不由得緊張地問道,“那褚家跟鍾揚又是什麽關係呢?”
劉誌倏然閉口不談,談必涉及開心以及繡樓之事,迂迴著說道,“也是妙手醫治之恩,相比裘老將軍的情況也大致相仿,所以這個事情還真是棘手得很。”
羅淳急了,“那你們有什麽打算?不會是想打退堂鼓了吧?”
劉誌的火候拿捏得極好,不知不覺間請羅淳坐了一趟“過山車”,隨後又及時穩住,“請你放心,我們劉家一向以信譽著稱,答應你的事情一定全力以赴,不過還是那句話,我們永遠不會保證結果,能爭取緩和到什麽樣的程度,很難說。”
羅淳稍稍心安,劉誌又接著說,“有句醜話說在前麵,在關鍵的時候,很可能要付出金錢交換不來的代價,這個你應該懂的,有很多層麵是存在利益交換的,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會及時征詢你們的態度,說實話,在這種層麵,我不認為你們能拿得出什麽樣的籌碼,有一點你大可以放心,這種利益交換在我們付出之後,你們有知情權,也就是說,你羅家花的每一分錢都有去向。”
羅淳悻悻然掛了電話,這種任人擺布仰人鼻息的感覺使人很無力,尤其是自家老爺子招惹到了鍾揚這樣可怕的存在,才是羅家麵臨此次危局真正的原因,更讓人惡心的是,他不能把這個情況告訴羅啟寧。
羅淳好不容易收拾起心情,招唿著羅淮出門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他甚至想幹脆就搬到普濟禪寺附近蹲點,似乎所有的希望都落在開心身上,如果自己能結交開心並通過她扭轉褚瑞田的主張,那麽以褚瑞田的身份和威望必定能與裘中和形成某種製衡,這才是破局的關鍵。
一路上,羅淳沒有任何言語,到了寺院先找到知客僧,原本不抱希望卻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有一撥遠客剛剛到達,其中一位僧人與濟善大師私交極厚,濟善應邀特意開設講禪,時間就定在次日上午,講禪地點設在塔林內院,是全開放式的,不受僧俗限製。
羅淳脫口就問,“那麽京城的開心小姐會不會來?”
知客僧雙手合十,眼皮下耷,不再迴應。
羅淳自討無趣,帶著羅淮離開寺院,就近找了個頗為古典清幽的小客棧住下,又讓羅淮知會羅啟寧。
卻說羅淳離開之後,知客僧走進了一處禪院,一位年逾古稀的白眉老僧就在天井當院靜坐,身邊還站著一位清麗少女,麵容恬靜,雙腳左輕右重,左手隨意放在身後,右手卻捏了一個拈花指狀,赫然就是開心。
開心隨裘中和迴京之後,就與濟善大師取得了聯係,一說起祝由之術頓時激起了老濟善極其濃厚的興趣,立刻改變行程推掉一切安排匆匆趕迴。一老一少就在禪院裏參詳祝由法,不問世事、不知日月,一晃就是一個多星期。
鍾揚特意囑托開心,但凡傳承悠久的道法皆有殊途同歸之意,佛法如是,道法亦然,因此他斷言,與濟善大師的這次會晤,必將會對開心日後的修行或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而開心與濟善大師見麵的那一刻起,就把鍾揚整理的祝由理論以及自己撰寫的心得體悟全盤托出,令老濟善如獲至寶,當下與自身的禪悟相互印證,受益匪淺。
老濟善對鍾揚給予了最高的評價,“有天賦不如有毅力,有毅力不如有胸懷,此子當屬絕世之列,他日前途無量。”
開心當然心中甜蜜無比,老濟善都看在眼中。
濟善大師不愧有奇才之名,參悟期間也用佛法禪悟對祝由法進行了全新的闡釋,並指出“取法自然”並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根據修煉者自身的狀態、修為選擇最合理的姿態,以求達到最佳效果,關鍵是及時調整和變通,他甚至大膽地推斷,即便是在祝由術施展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微調,這完全取決於施術者的境界、經驗以及果決。
果然如鍾揚預期的那樣,開心得到了足夠多的啟發和經驗,迴京一行幾近圓滿,直到兩天前,她突然提出了一個近乎天方夜譚的奇思妙想,她說,她可以把自己體內的玄陰力看做是一個生命體,對於她自身而言就是一個“病人”,她想要運用祝由之力對之進行“治療”。老濟善被她的這種說法顛覆了,竟是馬上入了禪定,整整一晝夜才結束參悟,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評價開心了。
正是這個時候,知客僧遞上了案頭積壓的函文,並特意提到了羅家的拜帖。
“清源羅家?”濟善一怔,這個名字太過陌生了,不禁疑惑地問道,“他們為什麽要來見我?我印象中沒有俗家姓羅的好友故交,會不會是弄錯了?”
知客笑著迴答,“這個倒不清楚了,看情形似乎很著急,您看要不要?”
濟善擺了擺手,“我早就不過問俗事了,要麽求醫要麽拜師,除此之外概不接待,如是有心,明日或許講禪的時候有緣得見。”
知客卻道,“我已經跟他講過此事了。”
濟善目光一凝,問道,“你知道其人來意?”
知客也不隱瞞,指著開心說道,“來人問詢過,開心小姐是否也會來聽禪。”
開心一直聽著兩人的對話,已經知道羅家派人的來意,定是清源那邊情況不妙,企圖到京城來尋找機緣破局,卻沒想到會打自己的主意,一時動了嗔念,俏容上敷上了一層寒霜,開口道,“我知道這個因果了。”
知客笑了笑,非常知趣地告辭。
之後開心就把鍾揚在清源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濟善,濟善聽完不禁莞爾,“你以為褚、裘二位難道真的是為了鍾揚出氣?在大是大非麵前、原則立場麵前,這二位又豈會退縮半步?你這個小丫頭就算拔光他們的胡須,那又如何?”
開心奇道,“還真虧您提醒,這兩個老頭居然白白讓我承情,哪有這麽便宜的事!?迴頭我定要跟他們好好談談。”
濟善嗬嗬笑著連連搖頭,“如果我沒猜錯,除了這二位之外,南天老居士隻怕也在籌謀,那就不排除還有其他人會渾水摸魚,這次羅家之事難以善了,此人不見也罷。”
開心深以為然,恨聲道,“大師,這個渾水摸魚之人實在可惡,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的頭上,您可得為我做主!”
濟善登時作態,壽眉一挑,“那是自然,招惹我們開心丫頭那就是自取其辱,這事就算褚老總不計較,老和尚我偏不答應。”
言訖,濟善又沉浸在對祝由術的推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