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光是第一批遼民對以後的日子充滿希望,就連第二批來的這些遼民,他們聽自己各自小隊長說起這件事,也都被震撼的無以複加。本來他們來到了這裏,天天三頓飽飯,還發了成套的鋪蓋和衣服鞋子,心裏已經安定了下來。


    這也是公司思想教育的一部分,這些遼民中的骨幹,都還有一個充當義務宣傳員的任務。但是這種宣傳,根本就不用造假,一個個鮮明的例子擺在眼前,還有什麽比這個更有說服力。


    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好事兒,表現好的人居然送老婆,分房子。所有新來的遼民,心裏就像點著了一團火似的,根本不用動員,爭著搶著幹活,希望成為遼民積極分子。


    第二批遼民的成分比較複雜,也不像第一批遼民的思維那麽簡單。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在遭難之前都是中富戶出身,就算是讀過書的人都有很多。


    他們中有秀才、工匠、地主、商人,甚至大明的小吏和官僚都不乏其人。自從韃子殺到遼東,他們的``命運就驟然改變,親人死傷殆盡,身家也一貧如洗。雖然拚死逃了出來,但成了剃頭遼民,一直顛簸流離的四處漂泊,連其他地方都去不了,隻能在東江鎮混跡,了卻殘生。


    原本覺得人生灰暗的他們,來到這裏以後卻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讓他們心裏都火熱了起來。


    第一批遼民之所以在東江鎮混得那麽慘,甚至很多人都掙紮在死亡的邊緣。那時候東江鎮可不缺糧食,這可不光是時運的問題,和他們都是隻知道土裏刨食的農民有一定的關係,除了賣力氣,他們的謀生手段真的不多。


    可是第二批來自東江鎮的遼民不同,他們同樣是從韃子那裏逃出來的苦命人,但他們卻都能在東江鎮混個溫飽。為什麽兩撥人的命運會有那麽大的差距。


    除了時運或是有一技在手的關係以外,更是因為他們見過世麵,眼界也開闊很多,而且知道如何抓住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不是東江鎮缺糧。他們是不會委身來到這裏的。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建國稱帝,改國號為清,改女真為滿洲。隨後尚可喜引領清軍大舉進軍皮島,雖遭到沈世魁的頑強抵抗。但終沒有逃脫失敗的命運。清軍占領皮島。


    曆史上他們的命運大多都很悲慘。後金政權極度痛恨東江鎮,所以這些人就算是熬過了饑餓的日子活了下來,最後也是大部被殺。少數人投降了韃子成為漢奸。


    劉德貴抬手看了眼公司為中隊長以上幹部配的手表,然後對旁邊的一個中隊長喊道:“到點兒了,招唿大家集合迴去吧。”


    幾個中隊長連忙各自去自己中隊負責的地頭,招唿遼民們集合,然後各自帶隊離開了農田。


    “大隊長,今天你要去民兵連報道吧?”


    說話的是大隊的副大隊長王石頭,原來也是中隊長出身,和劉德貴一起搭班子,共同管理這個大隊。


    劉德貴笑著道:“是啊,在民兵連站兩天崗就到了我的假期,也能迴家看看我那個韃子女人了,哈哈……自從她有了身子,我的心裏就沒踏實過,總想著迴去看看她。”


    王石頭羨慕的笑道:“家裏有個女人真好,可惜我手氣不好,今年入冬前才能分到女人,而且那些女人我看了,和你們分到的女人比,那身板那屁股差多了。”


    劉德貴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道:“兄弟,你那麽年輕,你急什麽啊。女人就是那麽迴事,那些江南的娘們,那麽小的身子骨不也是生一大堆娃。”


    王石頭聽了也是笑了笑,然後感慨的道:“是啊,家裏有個女人,這日子就算是有盼頭了。嫂子現在懷了身孕,一個人在家也不容易啊。”


    劉德貴聽了哈哈大笑道:“我那個韃子娘們自從有了身子,廠子的首長就不讓她幹重活了。她在家有吃有喝,沒事還做點孩子衣服什麽的,閑不著她。韃子女人什麽都好,就是不會女紅,給孩子做條褲子,連我都特麽能套進去,哈哈……”


    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聊,不一會兒就迴到了大隊部。因為最近幾天劉德貴都不在,所以他和王石頭做了交接以後,又下到各個中隊去看了看,然後才放心的離開了大隊,去起點鎮的民兵集合點報道。


    起點鎮碼頭附近的一處營地,就是民兵連集合的地點。各個民兵連的民兵,每個月不定期的都有幾天時間來這裏集結。每次會有十個連隊完成集結,然後和上一班集結的民兵連換班,負責三個移民營地的治安執勤任務。


    劉德貴走進營地,在軍需倉庫領了火槍,還有自己的那把1628式短管左輪槍,以及相應的子彈,然後把裝備套在身上。


    等他走出倉庫的時候,各個連隊的民兵都已經站在營地裏。十個民兵連的連長各自的喊起了口令,大家都按照各自連隊站成了十個隊列。


    然後民兵連的連長對自己連隊的排長發布命令,各個排長副排長知道了這次交接班的地點,帶隊離開了營地。經過一個多月的不斷集結,大家對這一套程序都已經非常熟悉了。


    軍委會之所以讓民兵連這麽頻繁的集結換崗,就是鍛煉民兵連的快速集結能力。畢竟他們是半軍事化部隊,大部分時間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民兵連的快速集結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劉德貴帶領著自己的民兵排走出了營地,他不斷的喊著口令,朝著他們這兩天的執勤的地點走過去。民兵連的任務並不多,主要是在移民營地站崗執勤,或是在移民營地的外圍巡邏。


    一個排的民兵,這一宿每個民兵都要輪流的執行大半宿的任務,也是非常辛苦。但是他們白天沒有出操,結束了執勤任務的民兵,可以呆在帳篷裏睡覺休息。


    雖然大家隻是民兵,但是這50個火槍民兵連,可是經曆了整整一個冬天的嚴格訓練,雖然每天隻進行半天的軍事訓練,但是訓練標準也幾乎趕上教導隊了。


    這也充分說明了公司對民兵連的重視,整個冬訓期,50個民兵連的思想教育也是最下功夫的,軍委會把最好的政工幹部都派了過來。


    這批民兵是在各個遼民中隊表現最好的人。那個時候還沒有實行工分製,勞動全憑自覺,這5000人都是踏實肯幹,不會偷奸耍滑的遼民。所以這50個民兵連的民兵,是除了教導隊以外,對公司最忠誠的的一批人。


    劉德貴他們排這兩天的任務是在移民營地的外圍巡邏,這個任務相對站崗要辛苦一些。一個排三個班30人,分成四個組,整整兩天兩宿,每次要兩個小組在營地外圍來迴巡視。


    他們和上一班的民兵排做了交接,然後把行李放進附近的一個帳篷裏。第一班兩個組的民兵分別出了帳篷,從兩個方向在移民營地來迴的巡視。


    劉德貴雖然身為排長,但是他白天也會跟著一個組的民兵走上幾圈。整個晚上他幾乎不睡,一直會在帳篷外麵找個地方坐著。


    喬海鵬走出守備營,拿著手電挨個哨所轉了一圈,又在東部的山區丘陵地帶轉了轉,檢查了一下各個防禦死角的攝像頭和圍欄,然後才迴到營地。


    每天晚上都會有三個班的山地班戰士,牽著獵犬在東部山區丘陵的邊緣巡邏,發現情況馬上就會鳴槍示警,東部兩個哨所的吉普車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


    淩晨時分,守備區北部幾裏外的地方,出現了密密麻麻的身影。他們小心的走在齊膝的蒿草裏,慢慢的往守備區方向移動,手中牽著戰馬的馬蹄上都裹著塞著幹草的布片。


    東部山區丘陵地帶,也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黑影,這些黑影在山中的老林子裏輕鬆的跋涉,向守備區方向匯聚。


    守備營營地內的視頻監控中心裏,兩個軍委會的戰士正在抽煙聊天。


    “哥們,你家妹子幾個月了,我上次看到可挺顯懷啊。哈哈……看來你的子彈挺充足。”


    “麻痹的,我也沒想要孩子,可是偏偏懷上了也不能不要啊。沒想到哥們也要當爹了,再有幾天我們就可以迴參崴了,終於熬滿了這一個月。這麽長時間沒見到妹子,我還挺想她的。”


    “我迴去也要努力了,你們一個個的都有了種,就特麽剩我了,我……”


    那個戰士說到這裏,突然頓住了,他指著屏幕的一個地方,突然喊道:“你快看這裏……”


    旁邊的戰士也打了個激靈,從桌子上把翹著的雙腿拿了下來,坐直身體趴在屏幕上仔細的看了起來,然後他迴過頭和那個戰士對視了一眼,兩人近乎同時大喊道:“快拉警報……”


    “嗚……嗚……”


    隨著一陣陣刺耳的警報聲響起,喬海鵬猛的從床上坐了起來,幾下穿好了衣服,抓起裝備就衝出了營房。(未完待續。。)


    ps:感謝地獄與天堂之劍、低調奢華t、雷公錘的月票支持。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東162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頭並收藏遠東162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