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城外東北方向,二十裏不到的地方有一座小鎮,很小的小鎮,小鎮中卻有一座大客棧。
那客棧比起很多真正的大客棧來當然算不上特別大,但它又的確是間大客棧,因為它門額的招牌上,就寫著“大”“客”“棧”這三個大字。
霍真就是在這裏找到了白獨耳。
還是清早,新的客人還沒到,昨天住店的客人也還沒醒。霍真走了一整夜,走進這間“大客棧”的時候,大堂裏也就隻坐著一個客人。
櫃台後麵也還沒人,隻有一個年紀很小的夥計倚在櫃台前邊打盹兒,看到霍真進來,才慢慢站起來,迎上去無精打采地招唿。
霍真在一進門的桌旁坐了,隨口要了些吃食,小夥計便趕忙去準備了,就是在這時,霍真注意到了坐在大堂東北角的白獨耳。
百花開向霍真描述過白獨耳的相貌,還給了他一張白獨耳的畫像。那張畫像現在就在霍真的懷中,但他已完全沒必要拿出來,因為在他從京城來雲州的途中,已不知看過那畫像多少次,白獨耳的麵貌早已深深刻印在了他的心裏。
所以他一看到白獨耳,便認了出來,隻不過他還有點不敢相信,怎麽竟會這麽巧,這麽的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很快也很急地站了起來,卻十分緩慢地向白獨耳走過去,坐在了他對麵。
麵前多了個大活人,白獨耳卻似渾然不覺,沒有任何的反應。他似乎在想什麽事情,想得入神。
霍真覺得奇怪,白獨耳的武功若是真的很高強,怎麽會如此遲鈍,還是說,他根本就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
霍真已等不及與他過招,可又不願率先出手,他希望這場比試可以絕對的公平。
可惜的是,這場比試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是絕對公平的,因為白獨耳是個瞎子,而且或許還真的人如其名,隻有一隻耳朵。
霍真還特地去看了,白獨耳雙耳畢竟齊全,便問道:“你難道有一隻耳朵是聾的?”
白獨耳似乎終於才注意到了霍真,一雙盲目“看”向了他,道:“你想知道?”
霍真先是點了點頭,這才想起他雙目失明,隻能又開口說道:“想。”
白獨耳點了點頭。霍真不瞎,當然能看到他點頭,也知道他點頭的意思就是說,他的確有一隻耳朵是聾的。
“哪一隻?”哪一隻都無所謂,可是霍真還是順嘴便問出了口。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多此一問,似乎不這麽問,他就沒話可說了,沒話可說,自然就隻能是動手了。
白獨耳道:“你已問了一個問題,該輪到我了。”
霍真還是習慣性地點點頭才道:“你問吧。”他以為白獨耳要問他是誰,而他也準備在白獨耳問過後,便表明身份,闡明目的,然後不管白獨耳答不答應和他比試,反正他是要出手了,就算是逼,也要逼白獨耳出手。
卻沒想到,白獨耳根本沒有問他是誰,而是問出了一句十分莫名其妙,讓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迴答的話——
“你說,會有來世嗎?”
白獨耳所問的來世,正是雒淑桐臨死前所言的“來世”。
“獨耳,若有……若有來世……我們……”
若有來世,我們如何?
這個問題,白獨耳已經想了很多年,想到後來,他反倒開始懷疑,人死後究竟會不會轉生投胎,究竟會不會有來世。
同樣的問題,古雲兒也曾想過,在她獨居冷宮之時,想到少年時與成峙滔共同度過的美好光陰,想到今生今世兩人有緣無分,總不免會遐想來世,與成峙滔再續前緣。
可是,究竟會不會有來世呢?
古雲兒同樣也很懷疑,但她比白獨耳可幸運得多了,她心裏的人畢竟還活著,想要再續前緣,未必得等到來世。
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古雲兒早已離開了那寂寞的冷宮,也順利見到了他心裏的那個人。
現在,古雲兒剛剛掀開床帳下了地,係好了襟前最後一粒扣子。
她踮著腳尖,輕而又緩地走到窗前,伸出白玉般皓潔的手臂,輕輕地推開了兩扇木窗。
窗外天光柔和,紅日滾滾浮在山頭,西山頭。漫天的浮雲被鍍上了絢爛的彩邊。
不知是不是夕陽的緣故,古雲兒雙頰泛著淺淺的紅暈,她的嘴邊帶笑,眉間卻又有憂,也不知在喜什麽,又在愁什麽。
她當然不是賴床賴到現在才起來,在床上也不是隻能睡覺的。成峙滔現在卻是真的累到睡著了,就在床帳裏,古雲兒的床上。
所以古雲兒嘴邊的笑並不難解釋,剛剛才度過了那麽美妙的時光,迴味起來,會笑一笑也沒什麽奇怪。
但她眉間的愁呢,難道她還有什麽不滿?
她至少比白獨耳幸運一百倍,在此生此世,還能再見到自己心裏牽掛的那個人。
可是,她就算再遲鈍也已發現了,現在的成峙滔什麽都好,卻早已不再是她心裏那個人了。
或許陶之誠早已死了,現在的他隻是成峙滔而已。
所以古雲兒真的比白獨耳更幸運嗎,誰又能說得清?
至少白獨耳還能繼續期待著來世的再次相遇,而古雲兒卻已必須得麵對這現實的物是人非。
古雲兒泡了壺茶,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慢慢啜飲,她盡力不讓自己再多去想成峙滔,甚至也不去想陶之誠,這兩個人實在已讓她有些煩心。
她轉而開始想自己的女兒,又從女兒想到了她的朋友們,郭長歌、成樂、溫晴、百生……
也不知他們現在到了哪裏?
古雲兒雖久居深宮,但也大致知曉,雲州城是在西南方。
中原大地的西南方,是一片極其廣袤的土地。
這片土地上,一列列的大山高聳入雲,有許多山峰的頂部甚至有冰雪覆蓋,河流奔騰咆哮於大山之間,氣勢磅礴,幽深險峻的大峽穀在河水億萬年的奔湧衝刷下形成。
這裏村鎮和城市的數量比起東方和北方來,少了許多,當然人口也隨之少了許多。
拾願堂五人一路行來碰到的路人,大多和他們一樣是前往雲州城參加武林大會的武林中人,百生如數家珍般說出那些人的姓名來曆,而那些人卻完全摸不清百生一行的來路。
絕大多數武林中人的腰間,都別著腰牌,像是官場中人用以通行或是表明身份的腰牌,但那其實是武林盟所發武學品階的證明,可那些腰牌也並不隻表明了武功的高低,還顯示了門派的勢力強弱。
就比如,郭長歌他們在路上碰上了一行人,百生說那些人是秋刀門的,為首的是少門主龔進廷,龔進廷此人武功平平,但仗著秋刀門的勢力,卻在上屆武林大會中得到了“正武品”的腰牌,但其實他的實力,就算以武林盟的標準,最多也不過是“下武品”。
以前沒有“腰牌”這迴事的時候,武林中人之間,武林各派之間,往往一言不合就動手,雖然都知道萬不能以弱打強,但不打又怎麽知道誰強誰弱,所以先打了再說,打不過再跑,或者死。
但現在大家腰上都掛了“腰牌”,雙方一見麵便先往腰上瞅,若是旗鼓相當,或許還有可能碰一碰,但若相差懸殊,那就連言語都不可能不合,更不可能會動手了。
比如下武品的遇著正武品的,下武品的就得注意態度了,而上武品的也能趁機囂張跋扈一番。
不過當然也得看所屬門派的勢力,就算秋刀門若輕境的門主來了,遇著青衣劍派末武品的弟子,也是不可能囂張得起來的。
七月二十九,已近雲州城。
黃昏,拾願堂五人在一處冷冷清清的小鎮落了腳。
冷冷清清的小鎮中唯一的客棧,卻並不冷清。而且小鎮雖小,那客棧卻一點不小,正如它那扇高大破舊的木門之上的匾額寫的——
“大客棧,”百生在門前駐足,仰著頭笑道,“這店名可有趣得很啊。”
那客棧比起很多真正的大客棧來當然算不上特別大,但它又的確是間大客棧,因為它門額的招牌上,就寫著“大”“客”“棧”這三個大字。
霍真就是在這裏找到了白獨耳。
還是清早,新的客人還沒到,昨天住店的客人也還沒醒。霍真走了一整夜,走進這間“大客棧”的時候,大堂裏也就隻坐著一個客人。
櫃台後麵也還沒人,隻有一個年紀很小的夥計倚在櫃台前邊打盹兒,看到霍真進來,才慢慢站起來,迎上去無精打采地招唿。
霍真在一進門的桌旁坐了,隨口要了些吃食,小夥計便趕忙去準備了,就是在這時,霍真注意到了坐在大堂東北角的白獨耳。
百花開向霍真描述過白獨耳的相貌,還給了他一張白獨耳的畫像。那張畫像現在就在霍真的懷中,但他已完全沒必要拿出來,因為在他從京城來雲州的途中,已不知看過那畫像多少次,白獨耳的麵貌早已深深刻印在了他的心裏。
所以他一看到白獨耳,便認了出來,隻不過他還有點不敢相信,怎麽竟會這麽巧,這麽的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很快也很急地站了起來,卻十分緩慢地向白獨耳走過去,坐在了他對麵。
麵前多了個大活人,白獨耳卻似渾然不覺,沒有任何的反應。他似乎在想什麽事情,想得入神。
霍真覺得奇怪,白獨耳的武功若是真的很高強,怎麽會如此遲鈍,還是說,他根本就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
霍真已等不及與他過招,可又不願率先出手,他希望這場比試可以絕對的公平。
可惜的是,這場比試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是絕對公平的,因為白獨耳是個瞎子,而且或許還真的人如其名,隻有一隻耳朵。
霍真還特地去看了,白獨耳雙耳畢竟齊全,便問道:“你難道有一隻耳朵是聾的?”
白獨耳似乎終於才注意到了霍真,一雙盲目“看”向了他,道:“你想知道?”
霍真先是點了點頭,這才想起他雙目失明,隻能又開口說道:“想。”
白獨耳點了點頭。霍真不瞎,當然能看到他點頭,也知道他點頭的意思就是說,他的確有一隻耳朵是聾的。
“哪一隻?”哪一隻都無所謂,可是霍真還是順嘴便問出了口。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多此一問,似乎不這麽問,他就沒話可說了,沒話可說,自然就隻能是動手了。
白獨耳道:“你已問了一個問題,該輪到我了。”
霍真還是習慣性地點點頭才道:“你問吧。”他以為白獨耳要問他是誰,而他也準備在白獨耳問過後,便表明身份,闡明目的,然後不管白獨耳答不答應和他比試,反正他是要出手了,就算是逼,也要逼白獨耳出手。
卻沒想到,白獨耳根本沒有問他是誰,而是問出了一句十分莫名其妙,讓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迴答的話——
“你說,會有來世嗎?”
白獨耳所問的來世,正是雒淑桐臨死前所言的“來世”。
“獨耳,若有……若有來世……我們……”
若有來世,我們如何?
這個問題,白獨耳已經想了很多年,想到後來,他反倒開始懷疑,人死後究竟會不會轉生投胎,究竟會不會有來世。
同樣的問題,古雲兒也曾想過,在她獨居冷宮之時,想到少年時與成峙滔共同度過的美好光陰,想到今生今世兩人有緣無分,總不免會遐想來世,與成峙滔再續前緣。
可是,究竟會不會有來世呢?
古雲兒同樣也很懷疑,但她比白獨耳可幸運得多了,她心裏的人畢竟還活著,想要再續前緣,未必得等到來世。
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古雲兒早已離開了那寂寞的冷宮,也順利見到了他心裏的那個人。
現在,古雲兒剛剛掀開床帳下了地,係好了襟前最後一粒扣子。
她踮著腳尖,輕而又緩地走到窗前,伸出白玉般皓潔的手臂,輕輕地推開了兩扇木窗。
窗外天光柔和,紅日滾滾浮在山頭,西山頭。漫天的浮雲被鍍上了絢爛的彩邊。
不知是不是夕陽的緣故,古雲兒雙頰泛著淺淺的紅暈,她的嘴邊帶笑,眉間卻又有憂,也不知在喜什麽,又在愁什麽。
她當然不是賴床賴到現在才起來,在床上也不是隻能睡覺的。成峙滔現在卻是真的累到睡著了,就在床帳裏,古雲兒的床上。
所以古雲兒嘴邊的笑並不難解釋,剛剛才度過了那麽美妙的時光,迴味起來,會笑一笑也沒什麽奇怪。
但她眉間的愁呢,難道她還有什麽不滿?
她至少比白獨耳幸運一百倍,在此生此世,還能再見到自己心裏牽掛的那個人。
可是,她就算再遲鈍也已發現了,現在的成峙滔什麽都好,卻早已不再是她心裏那個人了。
或許陶之誠早已死了,現在的他隻是成峙滔而已。
所以古雲兒真的比白獨耳更幸運嗎,誰又能說得清?
至少白獨耳還能繼續期待著來世的再次相遇,而古雲兒卻已必須得麵對這現實的物是人非。
古雲兒泡了壺茶,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慢慢啜飲,她盡力不讓自己再多去想成峙滔,甚至也不去想陶之誠,這兩個人實在已讓她有些煩心。
她轉而開始想自己的女兒,又從女兒想到了她的朋友們,郭長歌、成樂、溫晴、百生……
也不知他們現在到了哪裏?
古雲兒雖久居深宮,但也大致知曉,雲州城是在西南方。
中原大地的西南方,是一片極其廣袤的土地。
這片土地上,一列列的大山高聳入雲,有許多山峰的頂部甚至有冰雪覆蓋,河流奔騰咆哮於大山之間,氣勢磅礴,幽深險峻的大峽穀在河水億萬年的奔湧衝刷下形成。
這裏村鎮和城市的數量比起東方和北方來,少了許多,當然人口也隨之少了許多。
拾願堂五人一路行來碰到的路人,大多和他們一樣是前往雲州城參加武林大會的武林中人,百生如數家珍般說出那些人的姓名來曆,而那些人卻完全摸不清百生一行的來路。
絕大多數武林中人的腰間,都別著腰牌,像是官場中人用以通行或是表明身份的腰牌,但那其實是武林盟所發武學品階的證明,可那些腰牌也並不隻表明了武功的高低,還顯示了門派的勢力強弱。
就比如,郭長歌他們在路上碰上了一行人,百生說那些人是秋刀門的,為首的是少門主龔進廷,龔進廷此人武功平平,但仗著秋刀門的勢力,卻在上屆武林大會中得到了“正武品”的腰牌,但其實他的實力,就算以武林盟的標準,最多也不過是“下武品”。
以前沒有“腰牌”這迴事的時候,武林中人之間,武林各派之間,往往一言不合就動手,雖然都知道萬不能以弱打強,但不打又怎麽知道誰強誰弱,所以先打了再說,打不過再跑,或者死。
但現在大家腰上都掛了“腰牌”,雙方一見麵便先往腰上瞅,若是旗鼓相當,或許還有可能碰一碰,但若相差懸殊,那就連言語都不可能不合,更不可能會動手了。
比如下武品的遇著正武品的,下武品的就得注意態度了,而上武品的也能趁機囂張跋扈一番。
不過當然也得看所屬門派的勢力,就算秋刀門若輕境的門主來了,遇著青衣劍派末武品的弟子,也是不可能囂張得起來的。
七月二十九,已近雲州城。
黃昏,拾願堂五人在一處冷冷清清的小鎮落了腳。
冷冷清清的小鎮中唯一的客棧,卻並不冷清。而且小鎮雖小,那客棧卻一點不小,正如它那扇高大破舊的木門之上的匾額寫的——
“大客棧,”百生在門前駐足,仰著頭笑道,“這店名可有趣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