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出其不意,他們會神秘莫測,他們會用燈下黑的方式去解決太陽底下你解決不了的事情。
很多時候,大家都是以唯結果論的方式來看待問題的。
如果你拿不出一個合理的結果,你就隻能失敗。
無論你能力有多強,無論你為人有多正直。
有時候,你所有的正直,甚至都不如對方一句諂媚的恭維。
當所有正直的方式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顯現出這些發散思維的人的重要性。
王大林走著走著,他似乎又覺得有些餓了。
從最開始踏入到隧道裏,然後到現在,至少過去了一個小時零十分鍾。
雖然隻是一個小時的時間,但行走了至少有十幾裏路。
王大林的速度很快,所以對自己的消耗也極大。
他的腦海中在嘲諷此人,同樣也在感歎這個世界的不公平。
自己也算是半個正直的人了,自負也從來沒做過虧心事,為何會淪落到今天這種下場。
王大林雙手從地上撣了撣,竟然刮出了一層土。
頓時,他想起當年,在窮苦的時候,很多人吃不上飯,就會吃樹皮,啃草甚至吃觀音土。
那個時候,窮苦大眾就是靠這種殘酷的方式存活下來。
一想到樹皮、樹葉、草地以及觀音土這種東西,王大林就會感覺很難受,而且目前自己連這些東西都吃不上。
總不能真的吃土吧?
王大林很久以前看過一個故事,講述的是清朝大貪官和珅的事情。
此人富可敵國,他所貪婪的財富,甚至堪比一座王朝。
有一次,天災人禍。
有一省發生嚴重災荒,百姓民不聊生,都吃不上飯了。
乾隆皇帝指派自己的親信大臣和珅負責調派救濟災民之事。
和珅全權負責後,做了一件幾乎令所有人驚訝或者說情理之中的事,他把救災的糧食全部換成了麩糠。
讓人驚訝的是和珅竟然連災民救命的錢財都敢貪,情理之中的又是他們認為和珅的貪婪已經深入骨髓雁過拔毛,如果不貪就不是他的風格。
幾乎很大一部分人敢怒不敢言。
但同樣也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敢怒敢言。
他們仗義執言。
有一位大臣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大罵和珅貪官,連災民救命的錢都貪汙。
麵對這位大臣的慷慨陳詞和不理解,和珅沒有立刻解釋,而是接連問了此人幾個問題。
王大林對這件事情印象深刻,而且此時此刻,他似乎也陷入沉思。
和珅問了第一個問題:“你見過吃觀音土被活活脹死的人嗎?”
大臣迴答:“沒有。”
一旦提及觀音,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其實還有一種土也以此命名那就是觀音土。
觀音土是一種黏土,不過其中還有很豐富的礦物質,在國內經濟不太景氣的時候,很多農民過著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生活,飽受著饑餓的煩惱,而這種土吃進肚子會給人一種吃飽飯的感覺,那個時候的人已經被饑餓給折磨的苦不堪言,當把所有的糧食野菜之類都吃完之後,碰到這種可以對給自己吃飽飯感覺的東西,人們都認為是觀世音菩薩顯靈,自然不會放過,所以就把它叫做觀音土。
吃觀音土可以續命,所以有時候很多人也將其稱之為白麵土。
隻不過,如果長期吃太多的觀音土的話,肚子會很脹,不太容易從體內排出來。
要是這天天這樣吃的話,肚皮會像球一樣的脹起來,而且時間長了會有生命危險。
無論任何生物,哪怕是礦泉水中的的礦物質都不能夠直接使用,其中含有大量的毒素會導致人死亡。
觀音土吃多了會死人,但是少量食用是沒有問題的。
王大林在前一段時間還看到一篇報紙報道,現在有人竟然研究出了一種以觀音土和麵粉為原料的小吃“土饃”在河南地區尤為流行。
這種土饃不僅吃起來十分可口,而且還保留了土中一些有益的礦元素,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很多遊客都會買幾個嚐嚐,甚至有人專門跑過去,就是為了它。
和珅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你見過千裏之內樹皮被啃食而光、寸草不生的情景嗎?”
大臣答:“沒見過。”
在當年,吃樹皮是最常見的事情了。
當然了,樹皮的吃法通常也不是直接就啃,餓綠了眼的人才那麽幹。
基本上,人們都是先扒樹葉,樹葉扒光了,才扒樹皮。
樹皮也不是直接拿來就吃,而是得去掉老皮,留下嫩皮,再蒸煮切段,曬幹後磨成細粉。
包括野菜也是一樣的。
野菜根洗幹淨,熱水焯一下,切碎成細末,與樹皮糊一起捏成菜團。
樹皮其中也分為好幾個種類,其中也分好吃不好吃,好吃的滋味隻能說不差,難吃的則十分苦澀,比如說楊樹皮。
差勁的樹皮能把人脹死,到腸裏屙不出來,餓極了再吃東西,久而久之就憋死了。
和珅又說:“易子而食你肯定聽過,但那隻是史書上四個蒼白的字而已,而這些我都曾親眼見過。”
那位大臣卻啞口無言。
所謂易子而食,原指春秋時宋國被楚國圍困,城內糧盡,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餓死的孩子,但是為了生存,倆家交換子女,作為自己的食物。
其實就是因為當初災民極其悲慘生活的寫照。
說到底,一旦陷入戰亂和饑荒,整個社會就是弱肉強食。
當糧食和樹皮消耗殆盡之後,他們隻能選擇用這種殘忍的方式來尋求生存。
其實,如果你真正去了解曆史,你可以清楚的發現,易子而食的時期,並非沒有糧食可以吃,而是當時糧食太貴了。
你根本吃不起。
糧食隻被掌控在很少一部分人手裏。
甚至,大部分掌握在朝廷手中。
如果朝廷不想開倉放糧,僅憑民間的這點糧食,根本無法對抗這場災難。
因為在古代,糧食並不是無限製流通的商品,太平無事的時候倒還好,一旦有點什麽事情,首先官府就要強征糧食,還會限製糧食流通,亂賣糧食隨時會被當作通敵者抓起來。
很多時候,大家都是以唯結果論的方式來看待問題的。
如果你拿不出一個合理的結果,你就隻能失敗。
無論你能力有多強,無論你為人有多正直。
有時候,你所有的正直,甚至都不如對方一句諂媚的恭維。
當所有正直的方式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顯現出這些發散思維的人的重要性。
王大林走著走著,他似乎又覺得有些餓了。
從最開始踏入到隧道裏,然後到現在,至少過去了一個小時零十分鍾。
雖然隻是一個小時的時間,但行走了至少有十幾裏路。
王大林的速度很快,所以對自己的消耗也極大。
他的腦海中在嘲諷此人,同樣也在感歎這個世界的不公平。
自己也算是半個正直的人了,自負也從來沒做過虧心事,為何會淪落到今天這種下場。
王大林雙手從地上撣了撣,竟然刮出了一層土。
頓時,他想起當年,在窮苦的時候,很多人吃不上飯,就會吃樹皮,啃草甚至吃觀音土。
那個時候,窮苦大眾就是靠這種殘酷的方式存活下來。
一想到樹皮、樹葉、草地以及觀音土這種東西,王大林就會感覺很難受,而且目前自己連這些東西都吃不上。
總不能真的吃土吧?
王大林很久以前看過一個故事,講述的是清朝大貪官和珅的事情。
此人富可敵國,他所貪婪的財富,甚至堪比一座王朝。
有一次,天災人禍。
有一省發生嚴重災荒,百姓民不聊生,都吃不上飯了。
乾隆皇帝指派自己的親信大臣和珅負責調派救濟災民之事。
和珅全權負責後,做了一件幾乎令所有人驚訝或者說情理之中的事,他把救災的糧食全部換成了麩糠。
讓人驚訝的是和珅竟然連災民救命的錢財都敢貪,情理之中的又是他們認為和珅的貪婪已經深入骨髓雁過拔毛,如果不貪就不是他的風格。
幾乎很大一部分人敢怒不敢言。
但同樣也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敢怒敢言。
他們仗義執言。
有一位大臣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大罵和珅貪官,連災民救命的錢都貪汙。
麵對這位大臣的慷慨陳詞和不理解,和珅沒有立刻解釋,而是接連問了此人幾個問題。
王大林對這件事情印象深刻,而且此時此刻,他似乎也陷入沉思。
和珅問了第一個問題:“你見過吃觀音土被活活脹死的人嗎?”
大臣迴答:“沒有。”
一旦提及觀音,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其實還有一種土也以此命名那就是觀音土。
觀音土是一種黏土,不過其中還有很豐富的礦物質,在國內經濟不太景氣的時候,很多農民過著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生活,飽受著饑餓的煩惱,而這種土吃進肚子會給人一種吃飽飯的感覺,那個時候的人已經被饑餓給折磨的苦不堪言,當把所有的糧食野菜之類都吃完之後,碰到這種可以對給自己吃飽飯感覺的東西,人們都認為是觀世音菩薩顯靈,自然不會放過,所以就把它叫做觀音土。
吃觀音土可以續命,所以有時候很多人也將其稱之為白麵土。
隻不過,如果長期吃太多的觀音土的話,肚子會很脹,不太容易從體內排出來。
要是這天天這樣吃的話,肚皮會像球一樣的脹起來,而且時間長了會有生命危險。
無論任何生物,哪怕是礦泉水中的的礦物質都不能夠直接使用,其中含有大量的毒素會導致人死亡。
觀音土吃多了會死人,但是少量食用是沒有問題的。
王大林在前一段時間還看到一篇報紙報道,現在有人竟然研究出了一種以觀音土和麵粉為原料的小吃“土饃”在河南地區尤為流行。
這種土饃不僅吃起來十分可口,而且還保留了土中一些有益的礦元素,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很多遊客都會買幾個嚐嚐,甚至有人專門跑過去,就是為了它。
和珅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你見過千裏之內樹皮被啃食而光、寸草不生的情景嗎?”
大臣答:“沒見過。”
在當年,吃樹皮是最常見的事情了。
當然了,樹皮的吃法通常也不是直接就啃,餓綠了眼的人才那麽幹。
基本上,人們都是先扒樹葉,樹葉扒光了,才扒樹皮。
樹皮也不是直接拿來就吃,而是得去掉老皮,留下嫩皮,再蒸煮切段,曬幹後磨成細粉。
包括野菜也是一樣的。
野菜根洗幹淨,熱水焯一下,切碎成細末,與樹皮糊一起捏成菜團。
樹皮其中也分為好幾個種類,其中也分好吃不好吃,好吃的滋味隻能說不差,難吃的則十分苦澀,比如說楊樹皮。
差勁的樹皮能把人脹死,到腸裏屙不出來,餓極了再吃東西,久而久之就憋死了。
和珅又說:“易子而食你肯定聽過,但那隻是史書上四個蒼白的字而已,而這些我都曾親眼見過。”
那位大臣卻啞口無言。
所謂易子而食,原指春秋時宋國被楚國圍困,城內糧盡,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餓死的孩子,但是為了生存,倆家交換子女,作為自己的食物。
其實就是因為當初災民極其悲慘生活的寫照。
說到底,一旦陷入戰亂和饑荒,整個社會就是弱肉強食。
當糧食和樹皮消耗殆盡之後,他們隻能選擇用這種殘忍的方式來尋求生存。
其實,如果你真正去了解曆史,你可以清楚的發現,易子而食的時期,並非沒有糧食可以吃,而是當時糧食太貴了。
你根本吃不起。
糧食隻被掌控在很少一部分人手裏。
甚至,大部分掌握在朝廷手中。
如果朝廷不想開倉放糧,僅憑民間的這點糧食,根本無法對抗這場災難。
因為在古代,糧食並不是無限製流通的商品,太平無事的時候倒還好,一旦有點什麽事情,首先官府就要強征糧食,還會限製糧食流通,亂賣糧食隨時會被當作通敵者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