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尤三姐兒從邸報中得知林如海被聖人點了巡鹽禦史,年後便要攜家眷至揚州赴任的時候,腦海中第一個閃過的念頭便是林黛玉。旋即想到的是,按照書中的描寫,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好像快死了——如果沒猜錯,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兒。
尤三姐兒上輩子是讀過《紅樓夢》的,自然也知道林黛玉在賈府那些“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日子。不過那些都是林如海死後的事兒了。林如海還在時,林黛玉在賈府可不會委屈著自己。因著送宮花兒的順序出了差錯,都敢當著周瑞家的麵兒表示出不滿。可是林父仙逝後,連怡紅院的晴雯歪聲喪氣的不給開門,也隻能暗勸自己“不要逗氣”,畢竟“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淘氣,也覺沒趣。”
由此可見對於女兒家來說,一門強勢的娘家有多重要。
尤三姐兒拿著邸報發了一會子呆,陡然聞聽外頭傳來一陣騷動聲。
尤三姐兒迴過神來,忙掩了邸報,起身問道:“外頭是誰?何故喧嘩?”
一句話落,隻見蓁兒慌慌張張地走了進來,欠身說道:“迴姑娘的話,是大姑娘打發寧府的小廝來傳信兒,隻說榮府的珠大爺沒了。”
賈珠沒了?
尤三姐兒唬了一跳,待迴過神來,陳氏早打發人來傳話兒,命二姐兒、三姐兒、四姑娘換上素服。一時二門上備好了馬車,尤府眾人全都坐著轎馬趕到榮府道惱。
彼時榮國府大門上已經掛上了白燈籠白幡,門上伺候的小廝也都披麻戴孝。簇簇的轎馬絡繹不絕,都是聞聽噩耗過來道惱的世交舊友。大家彼此相見過,不免唏噓扼腕,歎一聲天嫉英才。
一時進了靈堂,祭過三炷香,乃向主人道惱。賈母王夫人經曆這等白發人送黑發人之慘事,早已哭的淚人兒一般。賈珠之妻李氏更如槁木一般跪在火盆兒前,一張臉慘白的嚇人。
尤三姐兒思及書中提及李紈養育賈珠遺腹子之事,少不得心下一動,開口說道:“我瞧著珠大嫂子臉色不好,可是身上不舒服?”
未等李紈答應,王夫人便冷冷說道:“珠兒去了,她心裏難受,寢食難安,也是有的。”
相濡以沫的相公去了,心裏難受是自然,可說什麽寢食難安……
尤三姐兒眸光微微閃爍,倒是不好再說了。陳氏在旁,因問何時請靈送喪。王夫人含淚答過,因又淌眼抹淚兒的說道:“可憐我那珠兒,年紀輕輕的就去了。連個子嗣也沒能留下。我這輩子是遭了什麽孽,珠兒這一房竟是絕滅無人了。我的珠兒啊……”
王夫人一哭,眾人也跟著哭。其中尤以李氏哭的最厲害。哽哽咽咽抽抽泣泣,最後一口氣沒喘上來,竟是兩眼一翻昏厥過去。
唬的廳上眾人嚇了一跳,尤氏最先反應過來,忙叫丫鬟們上前,七手八腳的湊上來扶起李紈到後頭歇息。王夫人仍舊守在兒子的靈前,連看也不看李紈一眼。尤三姐兒仍舊惦記著書中的記載,少不得勸道:“我瞧著珠大嫂子實在不妥,還是請個郎中診診脈罷。”
這話倒是跟尤氏說的。尤氏也覺著賈珠剛去,就這麽對李紈不管不顧的也實在不妥。忙命人拿了賈珍的帖子去太醫院請人。
一時請了相熟的太醫進門,早有家下媳婦們捧過大迎枕來,一麵拉著李紈的袖口兒露出脈來,且又覆了一層絹帕。
老太醫方伸手按在右手脈上,調息了數息,又換過左手。細細診了一迴,心中有數。
便有婆子引著老太醫到了外邊房裏坐下,獻過茶。賈璉笑道:“勞煩太醫,不知這脈息如何。”
老太醫見問,顫巍巍的拱了拱手,剛道了聲“恭喜”,又覺得不妥,想了想隻能含糊的說道:“……珠大奶奶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然平日裏憂思太過,且又不知保養,隱隱有滑胎之象。我如今開了一副保胎安神的方子,且吃著看看。切記莫要憂慮傷身,要緊要緊。”
聞聽太醫如此說法,賈璉先是一愣,旋即又是一喜。忙打發一旁伺候的小丫頭子告訴賈母王夫人等。眾人聽了這話,喜得無可不可。賈母並王夫人更是雙手合十念佛不迭,連連說道:“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賈母迴過神來,便要去裏間兒看李紈。王夫人忙上前扶了老太太,前來道惱的女眷們聞聽這等新聞,也覺稀奇。隻是靈堂之上聞聽喜事,卻也不知該怎麽道喜。好在賈母與王夫人皆無心寒暄應酬,隻留邢夫人在旁,不過虛應故事,並不中用。
彼時尤氏王熙鳳都在裏間兒陪著李紈,尤氏且拉著李紈的手說道:“這也是老天爺可憐人的意思。從今以後,你要好生保養身子,不為別的,總得為我這大侄子考慮考慮。”
李紈眼含熱淚的點了點頭,握住尤氏的手兒哽咽不止。
少時賈母王夫人也來了,圍著李紈噓寒問暖,且又埋怨李紈的貼身丫鬟不知事,連主子的身體狀況都不知道。又慶幸今日發現的及時,否則累壞了李紈連累了哥兒,他們還有什麽麵目見賈珠……
王夫人看著雙目紅腫,麵容憔悴的李紈,忍不住說道:“你從來都是個糊塗人。當日照顧不好珠兒也便罷了。怎麽如今連你自己的身子骨都照顧不好?”
王夫人話音兒未落,賈母便道:“好了,不要再說了。太醫說李氏正是憂慮太過不知保養的緣故,這一胎並不安穩。你不說好生勸著她安心養胎,反而說這些話來招她。難道她身子不好了,你也就得了好處?”
眼見賈母不覺,王夫人也不敢多說。隻得賠笑勸著老太太莫要動氣。王熙鳳與尤氏也上來勸著賈母。
賈母一見到尤氏,便想起方才尤三姐兒看出李氏身上不好,提議找太醫來診脈之事。不免拉著尤氏的手笑道:“這次倒是多虧了你妹子伶俐。怪不得世人都讚她聰明,果然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尤氏聞聽賈母讚三姐兒,則笑著謙辭幾句。賈母又問及尤家女眷們此刻都在做什麽。王熙鳳不等尤氏開口,便笑道:“各家女眷們都在外麵廳上吃茶呢。老太太不如將尤家的兩位妹妹請進來。也陪著珠大嫂子說會子話。也省得珠大嫂子在這裏坐著煩悶。”
賈母聞言,自然笑著應是。一時請了尤家的女眷們進入內廳,賈母王夫人少不得又謝過三姐兒。尤老太太與陳氏聽了,自然百般謙辭。眾人坐著略寒暄一迴,因前頭還要款待賓客,賈母王夫人等便告了辭,迴到前頭。鳳姐兒尤氏賈家三位姑娘並尤家三個姐兒都在內廳上陪著李紈。
尤三姐兒原還奇怪,她以為鳳姐兒素性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幹。怎麽今日這樣大事,卻不見她在外頭張羅款待賓客的。待悄聲問及尤氏,方才知道鳳姐兒已經懷了兩個月的身孕。因此賈母王夫人生怕鳳姐兒進了靈堂衝撞了,不許她往前頭去。
尤三姐兒聞言恍然。不過倘或從書中的故事推斷——總覺得王熙鳳這一胎保不住似的。
尤三姐兒想了想,少不得勸鳳姐兒的道:“太醫說珠大嫂子憂慮太過,不知保養。我瞧著璉二嫂子也是個喜歡做事兒的性子。如今懷著身孕,也要多加保養才是。”
因又問及方才太醫來給李紈診脈,鳳姐兒怎麽不診一診。
鳳姐兒素昔仗著自己身子結壯,最不喜尋醫問藥。倘若是旁人問她,少不得要撂下臉不高興的。不過當著尤三姐兒的麵兒,鳳姐兒卻不好隨性。隻得笑道:“我打小兒身子骨好,一年下來連個風寒都不染。最頭疼的便是看大夫吃藥了。”
說罷,話鋒一轉,卻又提及旁事。
尤三姐兒見鳳姐兒如此諱疾忌醫,也就不好再討人嫌。
說話時外頭道惱的賓客都一起一起的散了。隻留賈府本族之人。尤老太太並陳氏見狀,也帶著三個姐兒迴了尤家。
尤老太太十分滿意尤三姐兒在榮國府的表現,當著眾人的麵兒,百般誇了一迴。且拉著三姐兒的手笑道:“你素來伶俐,今兒既得了老太君和二太太的喜歡,往後兒可得把握好機會,時常到榮府多走動才是。那兩位可是榮國府裏說得最算的人物,隻要討好了那兩尊真佛兒,將來的好兒多著呢。”
一句話落,隻見尤二姐兒並四姑娘都像她投來豔羨的目光。看的三姐兒莞爾一笑,開口說道:“不過是見到了隨口提一句罷了。這也是親戚的情分。我倒是沒想著討誰的好兒。何況史老太君那樣聰明人物,便是咱們認真想討她的好兒,也不容易。”
就說林黛玉罷,那還是她的嫡親外孫女兒呢。賈母嘴上說的最好聽,可林黛玉在賈家過的日子又如何?可見那個老太太縱使眼明心亮,卻也自有一把算盤。哪裏是別人想討好就能討好的。
至於王夫人那種麵厚心黑之人,尤三姐兒既不喜歡,也不想親近。
她有那個閑工夫,還不如好生經營自己的買賣田地,順道兒給她舅舅再出兩個賺錢的主意呢!
尤三姐兒上輩子是讀過《紅樓夢》的,自然也知道林黛玉在賈府那些“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日子。不過那些都是林如海死後的事兒了。林如海還在時,林黛玉在賈府可不會委屈著自己。因著送宮花兒的順序出了差錯,都敢當著周瑞家的麵兒表示出不滿。可是林父仙逝後,連怡紅院的晴雯歪聲喪氣的不給開門,也隻能暗勸自己“不要逗氣”,畢竟“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淘氣,也覺沒趣。”
由此可見對於女兒家來說,一門強勢的娘家有多重要。
尤三姐兒拿著邸報發了一會子呆,陡然聞聽外頭傳來一陣騷動聲。
尤三姐兒迴過神來,忙掩了邸報,起身問道:“外頭是誰?何故喧嘩?”
一句話落,隻見蓁兒慌慌張張地走了進來,欠身說道:“迴姑娘的話,是大姑娘打發寧府的小廝來傳信兒,隻說榮府的珠大爺沒了。”
賈珠沒了?
尤三姐兒唬了一跳,待迴過神來,陳氏早打發人來傳話兒,命二姐兒、三姐兒、四姑娘換上素服。一時二門上備好了馬車,尤府眾人全都坐著轎馬趕到榮府道惱。
彼時榮國府大門上已經掛上了白燈籠白幡,門上伺候的小廝也都披麻戴孝。簇簇的轎馬絡繹不絕,都是聞聽噩耗過來道惱的世交舊友。大家彼此相見過,不免唏噓扼腕,歎一聲天嫉英才。
一時進了靈堂,祭過三炷香,乃向主人道惱。賈母王夫人經曆這等白發人送黑發人之慘事,早已哭的淚人兒一般。賈珠之妻李氏更如槁木一般跪在火盆兒前,一張臉慘白的嚇人。
尤三姐兒思及書中提及李紈養育賈珠遺腹子之事,少不得心下一動,開口說道:“我瞧著珠大嫂子臉色不好,可是身上不舒服?”
未等李紈答應,王夫人便冷冷說道:“珠兒去了,她心裏難受,寢食難安,也是有的。”
相濡以沫的相公去了,心裏難受是自然,可說什麽寢食難安……
尤三姐兒眸光微微閃爍,倒是不好再說了。陳氏在旁,因問何時請靈送喪。王夫人含淚答過,因又淌眼抹淚兒的說道:“可憐我那珠兒,年紀輕輕的就去了。連個子嗣也沒能留下。我這輩子是遭了什麽孽,珠兒這一房竟是絕滅無人了。我的珠兒啊……”
王夫人一哭,眾人也跟著哭。其中尤以李氏哭的最厲害。哽哽咽咽抽抽泣泣,最後一口氣沒喘上來,竟是兩眼一翻昏厥過去。
唬的廳上眾人嚇了一跳,尤氏最先反應過來,忙叫丫鬟們上前,七手八腳的湊上來扶起李紈到後頭歇息。王夫人仍舊守在兒子的靈前,連看也不看李紈一眼。尤三姐兒仍舊惦記著書中的記載,少不得勸道:“我瞧著珠大嫂子實在不妥,還是請個郎中診診脈罷。”
這話倒是跟尤氏說的。尤氏也覺著賈珠剛去,就這麽對李紈不管不顧的也實在不妥。忙命人拿了賈珍的帖子去太醫院請人。
一時請了相熟的太醫進門,早有家下媳婦們捧過大迎枕來,一麵拉著李紈的袖口兒露出脈來,且又覆了一層絹帕。
老太醫方伸手按在右手脈上,調息了數息,又換過左手。細細診了一迴,心中有數。
便有婆子引著老太醫到了外邊房裏坐下,獻過茶。賈璉笑道:“勞煩太醫,不知這脈息如何。”
老太醫見問,顫巍巍的拱了拱手,剛道了聲“恭喜”,又覺得不妥,想了想隻能含糊的說道:“……珠大奶奶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然平日裏憂思太過,且又不知保養,隱隱有滑胎之象。我如今開了一副保胎安神的方子,且吃著看看。切記莫要憂慮傷身,要緊要緊。”
聞聽太醫如此說法,賈璉先是一愣,旋即又是一喜。忙打發一旁伺候的小丫頭子告訴賈母王夫人等。眾人聽了這話,喜得無可不可。賈母並王夫人更是雙手合十念佛不迭,連連說道:“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賈母迴過神來,便要去裏間兒看李紈。王夫人忙上前扶了老太太,前來道惱的女眷們聞聽這等新聞,也覺稀奇。隻是靈堂之上聞聽喜事,卻也不知該怎麽道喜。好在賈母與王夫人皆無心寒暄應酬,隻留邢夫人在旁,不過虛應故事,並不中用。
彼時尤氏王熙鳳都在裏間兒陪著李紈,尤氏且拉著李紈的手說道:“這也是老天爺可憐人的意思。從今以後,你要好生保養身子,不為別的,總得為我這大侄子考慮考慮。”
李紈眼含熱淚的點了點頭,握住尤氏的手兒哽咽不止。
少時賈母王夫人也來了,圍著李紈噓寒問暖,且又埋怨李紈的貼身丫鬟不知事,連主子的身體狀況都不知道。又慶幸今日發現的及時,否則累壞了李紈連累了哥兒,他們還有什麽麵目見賈珠……
王夫人看著雙目紅腫,麵容憔悴的李紈,忍不住說道:“你從來都是個糊塗人。當日照顧不好珠兒也便罷了。怎麽如今連你自己的身子骨都照顧不好?”
王夫人話音兒未落,賈母便道:“好了,不要再說了。太醫說李氏正是憂慮太過不知保養的緣故,這一胎並不安穩。你不說好生勸著她安心養胎,反而說這些話來招她。難道她身子不好了,你也就得了好處?”
眼見賈母不覺,王夫人也不敢多說。隻得賠笑勸著老太太莫要動氣。王熙鳳與尤氏也上來勸著賈母。
賈母一見到尤氏,便想起方才尤三姐兒看出李氏身上不好,提議找太醫來診脈之事。不免拉著尤氏的手笑道:“這次倒是多虧了你妹子伶俐。怪不得世人都讚她聰明,果然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尤氏聞聽賈母讚三姐兒,則笑著謙辭幾句。賈母又問及尤家女眷們此刻都在做什麽。王熙鳳不等尤氏開口,便笑道:“各家女眷們都在外麵廳上吃茶呢。老太太不如將尤家的兩位妹妹請進來。也陪著珠大嫂子說會子話。也省得珠大嫂子在這裏坐著煩悶。”
賈母聞言,自然笑著應是。一時請了尤家的女眷們進入內廳,賈母王夫人少不得又謝過三姐兒。尤老太太與陳氏聽了,自然百般謙辭。眾人坐著略寒暄一迴,因前頭還要款待賓客,賈母王夫人等便告了辭,迴到前頭。鳳姐兒尤氏賈家三位姑娘並尤家三個姐兒都在內廳上陪著李紈。
尤三姐兒原還奇怪,她以為鳳姐兒素性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幹。怎麽今日這樣大事,卻不見她在外頭張羅款待賓客的。待悄聲問及尤氏,方才知道鳳姐兒已經懷了兩個月的身孕。因此賈母王夫人生怕鳳姐兒進了靈堂衝撞了,不許她往前頭去。
尤三姐兒聞言恍然。不過倘或從書中的故事推斷——總覺得王熙鳳這一胎保不住似的。
尤三姐兒想了想,少不得勸鳳姐兒的道:“太醫說珠大嫂子憂慮太過,不知保養。我瞧著璉二嫂子也是個喜歡做事兒的性子。如今懷著身孕,也要多加保養才是。”
因又問及方才太醫來給李紈診脈,鳳姐兒怎麽不診一診。
鳳姐兒素昔仗著自己身子結壯,最不喜尋醫問藥。倘若是旁人問她,少不得要撂下臉不高興的。不過當著尤三姐兒的麵兒,鳳姐兒卻不好隨性。隻得笑道:“我打小兒身子骨好,一年下來連個風寒都不染。最頭疼的便是看大夫吃藥了。”
說罷,話鋒一轉,卻又提及旁事。
尤三姐兒見鳳姐兒如此諱疾忌醫,也就不好再討人嫌。
說話時外頭道惱的賓客都一起一起的散了。隻留賈府本族之人。尤老太太並陳氏見狀,也帶著三個姐兒迴了尤家。
尤老太太十分滿意尤三姐兒在榮國府的表現,當著眾人的麵兒,百般誇了一迴。且拉著三姐兒的手笑道:“你素來伶俐,今兒既得了老太君和二太太的喜歡,往後兒可得把握好機會,時常到榮府多走動才是。那兩位可是榮國府裏說得最算的人物,隻要討好了那兩尊真佛兒,將來的好兒多著呢。”
一句話落,隻見尤二姐兒並四姑娘都像她投來豔羨的目光。看的三姐兒莞爾一笑,開口說道:“不過是見到了隨口提一句罷了。這也是親戚的情分。我倒是沒想著討誰的好兒。何況史老太君那樣聰明人物,便是咱們認真想討她的好兒,也不容易。”
就說林黛玉罷,那還是她的嫡親外孫女兒呢。賈母嘴上說的最好聽,可林黛玉在賈家過的日子又如何?可見那個老太太縱使眼明心亮,卻也自有一把算盤。哪裏是別人想討好就能討好的。
至於王夫人那種麵厚心黑之人,尤三姐兒既不喜歡,也不想親近。
她有那個閑工夫,還不如好生經營自己的買賣田地,順道兒給她舅舅再出兩個賺錢的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