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何以曰義?”楊毅侃侃而談,神態輕鬆,這場石渠閣之會進行到現在,他很滿意。


    至少,大家在聽他說話!


    這太難得了!


    在從前,墨家根本找不到這樣的機會!


    而台下的一些巨頭和許多士大夫大臣,一聽到楊毅開始要解釋‘義’,立刻就來了精神。


    因為他們看過和研究墨家的著作。


    他們很清楚,並且知道,墨家的‘義’與‘利’,若是天下紛紛擾擾,或許還有市場。


    至於如今?


    哼哼!


    也就是今上能容得下墨家!


    士大夫貴族們,是絕對無法接受墨家的那一套‘義利’之觀。


    原因很簡單。


    你的兒子犯法當死,你會處死他嗎?


    一般的人,恐怕是維護都來不及!


    但墨家,卻是……


    毫不猶豫的處決!


    墨家的義利,可不是士大夫貴族理解的義利!


    墨家的屁股,也從來沒有坐在貴族士大夫地主這邊!


    假如說,儒家和黃老派,是大地主大貴族豪強的代言人。


    法家是中小地主的代言人。


    那麽,墨家就是自耕農和貧民的代言人!


    不用去看別人,看看從墨家分裂出來的農家是個什麽尿性,就可以知道,墨家的義利觀究竟如何了!


    許多人都在心裏冷笑著,等待著,看墨家的笑話。


    甚至還有人在心裏盤算著,若是墨家引起了公憤,那麽,自己應該是要落井下石,還是假裝雪中送炭,實則捅上一刀?


    台上的楊毅,卻依然是那副謙謙君子的模樣。


    他用著不輕不重的聲調,對著話筒,微微說道:“子墨子曰:不義不親,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近,聖王之道!”


    這句話一出,台下的無數人都是血脈僨張,等著墨家自己把自己坑死!


    原因很簡單,這句話出自墨翟的《尚賢》。


    單看這一句話,問題不大。


    但關鍵是,你將尚賢前後聯係起來,看這句話,那問題就是大大的!


    為了佐證這一句話,墨翟當年曾經舉了桀紂與堯舜的例子來做對比。


    放在當時,沒有人會去管。


    但在今天?


    嗬嗬嗬嗬……


    想當年,先帝的時候,轅固生與黃生君前辯論湯武革命是否正確,尚且都挨了批判,轅固生甚至至今背負著那個包袱。


    你墨家何德何能,居然敢於宣揚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


    而且,尤為重要的是,墨家的人做事,總喜歡把事情講清楚。


    而不像儒家那樣模棱兩可,也不似法家,一切唯上,更不是黃老那樣,遇到問題,就談玄論古。


    當年墨翟為了證明‘尚賢’的重要性,可不僅僅拿了桀紂與堯舜來當例子。


    還清清楚楚的講出了行動計劃和步驟以及綱領。


    怎麽不義不親,如何不義不貴,都說的仔細。


    許多人都覺得,要是倘若王公貴族和勳臣們,連這樣的墨家都能接受和忍耐。


    那麽,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什麽禁忌的問題了。


    可惜……


    這些人忘記了……


    墨家除了是科學家和實幹家外,當年,他們還有一層讓天下矚目的外衣和光環。


    戰國中後期,墨家的辯手,曾經與儒法黃老楊朱名家,激戰在列國朝野。


    而且勝多敗少!


    中國第一個邏輯學的原理,就是墨家先提出來的。


    樸素的辯證法,也是墨家的首創!


    想當年,即使是相裏氏之墨,也可以在秦庭宮廷,與法家和雜家,坐而論道。


    至於那相夫氏之墨,號稱吊打名家,碾壓儒法,如入無人之境!


    而且,人們忘記了。


    當年的墨家,曾經在言論和輿論控製和管控遠比漢室還要嚴格和強大的秦國繁榮昌盛。


    人們更忘記了,當年,墨家全盛時期,其弟子門徒數量,多到根本無法統計,墨者之中的名士,出入列國宮廷,無所阻礙!


    那問題來了——墨家是怎麽做到的?


    可惜,如今,相關的記載,太過稀少,人們無法窺見當年的墨家的手段。


    不過不要緊,他們很快就會感受一次,智商上的碾壓!


    更會清楚的認知到——邏輯在辯論和演講之中,究竟有多麽重要!


    楊毅隻是輕輕的翻過手裏的稿子,雖然上麵的內容,他早已經爛熟於心,但他還是慎重的瞄了一眼,然後,才道:“義者和也?利天下者為義,利中國百姓與家庭者為義!”


    這句話,自然沒有問題。


    但,許多人都伸長了脖子,等著楊毅自己跳坑!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墨家钜子,很快就要踩地雷了!


    不是桀紂與堯舜的那個大炸彈,就肯定是直接踩到勳貴們的痛腳!


    但楊毅卻微微一笑,嘴角甚至露出了些嘲諷。


    倘若是六年前的楊毅,他若有這麽一個機會,能在天下人麵前宣講墨家經義,他肯定會不顧一切的踩上那些地雷與炸彈。


    炸死就炸死了!


    但現在不行!


    因為,墨家複興了啊!


    為了墨家的複興,沒有什麽是不可以犧牲的!


    更何況,實際上並不需要犧牲什麽東西!


    他輕輕的問道:“何以別利天下與害天下?”


    他微微張開雙手,直接答道:“欲伐匈奴,討夷狄,則必嘉良吏名將,以給爵祿,以給宅田,則天下良吏名將,必如雲如雨!是故,當今天子,不修宮室,不享樂,不用奢靡之物,而賜大將良卒,王師於是先勝馬邑,再勝高闕!”


    “此乃舉天下之大利,而用之於天下之大義!”


    台下的人,聽了這話,卻是一個個目瞪口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墨家太狡猾了……”有人差點氣到吐血。


    因為,他們發現,楊毅直接繞開了所有的陷阱和地雷,甚至不去闡述自己的學派的理論和思想,反而拿著自己的核心思想和論述,來給當今拍馬——雖然說,這個說法,其實嚴格來看,也屬於墨家的理論。


    墨家的興天下之大利和除天下之大害。


    根本就不是儒法黃老那樣,有著恆定的代指目標的。


    這一點,墨翟當年已經說得很清楚,還舉過一個例子來演示如何執行這個標準——看情況來決定怎麽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


    假如,國家需要良卒名將,那麽整頓軍事,就是興天下之大利。


    也就是義之所在。


    但問題是——楊毅太賴皮了!


    墨家不是應該先將桀紂幽厲與堯舜禹對比一下嗎?


    至不濟也應該談談自己的屁股在那一方啊!


    有你這麽玩的嗎?


    你就不怕墨翟在九泉之下打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要離刺荊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要離刺荊軻並收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