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劉徹悄悄抬頭看著自己老爹那張似笑非笑的臉。
此刻,劉徹心中有著一個疑惑。
按道理來說,誰做太子太傅、少傅、詹事,太子本身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
在漢室的曆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過皇帝會跟太子征求意見的例子。
基本上都是盲婚雅嫁。
“也就是說……”劉徹心裏思量著:“老爹恐怕是借我的嘴巴來淘汰掉一人……”
劉徹知道,作為皇帝,他的老爹不會無的放矢,更不會心血來潮。
他的所作所為一般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麽現在的關鍵是,誰才是那個老爹想要淘汰的人?
然後,再找個什麽理由淘汰掉另外一個,給衛綰挪位子。
劉徹心裏深深的知道,他這個太子想要做的穩當。
第一要把皇帝老爹的馬屁拍好了,皇帝老爹的支持,對他來說勝過一切。
其次,東宮竇太後也要哄開心,隻有哄好竇太後,他才能不至於迴有後院失火的事情。
劉徹的眼睛在石奮、張武、張釋之和馮唐四人身上轉了一圈。
首先,石奮可以確定以及肯定是得了老爹的許可和承諾,不然,石奮不會出現在這裏。
石氏一生唯謹慎,沒有十足的把握的事情,他們不會去做!
剩下的三個人裏肯定有一個是老爹不喜,但卻礙於情麵或者別的原因,不好開口否決,因而把鍋推到劉徹身上,讓劉徹自己來決定。
這樣的話即使劉徹選錯人了,皇帝老爹也可以從容否決。
想到這裏,劉徹就忍不住瞄了一眼張釋之。
實在是張釋之的嫌疑最大!
但是……
劉徹看著跪坐於張釋之旁邊的周亞夫,他又不好肯定了。
周亞夫現在的地位不問可知,在所有朝臣中,周亞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個。
皇帝老爹為了籠絡劉武,連儲君之位都能拿出來做誘餌。
而為籠絡周亞夫皇帝老爹用個太子三輔臣之一的官位,也不是什麽出奇的事情。
更何況,如今劉安已死,那麽張釋之就肯定是有功的。
因為假如不承認張釋之的功勞,那麽就等於劉安無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政治推理,也是政治上顛破不變的真理,君不見,後世那些垮台的天朝巨頭,一朝進了秦城,那他過去的一切就全部都是錯的,對了也錯!反之,他打到的人,統統被翻案,錯了也是對的!
所以不會是張釋之!
很簡單,既然周亞夫敢推薦張釋之,那麽,必然已經跟皇帝老爹有過交涉甚至於獲得了皇帝的支持。
不如此,以周亞夫的性格,他還不至於如此大膽。
要知道,此刻的周亞夫可不是前世平了吳楚之亂位居太尉,自侍功高,又有丞相加成的那個周亞夫。
倘若劉徹記得沒錯的話,著名的成語,汗流浹背的主角就是周亞夫。
一個能被皇帝嚇到汗流浹背的人,不可能冒著得罪皇帝的風險,明目張膽的推薦皇帝不喜歡不接受的人來出任太子大臣。
那樣的話,周亞夫就是作死了!
至於張武,看上去也似乎是那麽一迴事。
可看了看晁錯,劉徹就又有些猶豫了。
誰都知道張武現在的名聲不比街上的馬糞強多少。
可晁錯還敢推薦張武,倘若沒有把握,那晁錯也太蠢了!
劉徹不認為,晁錯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很顯然,這背後有故事!
那麽……
劉徹低頭看著馮唐。
通過排除法之後,劉徹認為,馮唐的出局是注定了的事情。
首先,馮唐在劉徹的前世辭官之後整整二十年沒有出仕,直到小豬登基後才被人推舉,那時候馮唐已經九十餘歲了,因此,史書上人們才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再者,袁盎這是要幹嘛?
什麽事情都想插一手!
劉徹覺得假如他是皇帝,也會對這樣的臣子,這樣的勢頭有所警覺。
想想看,假如你是皇帝,你手下有個大臣前不久剛剛才被起複,還在戴罪立功階段,卻上跳下竄的跟你支持的大臣唱反調,還糾結黨羽,爭奪丞相之位。
這也就罷了,他居然還想把手伸進太子*,滲透到儲君身邊去。
你是皇帝,你會怎麽想?
隻要不是白癡都會選擇,讓那個作死的家夥死開!
劉徹想是想明白了。
但是,馮唐易老的鍋他真不願意背。
沉吟片刻,劉徹看了看在在的大臣們。
不想背鍋,就得找個替罪羊……
可環顧在坐的臣子,沒有一個是劉徹能利用和指使的。
怎麽辦?
劉徹將自己的大腦全力發動起來思索對策。
忽然,他想到了一個點子。
或許可以這樣……
於是,劉徹躬身道:“父皇在上,請容兒臣稟報:天地君親師,非人子可以議論,父皇若問兒臣,兒臣隻能說,老太傅德高望重,兒臣曾在河東聞鄉中長者教曰:齊家治國平天下,大丈夫美之!老太傅家教孝謹,自家形國,兒臣尊而敬之!”
劉徹這話一出石奮臉上頓時就笑意吟吟,連忙謙虛的道:“不敢當家上之讚!”
“齊家治國平天下?”天子劉啟卻道:“果然鄉有大賢哉!”
這齊家治國平天下,似乎是後世儒生的理想,此刻還沒有這個說法。劉徹於是連忙轉移話題,繼續道:“張廷尉守法而不阿意,馮公論將率而舉賢德,孔仲尼曰:不知其人,視其友,說的就是兩位長者啊!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不黨不偏,王道便便。誠哉斯言!”
好話嘛人人愛聽,聽到劉徹誇讚,馮唐與張釋之連忙欠身道:“家上繆讚了!臣愧不敢當!”
劉徹轉而看向張武,道:“張將軍自代從先帝入長安二十三年,忠君守節,多有建樹,是以先帝以為美,多褒而美之。兒臣過大陽,上吳山而祀泰一,登高望遠,隱約曾聽山林之中有民眾作歌,其詞曰:爾祿尓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兒臣以為,此歌當收錄入樂府之中以為警之,使天下官員知也!”
張武最初聽著,臉上洋溢著笑容,隻是,聽到後麵的時候,臉色就難堪了起來,尤其是聽到‘爾祿尓俸,民脂民膏’之時,整個人瞬間都不好了。
天可見憐!
當初他收受的賄賂,可沒有一錢是老百姓的。
全部都是貴族和官員所奉。
但是,他不敢為自己辯解。
隻能踉踉蹌蹌的跪下來,告罪道:“家上教誨,臣謹記之……”
太子都已經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他若還不懂,那就白活了。
更何況,無論怎麽樣,那確實是他無法抵賴的汙點。
雖然說這朝廷上上下下不貪的人很少。
但誰叫他被抓到現行還被當成了樣板了呢?
劉徹悄悄抬頭看著自己老爹那張似笑非笑的臉。
此刻,劉徹心中有著一個疑惑。
按道理來說,誰做太子太傅、少傅、詹事,太子本身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
在漢室的曆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過皇帝會跟太子征求意見的例子。
基本上都是盲婚雅嫁。
“也就是說……”劉徹心裏思量著:“老爹恐怕是借我的嘴巴來淘汰掉一人……”
劉徹知道,作為皇帝,他的老爹不會無的放矢,更不會心血來潮。
他的所作所為一般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麽現在的關鍵是,誰才是那個老爹想要淘汰的人?
然後,再找個什麽理由淘汰掉另外一個,給衛綰挪位子。
劉徹心裏深深的知道,他這個太子想要做的穩當。
第一要把皇帝老爹的馬屁拍好了,皇帝老爹的支持,對他來說勝過一切。
其次,東宮竇太後也要哄開心,隻有哄好竇太後,他才能不至於迴有後院失火的事情。
劉徹的眼睛在石奮、張武、張釋之和馮唐四人身上轉了一圈。
首先,石奮可以確定以及肯定是得了老爹的許可和承諾,不然,石奮不會出現在這裏。
石氏一生唯謹慎,沒有十足的把握的事情,他們不會去做!
剩下的三個人裏肯定有一個是老爹不喜,但卻礙於情麵或者別的原因,不好開口否決,因而把鍋推到劉徹身上,讓劉徹自己來決定。
這樣的話即使劉徹選錯人了,皇帝老爹也可以從容否決。
想到這裏,劉徹就忍不住瞄了一眼張釋之。
實在是張釋之的嫌疑最大!
但是……
劉徹看著跪坐於張釋之旁邊的周亞夫,他又不好肯定了。
周亞夫現在的地位不問可知,在所有朝臣中,周亞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個。
皇帝老爹為了籠絡劉武,連儲君之位都能拿出來做誘餌。
而為籠絡周亞夫皇帝老爹用個太子三輔臣之一的官位,也不是什麽出奇的事情。
更何況,如今劉安已死,那麽張釋之就肯定是有功的。
因為假如不承認張釋之的功勞,那麽就等於劉安無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政治推理,也是政治上顛破不變的真理,君不見,後世那些垮台的天朝巨頭,一朝進了秦城,那他過去的一切就全部都是錯的,對了也錯!反之,他打到的人,統統被翻案,錯了也是對的!
所以不會是張釋之!
很簡單,既然周亞夫敢推薦張釋之,那麽,必然已經跟皇帝老爹有過交涉甚至於獲得了皇帝的支持。
不如此,以周亞夫的性格,他還不至於如此大膽。
要知道,此刻的周亞夫可不是前世平了吳楚之亂位居太尉,自侍功高,又有丞相加成的那個周亞夫。
倘若劉徹記得沒錯的話,著名的成語,汗流浹背的主角就是周亞夫。
一個能被皇帝嚇到汗流浹背的人,不可能冒著得罪皇帝的風險,明目張膽的推薦皇帝不喜歡不接受的人來出任太子大臣。
那樣的話,周亞夫就是作死了!
至於張武,看上去也似乎是那麽一迴事。
可看了看晁錯,劉徹就又有些猶豫了。
誰都知道張武現在的名聲不比街上的馬糞強多少。
可晁錯還敢推薦張武,倘若沒有把握,那晁錯也太蠢了!
劉徹不認為,晁錯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很顯然,這背後有故事!
那麽……
劉徹低頭看著馮唐。
通過排除法之後,劉徹認為,馮唐的出局是注定了的事情。
首先,馮唐在劉徹的前世辭官之後整整二十年沒有出仕,直到小豬登基後才被人推舉,那時候馮唐已經九十餘歲了,因此,史書上人們才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再者,袁盎這是要幹嘛?
什麽事情都想插一手!
劉徹覺得假如他是皇帝,也會對這樣的臣子,這樣的勢頭有所警覺。
想想看,假如你是皇帝,你手下有個大臣前不久剛剛才被起複,還在戴罪立功階段,卻上跳下竄的跟你支持的大臣唱反調,還糾結黨羽,爭奪丞相之位。
這也就罷了,他居然還想把手伸進太子*,滲透到儲君身邊去。
你是皇帝,你會怎麽想?
隻要不是白癡都會選擇,讓那個作死的家夥死開!
劉徹想是想明白了。
但是,馮唐易老的鍋他真不願意背。
沉吟片刻,劉徹看了看在在的大臣們。
不想背鍋,就得找個替罪羊……
可環顧在坐的臣子,沒有一個是劉徹能利用和指使的。
怎麽辦?
劉徹將自己的大腦全力發動起來思索對策。
忽然,他想到了一個點子。
或許可以這樣……
於是,劉徹躬身道:“父皇在上,請容兒臣稟報:天地君親師,非人子可以議論,父皇若問兒臣,兒臣隻能說,老太傅德高望重,兒臣曾在河東聞鄉中長者教曰:齊家治國平天下,大丈夫美之!老太傅家教孝謹,自家形國,兒臣尊而敬之!”
劉徹這話一出石奮臉上頓時就笑意吟吟,連忙謙虛的道:“不敢當家上之讚!”
“齊家治國平天下?”天子劉啟卻道:“果然鄉有大賢哉!”
這齊家治國平天下,似乎是後世儒生的理想,此刻還沒有這個說法。劉徹於是連忙轉移話題,繼續道:“張廷尉守法而不阿意,馮公論將率而舉賢德,孔仲尼曰:不知其人,視其友,說的就是兩位長者啊!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不黨不偏,王道便便。誠哉斯言!”
好話嘛人人愛聽,聽到劉徹誇讚,馮唐與張釋之連忙欠身道:“家上繆讚了!臣愧不敢當!”
劉徹轉而看向張武,道:“張將軍自代從先帝入長安二十三年,忠君守節,多有建樹,是以先帝以為美,多褒而美之。兒臣過大陽,上吳山而祀泰一,登高望遠,隱約曾聽山林之中有民眾作歌,其詞曰:爾祿尓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兒臣以為,此歌當收錄入樂府之中以為警之,使天下官員知也!”
張武最初聽著,臉上洋溢著笑容,隻是,聽到後麵的時候,臉色就難堪了起來,尤其是聽到‘爾祿尓俸,民脂民膏’之時,整個人瞬間都不好了。
天可見憐!
當初他收受的賄賂,可沒有一錢是老百姓的。
全部都是貴族和官員所奉。
但是,他不敢為自己辯解。
隻能踉踉蹌蹌的跪下來,告罪道:“家上教誨,臣謹記之……”
太子都已經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他若還不懂,那就白活了。
更何況,無論怎麽樣,那確實是他無法抵賴的汙點。
雖然說這朝廷上上下下不貪的人很少。
但誰叫他被抓到現行還被當成了樣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