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議大夫、龍圖閣學士、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軍州事李三堅秦州的落腳之處,也就是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府邸為一座小小的宅邸,其實這個所謂的宅邸隻數間磚瓦房,宅邸牆壁之上磚瓦掉落,露出了夯土,是四處漏風的,顯得較為破舊不堪。
堂堂經略相公所居住的宅邸居然是如此這般的模樣,邊關條件之艱苦,就可見一斑了。
“妾身?你終於肯稱妾身了?而不是你啊我啊的亂叫了?這就對了嘛,女子當有個女子的模樣嘛,來吧,官人我可是一路勞頓呢,這就服侍老爺我歇息吧。”李三堅在宅邸之中的一間小屋之中,聽妾室蔡櫻雪自稱為妾身,心中不由得大樂,斜倚在床上笑著對蔡櫻雪說道。
“呸,什麽老爺?老爺是這般模樣嗎?小賊,又胡說八道了?”兩人做夫妻已久,此刻蔡櫻雪聞言仍是有些害羞,啐了李三堅一口後,還是服侍著李三堅洗漱、更衣。
“夫君,妾身...我雖不知軍國大事呢。”蔡櫻雪一邊捏著鼻子脫去李三堅身上已經被臭汗浸透,臭烘烘的裏衣,一邊對李三堅輕聲說道:“不過妾身知道小賊你是個正直之人呢,在泉州、在福州就是這樣的,見不過世上不平之事,見不到百姓受到欺負,今日你饒了那些個人的性命,就是因為小...賊你心善,那些個人確實是好可憐呢。”
“軍國大事,豈能以一個‘善’字說得清楚的?”李三堅聞言搖頭歎道:“今日之事,確實是有些莽撞了,哎,還是...”
“還是什麽?”蔡櫻雪聞言白了李三堅一眼後說道:“小賊你做什麽事情為何總是這麽畏畏縮縮的,瞻前顧後的?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便是,又何必在乎其他?怕這個,怕那個的,依我說,想做什麽就去做,誰敢不服?不服就打,直到打服為止。”
蔡櫻雪的道理就是簡單粗暴,幹脆利落的,動口不成,就動拳頭。
“我...哈哈...”李三堅聞言呆了半響之後,隨後站起身來,哈哈大笑著在蔡櫻雪麵前走來走去,邊走邊說道:“哈哈,聽君一席話,呃...聽俺親親的小美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他娘的,就是這樣的,想那麽多作甚啊?不服就打,打服為止,誰敢二話?刀槍劍戟、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等等伺候,看何人再敢二話?”
“呸,你穿上衣服啊,天都轉涼了,眼看著就要下雪了,你也不怕著涼?著了涼,奴家可擔待不起,迴家娘她們非得埋怨奴家不可,你以為你這模樣挺好看的是嗎?醜也醜死了...唔唔唔...”蔡櫻雪見李三堅光溜溜的在自己麵前走來走去,於是羞怒的埋怨道,可話還沒說完,就被李三堅撲倒在了床上。
“哎喲,你是牛啊?這一次又一次的,你還有夠沒夠啊?”蔡櫻雪一邊拚命抵擋著李三堅,一邊“怒”道。
剛剛迴府,李三堅便要了蔡櫻雪一次,可現在李三堅又是興致大發,如此不禁令蔡櫻雪是哭笑不得、羞惱難當。
“哈哈,沒夠呢。”李三堅一邊撕扯蔡櫻雪身上的衣裙,一邊胡言亂語道:“小美人,你可說對了,你官人我就是屬牛的...不辛苦耕耘,如何有收獲?你不是一直糾結、埋怨沒有孩子嗎?來吧,往日裏雨露均沾,現在你可是雨露均得,你該開心才是呢。”
李三堅現在感到身心是無比的放鬆、愉悅,四夫人蔡櫻雪之言就如當頭棒喝,點醒了李三堅。
既然來到了邊關,那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何必在意他人?何必在意什麽老將、宿將的勸告?何必在意朝廷?山高皇帝遠的,他們已是鞭長莫及了,大不了再次罷官就是,罷了官,還能迴到開封府,與娘親、諸位妻妾、孩兒們團聚了。
自來到這個世上以來,李三堅還從未感到如此的放鬆過呢。
“櫻雪,剛才哪種姿勢沒試過呢?”
“呸,什麽哪種姿勢?哎呀!小賊,竟敢使壞?看招!”
“砰!稀裏嘩啦!”
“哎喲............”
屋外服侍的幾個小侍女見屋內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不禁是目瞪口呆,羞得是暗暗不齒。
大宋經略大相公辦起事來,就像殺人一般,也如拆屋放火一般,屋頂都快被他掀翻了,直似天崩地裂一般,還白日xuan淫,不知羞恥。
....................................
三個月後,秦州一處最為繁華、熱鬧的街市。
“鏘...鏘...鏘...鏘...”
“嗵...嗵...嗵...嗵...”
此時秦州經略安撫司衙門之中的數十名差官晌午時分,在此處街市最熱鬧的時候,敲鑼打鼓來到了集市。
正在趕集的各族百姓均是紛紛側目,看著這群差官,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街市之中有處石台,石台中間高,四周低,四周各有五級台階,台階之上有五個告示牌,石台便是官府平日裏張貼告示的地方,閑雜人等是不能隨便進入的。
一名經略安撫司的官員取出一張告示,走到石台中央,看了一眼台下黑壓壓的人群,隨後大聲宣讀新任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軍州事李三堅親自書寫的第一紙政令。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然人之性,豈隔華夷?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東夷,文王西夷,又豈以東西別之乎?畫野分疆,山川限其內外;遐荒絕域,刑政殊於函夏。是以昔王禦宇,懷柔遠人,義在羈縻,無取臣屬...漢、蕃本一家,皆炎黃子孫也,何分彼此?...漢、夷、狄、蕃等亦人耳,不必猜忌異類,蓋得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秦鳳路新任鎮守李三堅布告天下,明知堅意,靜亂息民!”
長長的政令念了足有兩炷香的功夫,隨後經略安撫司的官差們便抬著一個石碑,在眾百姓詫異、疑惑、驚異的目光之中,將巨大的石碑固定在了石台之上。
巨大的石碑之上雕刻著“漢蕃一家”四個血紅色的大字。
五個告示牌之上張貼著李三堅的第一張政令及其具體措施。
夷夏之辯、夷夏之防,曆朝曆代,均是爭論不休,曆時久矣,宋也概莫能外。
宋西北沿邊為各部族聚集之地,漢人、吐蕃人、黨項人、迴鶻人、吐穀渾人等等,雜居在一起,因此李三堅為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事,就麵臨著自古以來都有的夷夏之辯、夷夏之防的事情。
而駐防在秦鳳路的宋軍是以宋禁軍為主,而禁軍幾乎就是由漢人組成,或是西北本地的漢人,或是由他處調防而來,因此禁軍就是最高一等的,無論是俸祿、衣甲、兵器等等,均是最高一等的,要遠遠高於廂軍、鄉兵、蕃兵。
其中的蕃兵,宋朝廷雖對其有一定的封授、承襲、遷資、撫恤等等,但蕃兵卻是受得了不小的歧視,如蕃兵無俸祿、俸錢等等,僅是在戰時賜於一定的支錢、醬菜錢、彩帛等等,另外就是一般作戰之時,均是由蕃兵衝在最前麵,將他們作為“炮灰”。蕃軍之中為將者不得為蕃人,而必須是漢將,等等歧視還是很嚴重的。
究其原因,就是漢、蕃之別,夷夏之防。
而目前秦鳳路的蕃兵數量多達五萬餘眾,且蕃人善騎,善射,平日裏也基本以放牧為生,實為一支不可多得的騎兵後備力量。
因此李三堅欲用蕃兵,欲讓蕃兵為自己所用,就必須盡自己的最大能力,盡量消除漢、蕃之別。
李三堅消除漢、蕃之別的具體措施,如互市、通商,賦稅征斂、賦稅減免等等一視同仁,不分漢、蕃;優待各族首領及其子弟;優待蕃民,減免各種苛捐雜稅;改善蕃民生活,賑濟蕃民;修橋築路,開通與宋內地的商路;自宋內地引進優良的種植技術、精良的農牧業工具等措施均是張貼在了告示牌之上。
“李三堅為何人啊?”
“我知道,我知道,他就是福建路的青天大老爺李大官人啊,還是我朝狀元郎呢。”
“青天大老爺?怪不得啊,怪不得啊...”
“他為鎮守,實乃是我等的福氣啊。”
“可有用嗎?從前那些個官老爺口中不也是天花亂墜的,可口中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呢。”
“我說別人你可以懷疑,卻不能懷疑他呢,某聽說他母親可是個夷人,為瓊台儋州的黎人。”
“啊?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不是漢夷不通婚嗎?他怎麽...?”
“他父親和母親可沒有成婚呢,他是個私產子...”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自此,李三堅就逐漸贏得了當地番民的民心、軍心,當然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堂堂經略相公所居住的宅邸居然是如此這般的模樣,邊關條件之艱苦,就可見一斑了。
“妾身?你終於肯稱妾身了?而不是你啊我啊的亂叫了?這就對了嘛,女子當有個女子的模樣嘛,來吧,官人我可是一路勞頓呢,這就服侍老爺我歇息吧。”李三堅在宅邸之中的一間小屋之中,聽妾室蔡櫻雪自稱為妾身,心中不由得大樂,斜倚在床上笑著對蔡櫻雪說道。
“呸,什麽老爺?老爺是這般模樣嗎?小賊,又胡說八道了?”兩人做夫妻已久,此刻蔡櫻雪聞言仍是有些害羞,啐了李三堅一口後,還是服侍著李三堅洗漱、更衣。
“夫君,妾身...我雖不知軍國大事呢。”蔡櫻雪一邊捏著鼻子脫去李三堅身上已經被臭汗浸透,臭烘烘的裏衣,一邊對李三堅輕聲說道:“不過妾身知道小賊你是個正直之人呢,在泉州、在福州就是這樣的,見不過世上不平之事,見不到百姓受到欺負,今日你饒了那些個人的性命,就是因為小...賊你心善,那些個人確實是好可憐呢。”
“軍國大事,豈能以一個‘善’字說得清楚的?”李三堅聞言搖頭歎道:“今日之事,確實是有些莽撞了,哎,還是...”
“還是什麽?”蔡櫻雪聞言白了李三堅一眼後說道:“小賊你做什麽事情為何總是這麽畏畏縮縮的,瞻前顧後的?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便是,又何必在乎其他?怕這個,怕那個的,依我說,想做什麽就去做,誰敢不服?不服就打,直到打服為止。”
蔡櫻雪的道理就是簡單粗暴,幹脆利落的,動口不成,就動拳頭。
“我...哈哈...”李三堅聞言呆了半響之後,隨後站起身來,哈哈大笑著在蔡櫻雪麵前走來走去,邊走邊說道:“哈哈,聽君一席話,呃...聽俺親親的小美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他娘的,就是這樣的,想那麽多作甚啊?不服就打,打服為止,誰敢二話?刀槍劍戟、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等等伺候,看何人再敢二話?”
“呸,你穿上衣服啊,天都轉涼了,眼看著就要下雪了,你也不怕著涼?著了涼,奴家可擔待不起,迴家娘她們非得埋怨奴家不可,你以為你這模樣挺好看的是嗎?醜也醜死了...唔唔唔...”蔡櫻雪見李三堅光溜溜的在自己麵前走來走去,於是羞怒的埋怨道,可話還沒說完,就被李三堅撲倒在了床上。
“哎喲,你是牛啊?這一次又一次的,你還有夠沒夠啊?”蔡櫻雪一邊拚命抵擋著李三堅,一邊“怒”道。
剛剛迴府,李三堅便要了蔡櫻雪一次,可現在李三堅又是興致大發,如此不禁令蔡櫻雪是哭笑不得、羞惱難當。
“哈哈,沒夠呢。”李三堅一邊撕扯蔡櫻雪身上的衣裙,一邊胡言亂語道:“小美人,你可說對了,你官人我就是屬牛的...不辛苦耕耘,如何有收獲?你不是一直糾結、埋怨沒有孩子嗎?來吧,往日裏雨露均沾,現在你可是雨露均得,你該開心才是呢。”
李三堅現在感到身心是無比的放鬆、愉悅,四夫人蔡櫻雪之言就如當頭棒喝,點醒了李三堅。
既然來到了邊關,那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何必在意他人?何必在意什麽老將、宿將的勸告?何必在意朝廷?山高皇帝遠的,他們已是鞭長莫及了,大不了再次罷官就是,罷了官,還能迴到開封府,與娘親、諸位妻妾、孩兒們團聚了。
自來到這個世上以來,李三堅還從未感到如此的放鬆過呢。
“櫻雪,剛才哪種姿勢沒試過呢?”
“呸,什麽哪種姿勢?哎呀!小賊,竟敢使壞?看招!”
“砰!稀裏嘩啦!”
“哎喲............”
屋外服侍的幾個小侍女見屋內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不禁是目瞪口呆,羞得是暗暗不齒。
大宋經略大相公辦起事來,就像殺人一般,也如拆屋放火一般,屋頂都快被他掀翻了,直似天崩地裂一般,還白日xuan淫,不知羞恥。
....................................
三個月後,秦州一處最為繁華、熱鬧的街市。
“鏘...鏘...鏘...鏘...”
“嗵...嗵...嗵...嗵...”
此時秦州經略安撫司衙門之中的數十名差官晌午時分,在此處街市最熱鬧的時候,敲鑼打鼓來到了集市。
正在趕集的各族百姓均是紛紛側目,看著這群差官,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街市之中有處石台,石台中間高,四周低,四周各有五級台階,台階之上有五個告示牌,石台便是官府平日裏張貼告示的地方,閑雜人等是不能隨便進入的。
一名經略安撫司的官員取出一張告示,走到石台中央,看了一眼台下黑壓壓的人群,隨後大聲宣讀新任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軍州事李三堅親自書寫的第一紙政令。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然人之性,豈隔華夷?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東夷,文王西夷,又豈以東西別之乎?畫野分疆,山川限其內外;遐荒絕域,刑政殊於函夏。是以昔王禦宇,懷柔遠人,義在羈縻,無取臣屬...漢、蕃本一家,皆炎黃子孫也,何分彼此?...漢、夷、狄、蕃等亦人耳,不必猜忌異類,蓋得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秦鳳路新任鎮守李三堅布告天下,明知堅意,靜亂息民!”
長長的政令念了足有兩炷香的功夫,隨後經略安撫司的官差們便抬著一個石碑,在眾百姓詫異、疑惑、驚異的目光之中,將巨大的石碑固定在了石台之上。
巨大的石碑之上雕刻著“漢蕃一家”四個血紅色的大字。
五個告示牌之上張貼著李三堅的第一張政令及其具體措施。
夷夏之辯、夷夏之防,曆朝曆代,均是爭論不休,曆時久矣,宋也概莫能外。
宋西北沿邊為各部族聚集之地,漢人、吐蕃人、黨項人、迴鶻人、吐穀渾人等等,雜居在一起,因此李三堅為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事,就麵臨著自古以來都有的夷夏之辯、夷夏之防的事情。
而駐防在秦鳳路的宋軍是以宋禁軍為主,而禁軍幾乎就是由漢人組成,或是西北本地的漢人,或是由他處調防而來,因此禁軍就是最高一等的,無論是俸祿、衣甲、兵器等等,均是最高一等的,要遠遠高於廂軍、鄉兵、蕃兵。
其中的蕃兵,宋朝廷雖對其有一定的封授、承襲、遷資、撫恤等等,但蕃兵卻是受得了不小的歧視,如蕃兵無俸祿、俸錢等等,僅是在戰時賜於一定的支錢、醬菜錢、彩帛等等,另外就是一般作戰之時,均是由蕃兵衝在最前麵,將他們作為“炮灰”。蕃軍之中為將者不得為蕃人,而必須是漢將,等等歧視還是很嚴重的。
究其原因,就是漢、蕃之別,夷夏之防。
而目前秦鳳路的蕃兵數量多達五萬餘眾,且蕃人善騎,善射,平日裏也基本以放牧為生,實為一支不可多得的騎兵後備力量。
因此李三堅欲用蕃兵,欲讓蕃兵為自己所用,就必須盡自己的最大能力,盡量消除漢、蕃之別。
李三堅消除漢、蕃之別的具體措施,如互市、通商,賦稅征斂、賦稅減免等等一視同仁,不分漢、蕃;優待各族首領及其子弟;優待蕃民,減免各種苛捐雜稅;改善蕃民生活,賑濟蕃民;修橋築路,開通與宋內地的商路;自宋內地引進優良的種植技術、精良的農牧業工具等措施均是張貼在了告示牌之上。
“李三堅為何人啊?”
“我知道,我知道,他就是福建路的青天大老爺李大官人啊,還是我朝狀元郎呢。”
“青天大老爺?怪不得啊,怪不得啊...”
“他為鎮守,實乃是我等的福氣啊。”
“可有用嗎?從前那些個官老爺口中不也是天花亂墜的,可口中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呢。”
“我說別人你可以懷疑,卻不能懷疑他呢,某聽說他母親可是個夷人,為瓊台儋州的黎人。”
“啊?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不是漢夷不通婚嗎?他怎麽...?”
“他父親和母親可沒有成婚呢,他是個私產子...”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自此,李三堅就逐漸贏得了當地番民的民心、軍心,當然此為後話,暫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