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說袋袋嶺因為駐軍的事上,群情激憤,已經有人馬去興州。西北地方又不大,袋袋嶺這事兒,連涼州的人馬都聽說了。趁著破醜和耀密不在,袋袋嶺這邊沒領頭的,六穀部宗哥、覓諾等幾個族長,已經派人到袋袋嶺來,私底下已經在拉人了。
他們悄悄放話說,夏人全都沒良心,投靠他們不合算。不如趁著這個機會,過來投涼州一塊兒入夥兒。六穀部如今正招賢納士,隻要有投去涼州的,所有的條件好商量。
之前的時候,破醜昂聶和耀密三州這兩個人,一塊兒作伴去了興州。本以為這事很快能辦完,隻要袋袋嶺不駐軍,眾人的心思放下來,也就不急了。眼見他們已走了月餘,興州遲遲仍沒有消息,許多人立刻就坐不住了。趁著六穀部有人來,說這個話兒,還真有人心動起來,背著野利恩卜那廝,開始跟六穀部眉來眼去。
袋袋嶺與涼州相距不遠,都是多年的鄰居,兩家的幾個大族長,相互之間也都認得。宗哥、覓諾、蘭州這幾個族長,趁著袋袋嶺如今不穩,故意湊過來串門子,與袋袋嶺這邊不少的人,都眉來眼去的。這些廝全都是忙人,平白無故的,豈能來袋袋嶺白跑腿兒?他們都憋了什麽屁,哪個不知?立刻有眼線報與了野狸。
野狸族長知道了這事兒,立刻把眾人召集到一塊兒,提醒便道:“六穀蕃部十八部族,如今是個什麽鳥樣,你不知道?潘羅支為人不公道,好處都是大族的,其他人過得連咱們不如!除了宗哥、覓諾、蘭州、龕穀、章迷,除了這幾個還過得不錯,其他十幾部什麽是模樣?
一聽見袋袋嶺遇到事,馬上有人就坐不住了,心就死了,想跟著一塊兒去涼州了。告訴你們,你一個後麵投去的人,境遇隻能比他們更糟!”
野狸族長這個話兒,對熟悉涼州的那些人,如牛兒族族長曼阿遇、野蒲族族長野蒲令能等人來說,也都認為說的不錯:潘羅支本身是吐蕃出身,對涼州溫末不在意,更別說其他外來的。真的信了他們的話兒,過去了根本得不到好處,隻能是受氣,因此他們也跟著應和,反對眾人投奔涼州。
因為有這些族長勸阻,投奔涼州這件事兒,便暫時罷了。既然是涼州不能投,指望著破醜和耀密兩個,又好像沒底:眼看快兩個月過去了,他們捎迴來什麽話兒?還不是遲遲沒有消息。但凡能捎迴一點話,說上麵已決定不駐軍,仍舊維持現狀的話,袋袋嶺眾人還急什麽?自然是安穩不動了。
這個時候,眾人立刻拐了個彎兒,想走宋朝的路子,意思要舉族重新投奔宋人。對這個建議,野狸族長仍不滿意:宋朝對蕃人不放心,一去了首先要管控人馬,兵權恐怕能少一半,這就要了眾人的老命。
還有一樣:投在夏人或六穀部的旗下,遇到了荒年的時候,能肆意過去宋朝掠奪。一旦投去了宋朝,這一筆橫財立刻就斷了。對眾人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進益,就這麽丟了太過可惜。
總而言之:除去夏人那頭外,涼州和宋朝這兩家,沒一個好的,都投靠不得。既然投誰都是個吃虧,於是便有人出主意說,不如哪裏都不投,全靠自立。
這話兒立刻有人反駁:像錢哥山慕恩族長那樣的大族,手下能有幾萬帳的人馬,人家哪邊都不靠,自己自立還說的過去。再看看自己:就那麽幾百上千的猴人,占據巴掌大一塊地方,殺幾個流民還可以。真遇上了大軍,殺他好比捏死個臭蟲。
這班不知道深淺的東西,自己到底是什麽模樣,心裏麵還真沒個數兒,也想效仿別人自立,也不拿鏡子照一照!
話兒雖然是這麽說,已經有不少人動了心思,想要往南投慕恩族,已經安排人去打聽了。對這個事兒,野狸族長不看好:慕恩族雖然看著不錯,怎奈他們地盤有限,根本容不下太多的人,去也是白去!
除了要投慕恩的以外,還有說要去投黨留、殺雞和兀二族的。這件事想起來就讓人好笑:連慕恩吉甫都容納不下,像殺雞、兀二那樣的歪瓜裂棗,在他們眼裏都成了氣候,值得跑過去投奔了!這人一心要死的話,根本你就說不轉,沒辦法攔。
正在流言四起的時候,野狸族長那個廝,仍舊在拿話兒安慰眾人。按他的話兒說,袋袋嶺在興州有門路!嵬名祖儒那些人,都是求和的那一派,在朝堂那邊說得上話,這一次政鬥八成能贏!夏王李德明這個廝,一貫都是求和的。隻要這錢花足了,不從袋袋嶺這邊駐軍,那就是十拿九穩的事兒,擔心個屁!
就在野狸等人安撫袋袋嶺眾人的時候,破醜和耀密兩個人,正在興州發愁呢。這倆人找了許多的門路,而且還親見了嵬名祖儒,怎奈消息沒有好的:如今李德明時常患病,大事全都交與元昊,由元昊處理。當初提出駐軍這事兒的人,又不是別人,正是李元昊本人,他能自己反自己麽?
若說找別人不頂用,直接找左監軍山遇惟亮,這件事情也不用指望:一旦李德明去世後,下一個夏王就是元昊。為了袋袋嶺這幾個撮鳥,讓惟亮跟元昊打起來?純粹是想屁!
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族長,把他們放在袋袋嶺,都是響當當的人物,然而夏地有多大?在元昊眼裏,他是要取甘、涼的人,區區南部算什麽?一個靈州又能算屁!至於小小的袋袋嶺,實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不夠李元昊一指頭彈的,根本他就不屑提起。
而且據嵬名祖儒說,不單是袋袋嶺這一處,上麵為了長遠的打算,夏人全境的許多處地方,都要駐軍。指望著拿錢找門路,能停了這事兒,根本就是螳臂當車,癡心妄想!眼看著門路全都被堵住,實在找不著其他的法子,破醜和耀密遂商量說,是時候捎信迴去了。
本來這一趟興州之行,耀密族長就不看好:是有人借著這件事兒,在背後拱火,指望著袋袋嶺率先造反,不管成事不成事,他們在後麵都能得好處。明知道這一趟肯定白跑,能不來麽?放任不管,底下那一幫顢頇的東西,能把耀密族長給吞了。
如今時間也過去了倆月,袋袋嶺那邊,該發的火兒都已經發了,不管接受不接受,也就是這個模樣了。
耀密和破醜傳信迴來,說駐軍這事兒沒法破解,隻能任由上麵的時候,很是讓野狸族長措手不及。等到這消息傳開來,袋袋嶺這邊就炸了鍋了,大罵有人得了好處,把眾人賣了。當初有意投別處的,這時候全都行動起來,已經跟涼州和宋朝接頭,開始商量條件了。
別人不說,野狸恩卜這個廝,在袋袋嶺吹足了兩個月,保管這件事能停。眼看著這事兒停不了了,沒人再聽他亂叭叭,見了野狸,都換成了一副嘲笑的模樣。
野狸族長沒了麵子,把去興州和談的人,都大罵了一通。而且他還放話說,破醜和耀密膽子太小,去了興州都不敢說話,屁用不頂,他要親自帶人去興州,再重新談。
如今情勢已如此不利,偏偏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不知哪個又傳出話兒來,說之所以各族長拚命保護這條商路,是因為商賈裏麵有甘、涼的細作,專門替甘、涼報信的。
為了保護這條路,甘、涼、宋朝那幾處,每家每年都出錢,給這些沿線的族長發。每處分得的錢還不少,一次足足有五千貫!袋袋嶺這邊,全都是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收了。各族哪個跟他們好的,多少還都有個錢分。跟他們不好,他們私自把錢就吞了,別人根本就不知道。
這個消息不傳便罷,一傳出來,袋袋嶺上下又都炸了:當初說保護商路的時候,破醜和耀密那幾個族長,以“便宜貨價”、“方便眾人”為理由,說什麽“一旦商路讓他們斷了,以後眾人買不著東西。”
因這些話兒,眾人也害怕鹽、茶什麽的被他們斷掉,各族人馬冒著風險,自發籌集起人來,一塊兒幫著保護商路。白騙了眾人這麽長時間,合著他們有錢賺,大家全都是白效力!上麵人直接把眾人給賣了!
私下裏分錢這件事兒,自從被眾人知道後,鬧得沸沸揚揚的。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族長,如今雖然已迴來了,沒幾個去拜訪他們的,對這兩個人,袋袋嶺上下全都是罵。
破醜和耀密去了趟興州,在興州當了兩個月孫子,吃了一肚皮氣迴來,這還不夠,迴來還得遭人罵,哪個受的了這個!更何況大族還沒有發話呢,一些巴掌大的小族,對袋袋嶺屁的貢獻都沒有,專門等著吃白飯的,他們倒先鬧起來了!
破醜昂聶忍不住嘴,立刻大罵眾人道:“願意留下的就閉上嘴,不願意待著,全都滾蛋!沒有人求著非讓你待!”
之所以眾人把事情鬧大,就是讓上麵注意到,想辦法解決。誰知道他們不頂用,破醜還放出這麽個屁來,一發激怒了眾人的怒火。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族長,在袋袋嶺眾人口裏的評價,立刻就一落千丈了。
已經打算好要走的人,如今一看是這樣的結果,立刻就轉投別人去了。還有的仍留有一絲的希望,指望著野狸族長那一邊,能給做主。一時間野狸族長的聲望,比破醜昂聶和耀密三州兩個都高。
破醜和耀密私下裏商議的時候說,為什麽他們的名聲,突然間一落千丈了?還不是拿錢的事情泄露出來,底下那些人沒得分,心中有怨氣,故意吵鬧。
至於泄密的這人是誰,兩個都猜測是野狸恩卜:這鳥廝嘴上沒把門的,喝多了睜著一雙眼,指手畫腳、口沫橫飛,什麽都叭叭。肯定是這次和談沒成,這廝一氣就說出來了!
除此之外,牛兒族族長曼阿遇還有野蒲令能那兩個,也不是好的。當初慫恿著去興州的,不就是他們兩個麽!破醜和耀密一下來,得利最大的就是他們。
他們悄悄放話說,夏人全都沒良心,投靠他們不合算。不如趁著這個機會,過來投涼州一塊兒入夥兒。六穀部如今正招賢納士,隻要有投去涼州的,所有的條件好商量。
之前的時候,破醜昂聶和耀密三州這兩個人,一塊兒作伴去了興州。本以為這事很快能辦完,隻要袋袋嶺不駐軍,眾人的心思放下來,也就不急了。眼見他們已走了月餘,興州遲遲仍沒有消息,許多人立刻就坐不住了。趁著六穀部有人來,說這個話兒,還真有人心動起來,背著野利恩卜那廝,開始跟六穀部眉來眼去。
袋袋嶺與涼州相距不遠,都是多年的鄰居,兩家的幾個大族長,相互之間也都認得。宗哥、覓諾、蘭州這幾個族長,趁著袋袋嶺如今不穩,故意湊過來串門子,與袋袋嶺這邊不少的人,都眉來眼去的。這些廝全都是忙人,平白無故的,豈能來袋袋嶺白跑腿兒?他們都憋了什麽屁,哪個不知?立刻有眼線報與了野狸。
野狸族長知道了這事兒,立刻把眾人召集到一塊兒,提醒便道:“六穀蕃部十八部族,如今是個什麽鳥樣,你不知道?潘羅支為人不公道,好處都是大族的,其他人過得連咱們不如!除了宗哥、覓諾、蘭州、龕穀、章迷,除了這幾個還過得不錯,其他十幾部什麽是模樣?
一聽見袋袋嶺遇到事,馬上有人就坐不住了,心就死了,想跟著一塊兒去涼州了。告訴你們,你一個後麵投去的人,境遇隻能比他們更糟!”
野狸族長這個話兒,對熟悉涼州的那些人,如牛兒族族長曼阿遇、野蒲族族長野蒲令能等人來說,也都認為說的不錯:潘羅支本身是吐蕃出身,對涼州溫末不在意,更別說其他外來的。真的信了他們的話兒,過去了根本得不到好處,隻能是受氣,因此他們也跟著應和,反對眾人投奔涼州。
因為有這些族長勸阻,投奔涼州這件事兒,便暫時罷了。既然是涼州不能投,指望著破醜和耀密兩個,又好像沒底:眼看快兩個月過去了,他們捎迴來什麽話兒?還不是遲遲沒有消息。但凡能捎迴一點話,說上麵已決定不駐軍,仍舊維持現狀的話,袋袋嶺眾人還急什麽?自然是安穩不動了。
這個時候,眾人立刻拐了個彎兒,想走宋朝的路子,意思要舉族重新投奔宋人。對這個建議,野狸族長仍不滿意:宋朝對蕃人不放心,一去了首先要管控人馬,兵權恐怕能少一半,這就要了眾人的老命。
還有一樣:投在夏人或六穀部的旗下,遇到了荒年的時候,能肆意過去宋朝掠奪。一旦投去了宋朝,這一筆橫財立刻就斷了。對眾人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進益,就這麽丟了太過可惜。
總而言之:除去夏人那頭外,涼州和宋朝這兩家,沒一個好的,都投靠不得。既然投誰都是個吃虧,於是便有人出主意說,不如哪裏都不投,全靠自立。
這話兒立刻有人反駁:像錢哥山慕恩族長那樣的大族,手下能有幾萬帳的人馬,人家哪邊都不靠,自己自立還說的過去。再看看自己:就那麽幾百上千的猴人,占據巴掌大一塊地方,殺幾個流民還可以。真遇上了大軍,殺他好比捏死個臭蟲。
這班不知道深淺的東西,自己到底是什麽模樣,心裏麵還真沒個數兒,也想效仿別人自立,也不拿鏡子照一照!
話兒雖然是這麽說,已經有不少人動了心思,想要往南投慕恩族,已經安排人去打聽了。對這個事兒,野狸族長不看好:慕恩族雖然看著不錯,怎奈他們地盤有限,根本容不下太多的人,去也是白去!
除了要投慕恩的以外,還有說要去投黨留、殺雞和兀二族的。這件事想起來就讓人好笑:連慕恩吉甫都容納不下,像殺雞、兀二那樣的歪瓜裂棗,在他們眼裏都成了氣候,值得跑過去投奔了!這人一心要死的話,根本你就說不轉,沒辦法攔。
正在流言四起的時候,野狸族長那個廝,仍舊在拿話兒安慰眾人。按他的話兒說,袋袋嶺在興州有門路!嵬名祖儒那些人,都是求和的那一派,在朝堂那邊說得上話,這一次政鬥八成能贏!夏王李德明這個廝,一貫都是求和的。隻要這錢花足了,不從袋袋嶺這邊駐軍,那就是十拿九穩的事兒,擔心個屁!
就在野狸等人安撫袋袋嶺眾人的時候,破醜和耀密兩個人,正在興州發愁呢。這倆人找了許多的門路,而且還親見了嵬名祖儒,怎奈消息沒有好的:如今李德明時常患病,大事全都交與元昊,由元昊處理。當初提出駐軍這事兒的人,又不是別人,正是李元昊本人,他能自己反自己麽?
若說找別人不頂用,直接找左監軍山遇惟亮,這件事情也不用指望:一旦李德明去世後,下一個夏王就是元昊。為了袋袋嶺這幾個撮鳥,讓惟亮跟元昊打起來?純粹是想屁!
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族長,把他們放在袋袋嶺,都是響當當的人物,然而夏地有多大?在元昊眼裏,他是要取甘、涼的人,區區南部算什麽?一個靈州又能算屁!至於小小的袋袋嶺,實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不夠李元昊一指頭彈的,根本他就不屑提起。
而且據嵬名祖儒說,不單是袋袋嶺這一處,上麵為了長遠的打算,夏人全境的許多處地方,都要駐軍。指望著拿錢找門路,能停了這事兒,根本就是螳臂當車,癡心妄想!眼看著門路全都被堵住,實在找不著其他的法子,破醜和耀密遂商量說,是時候捎信迴去了。
本來這一趟興州之行,耀密族長就不看好:是有人借著這件事兒,在背後拱火,指望著袋袋嶺率先造反,不管成事不成事,他們在後麵都能得好處。明知道這一趟肯定白跑,能不來麽?放任不管,底下那一幫顢頇的東西,能把耀密族長給吞了。
如今時間也過去了倆月,袋袋嶺那邊,該發的火兒都已經發了,不管接受不接受,也就是這個模樣了。
耀密和破醜傳信迴來,說駐軍這事兒沒法破解,隻能任由上麵的時候,很是讓野狸族長措手不及。等到這消息傳開來,袋袋嶺這邊就炸了鍋了,大罵有人得了好處,把眾人賣了。當初有意投別處的,這時候全都行動起來,已經跟涼州和宋朝接頭,開始商量條件了。
別人不說,野狸恩卜這個廝,在袋袋嶺吹足了兩個月,保管這件事能停。眼看著這事兒停不了了,沒人再聽他亂叭叭,見了野狸,都換成了一副嘲笑的模樣。
野狸族長沒了麵子,把去興州和談的人,都大罵了一通。而且他還放話說,破醜和耀密膽子太小,去了興州都不敢說話,屁用不頂,他要親自帶人去興州,再重新談。
如今情勢已如此不利,偏偏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不知哪個又傳出話兒來,說之所以各族長拚命保護這條商路,是因為商賈裏麵有甘、涼的細作,專門替甘、涼報信的。
為了保護這條路,甘、涼、宋朝那幾處,每家每年都出錢,給這些沿線的族長發。每處分得的錢還不少,一次足足有五千貫!袋袋嶺這邊,全都是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收了。各族哪個跟他們好的,多少還都有個錢分。跟他們不好,他們私自把錢就吞了,別人根本就不知道。
這個消息不傳便罷,一傳出來,袋袋嶺上下又都炸了:當初說保護商路的時候,破醜和耀密那幾個族長,以“便宜貨價”、“方便眾人”為理由,說什麽“一旦商路讓他們斷了,以後眾人買不著東西。”
因這些話兒,眾人也害怕鹽、茶什麽的被他們斷掉,各族人馬冒著風險,自發籌集起人來,一塊兒幫著保護商路。白騙了眾人這麽長時間,合著他們有錢賺,大家全都是白效力!上麵人直接把眾人給賣了!
私下裏分錢這件事兒,自從被眾人知道後,鬧得沸沸揚揚的。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族長,如今雖然已迴來了,沒幾個去拜訪他們的,對這兩個人,袋袋嶺上下全都是罵。
破醜和耀密去了趟興州,在興州當了兩個月孫子,吃了一肚皮氣迴來,這還不夠,迴來還得遭人罵,哪個受的了這個!更何況大族還沒有發話呢,一些巴掌大的小族,對袋袋嶺屁的貢獻都沒有,專門等著吃白飯的,他們倒先鬧起來了!
破醜昂聶忍不住嘴,立刻大罵眾人道:“願意留下的就閉上嘴,不願意待著,全都滾蛋!沒有人求著非讓你待!”
之所以眾人把事情鬧大,就是讓上麵注意到,想辦法解決。誰知道他們不頂用,破醜還放出這麽個屁來,一發激怒了眾人的怒火。破醜和耀密這兩個族長,在袋袋嶺眾人口裏的評價,立刻就一落千丈了。
已經打算好要走的人,如今一看是這樣的結果,立刻就轉投別人去了。還有的仍留有一絲的希望,指望著野狸族長那一邊,能給做主。一時間野狸族長的聲望,比破醜昂聶和耀密三州兩個都高。
破醜和耀密私下裏商議的時候說,為什麽他們的名聲,突然間一落千丈了?還不是拿錢的事情泄露出來,底下那些人沒得分,心中有怨氣,故意吵鬧。
至於泄密的這人是誰,兩個都猜測是野狸恩卜:這鳥廝嘴上沒把門的,喝多了睜著一雙眼,指手畫腳、口沫橫飛,什麽都叭叭。肯定是這次和談沒成,這廝一氣就說出來了!
除此之外,牛兒族族長曼阿遇還有野蒲令能那兩個,也不是好的。當初慫恿著去興州的,不就是他們兩個麽!破醜和耀密一下來,得利最大的就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