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山伯?


    許多人均是一愣。


    這名字十分陌生,聽說過的根本沒有幾人。


    王默暗想:“以前我跟這裏許多人一樣,都沒聽說過這個鄧山伯,但是在東極島上,我已經聽說過他。此人不但武功極高,而且還消息靈通,知道參加空明島大會的人會有危險。”


    “鄧山伯是什麽人?”有人問。


    “鄧山伯是一個奇人。”


    “他有多奇?”


    聞言,那人笑了笑,目光一掃全場,說道:“二十多年前,大明發生過一件大事,不知可還有人記得?”


    “二十多年前?”王默心想,“二十多年前我還沒出生呢,就算發生過大事,我也不知道。”


    忽聽有人驚唿:“閣下說的可是土木堡之戰?”


    土木堡之戰!


    凡是有點年紀的人,都知道土木堡之戰是什麽。


    “不錯。”那人說道,“元朝滅亡後,蒙古勢力退出中原,占據了大漠草原,與大明對抗。


    二三十年後,蒙古皇室式微,其大汗漸成傀儡。


    那一年,有一個名叫也速迭兒的人,殺了蒙古大汗,自號全蒙古大皇帝。


    那蒙古皇室雖然龐大,但向來講究血統。


    第一代蒙古大汗叫鐵木真,開創了蒙古帝國,號稱成吉思汗,是為元太祖。


    他有個兒子,叫做拖雷,雖然沒有做過蒙古大汗,但卻做過監國,位高權重,後來被稱為元睿宗。


    拖雷的長子叫做蒙哥,後來做了蒙古大汗,是為元憲宗。


    蒙哥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忽必烈,一個叫阿裏不哥,兩人為了爭奪蒙古大汗之位,鬥了幾年,最後忽必烈得勝。


    這忽必烈兩百多年前遷都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正式建立了大元朝,因此他也是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後來被稱為元世祖。


    此後,元朝皇帝都是忽必烈的子孫,其他蒙古皇室皆比不上。


    那也速迭兒不是忽必烈的後代,而是阿裏不哥的後代,自從他殺了蒙古大汗以後,不得人心,蒙古逐漸分裂,形成了東、西蒙古,西蒙古叫瓦剌,東蒙古叫韃靼。


    那一年,瓦剌出了一個首領,叫做馬哈木。


    此人接受大明冊封,叫做順寧王,而他自身又是瓦剌太師,多次與韃靼太師相爭。


    馬哈木死後,他的兒子叫做脫歡,承襲瓦剌太師之位,也被大明封為順寧王,找到了一個名叫脫脫不花的人,乃忽必烈的後代,擁立為大汗。


    這麽一來,蒙古就有了兩個大汗,瓦剌一個,韃靼一個。


    脫歡與韃靼太師都說對方擁立的大汗不是正統,交戰數年,脫歡不但殺了韃靼太師,還把韃靼大汗殺了,全蒙古就隻有一個大漢,那便是脫脫不花。


    然而這脫脫不花隻是個傀儡,實權掌握在脫歡手中。


    脫歡本來想利用脫脫不花統一整個蒙古,但就在第二年,脫歡突然死掉了,由他的兒子,也就是也先,繼承了太師之位。”


    聽到這裏,有人叫道:“聽說這個也先是個梟雄,雖然不是蒙古皇族之身,卻統一了蒙古,後來還當上了蒙古大汗。”


    那人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個也先比他老子脫歡更厲害。他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統一了全蒙古,不光是瓦剌本部,就連韃靼,也置於他的統領之下。


    也先勢力所及,漠北東西萬裏,無敢與之抗爭。


    二十多年前,此人統率蒙古各部,分四路大軍進攻大明。東路攻遼東,西路攻甘州,中路分兩路,乃進攻重點,一攻大同,一攻宣府,也先本人就是攻擊大同的主帥。


    大同一戰,明軍損失慘重,塞外城堡,盡皆陷落。


    大明皇帝聽說大同失利,便在大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想效法洪武皇帝與永樂皇帝當年的威風,禦駕親征。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進了大內,勸說皇帝不要親征,派人征討也先就是了,奈何皇帝不聽,非要親征不可。


    那人知道勸不住,就說了四個字,乃‘天子蒙塵’。王振一怒之下,派東廠高手捉拿此人,可此人武功高強,出了大內,任由東廠高手到處找他,均無蹤影。”


    驀地,有人怪笑一聲,問道:“這人就是你說的那個鄧山伯?”


    “對,就是他。”


    “一派胡言!”


    “我哪裏胡說?”


    “還說沒有?那皇城大內豈是誰想進就能進的?鄧山伯的本事有多大?就算他的修為乃‘坐照’高段,也不可能隨便進出大內。”


    “鄧山伯的修為有多高,我不清楚,我隻知道我說的事千真萬確。至於鄧山伯為什麽能進出大內,是跟他的身份有關。”


    “他什麽身份?”


    “這我就不清楚了。”


    “哼哼,我看你就是在講故事,毫無信服力。”


    忽聽有人說道:“這也未必。”


    王默聽到是燕髯客出聲,就猜到了他想幹什麽。


    “你是何人?”


    “在下燕髯客。”


    “燕髯客?沒聽說過,想來是個無名之輩,你……”


    沒等此人把話說完,薛宗盛便微笑道:“燕髯客可不是無名之輩,論年紀,連我都要尊他一聲前輩。燕兄,沒想到你也來了。”


    許多人都不知道燕髯客是誰,正吃驚間,隻聽哈哈老人說道:“燕兄,有人竟敢說你是無名之輩,你怎麽一點也不生氣?換做是我,肯定會把他的褲子脫下來,狠狠地踢幾下。”


    “哈哈兄。”燕髯客笑道,“我歸隱多年,江湖上聽說過我的人隻會越來越少,他說我是無名之輩,也不算什麽稀奇。我真要生氣,這些年來的靜修,豈不是白費了?”


    “你倒是涵養好啊。”哈哈老人話鋒一轉,“對了,燕兄,難道你認識這個鄧山伯?”


    “我不認識他。”燕髯客搖搖頭,“不過據我所知,他的師父就是劉伯溫。”


    哈哈老人聽後,恍然大悟,說道:“原來他是劉伯溫的徒弟。難怪他能進出大內。”


    有人詫道:“這跟劉伯溫有什麽關係?”


    “關係大了。”哈哈老人說道,“劉伯溫不但通曉經史,且還精通兵法,料事如神,乃絕世奇人。有人甚至把他比作諸葛亮,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江湖上就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話,不過那個時候,劉伯溫已經過世了。


    傳說劉伯溫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後來胡惟庸被洪武皇帝殺了,洪武皇帝時常懷念劉伯溫,有一日就把劉伯溫的孫子叫去,詢問可曾懂得神算之術,然而劉伯溫的孫子說祖父去世之前,曾禁止劉家子孫後代學神算之術,所以劉家無人懂得。


    後來洪武皇帝得知劉伯溫有一個弟子,就派人到處尋找,但這個人卻避而不見,江湖上也不知道他叫什麽名。


    有一年,洪武皇帝下了一道聖旨,說是劉伯溫的傳人以後可進殿獻言獻策,皇子皇孫得把覲見之人視為‘國師’。


    後來,永樂皇帝登位,跟黑衣宰相打聽劉伯溫這個人,黑衣宰相就說劉伯溫的本事在自己之上,於是永樂皇帝就保留了洪武皇帝下的聖旨,一直傳到現在。”


    “黑衣宰相是誰?”有人問。


    “黑衣宰相是個高僧,法名道衍,俗名姚廣孝,乃永樂皇帝身邊的第一功臣,做過太子少師。“哈哈老人說道,“許多人把他稱為第二個劉伯溫,其實他們兩個早年認識,隻是劉伯溫比他大二十多歲,算是他的前輩。”


    “原來鄧山伯的師父就是劉伯溫。”先前那人說道。


    “難道你以前不清楚嗎?”哈哈老人問道。


    “不清楚。”


    “那你是怎麽知道鄧山伯這個人的?”


    “我以前就聽說過他,本來不信他的神算之術,可幾天前,他竟然找到了我。”


    “他找你做什麽?”


    “他要我給丹鳳令主傳幾句話。”


    聞言,全場都是愣住了。


    李海棠沉聲說道:“你叫什麽名字?”


    “在下一介武夫,不足掛齒。”


    “你敢不迴答!”


    “我為什麽不敢?”


    “難道你不怕我殺了你?”


    那人哈哈一笑,說道:“你殺不了我。”


    李海棠又驚又怒,若不是因為此人就在神龍伏魔陣裏麵,她一定會出手不可。


    “她怎麽殺不了你?”哈哈老人頗為好奇。


    “鄧山伯跟我說過,我至少還能活四十年。”


    “你就這麽相信他的話?”


    “我原本不信,也沒想過要跟他傳話,但他後來在我麵前展示他了的異術,我不得不相信。”


    “他展示了什麽異術?”


    “我遇到他的時候,正好是在一家酒館裏,門外走過一個男子,他看了那個男子一眼,說這個人一盞茶時辰內會死於非命,還說兇手是一個孝子。我當然不信,罵他胡說八道。可是不久,那個男子果然被人捅死在街頭,兇手是一個書生,其父母均是被那個男子害死,書生告到衙門,衙門得了男子好處,不予受理,書生隻得親手殺了男子。”


    眾人聽了,都是驚奇。


    如果此人沒有胡編亂造的話,那這個鄧山伯的神算之術實在厲害,連這種事都能算得到。


    “鄧山伯要你給我傳什麽話?”這時,丹鳳令主的聲音傳來,聽上去異常冷靜。


    “他要我轉告你,令尊死了八十多年,你若要為他報仇,隻會害了你。如果你能放下江湖仇恨,去一個地方等一個人,你將會如願以償,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真這麽說過?”


    “千真萬確。”


    “那你告訴我,我要去什麽地方,等誰?”


    “這我不清楚,鄧山伯說你自己清楚。”


    “放肆!”李海棠怒喝一聲。


    奇怪的是,丹鳳令主竟然不說話了。


    過了好一會,丹鳳令主突然發出一聲大笑,說道:“這等荒誕之言我豈能相信?那鄧山伯不是說你還能活四十年嗎,我隻要殺了你,就可破掉他的相術,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冒充劉伯溫的弟子!”


    話音剛落,忽聽一個聲音遠遠傳來,距離此處少說也有六裏,怕是就在海上:“李丹鳳,你這又何必呢?”


    “你終於來了!”


    刹那間,李丹鳳從轎子裏飛身而出,化作一道青光,徑向說話之人所在之地電也似的過去。


    此等身法雖然驚世駭俗,極為罕見,但在場有那麽多武林高手,能做到的不止數人,算不得武林第一。可李丹鳳所展示出來的那種氣勢,無論何人,都有種自愧不如的感覺。


    神級高手!


    眾人心頭均是一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