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洞洞底,少伯庸一直在觀察王默。


    在他眼裏,王默固然資質不錯,可真要和真正的天才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


    換言之,他不認為王默屬於天才一類人,更不要說天才中的天才——天子驕子。


    然而,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這個光頭少年身上所發生的事,讓他越來越驚訝。


    為什麽這個少年會有這等堪稱奇跡的表現?


    少伯庸有點想不通。


    不久,王默卻是從“走火入魔”之中走出,漸漸恢複神智。


    少伯庸待要上去與王默說說話,隻見王默轉過身來,像是知道有人站在自己身後。


    “你是?”


    王默看到少伯庸後,不禁目帶疑惑,隻覺得這個白發老人年紀很大,就算是總長老,也無法與之比較。


    “老朽少伯庸。”


    少伯庸?


    王默從未聽人提起過。


    可是他很聰明,聽到對方姓少,不由得想到了刀劍山莊“少家”。


    難道這位少伯庸是少家的人?


    據他所知,刀劍山莊肇始於一百二十多年前,其時正值元末,中原大地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有位武林高手自稱“少宗聖”。


    此人年約五十,不知出身何門何派,出道江湖三年,便以“左刀右劍”之術擊敗無數高手,被尊為“刀神劍聖”,名氣之大,僅次於武當派祖師張三豐和少林派第一高手智空神僧。


    更難的是,這位被尊為“刀聖劍神”的一代宗師正直俠義,從不把自己當做世外高人,但凡遇到不平之事,總會拔刀相助,抽劍相幫,得到許多人敬仰,叫他為“少大俠”。


    有一年,少宗聖來到浙江杭州,看中梅山是塊寶地,就在山中建了一座山莊,以“刀劍”為名,不過那時規模遠不如現在,刀劍山莊又叫“少家莊”或“少府”。


    少府創立不到三年,中原大地就爆發了規模浩大,眾至百萬的紅巾軍大起義。


    一時之間,天下大亂,群雄四起。


    世人皆以為少宗聖會乘勢而起,逐鹿天下,然而這時的他,卻嚴令府內弟子不得參與兵事,違令者逐出少府。


    盡管如此,凡是到少府避難的武林中人,哪怕是朝廷欽犯,少宗聖都會以禮相待,護衛周全。


    這麽一來,少府的地位就更加高了。


    少宗聖活了六十餘歲,畢生沒有娶妻生子,而是在創立刀劍山莊的第二年收養了一個少年,取名為少蒼天。


    少蒼天乃刀劍山莊的第二代莊主,也是把刀劍山莊勢力推至巔峰的關鍵人物。


    刀劍山莊的上一代莊主,也就是少師正的父親少天爵,就是少蒼天的孫子。


    至於少蒼天的兒子叫什麽,王默不知道。


    他隻知道少蒼天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單論貢獻,都要比少宗聖大。


    若是沒有此人,刀劍山莊的影響力最多也就限於江南,根本沒辦法與少林、武當爭鋒。


    據說少蒼天活了九十歲,當了六十年莊主,大明堂和三大聖院就是在他主政下成立的。


    此人死於五十多年前。


    十年後,他的孫子少天爵就當上了莊主,而少天爵活了七十多歲,死了將近十六年。


    也就是說,少師正接掌刀劍山莊已有十五年時間。


    如果這個少伯庸真是少家的人,為什麽沒有聽說過呢?


    看他的年紀,比少天爵的弟弟少天明,也就是慈雲大師,大了不止十歲,難道是慈雲大師的長輩?


    心念一動,王默問道:“敢問老前輩與莊主是什麽關係?”


    少伯庸手撫白須,目中微微透出一道神光,輕聲說道:“老朽是莊主的叔祖父。”


    聞言,王默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還是免不了微微一驚。


    他趕緊朝少伯庸行禮,畢恭畢敬說道:“弟子王默,見過您老。”


    “原來你的名字叫王默。”少伯庸見王默如此態度,很是高興,問道,“你是中聖院的弟子吧?”


    “弟子是下聖院刀劍房的弟子。”王默迴答。


    “你是刀劍房的弟子?”少伯庸有點意外,“你段位不算低,怎麽還是外門弟子?刀劍房的房主是誰?為什麽沒有把你的情況跟莊主說清楚?”


    王默忙解釋道:“這不關房主的事,是弟子認為所學尚淺,還不夠資格成為內門弟子。”


    少伯庸張嘴欲言,但想了想,不由笑了一聲,顯得有些苦澀。


    王默不清楚此老為何會發出這種笑,隻是隱隱覺得這位“大佬”身上有種說不出的悲愴味道。


    與此同時,王默心底不禁生出一股疑問:此老身份既然這麽高,為何以前沒有人提及過呢?


    思忖片刻,王默心頭暗罵自己:“我真是愚蠢,此老輩分在慈雲大師之上,怕是已經年過百歲。在沒有見過慈雲大師之前,我也不知道莊主還有這麽一個叔叔,更何況是此老呢?”


    想通之後,不再想這種事,待要開口。


    忽聽少伯庸問道:“你參悟了多少?”


    王默知道他問的是什麽,忙迴答:“弟子愚魯,隻學會了右側石壁上的劍術。”


    隻學會?!


    少伯庸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他當年離開刀劍山莊的時候,右側石壁上的劍痕雖然隻有六十多道,但無一不是上乘劍法,而今幾十年過去,就算後來留下的劍痕不足上乘,至少也是中乘。


    以王默的段位,能領悟中乘劍術就很不錯了,想要領悟上乘劍招,非得下苦功不可!


    沒有三年五載,哪能成功?


    然而他見王默一副謙虛謹慎的樣子,不想相信都難。


    難道此子真是百年一遇的天之驕子?


    “你確定你沒有說謊?”少伯庸問道。


    “弟子確定。”


    “如果你敢騙我,我要踢你屁股。”


    “弟子怎敢?”


    話音剛落,隻見少伯庸往前一步踏出,竟是瞬息逼近王默,伸指緩緩刺出,乃是一招劍法。


    王默大吃一驚,向後退去:“您老……”


    “我要驗證你說的話,接招。”少伯庸沒有使用內力,仍是一指刺向王默。


    王默退了幾步,已無路可退,隻好出手招架。


    轉眼之間,一老一少就在海雲洞底對拆起來,而不出十招,王默就已是虛汗淋漓。


    對他來說,就算少伯庸不使用內力,光是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場,就足以碾壓一流高手。


    要不是他年少力強,精力夠壯,別說十招,連三招都無法承受。


    片刻之後,王默壓力減少,以手代劍,時而瀟灑飄逸,時而大開大合,劍招越來越得心應手,雖不敢說能與少伯庸一爭長短,至少有攻有守,不再像之前那麽狼狽。


    少伯庸見他所用劍招不是中乘就是上乘,甚是歡喜。


    原來此子沒有騙他,果然將右側石壁上的劍法學會了。


    本來以他的劍道修為,別說上乘劍法,即便是頂尖劍法,隨時隨意都能破掉,但他為了鍛煉王默,就隻是與王默有來有往交手。


    如此一來,王默終於能將劍法用於實戰之中,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獲益匪淺。


    ……


    天兵崖位於王盤山。


    所謂王盤山,就是現在的王盤山群島。


    此山位於杭州灣內,主要島嶼有上盤島、下盤島、無草嶼、堆草嶼等,乃出入錢塘江的要衝。


    根據曆史記載,王盤山以前與大陸相聯,後來發生海變,此山就遺世於海中,與大陸隔斷。


    但在傳說之中,王盤山是座仙人經常降臨的神山,遠古時住著仙人,許多凡人想入山尋訪仙道,然無人可得。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人們再也不敢擅自踏入王盤山,因為據說,王盤山上有怪物。


    可到底是什麽怪物,沒人說得清楚。


    此後,天兵降臨王盤山,與王盤山的妖邪同歸於盡的傳說,漸漸流傳開來,人們也就信了。


    沒有人去深究傳說的真實與否。


    反正王盤山有一個地方叫天兵崖,而這個天兵崖是個兇地,凡是進入的人,最後都會消失。


    時間一長,別說普通百姓,就算是武林高手,也沒幾個敢過海踏上王盤山,更不要說占據王盤山將近一半麵積的天兵崖。


    破曉時分,有一人渡海而來,卻是位貌若中年的男子。


    此人一身華服,個子極高,相貌威嚴,尤其是雙手背在身後時的姿態,使得他更像一位傲視萬物的武林宗師!


    他就是刀劍山莊的莊主少師正。


    然而說句老實說,普天之下,整個江湖上,除了刀劍山莊的高層之外,別說外人,就連刀劍山莊的三千多名子弟,真正見過少師正本人的,一雙手都能數得過來。


    而有關這位少莊主的資料,哪怕是在大內密探的絕密檔案中,文字記錄也很少。


    姓名:少師正。


    性別:男。


    年齡:六十三。


    相貌:貌若中年。


    身份:刀劍山莊莊主。


    武功:段位不低於“坐照”高段,絕頂高手或神級高手。


    子女:長男少正春、次男少正夏、三男少正秋(刀劍少)、幼女少冬兒。


    經曆:十八歲出道,二十歲成名,二十二歲奉子成婚,四十八歲接掌整個刀劍山莊,直至現今。


    以上就是少師正的材料。


    當然,關於少師正的事跡,有三點值得一提。


    第一點:


    十多年前,倭寇與海盜侵犯杭州,劫掠百姓,才剛當上莊主一年的少師正一怒之下,率眾擊殺數千賊人。


    第二點:


    十一年前,“海鷗王”蔡佛跑去刀劍山莊找少師正比武,結果不到十招,就被少師正重傷,差點葬身大海。


    第三點:


    自中州協議以後,短短不到五年,少師正就坐上了江南武林盟主的寶座,儼然成了江南第一高手,被譽為武林正道六大高手之一。


    可是最近六年,這位江南武林魁首時常閉關修煉,為的就是要突破“武藏”,進入“坐照”大圓滿,繼而晉升“入神”段位,成為不折不扣的神級高手!


    所以這幾年來,真正見過的人,屈指可數。


    而他這次到王盤山來,就是要在天兵崖與扶桑來的“聖者”新九郎決一雌雄!


    未幾,他腳下所在的那根長有三尺的木頭,在他渾厚的內力催動之下,距離王盤山隻剩下不足十丈。


    忽然之間,少師正騰身躍起,直接越過十丈海麵,輕若無物落在王盤山邊的一座小石崖上。


    木頭隨波逐流,很快消失不見,而此時的少師正,已然踏上通往天兵崖的山路。


    便在此刻,遠方海麵之上,不快不慢來了一人,同樣也是腳踩浮木,猶如踏海渡波一般,正是新九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