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府,湖廣省會。


    湖廣也就是現今的湖北與湖南,元朝時叫湖廣行省,明朝叫湖廣布政使司,民間多稱為湖廣省。


    武昌府的治所在江夏縣(今武漢市武昌區),因為武昌府境內有一個縣名叫武昌縣(今鄂州市),為了好區分,武昌府城被稱上武昌,武昌縣城被稱為下武昌。


    一般所說的武昌,就是指上武昌。


    武昌城內衙門雲集。


    早先之時,最高為省級的三司衙門,即管軍事的都指揮使司、管民政的布政使司、管司法的按察使司。


    不過後來,因為有了巡撫製度,巡撫衙門便成為了高於三司衙門的存在。


    再加上府級衙門、縣級衙門,整個武昌城內,可以說是官吏經常見,衙役滿地走。


    但是,武昌城最大的“官”不是湖廣巡撫,而是“王”。


    楚王!


    楚王府坐北朝南,背依高觀山(今蛇山),占地廣闊,耗時九年完成,與其說是王府,倒不如說是王城。


    王默第一次到武昌來,什麽地方都沒去,就去了楚王府。


    老實說,在進入楚王府之前,他壓根兒不知道“義弟”要把自己帶去什麽地方做客。


    等他進了楚王府,他才明白自己撞了狗屎運,居然能踏入這座警備森嚴,高手眾多的王城。


    他一路走來,見汪直與那位自稱是王府丘總管的老頭,有說有笑,就好像到了自己家一樣,若非知道汪直不是楚王府的人,一定會誤以為汪直就是楚王府的小王爺。


    其實,現任楚王年紀不大,二十多歲,但坐上王位已有將近十年。


    十年前,王默也才六歲,還在跟鎮裏的同齡孩子玩泥巴呢。


    可能是汪直看出他不想引人關注,所以不久以後,在汪直的指示下,他被楚王府的一位管事帶到了一座賓客房裏,山珍海味招待,光是侍候他的人就有六個。


    這種好日子持續了三天。


    三天後,王默待不住了。


    不是他不想待,而是他不能待。


    這種日子不適合他。


    他有自己的抱負,不會因為醉生夢死的快活日子而忘得一幹二淨。


    於是就在第四天,王默辭別了汪直,離開楚王府。


    然而僅僅隻過了半天,王默便發現有人跟蹤自己。


    他故意停在路邊一座涼亭裏,眼見跟蹤自己的一行五人來近之後,便咳嗽一聲,問道:“五位有事嗎?”


    那五人聽了,均是愣了一下。


    旋即,五人中最年長那人拱手道:“見過大人。”


    “你們是楚王府的人?”王默詫道。


    “是的。”


    “你們為什麽要跟蹤我?”


    “這……這是丘總管的命令,叫我們暗中保護大人。”


    “我不需要你們保護。”王默淡淡說道。


    “可是……”


    “你們應該知道王少爺吧?”


    “知道,知道。”


    “你們再跟著我,我就把這件事告訴王少爺。”


    那五人嚇得麵色一白,竟是不敢出聲。


    王默見他們被自己唬住,繼續說道:“記著,我要是再發現有人跟著我,不管是不是你們五個,我說到做到,一定返迴王府告知王少爺,至於有什麽後果,你們自己看著辦。”


    說完,王默大步而去。


    那五人哪裏還敢跟上去?


    五人正愁眉苦臉間,忽見兩人自遠而來,認得是王府中的兩位護衛首領,急忙行禮。


    那兩人的段位都是“大智”初段。


    其中一個說道:“這位爺明明不懂武功,居然識破了有人跟蹤,眼力倒是很辣。”


    另一個說道:“那我們還要不要繼續跟下去?”


    “我看不必了。他是王少爺的人,而王少爺是京城來的密使,王爺都不敢得罪,更何況總管大人?”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迴去複命吧。”


    聞言,先前那人點了點頭。


    然而很快,他突然低聲問道:“老於,我聽說王少爺來時遇到了一點小麻煩,你知道是怎麽迴事嗎?”


    “我還想問你呢。”


    “咳咳,原來你也不清楚。那你知道史副總管去了何地嗎?我幾天沒見他了。”


    “噓,你忘了總管大人嚴令討論史副總管的事嗎?走吧,再說下去,你我怕是要吃板子。”


    說話間,兩人帶著那五個手下快步去了。


    此時,王默仍是處於武昌城內,畢竟此地乃“湖廣會城”之所,沒有半天工夫,根本走不出去。


    一個人走路就是自在,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沒人可以打擾。


    走著走著,他見路邊有家小店,因為正是用餐時間,生意頗好,坐了八成客人。


    他進去嚐了一下,店內小吃確實獨特,不覺胃口大開,多要了兩份。


    片時,隻見一個手拿長物,粗布衣衫,相貌普通的女子,走到店外時,見店內沒多少人,便走了進來,將手中長物放置在桌麵上,喊道:“小二,先給我來壺酒。”


    王默聽她語聲嬌嫩,隻道是個水靈靈的美貌少女,可扭頭望去時,見她衣著略顯寒酸,相貌也是平平無奇,自是有點小失望。


    那布衣女子早已見慣這種眼神,自是沒有在意王默是什麽人。


    而要說王默從頭到腳還能有一處讓她多瞅兩眼的地方,也就是王默那近乎於光禿禿的腦袋了。


    她想:“這人僧不像僧,儒不像儒,更不像道,也不知是從哪裏跑來的野小子。”


    這時,店小二將一壺酒拿來,問清楚布衣少女要吃什麽後,退了下去。


    布衣女子一口氣喝了三杯酒,顯見酒量不錯。


    王默見她如此海量,自愧不如,心道:“這位大姐這般能喝,怕是能喝兩斤。所謂巾幗不讓須眉,多半就是如此了吧。”


    他原本沒把布衣女子放在心上,但布衣女子的酒量,讓他對對方產生了好奇感。


    要不是他有事在身,不能輕易與陌生人說話,說不定老毛病發作,上去與對方搭訕,問個名什麽的。


    吃飽喝足以後,王默結了賬,正欲離去。


    忽然,外邊來了個邋裏邋遢的乞丐,頭發蓬亂,麵色黝黑,衣衫襤褸,看不出真實年紀,但不會低於四十歲。


    “這位爺,行行好,賞點錢吧。”


    那乞丐走入店來,伸手跟王默討錢。


    王默見他可憐,就給他了幾枚銅錢。


    誰料,那乞丐嫌少,說道:“這位爺,我看你像個富家子弟,就給這點錢嗎?太小氣了吧。”


    王默聽了,不生氣才怪。


    可是他沒有動粗,而是又給了乞丐幾枚銅錢。


    “這位爺,你身上不是有碎銀子嗎?給我兩粒吧。”乞丐居然不想要銅錢,而是要碎銀子,這哪裏是乞討,簡直就是敲詐!


    店小二跑上前來,罵道:“不要臉的東西,快滾!再不滾蛋,小心我報官抓你!”


    “這位夥計,你怎麽罵人呢?”乞丐退出酒店,站在外邊說道,“我又不是跟你要錢,你急什麽?”


    店小二待要出去趕他,王默突然拿出兩顆碎銀子,放在見了銀子立刻樂開花的乞丐伸出來的手中。


    “夠了嗎?”王默大聲道。


    “夠了,夠了,要是還不夠,公子怕是要揍我。我有自知之明,該是多少就多少,絕不多要。”


    乞丐說完,一溜煙似的跑了。


    店小二衝著乞丐遠去的方向呸了一聲,然後為王默鳴不平:“公子,這個家夥就是個無賴,我要是你,早就打得他滿地抓牙。”


    王默都給了銀子,也不在乎這些,說道:“不打緊,就當我做善事,集點福運。”


    “公子你也對我做點善事吧,好讓我開心開心。”這隻是店小二的心裏話,當然沒敢說出來。


    從酒店裏出來,王默走沒多遠,迎麵便來了一頂轎子。


    前、後共有八人開道殿後,左右各有兩人,再加上抬轎兩人,共有十四人,均是“若愚”高段,絕非一般大漢。


    王默見了這等排場,不想惹事,往道邊走,免得衝撞了這夥人。


    眼看這夥人就要離去,忽聽轎內傳出一個女子聲音:“咦,這位小哥哥,我們以前是不是見過?”


    王默不知道她說的“小哥哥”是誰,反正不會是自己,繼續走自己的路。


    “退後,退後。”轎內女子喊道。


    隻見那十四個人居然都是往後退去,動作整齊劃一,連頭也不迴一下,就跟木偶似的。


    “小哥哥,你別走呀,姐姐有話要問你。”轎內女子叫道。


    王默站住腳步,問道:“大姐,你在叫我?”


    “什麽大姐?叫姐姐。”隻見一隻手從轎內伸出來,白白嫩嫩的,跟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差不多。


    “我認識你嗎?”王默皺了皺眉。


    “你是不是姓花?”


    “不是,你認錯了。”


    “你不姓花?不可能啊,你明明就是花二郎嘛。我怎麽會認錯?”


    什麽花二郎?


    老子是棺材子,又名王默。


    王默不想與對方胡攪蠻纏下去,大步而去。


    “快追,他就是花二郎,別讓他跑了。”轎中女子下令。


    霎時間,十四個大漢轉身追出,不出半裏,就追上了王默。


    王默已不是剛出道的江湖雛兒,看出這夥人來曆可疑,自思打是打不過,跑也跑不贏,為免吃虧,還是停下來與他們把話說清楚。


    他就不信這夥人當真敢在武昌城內,光天化日之下將他擄走或者打一頓!


    “這位姐姐,我想你真的是認錯人了,我不是什麽花二郎。我不是本地人,我是外地人。”


    “花二郎就是外地人。”


    “我……”


    “花二郎,我家小妹一直惦記著你,你當初怎麽一聲不吭就走了?是我家小妹配不上你,還是你另有新歡?”


    “我……”


    不等王默把話解釋清楚,隻見女子鑽出轎子,體態豐腴,二十七八年紀,嫵媚動人。


    隨著一股香風撲麵而來,就跟上次中了萬媚娘的招數一樣,王默再次受製於女人。


    不同的是,萬媚娘找他是救他,而這個女人找他,是要把他擄走。


    下一刻,王默被女子帶入轎內。


    不等女子吩咐,十四個大漢如飛而去。


    盡管這個場麵被不少人看到,可一來誰也不敢多管閑事,二來誰也弄不清楚兩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自是沒人會站出來喊一聲。


    不過這夥人才剛離開,那布衣女子的身影突然出現在看熱鬧的人群之中,身材勻稱,不高不矮,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堪稱黃金比例。


    歡喜門!


    布衣女子手中長物緊了緊,目中微微閃過一道精芒,分明就是頗有實力之輩,絕非一般武夫能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