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穩重,但是機變略差,不明賊兵何意,不敢輕易交戰。張角兄弟趁機繞過營寨,直奔德州方向。直至賊兵過去三十裏,盧植方才醒悟過來,一邊派人通知我,一邊組織人馬追擊。
張角、張梁兄弟此時兵力不足四萬,若是被盧植纏上,恐怕不易擺脫,因此連夜快行軍。盧植擔心部下士兵脫節,命令騎兵放慢速度,因此兩軍行速雖快,但是距離始終保持在半個時辰的距離。
我五萬餘大軍接到盧植命令,改變行軍方向,直向南向,直奔平原。太史慈部、張合部亦接到命令,統領部下趕往平原方向。四路兵馬共十餘萬大軍齊奔德州、平原方向,張角兄弟若是按照原計劃前行,等待他們的將是全軍覆滅的下場。
安國、河間與平原為三角形,張角、張梁大軍剛過德州,我軍反超在他們前麵。張角兄弟聞聽前麵大軍攔路,不由大吃一驚,正在猶豫之間,後麵盧植前軍已經殺來。
張角兄弟此時前有大軍阻路,後有追兵殺來,不得已隻得硬著頭皮交戰。兩軍正廝殺激烈,我統領兵馬趕到,兩路夾擊,張角兄弟大敗。
張角、張梁兄弟帶領親兵奮力殺出,往東逃竄,不料正遇上太史慈引領渤海守軍往這邊趕來。張角兄弟知道太史慈厲害,雙戰太史慈。太史慈部下士兵雖多,但是沒有武藝高強的助手,勉強頂住張角兄弟。此時張頜引領樂安守軍趕到,張頜上前接住張梁。
四麵大將轉燈般大戰,張角用得是雙刀,與太史慈廝殺近百合,不分勝負。張角見不能取勝,運起“迷心咒”。所謂“迷心咒”,實則是道門的一項內力功法,若是中了這個功法,眼前便會浮現出鬼怪幻像,這就是後來所謂的“撒豆成兵”的法術。太史慈是鬼穀門高徒,見張角施展絕招,大喝一聲,施展師門絕技“鬼器神號”,在張角一怔神間,將張角挑下馬來。張梁見張角遇難,不由悲從心生,舍了張頜,去取太史慈,張頜抬弓搭箭,一記“落日弓”,正中張梁後背。
張角的“迷心咒”的確非同小可,雖然被太史慈破除,但是附近士兵都感覺到了幻像,被太史慈破除以後,關於太史慈亦是星宿轉世,能夠斬魔除妖的故事流傳開來,我以前編造的二十八宿下凡的故事愈來愈真。
張角兄弟死後,其部下大半投降,五萬部下被收編三萬,戰死萬餘。此戰之後,我部下總兵力達到十萬。張角張梁覆滅,北路黃巾皆平,北方諸州安定下來。
我讓盧植統領部下先趕到穎川,與皇甫嵩、朱雋部合軍,我引領部下先赴樂安郡整兵。讓冀州刺史派遣官員去渤海等地。此戰讓朝廷大鬆了一口氣,何進趁機安排親信,將剛收複的郡城控製下來。
未幾日,朝廷又下旨,又封我為車騎將軍。在東漢,軍隊上最高的稱號是大將軍,其次是驃騎將軍,其次是車騎將軍,再次是衛將軍,這三個名號皆在九卿之上,三公以下。漢靈帝見大亂將息,開始吝嗇起來,除了名號,其餘的皆未賞賜,不過我的舉薦權越來越大。
我在數次大戰之中,奪得了無上的榮光,得封驃騎將軍,又官居青州刺史,接下來我要真正控製整個青州,然後再往外拓展。穎川距離青州太遠,若是戰勝,除了能夠得些降卒,對我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好處。
我手下兵馬雖然已達十萬,但是大多數是黃巾降兵,讓這些降兵成為我忠誠的手下,還需要時間,因此我一麵繼續我的神化傳說,另一方麵,我開始培訓政委,在軍隊做政治思想工作。黃巾降卒信奉太平道,我稍加點撥,便培育出幾名優秀傳道者,不過這些傳道者不去傳播太平道,而是傳播我的星宿神學。
盧植部到達穎川後,穎川官兵數量已經達到十萬,張寶部下隻有五萬餘眾。從兵力和戰鬥力來講,即便我不出兵,官兵也將在短時間取勝。
我讓田豐、簡雍、徐庶等在青州招納賢才,隨身帶著太史慈、周倉、閔柔統領兩萬兵馬西上,到穎川與諸軍會合。
此時張寶數戰不利,退入長社,在長草茂盛處結營。盧植見我趕到,與皇甫嵩、朱雋前來相商。我道:“張寶部隊依草結營,用火攻之,將大敗其軍。”
我分配各軍任務,讓盧植、皇甫嵩部統領部下,每人攜帶易燃之物,暗地埋伏。此夜大風忽起,二更以後,兩部士兵一齊縱火,引兵攻擊賊寨。張寶寨內火焰衝天,部下驚慌失措,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殺到天明,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正是朱雋引軍在此埋伏。正值張寶敗走,朱雋攔住,大殺一陣,斬首數千級,奪得旗幡、金鼓極多。張寶死戰得脫,剛剛逃出數裏,又見前麵一彪人馬攔路,張寶抬頭看為首一將,身著一身白衣,神態瀟灑,手執合金平戟,披金盔銀甲,跨下亦是一匹白色寶馬。
張寶望望左右,已經人困馬疲,無再戰之力,硬著頭皮上前,道:“何人攔路?”我策馬上前,答道:“吾驃騎將軍白揚,汝已經走投無路,何不下馬投降?”
張寶聞聽是殺兄仇人,雙目通紅,道:“汝這奸人,殺害吾兩兄,有不共戴天之仇,安能降汝?”說完揮刀策馬上前,周倉在側,策馬迎上前去,大喝一聲,聲如狂雷,張寶驚得一怔,一合被周倉劈下馬來。
張寶既亡,太史慈揮兵上前,士兵齊喝道:“棄械免死。”張寶殘部隻有萬餘,此時戰力又竭,聞言紛紛棄械。
我收編完畢,分派盧植等將各引部兵,撲滅諸路黃巾殘部。向朝廷報上軍報,讓太史慈引領部下趕迴青州,自與周倉、閔柔引領虎衛營士兵前去尋訪司馬徽。
黃巾起義被撲滅,朝廷放下心來,朝內重新恢複了昔日的勾心鬥角,被黃巾軍占領的區域成為何氏、袁氏、宦官集團爭奪的焦點。我和為朝廷出力的官兵被他們忘記在腦後,幸虧我早知道這些人的德性,因此亦不理會這些。
大漢表麵上又漸漸恢複平靜,但我知道靈帝不會因為這次起義去尋找造成這個情況的根源。我理解百姓起義連續不斷的原因,關鍵並不在於某個官員的腐敗和失職,或是皇帝自身是否貪財,而是朝廷施政方案是否適應這個時代。
徐庶在黃巾起義爆發後,曾經跟我深入地探討過起義發生的真正原因,我當初迴答道:“有些人認為農民造反是某些人造成的,其實並不然,例如現在大家講如今宦官當權,導致天災人禍,將造成如今現狀的責任扣到他們身上。他們雖然讓人厭惡,也會影響朝廷做出一些大家不接受的事情,比如蔡邑等學術派大臣的罷官。實則他們真得能負得起起義的責任嗎?宦官當權的威害比外戚當權的危害要小得多。世俗之人痛恨宦官,尤其是痛恨地位很高的宦官,實則這是一種癡妒心理。宦官之所以讓人看不起,是因為他們與常人不同,沒有生殖能力,因此常人看不起他們。當常人看不起的人爬到了尋常人的頭上,尋常人就瞧不起他們了。實則因為宦官不能留下後代,所以他們在政治上的影響力隻在於當世。外戚集團則不一樣,顯赫的外戚家族不但會影響一代,而是會影響很多代。一旦皇帝有了寵愛的妃子,她的家族便會一夜發達,福及父母兄弟,如果這個妃子後來當了太後,她的家族便會出更多的官員。在這個時代,這些外戚家族代表的不僅僅是官員,而是一種勢力。這種勢力一個又一個迭加,一代皇帝有許多妃子,在不同時期會喜愛不同的妃子,顯赫的家族便會一代代多起來。這些家庭都是特權家庭,他們侵占農民的土地,可以騎在農民頭上作威作福。每一個顯赫家庭的背後,都有一群受迫害又無法上訴的農民群體,這些農民最終要麽悲慘地死去,要麽成為起義的主體。我收容這些反賊,讓他們當兵,拿軍餉度日,讓他們耕種,滿足最起碼的溫飽,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以為我是他們的救命恩人。造成起義層出不窮的不是某個人或是某個群體,而是這種製度。若是不改變這種社會製度,換上一個皇帝也是治標不治本,取決於這個君主是否明君,有否輔助他的忠臣。”
黃巾起義平息了,但是我在飛黃騰達的同時,雙手沾滿了血腥,這就是我爭霸天下必須要做的嗎?我懷疑我的努力方向是否有問題,但是天下若是出現諸侯割據的事實,割據時間越長,百姓的苦難就越多。以暴製暴,或許能夠徹底解決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暴力。
張角、張梁兄弟此時兵力不足四萬,若是被盧植纏上,恐怕不易擺脫,因此連夜快行軍。盧植擔心部下士兵脫節,命令騎兵放慢速度,因此兩軍行速雖快,但是距離始終保持在半個時辰的距離。
我五萬餘大軍接到盧植命令,改變行軍方向,直向南向,直奔平原。太史慈部、張合部亦接到命令,統領部下趕往平原方向。四路兵馬共十餘萬大軍齊奔德州、平原方向,張角兄弟若是按照原計劃前行,等待他們的將是全軍覆滅的下場。
安國、河間與平原為三角形,張角、張梁大軍剛過德州,我軍反超在他們前麵。張角兄弟聞聽前麵大軍攔路,不由大吃一驚,正在猶豫之間,後麵盧植前軍已經殺來。
張角兄弟此時前有大軍阻路,後有追兵殺來,不得已隻得硬著頭皮交戰。兩軍正廝殺激烈,我統領兵馬趕到,兩路夾擊,張角兄弟大敗。
張角、張梁兄弟帶領親兵奮力殺出,往東逃竄,不料正遇上太史慈引領渤海守軍往這邊趕來。張角兄弟知道太史慈厲害,雙戰太史慈。太史慈部下士兵雖多,但是沒有武藝高強的助手,勉強頂住張角兄弟。此時張頜引領樂安守軍趕到,張頜上前接住張梁。
四麵大將轉燈般大戰,張角用得是雙刀,與太史慈廝殺近百合,不分勝負。張角見不能取勝,運起“迷心咒”。所謂“迷心咒”,實則是道門的一項內力功法,若是中了這個功法,眼前便會浮現出鬼怪幻像,這就是後來所謂的“撒豆成兵”的法術。太史慈是鬼穀門高徒,見張角施展絕招,大喝一聲,施展師門絕技“鬼器神號”,在張角一怔神間,將張角挑下馬來。張梁見張角遇難,不由悲從心生,舍了張頜,去取太史慈,張頜抬弓搭箭,一記“落日弓”,正中張梁後背。
張角的“迷心咒”的確非同小可,雖然被太史慈破除,但是附近士兵都感覺到了幻像,被太史慈破除以後,關於太史慈亦是星宿轉世,能夠斬魔除妖的故事流傳開來,我以前編造的二十八宿下凡的故事愈來愈真。
張角兄弟死後,其部下大半投降,五萬部下被收編三萬,戰死萬餘。此戰之後,我部下總兵力達到十萬。張角張梁覆滅,北路黃巾皆平,北方諸州安定下來。
我讓盧植統領部下先趕到穎川,與皇甫嵩、朱雋部合軍,我引領部下先赴樂安郡整兵。讓冀州刺史派遣官員去渤海等地。此戰讓朝廷大鬆了一口氣,何進趁機安排親信,將剛收複的郡城控製下來。
未幾日,朝廷又下旨,又封我為車騎將軍。在東漢,軍隊上最高的稱號是大將軍,其次是驃騎將軍,其次是車騎將軍,再次是衛將軍,這三個名號皆在九卿之上,三公以下。漢靈帝見大亂將息,開始吝嗇起來,除了名號,其餘的皆未賞賜,不過我的舉薦權越來越大。
我在數次大戰之中,奪得了無上的榮光,得封驃騎將軍,又官居青州刺史,接下來我要真正控製整個青州,然後再往外拓展。穎川距離青州太遠,若是戰勝,除了能夠得些降卒,對我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好處。
我手下兵馬雖然已達十萬,但是大多數是黃巾降兵,讓這些降兵成為我忠誠的手下,還需要時間,因此我一麵繼續我的神化傳說,另一方麵,我開始培訓政委,在軍隊做政治思想工作。黃巾降卒信奉太平道,我稍加點撥,便培育出幾名優秀傳道者,不過這些傳道者不去傳播太平道,而是傳播我的星宿神學。
盧植部到達穎川後,穎川官兵數量已經達到十萬,張寶部下隻有五萬餘眾。從兵力和戰鬥力來講,即便我不出兵,官兵也將在短時間取勝。
我讓田豐、簡雍、徐庶等在青州招納賢才,隨身帶著太史慈、周倉、閔柔統領兩萬兵馬西上,到穎川與諸軍會合。
此時張寶數戰不利,退入長社,在長草茂盛處結營。盧植見我趕到,與皇甫嵩、朱雋前來相商。我道:“張寶部隊依草結營,用火攻之,將大敗其軍。”
我分配各軍任務,讓盧植、皇甫嵩部統領部下,每人攜帶易燃之物,暗地埋伏。此夜大風忽起,二更以後,兩部士兵一齊縱火,引兵攻擊賊寨。張寶寨內火焰衝天,部下驚慌失措,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殺到天明,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正是朱雋引軍在此埋伏。正值張寶敗走,朱雋攔住,大殺一陣,斬首數千級,奪得旗幡、金鼓極多。張寶死戰得脫,剛剛逃出數裏,又見前麵一彪人馬攔路,張寶抬頭看為首一將,身著一身白衣,神態瀟灑,手執合金平戟,披金盔銀甲,跨下亦是一匹白色寶馬。
張寶望望左右,已經人困馬疲,無再戰之力,硬著頭皮上前,道:“何人攔路?”我策馬上前,答道:“吾驃騎將軍白揚,汝已經走投無路,何不下馬投降?”
張寶聞聽是殺兄仇人,雙目通紅,道:“汝這奸人,殺害吾兩兄,有不共戴天之仇,安能降汝?”說完揮刀策馬上前,周倉在側,策馬迎上前去,大喝一聲,聲如狂雷,張寶驚得一怔,一合被周倉劈下馬來。
張寶既亡,太史慈揮兵上前,士兵齊喝道:“棄械免死。”張寶殘部隻有萬餘,此時戰力又竭,聞言紛紛棄械。
我收編完畢,分派盧植等將各引部兵,撲滅諸路黃巾殘部。向朝廷報上軍報,讓太史慈引領部下趕迴青州,自與周倉、閔柔引領虎衛營士兵前去尋訪司馬徽。
黃巾起義被撲滅,朝廷放下心來,朝內重新恢複了昔日的勾心鬥角,被黃巾軍占領的區域成為何氏、袁氏、宦官集團爭奪的焦點。我和為朝廷出力的官兵被他們忘記在腦後,幸虧我早知道這些人的德性,因此亦不理會這些。
大漢表麵上又漸漸恢複平靜,但我知道靈帝不會因為這次起義去尋找造成這個情況的根源。我理解百姓起義連續不斷的原因,關鍵並不在於某個官員的腐敗和失職,或是皇帝自身是否貪財,而是朝廷施政方案是否適應這個時代。
徐庶在黃巾起義爆發後,曾經跟我深入地探討過起義發生的真正原因,我當初迴答道:“有些人認為農民造反是某些人造成的,其實並不然,例如現在大家講如今宦官當權,導致天災人禍,將造成如今現狀的責任扣到他們身上。他們雖然讓人厭惡,也會影響朝廷做出一些大家不接受的事情,比如蔡邑等學術派大臣的罷官。實則他們真得能負得起起義的責任嗎?宦官當權的威害比外戚當權的危害要小得多。世俗之人痛恨宦官,尤其是痛恨地位很高的宦官,實則這是一種癡妒心理。宦官之所以讓人看不起,是因為他們與常人不同,沒有生殖能力,因此常人看不起他們。當常人看不起的人爬到了尋常人的頭上,尋常人就瞧不起他們了。實則因為宦官不能留下後代,所以他們在政治上的影響力隻在於當世。外戚集團則不一樣,顯赫的外戚家族不但會影響一代,而是會影響很多代。一旦皇帝有了寵愛的妃子,她的家族便會一夜發達,福及父母兄弟,如果這個妃子後來當了太後,她的家族便會出更多的官員。在這個時代,這些外戚家族代表的不僅僅是官員,而是一種勢力。這種勢力一個又一個迭加,一代皇帝有許多妃子,在不同時期會喜愛不同的妃子,顯赫的家族便會一代代多起來。這些家庭都是特權家庭,他們侵占農民的土地,可以騎在農民頭上作威作福。每一個顯赫家庭的背後,都有一群受迫害又無法上訴的農民群體,這些農民最終要麽悲慘地死去,要麽成為起義的主體。我收容這些反賊,讓他們當兵,拿軍餉度日,讓他們耕種,滿足最起碼的溫飽,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以為我是他們的救命恩人。造成起義層出不窮的不是某個人或是某個群體,而是這種製度。若是不改變這種社會製度,換上一個皇帝也是治標不治本,取決於這個君主是否明君,有否輔助他的忠臣。”
黃巾起義平息了,但是我在飛黃騰達的同時,雙手沾滿了血腥,這就是我爭霸天下必須要做的嗎?我懷疑我的努力方向是否有問題,但是天下若是出現諸侯割據的事實,割據時間越長,百姓的苦難就越多。以暴製暴,或許能夠徹底解決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