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字的竹簡在方桌中央的小銅爐裏燃起了明亮的黃色火焰,劈劈啪啪地爆出聲響。
魏無忌好整以暇地將那一冊竹簡的皮線用匕首挑開,認真觀察著火候,小心翼翼地將竹片一片一片地遞進爐子裏,那樣子好像是怕火太小,又怕火燒得太旺。
在孟嚐君看來,太子的罪證,是他好不容易才收集得到的信息。雖然這份竹簡並非孤本,但無忌將其一燒了之,亦足以代表他對自己所做努力的否定。
孟嚐君從起初的驚愕,到慍怒,再到慢慢平靜,不期然間,已經聞到了桌上那口銅鍋裏飄出來的香氣。
身體肥胖的他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嘴裏竟然流出不少口水。
這是什麽肉,怎麽這麽香?
這時候,魏無忌隔著塊濕布揭開鍋蓋,笑嘻嘻地道:
“多虧了孟嚐君的竹簡,這一鍋驢肉終於燉好了,請孟嚐君品嚐。”
兩人隔著一口鍋,吃肉喝湯,口味固然是很好,孟嚐君的心裏卻已經發癢。
無忌既然是對他提供的情報不屑一顧,那又會有什麽高招?
孟嚐君幾乎要忍不住去問了。
但他有他的矜持,有他身為孟嚐君、魏國丞相的姿勢。今日喬裝來洞香春見無忌,於孟嚐君來說已經算是紆尊降貴,誰知無忌又給他一個下馬威,若是孟嚐君再主動開口,那可真是跌份兒。
無忌並沒有讓他等很久,隔著那一鍋滾滾沸騰的肉湯和氤氳煙霧,無忌說道:
“您給我那份情報的寓意,無忌自然是懂的。但我之所以把它劈了當柴燒,想必孟嚐君也是懂的。”
“你既然懂,為何對此無動於衷?莫非你以為,這個籌碼還不夠,還扳不倒魏圉?”
這個時候,無忌笑了笑,問:
“我為何要扳倒他?”
“明知故問!你不扳倒魏圉,如何奪嫡?”
“我為何要奪嫡?”
“你……”
孟嚐君一陣語塞。
魏無忌究竟在想什麽,這下他覺得完全無法揣測了。
“不論是一統天下,還是在魏國變法革新、富國強兵,都和奪嫡沒有必然的聯係吧。我隻有這麽一個親哥,若是把他懟死了,以後找誰喝酒聊天?”
“沒有必然的聯係?”孟嚐君不屑了撇了撇嘴角,“田文倒想聽聽公子的高論。”
無忌聽出了孟嚐君的譏諷之意,卻依舊和顏悅色地道:
“奪嫡即是內耗,可是現在的魏國,已經經不起內耗了。西有強秦連年侵犯,北有趙國虎視眈眈,魏國地處中原腹心,不能再有內亂。因此就算能夠成功,奪嫡也屬下乘,無忌所不取也。”
“上乘又如何?”
“隻要我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又何必顧忌太子的權勢?若是能夠好好相處,我當然不會與大哥為敵。大不了一統天下之日,再封他一國,讓他做個藩王好了。若是實在不能好好相處,取而代之便是。何必使用那些下作的卑劣伎倆,蠅營狗苟?”
孟嚐君聽著聽著,臉色已經冷了下來。
無忌說的那些“下作的卑劣伎倆、蠅營狗苟”,不就是罵他的嗎。
“這是你的真心話?”
“絕無欺瞞。”
“那可真是太難了,你若要做到這些,可比奪嫡要難上加難。”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也,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孟嚐君聽後,沉默了很久,連麵前銅釜裏的驢肉也忘了吃。
魏無忌亦是沉默,但他的沉默又與孟嚐君不同。
孟嚐君的沉默裏有驚訝,有不屑,卻又帶著一分悲傷。
無忌的沉默裏有難過,有決然,卻又有一分的期冀。
良久,孟嚐君終於問道:
“看在阿蘿的麵子上,我可以再給你一次機會。迴答我,你有沒有奪嫡的計劃?”
無忌眼中的悲傷頓時濃重了很多,慘然笑道:
“沒有,也不會有。做人總得有底線,若是為了個人的權勢,去違反心中的大義,那與鹹魚又有甚區別?”
孟嚐君閉上了眼睛,幹癟的胸膛隱約起伏著,他反複做了幾個深唿吸,才勉強壓製住心中的怒意,說道:
“你應該知道,拒絕,意味著什麽。”
“知道。”
他當然知道。
同範雎日前向他描述的那樣,孟嚐君之所以答應出兵陶邑,為無忌解圍,是為了與無忌合作、去奪取天下。但若是講得難聽一點,說孟嚐君想要控製無忌為傀儡去掌控魏國也是可以的。
正如孟嚐君所言的那樣,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無忌要逐鹿天下,在孟嚐君看來非得先奪嫡稱王不可。
無忌並不認同這條爭權之路,就意味著在大政方針上與孟嚐君有根本性的分歧。
這種分歧既然無法彌合,也就預示著他們倆的合作,還沒開始,就已夭折。
因此,不光是魏王不會同意他迎娶田夕,孟嚐君也絕不會同意田夕嫁給無忌的。
非但如此,孟嚐君還很有可能調轉矛頭,在日後與他為敵。
拒絕合作,往往就意味著成為敵人。
“既然如此,老朽不再奉陪,告辭了!”
“慢走不送!”
孟嚐君用粗短的雙腿跨著大步,咚咚咚咚流星般地走下樓梯,在夥計、侍女和大梁士子們驚訝的眼光中離開了洞香春。仍在一樓主持論戰賽的馮諼見狀,連忙告罪離開,到外麵緊跟上去。
看到孟嚐君那鐵青的臉色,馮諼知道一定是和無忌談崩了,善於察言觀色的他很快就想到了什麽,探身問:
“是否要將主君與魏無忌在洞香春會麵的消息傳出去?”
“傳!當然要傳!魏無忌仁慈優柔,難成大事!”
孟嚐君仍在氣頭上,未經深思熟慮,隻是本能地覺得馮諼的這個提議會對無忌造成很大阻礙。
“既如此,我稍後就安排些人,讓他們裝作是不小心泄露出去,先讓太子、魏齊那邊的人探聽到這個消息。”
孟嚐君稍微想了想,大手一揮:“就這麽辦。”
他很快就迴到了孟嚐君府,在後院的收藏間砸碎了好幾件珍貴的玉器,才將胸中的煩躁稍稍發泄。
反觀洞香春內,無忌仍留在房間裏,呆呆地注視著銅爐裏那些尚未燃盡的竹片。
不知不覺,銅爐裏的肉湯已經燒幹,燉得爛熟的驢肉貼著銅鍋底座被蒸幹了水分,顏色轉黑,發出刺鼻的焦臭味。
無忌仍無動於衷。
等到那些竹片堆起來的火舌漸漸熄滅,隻剩下幾塊紅黑色的竹炭,又等到那些竹炭也漸漸失去溫度,變成灰白相間的一堆灰燼。
陽光本是從南麵的窗子照過來,現在也已經變成從西麵的窗戶照進來了。
無忌終於輕輕地歎了口氣。
他從決定把那份收錄了太子罪狀的竹簡燒掉之時,就已經隱約預見了今日的結果。
也正因如此,才讓他的這個決定,變得更加苦澀——直到昨天晚上,他才作出這個決定,若非如此,他又怎會讓白馥美陪他喝酒,一醉解千愁。
他從不怕與孟嚐君為敵。
他恐懼的,是自己一手葬送了和田夕之間的所有可能性。
戀人之間,最可怕的事情應該不是一起赴死,而是明明互相愛慕,卻要因彼此敵對的立場,拔刀相向。
但無忌不得不這麽做,正如他對孟嚐君說過的那樣,做人總得有底線。
而比底線更重要的,是自由的意誌。
要他去做孟嚐君台前的傀儡,那是絕無可能。
可是,不奪嫡、不內鬥的話,他要怎麽做,才能實現富強魏國、一統天下的夢想?
這的確很難,但魏無忌沒想到的是,更難的還在後麵。
三天後,在王宮舉行了伐齊之戰的慶功宴。
魏無忌以軍功封信陵君,得信陵城和周邊共3座城邑,地廣百餘裏。除此以外,信陵君與尋常王室子弟的當代封君不同,因為是含金量最高的以軍功封君,所以即便無忌死後,信陵君的名號和封地依然會傳承下去,三代不絕。而普通的宗室弟子,若是沒有功勳的話,死後便會收迴封地。
魏無忌一時間風光無限,再度成為大梁城街頭巷尾的話題人物。
但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拐點已經到來。
魏無忌好整以暇地將那一冊竹簡的皮線用匕首挑開,認真觀察著火候,小心翼翼地將竹片一片一片地遞進爐子裏,那樣子好像是怕火太小,又怕火燒得太旺。
在孟嚐君看來,太子的罪證,是他好不容易才收集得到的信息。雖然這份竹簡並非孤本,但無忌將其一燒了之,亦足以代表他對自己所做努力的否定。
孟嚐君從起初的驚愕,到慍怒,再到慢慢平靜,不期然間,已經聞到了桌上那口銅鍋裏飄出來的香氣。
身體肥胖的他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嘴裏竟然流出不少口水。
這是什麽肉,怎麽這麽香?
這時候,魏無忌隔著塊濕布揭開鍋蓋,笑嘻嘻地道:
“多虧了孟嚐君的竹簡,這一鍋驢肉終於燉好了,請孟嚐君品嚐。”
兩人隔著一口鍋,吃肉喝湯,口味固然是很好,孟嚐君的心裏卻已經發癢。
無忌既然是對他提供的情報不屑一顧,那又會有什麽高招?
孟嚐君幾乎要忍不住去問了。
但他有他的矜持,有他身為孟嚐君、魏國丞相的姿勢。今日喬裝來洞香春見無忌,於孟嚐君來說已經算是紆尊降貴,誰知無忌又給他一個下馬威,若是孟嚐君再主動開口,那可真是跌份兒。
無忌並沒有讓他等很久,隔著那一鍋滾滾沸騰的肉湯和氤氳煙霧,無忌說道:
“您給我那份情報的寓意,無忌自然是懂的。但我之所以把它劈了當柴燒,想必孟嚐君也是懂的。”
“你既然懂,為何對此無動於衷?莫非你以為,這個籌碼還不夠,還扳不倒魏圉?”
這個時候,無忌笑了笑,問:
“我為何要扳倒他?”
“明知故問!你不扳倒魏圉,如何奪嫡?”
“我為何要奪嫡?”
“你……”
孟嚐君一陣語塞。
魏無忌究竟在想什麽,這下他覺得完全無法揣測了。
“不論是一統天下,還是在魏國變法革新、富國強兵,都和奪嫡沒有必然的聯係吧。我隻有這麽一個親哥,若是把他懟死了,以後找誰喝酒聊天?”
“沒有必然的聯係?”孟嚐君不屑了撇了撇嘴角,“田文倒想聽聽公子的高論。”
無忌聽出了孟嚐君的譏諷之意,卻依舊和顏悅色地道:
“奪嫡即是內耗,可是現在的魏國,已經經不起內耗了。西有強秦連年侵犯,北有趙國虎視眈眈,魏國地處中原腹心,不能再有內亂。因此就算能夠成功,奪嫡也屬下乘,無忌所不取也。”
“上乘又如何?”
“隻要我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又何必顧忌太子的權勢?若是能夠好好相處,我當然不會與大哥為敵。大不了一統天下之日,再封他一國,讓他做個藩王好了。若是實在不能好好相處,取而代之便是。何必使用那些下作的卑劣伎倆,蠅營狗苟?”
孟嚐君聽著聽著,臉色已經冷了下來。
無忌說的那些“下作的卑劣伎倆、蠅營狗苟”,不就是罵他的嗎。
“這是你的真心話?”
“絕無欺瞞。”
“那可真是太難了,你若要做到這些,可比奪嫡要難上加難。”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也,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孟嚐君聽後,沉默了很久,連麵前銅釜裏的驢肉也忘了吃。
魏無忌亦是沉默,但他的沉默又與孟嚐君不同。
孟嚐君的沉默裏有驚訝,有不屑,卻又帶著一分悲傷。
無忌的沉默裏有難過,有決然,卻又有一分的期冀。
良久,孟嚐君終於問道:
“看在阿蘿的麵子上,我可以再給你一次機會。迴答我,你有沒有奪嫡的計劃?”
無忌眼中的悲傷頓時濃重了很多,慘然笑道:
“沒有,也不會有。做人總得有底線,若是為了個人的權勢,去違反心中的大義,那與鹹魚又有甚區別?”
孟嚐君閉上了眼睛,幹癟的胸膛隱約起伏著,他反複做了幾個深唿吸,才勉強壓製住心中的怒意,說道:
“你應該知道,拒絕,意味著什麽。”
“知道。”
他當然知道。
同範雎日前向他描述的那樣,孟嚐君之所以答應出兵陶邑,為無忌解圍,是為了與無忌合作、去奪取天下。但若是講得難聽一點,說孟嚐君想要控製無忌為傀儡去掌控魏國也是可以的。
正如孟嚐君所言的那樣,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無忌要逐鹿天下,在孟嚐君看來非得先奪嫡稱王不可。
無忌並不認同這條爭權之路,就意味著在大政方針上與孟嚐君有根本性的分歧。
這種分歧既然無法彌合,也就預示著他們倆的合作,還沒開始,就已夭折。
因此,不光是魏王不會同意他迎娶田夕,孟嚐君也絕不會同意田夕嫁給無忌的。
非但如此,孟嚐君還很有可能調轉矛頭,在日後與他為敵。
拒絕合作,往往就意味著成為敵人。
“既然如此,老朽不再奉陪,告辭了!”
“慢走不送!”
孟嚐君用粗短的雙腿跨著大步,咚咚咚咚流星般地走下樓梯,在夥計、侍女和大梁士子們驚訝的眼光中離開了洞香春。仍在一樓主持論戰賽的馮諼見狀,連忙告罪離開,到外麵緊跟上去。
看到孟嚐君那鐵青的臉色,馮諼知道一定是和無忌談崩了,善於察言觀色的他很快就想到了什麽,探身問:
“是否要將主君與魏無忌在洞香春會麵的消息傳出去?”
“傳!當然要傳!魏無忌仁慈優柔,難成大事!”
孟嚐君仍在氣頭上,未經深思熟慮,隻是本能地覺得馮諼的這個提議會對無忌造成很大阻礙。
“既如此,我稍後就安排些人,讓他們裝作是不小心泄露出去,先讓太子、魏齊那邊的人探聽到這個消息。”
孟嚐君稍微想了想,大手一揮:“就這麽辦。”
他很快就迴到了孟嚐君府,在後院的收藏間砸碎了好幾件珍貴的玉器,才將胸中的煩躁稍稍發泄。
反觀洞香春內,無忌仍留在房間裏,呆呆地注視著銅爐裏那些尚未燃盡的竹片。
不知不覺,銅爐裏的肉湯已經燒幹,燉得爛熟的驢肉貼著銅鍋底座被蒸幹了水分,顏色轉黑,發出刺鼻的焦臭味。
無忌仍無動於衷。
等到那些竹片堆起來的火舌漸漸熄滅,隻剩下幾塊紅黑色的竹炭,又等到那些竹炭也漸漸失去溫度,變成灰白相間的一堆灰燼。
陽光本是從南麵的窗子照過來,現在也已經變成從西麵的窗戶照進來了。
無忌終於輕輕地歎了口氣。
他從決定把那份收錄了太子罪狀的竹簡燒掉之時,就已經隱約預見了今日的結果。
也正因如此,才讓他的這個決定,變得更加苦澀——直到昨天晚上,他才作出這個決定,若非如此,他又怎會讓白馥美陪他喝酒,一醉解千愁。
他從不怕與孟嚐君為敵。
他恐懼的,是自己一手葬送了和田夕之間的所有可能性。
戀人之間,最可怕的事情應該不是一起赴死,而是明明互相愛慕,卻要因彼此敵對的立場,拔刀相向。
但無忌不得不這麽做,正如他對孟嚐君說過的那樣,做人總得有底線。
而比底線更重要的,是自由的意誌。
要他去做孟嚐君台前的傀儡,那是絕無可能。
可是,不奪嫡、不內鬥的話,他要怎麽做,才能實現富強魏國、一統天下的夢想?
這的確很難,但魏無忌沒想到的是,更難的還在後麵。
三天後,在王宮舉行了伐齊之戰的慶功宴。
魏無忌以軍功封信陵君,得信陵城和周邊共3座城邑,地廣百餘裏。除此以外,信陵君與尋常王室子弟的當代封君不同,因為是含金量最高的以軍功封君,所以即便無忌死後,信陵君的名號和封地依然會傳承下去,三代不絕。而普通的宗室弟子,若是沒有功勳的話,死後便會收迴封地。
魏無忌一時間風光無限,再度成為大梁城街頭巷尾的話題人物。
但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拐點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