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衣服泡好,葛凱拓準備去夥房燒水做飯,可是又有些猶豫。
妹子會動了,這是全家人都高興的好事,可自己要是去了夥房,妹子掉下炕咋辦。
葛凱琳知道葛凱拓為難,就說:“三哥,你自管去幹活,給我一本書看,我保證不亂動。”
她就是想掉下炕也不可能,這才醒來一個多月,要下地走路,不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根本想都別想。
這下葛凱拓更為難:“家裏沒有小人書呀。”
妹子不認識字,看書也隻能看小人書上的圖畫,可是,為了省錢,家裏從來沒有買過小人書,二哥和自己學習的課本,還是小姑用過的呢,寫作業也是用石板,寫完了擦掉再寫,這樣可以省下買筆記本的錢。
葛凱琳說:“我就看你今天看的書,三哥你放心,我不會把你書給弄壞的。”
“你又看不懂。”葛凱拓舍不得把書給妹子,要是妹子吐了,把書弄髒了咋辦。
“你要是不給我看,我就告訴咱媽,你偷吃白糖。”葛凱琳威脅。
這招管用,葛凱拓妥協:“呃,那你可真得不要把書弄壞啊。”
自家媽雖然很少打人,不過,要是讓人知道自己偷吃,好沒麵子咧。
葛凱拓抱起葛凱琳,讓葛凱琳坐著半靠著被子垛,他找了語文書圖畫多的一頁,把書翻開攤在葛凱琳的腿上,而後去夥房燒火做飯。
妹子現在能動了了,雖然很費勁,不過她自己劃拉著翻書應該沒問題。
今早的飯是小米米湯、紅薯麵饃饃,涼拌黃瓜,郝沈梅今天起床還沒來得及做飯,就跟別的社員一樣,寧肯餓著肚子,也要先把糧食領迴來。
直到坐在夥房燒火的時候,自顧保住麵子的葛凱拓才反應過來,妹子的病才開始好轉,不過力氣還太小,話都不咋多說,剛才妹子說話咋能這麽利索,還會嚇唬人。
讓他更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頭。
當聽到柔弱而清脆的讀書聲時,葛凱拓差點用燒火棍燙到自己。
幹脆滅掉柴火,葛凱拓跑迴屋子問:“妹子,你咋會念課本的?”
葛凱琳眨巴著大眼,一副你少見多怪的口氣:“我聽你和二哥念的呀,我以前是不會說話不會動,可我耳朵又不聾,咱媽教你和二哥念書,我都聽著咧。”
“就算是這樣,你耳朵不聾,可你沒睜眼睛,咋認得這些字的?”葛凱拓想不通。
葛凱琳故作老成:“哈哈,咱媽為了能讓二哥記得住字,想方設法打比方,還一遍遍重複,我聽不明白,現在看見了書,不就明白了。”
葛凱拓想了想,鬆開眉頭:“嗯,也是哦。”
二哥笨得很,每次認一個字,媽都得反反複複教許多遍。
就說喝酒的酒字吧,二哥老是寫錯,不是三點水變成了兩點水或四點,就是酉字裏頭少了一行,要不就是寫兩行,媽想盡了辦法,他就是記不住,就是現在,也是偶爾才能寫對。
葛凱琳怕葛凱拓再糾纏出別的問題,就問他:“咱媽走時,說她和二哥分到麥就迴來了,你飯做好了嗎,二哥吃完飯還要上工咧。”
葛凱拓趕緊往夥房跑:“哎喲,我米還沒下鍋咧。”
葛凱琳鬆了一口氣。
剛才怎麽就沒忍住讀出聲音來了呢,還好被她糊弄了過去。
心裏長歎一口氣,葛凱琳的心情有些沉重。
自己是誰,從哪裏來,為啥拿起書就認得字,自己以前是幹啥的,家裏都還有些啥人,性情咋樣,夢中的那幾個人是誰,跟自己有沒有關係,或者那隻是一個夢而已……
層出不窮的問題在腦子裏盤旋,葛凱琳覺得很迷茫。
再說郝沈梅和葛凱森。
去打麥場的路上,郝沈梅和葛凱森自然會碰到同樣急忙忙往那裏趕的其他社員,大家互相打著招唿,個個臉上掛著笑。
等兩人到了場院,那裏已經有很多社員,鬧哄哄地,手裏都拿著各式袋子,大口的麻袋,細長的帆布袋,還有小麵袋,社員們就等著記分員叫到自家名字,好撐開袋子,看著那金燦燦的麥粒溜進自家袋子。
一麻袋一麻袋的麥子已經堆在場院當中,大台秤也擺在麻袋堆旁邊,有心急的社員,已經迫不及待打開了一個麻袋,雙手攤開,手掌朝上插進麥裏,抬起手臂,看著麥粒從自己手指縫流出,流迴麻袋。
等麥粒流得就剩手掌上的那一點點,那社員把那點麥粒扔迴麻袋,重複著之前的動作。
“四娃,別玩了,一會兒都裝你袖子裏去了,等下就少分你一半。”記分員藍曉對這種伎倆司空見慣,邊喝斥著,走過來把麻袋口重新綁好。
村裏隻有兩個姓藍的,一個是藍曉,一個是藍曉他爸藍老,據說藍老還當過知府,後來落戶益村,在村裏聲望很高,就是現在,村裏有個紅白喜事,都少不了請他出麵主持。
因社員們認字的不多,紅白喜事上,藍老既當主婚人,也給人家當賬房先生。
給小娃子起大名,過年寫對子,蓋房寫梁板啥的,村裏人一般也都找藍老。
當年李桂銀領著她弟弟討飯來到益村,藍家就剩父子兩個光棍,藍老看李桂銀精明強悍,是個護得住家的人,就做主讓兒子娶了她,李桂銀的弟弟倒插門到本村一戶姓黃的人家。
四娃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被藍曉喝斥,也隻是死皮賴臉地嘻嘻笑了幾聲,依然站在麻袋前等著分糧。
“哎呀,這隊長咋還不來呀。”有人已經等不及開始埋怨。
“就是呀,我家小子睡覺都讓隊長那嗓子給嚇哭啦,還有誰會聽不到呀,磨蹭個啥?”
另有人附和著,眼睛朝村口張望,希望村長那能當鏡子用的光頭,趕緊出現。
讀者可能大多不理解,為啥這些人分個麥子興奮成這樣,白麵又有啥特別的,玉米紅薯啥的這些粗糧,又有營養吃著也好吃。
沒經過那個時代的人,是很難理解當時的人對白麵的渴望。
衣服泡好,葛凱拓準備去夥房燒水做飯,可是又有些猶豫。
妹子會動了,這是全家人都高興的好事,可自己要是去了夥房,妹子掉下炕咋辦。
葛凱琳知道葛凱拓為難,就說:“三哥,你自管去幹活,給我一本書看,我保證不亂動。”
她就是想掉下炕也不可能,這才醒來一個多月,要下地走路,不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根本想都別想。
這下葛凱拓更為難:“家裏沒有小人書呀。”
妹子不認識字,看書也隻能看小人書上的圖畫,可是,為了省錢,家裏從來沒有買過小人書,二哥和自己學習的課本,還是小姑用過的呢,寫作業也是用石板,寫完了擦掉再寫,這樣可以省下買筆記本的錢。
葛凱琳說:“我就看你今天看的書,三哥你放心,我不會把你書給弄壞的。”
“你又看不懂。”葛凱拓舍不得把書給妹子,要是妹子吐了,把書弄髒了咋辦。
“你要是不給我看,我就告訴咱媽,你偷吃白糖。”葛凱琳威脅。
這招管用,葛凱拓妥協:“呃,那你可真得不要把書弄壞啊。”
自家媽雖然很少打人,不過,要是讓人知道自己偷吃,好沒麵子咧。
葛凱拓抱起葛凱琳,讓葛凱琳坐著半靠著被子垛,他找了語文書圖畫多的一頁,把書翻開攤在葛凱琳的腿上,而後去夥房燒火做飯。
妹子現在能動了了,雖然很費勁,不過她自己劃拉著翻書應該沒問題。
今早的飯是小米米湯、紅薯麵饃饃,涼拌黃瓜,郝沈梅今天起床還沒來得及做飯,就跟別的社員一樣,寧肯餓著肚子,也要先把糧食領迴來。
直到坐在夥房燒火的時候,自顧保住麵子的葛凱拓才反應過來,妹子的病才開始好轉,不過力氣還太小,話都不咋多說,剛才妹子說話咋能這麽利索,還會嚇唬人。
讓他更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頭。
當聽到柔弱而清脆的讀書聲時,葛凱拓差點用燒火棍燙到自己。
幹脆滅掉柴火,葛凱拓跑迴屋子問:“妹子,你咋會念課本的?”
葛凱琳眨巴著大眼,一副你少見多怪的口氣:“我聽你和二哥念的呀,我以前是不會說話不會動,可我耳朵又不聾,咱媽教你和二哥念書,我都聽著咧。”
“就算是這樣,你耳朵不聾,可你沒睜眼睛,咋認得這些字的?”葛凱拓想不通。
葛凱琳故作老成:“哈哈,咱媽為了能讓二哥記得住字,想方設法打比方,還一遍遍重複,我聽不明白,現在看見了書,不就明白了。”
葛凱拓想了想,鬆開眉頭:“嗯,也是哦。”
二哥笨得很,每次認一個字,媽都得反反複複教許多遍。
就說喝酒的酒字吧,二哥老是寫錯,不是三點水變成了兩點水或四點,就是酉字裏頭少了一行,要不就是寫兩行,媽想盡了辦法,他就是記不住,就是現在,也是偶爾才能寫對。
葛凱琳怕葛凱拓再糾纏出別的問題,就問他:“咱媽走時,說她和二哥分到麥就迴來了,你飯做好了嗎,二哥吃完飯還要上工咧。”
葛凱拓趕緊往夥房跑:“哎喲,我米還沒下鍋咧。”
葛凱琳鬆了一口氣。
剛才怎麽就沒忍住讀出聲音來了呢,還好被她糊弄了過去。
心裏長歎一口氣,葛凱琳的心情有些沉重。
自己是誰,從哪裏來,為啥拿起書就認得字,自己以前是幹啥的,家裏都還有些啥人,性情咋樣,夢中的那幾個人是誰,跟自己有沒有關係,或者那隻是一個夢而已……
層出不窮的問題在腦子裏盤旋,葛凱琳覺得很迷茫。
再說郝沈梅和葛凱森。
去打麥場的路上,郝沈梅和葛凱森自然會碰到同樣急忙忙往那裏趕的其他社員,大家互相打著招唿,個個臉上掛著笑。
等兩人到了場院,那裏已經有很多社員,鬧哄哄地,手裏都拿著各式袋子,大口的麻袋,細長的帆布袋,還有小麵袋,社員們就等著記分員叫到自家名字,好撐開袋子,看著那金燦燦的麥粒溜進自家袋子。
一麻袋一麻袋的麥子已經堆在場院當中,大台秤也擺在麻袋堆旁邊,有心急的社員,已經迫不及待打開了一個麻袋,雙手攤開,手掌朝上插進麥裏,抬起手臂,看著麥粒從自己手指縫流出,流迴麻袋。
等麥粒流得就剩手掌上的那一點點,那社員把那點麥粒扔迴麻袋,重複著之前的動作。
“四娃,別玩了,一會兒都裝你袖子裏去了,等下就少分你一半。”記分員藍曉對這種伎倆司空見慣,邊喝斥著,走過來把麻袋口重新綁好。
村裏隻有兩個姓藍的,一個是藍曉,一個是藍曉他爸藍老,據說藍老還當過知府,後來落戶益村,在村裏聲望很高,就是現在,村裏有個紅白喜事,都少不了請他出麵主持。
因社員們認字的不多,紅白喜事上,藍老既當主婚人,也給人家當賬房先生。
給小娃子起大名,過年寫對子,蓋房寫梁板啥的,村裏人一般也都找藍老。
當年李桂銀領著她弟弟討飯來到益村,藍家就剩父子兩個光棍,藍老看李桂銀精明強悍,是個護得住家的人,就做主讓兒子娶了她,李桂銀的弟弟倒插門到本村一戶姓黃的人家。
四娃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被藍曉喝斥,也隻是死皮賴臉地嘻嘻笑了幾聲,依然站在麻袋前等著分糧。
“哎呀,這隊長咋還不來呀。”有人已經等不及開始埋怨。
“就是呀,我家小子睡覺都讓隊長那嗓子給嚇哭啦,還有誰會聽不到呀,磨蹭個啥?”
另有人附和著,眼睛朝村口張望,希望村長那能當鏡子用的光頭,趕緊出現。
讀者可能大多不理解,為啥這些人分個麥子興奮成這樣,白麵又有啥特別的,玉米紅薯啥的這些粗糧,又有營養吃著也好吃。
沒經過那個時代的人,是很難理解當時的人對白麵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