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他再抓再撓,仍是奇癢不止,癢的鑽心入骨,恨不得拿刀子一片片地削了刮了。
喬小娟看得真切,一時還有了些羞澀,禁不住上去握了一把,口中叫著我的媽呀,感覺那熱的像剛烤熟的地瓜,她站在衛生間裏笑得前仰後合,說:“你今天可是跑不掉了。”
齊良陽一聲怪叫,見那根兒竟暴出一串串葡萄似的紫紅水泡,撓破這個那個冒出,仍是奇癢鑽骨。
齊良陽嗷嗷地跺腳,說:“喬小娟,你在醋漿裏給我下了毒,我死了也要告你個謀殺罪!我是不是喝了你的毒藥,就是剛才我進屋以後,你說是不是?”
喬小娟一屁股蹲到地上,拿牙刷沾了涼水在刷洗,說:“誰會想到藥勁這麽大?你說會不會拱爛了?”
齊良陽說:“拱爛了更好,眼不見心不煩。”喬小娟知道齊良陽故意說氣話給她聽,這一會裏也顧不上跟他使性子了,畢竟不是手上腳上,百多斤的大男人一輩子隻長了二兩重的無骨貨,能是當兒戲的?當務之急還是先把泡弄消了,真要爛掉,離起婚來也要費些口舌,多少中點用也比沒有強,留著吧。
慌慌張張地又把衣服穿了,扯著齊良陽要上醫院,急診室的女醫生還是個未婚的姑娘,學校裏解剖課是上過的,實習的卻是臭肉幹屍,這麽鮮活昂揚的還是第一次見到。臉上就有了紅暈,躲閃著讓男醫生查看,自己拿了棉球找酒精,又瞅一眼卻是借了腋下的空隙。
看見男醫生伸了頭檢查水泡,忍不住又吃吃地笑出聲來。
男醫生開始搖頭,說:“小謝小謝,你網上的見聞多,你看這是什麽泡?”
女醫生小謝就嚶嚶地答:“我學的是內科,你以為我上網專看男人的根基?”人卻湊過去,側著身子審量,心裏砰砰的急跳,鼻尖上浸出汗珠來,直起腰瞄一眼齊良陽。夾了棉球的手伸過去又縮迴來,說:“很癢是吧,你還真得忍著,抓破了會感染的。你怎麽穿了這麽一件睡衣,不是你的吧……”
男醫生又看女醫生小謝,女醫生小謝就閃開了,丟下棉球又看喬小娟,從外觀上把這對夫妻作了比較,看著也是一對陰盛陽衰的。
男醫生坐迴到椅子上,說:“你們還是到市醫院吧,那邊條件好些,這是緊要處,耽誤了了不得。”
喬小娟嚇出汗來,說:“你說了不得是什麽意思,能爛掉?”
男醫生說:“現在不好說,什麽病都有極點,過了極點就不好說了。”
兩個人又趕到市醫院,好在這是柳林市,不是洋河,熟人基本上沒有,找到一個老專家,這專家隻稍稍捏了捏齊良陽的根,就斷定齊良陽是肝陽上亢,毒氣侵表,化火化淤,破皮而出。他拉過處方簽,兩個手指在桌子上敲著,說:“吃什麽東西了?”
喬小娟說:“吃了一粒壯陽膠囊,是香港的速堅。”
老專家又拉過處方簽,開出疏肝敗毒滋陰潛陽的幾味藥,說:“我不敢說藥到病除,需要有個引子才好,隻是這引子倒有些難處”
喬小娟說:“大夫您隻管說,大不了揀貴的好的買就是了。”
專家搖搖頭,說:“什麽都不用買,隻須讓他空了就好,打開關鎖,淤火方可排出。”
迴到家裏兩個人又發生了口角,齊良陽不理她,拿著書進了臥室........
且不說齊良陽最近經常在家裏治病,華子建眼看就要放假了,他就和馮縣長簡單的交換了一下意見,表示想趕在春節前這幾天,到幾個偏遠的鄉進行慰問和檢查一下,也就是躲幾天,免得最近每天都是送禮和宴請喝酒。
毫無疑問,華子建離開了洋河縣城,馮縣長就要負責縣委和政府這邊的日常工作,當然,一些重大問題肯定還是要電話請示的。
“華書記,您就放心下去,有事我頂著。”副縣長說。
在當上縣長以後,馮建因為有華子建壓著,在一個他本身在政府也並不是具有絕對的權威,所以他就無法完全展現自己的豪邁和滿不在乎,隻能克製地表演胸有成竹。
華子建看看副縣長,他臉上的表情並沒有因為副縣長的信心滿滿而立刻放鬆,反而那種平靜似乎殘存著某種擔心。
在華子建這段時間的印象中,這位馮縣長是比較敢衝鋒陷陣的人,腦袋相應的比較單純一點,當然了,這裏說的單純隻是相對的,看和誰比了,對華子建來說,他就沒有太大的威脅,這樣更好,華子建自己是一個喜歡策略和計算的性格,他就一個可以為自己打衝鋒的副手,一張一弛,相互配合,隻要是協調得當,那一定是可以大獲全勝。
同時馮縣長不管是過去做副縣長還是現在提起來,他對華子建還是沒有絲毫的怠慢過,他也知道自己不是華子建的對手,雖然有自信和自滿,但那都是對別人,這也是華子建能夠接受用他的理由,有很多事必須要是要別人出麵的,馮建就像是自己的一個打手,那麽打手是不可以太弱的。
華子建現在已經是逐步的練就了一些官場中人的城府,他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他自己也是心裏明白,現在配備一位適合的搭檔不容易,最好是比他衝的猛一點,腦袋比他少根弦,這樣的人,才可以安全點。
當然,班子搭配各有利弊,你不可能去強求最好的效果,有好處的時候,也就同樣有了壞處,馮縣長的不是全無缺點,但缺點和缺點不一樣,有的是可以理解和諒解,有的是不能容忍可原諒的。
兩人又說了一會,華子建也隻好先這樣決定了,不過最近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大事情,鍛煉一下副縣長的掌控全局能力也不錯。
第二天一早,華子建就正式出發,他和辦公室的向梅主任一車,辦公室還有一個小夥和縣電視台幾個攝像工作人員還有一名女記者坐了一輛車,這是宣傳部門準備對書記慰問檢查工作進行全程報道。
還有一輛車坐了計委、宣傳部和兩位工作人員。
華子建本來沒有考慮讓向梅一起去,辦公室每天也有一大堆事,向梅卻主動請纓,說是她熟悉各鄉情況,九點多就到下嶺鄉,下嶺鄉政府早已接到通知,鄉書記王炳森帶領鄉上幹部,早早的做準備,要迎接華子建了。
幾輛車就浩浩蕩蕩一路出了城,一道冰河過了,又是一道冰河。車輪子沾上的水不一會兒結成了冰,軋在凍得錚亮的雪道上滑得打晃。司機不時地下車敲打敲打,竭力增加著行車的安全係數。車子吼叫著,扭擺著,一步三滑地向前推進著,向梅抓緊扶手,不時透過反光鏡偷偷打量著後座上的華子建。
搖搖晃晃到了第一站,第一站就是下嶺鄉,鄉上的書記王炳森自然不敢大意,雖然還摸不著華子建的工作作風。
至少他是知道一點,這個華書記不是個等閑的人物,不要說自己個小小鄉書記了,連兩個縣長和書記都栽到了他的手上,所以一定要小心的對待,小心的應付。
鄉上的書記王炳森一年前才到下嶺鄉,他過去是外鄉的一個鄉長,因為跟吳書記跟的緊,去年吳書記經過努力,讓他坐上了這裏的書記位置,要說工作,也還可以,不管是縣上,或者是市裏的多次檢查,他都沒有給拖過後退,每個檢查組對他的評價都很不錯,但晴天一個霹靂,吳書記竟然說倒就倒了,這讓他又傷感,更擔心啊,現在一想起吳書記那不分場合的表揚他的話,他都感到是套在了脖子上的鎖鏈,也許那話將來會要他的命。
這一次華書記來下嶺鄉,他自然不敢大意,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住。
王炳森自己也準備了幾套匯報的預案,他很明白,在領導麵前一味展示成績,未必效果最佳,就算不認為是浮誇糊弄,也可能會因此認為形勢大好,進而層層加碼,提出更高要求,最後自作自受;而一味渲染困難,更會讓領導認為你庸碌無能,能力平庸,所以擺成績的同時,也要講困難,而如何運用的前提,關鍵在於摸清領導習慣,性格,愛好和意圖,奉迎配合,這也是兵法中的“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在具體視察工作安排上,書記王炳森也依法而為,把全鄉的所有工作,自己先和鄉上的其他幹部一起,仔細的篩選了一遍,去掉劣差的,留下好的。
喬小娟看得真切,一時還有了些羞澀,禁不住上去握了一把,口中叫著我的媽呀,感覺那熱的像剛烤熟的地瓜,她站在衛生間裏笑得前仰後合,說:“你今天可是跑不掉了。”
齊良陽一聲怪叫,見那根兒竟暴出一串串葡萄似的紫紅水泡,撓破這個那個冒出,仍是奇癢鑽骨。
齊良陽嗷嗷地跺腳,說:“喬小娟,你在醋漿裏給我下了毒,我死了也要告你個謀殺罪!我是不是喝了你的毒藥,就是剛才我進屋以後,你說是不是?”
喬小娟一屁股蹲到地上,拿牙刷沾了涼水在刷洗,說:“誰會想到藥勁這麽大?你說會不會拱爛了?”
齊良陽說:“拱爛了更好,眼不見心不煩。”喬小娟知道齊良陽故意說氣話給她聽,這一會裏也顧不上跟他使性子了,畢竟不是手上腳上,百多斤的大男人一輩子隻長了二兩重的無骨貨,能是當兒戲的?當務之急還是先把泡弄消了,真要爛掉,離起婚來也要費些口舌,多少中點用也比沒有強,留著吧。
慌慌張張地又把衣服穿了,扯著齊良陽要上醫院,急診室的女醫生還是個未婚的姑娘,學校裏解剖課是上過的,實習的卻是臭肉幹屍,這麽鮮活昂揚的還是第一次見到。臉上就有了紅暈,躲閃著讓男醫生查看,自己拿了棉球找酒精,又瞅一眼卻是借了腋下的空隙。
看見男醫生伸了頭檢查水泡,忍不住又吃吃地笑出聲來。
男醫生開始搖頭,說:“小謝小謝,你網上的見聞多,你看這是什麽泡?”
女醫生小謝就嚶嚶地答:“我學的是內科,你以為我上網專看男人的根基?”人卻湊過去,側著身子審量,心裏砰砰的急跳,鼻尖上浸出汗珠來,直起腰瞄一眼齊良陽。夾了棉球的手伸過去又縮迴來,說:“很癢是吧,你還真得忍著,抓破了會感染的。你怎麽穿了這麽一件睡衣,不是你的吧……”
男醫生又看女醫生小謝,女醫生小謝就閃開了,丟下棉球又看喬小娟,從外觀上把這對夫妻作了比較,看著也是一對陰盛陽衰的。
男醫生坐迴到椅子上,說:“你們還是到市醫院吧,那邊條件好些,這是緊要處,耽誤了了不得。”
喬小娟嚇出汗來,說:“你說了不得是什麽意思,能爛掉?”
男醫生說:“現在不好說,什麽病都有極點,過了極點就不好說了。”
兩個人又趕到市醫院,好在這是柳林市,不是洋河,熟人基本上沒有,找到一個老專家,這專家隻稍稍捏了捏齊良陽的根,就斷定齊良陽是肝陽上亢,毒氣侵表,化火化淤,破皮而出。他拉過處方簽,兩個手指在桌子上敲著,說:“吃什麽東西了?”
喬小娟說:“吃了一粒壯陽膠囊,是香港的速堅。”
老專家又拉過處方簽,開出疏肝敗毒滋陰潛陽的幾味藥,說:“我不敢說藥到病除,需要有個引子才好,隻是這引子倒有些難處”
喬小娟說:“大夫您隻管說,大不了揀貴的好的買就是了。”
專家搖搖頭,說:“什麽都不用買,隻須讓他空了就好,打開關鎖,淤火方可排出。”
迴到家裏兩個人又發生了口角,齊良陽不理她,拿著書進了臥室........
且不說齊良陽最近經常在家裏治病,華子建眼看就要放假了,他就和馮縣長簡單的交換了一下意見,表示想趕在春節前這幾天,到幾個偏遠的鄉進行慰問和檢查一下,也就是躲幾天,免得最近每天都是送禮和宴請喝酒。
毫無疑問,華子建離開了洋河縣城,馮縣長就要負責縣委和政府這邊的日常工作,當然,一些重大問題肯定還是要電話請示的。
“華書記,您就放心下去,有事我頂著。”副縣長說。
在當上縣長以後,馮建因為有華子建壓著,在一個他本身在政府也並不是具有絕對的權威,所以他就無法完全展現自己的豪邁和滿不在乎,隻能克製地表演胸有成竹。
華子建看看副縣長,他臉上的表情並沒有因為副縣長的信心滿滿而立刻放鬆,反而那種平靜似乎殘存著某種擔心。
在華子建這段時間的印象中,這位馮縣長是比較敢衝鋒陷陣的人,腦袋相應的比較單純一點,當然了,這裏說的單純隻是相對的,看和誰比了,對華子建來說,他就沒有太大的威脅,這樣更好,華子建自己是一個喜歡策略和計算的性格,他就一個可以為自己打衝鋒的副手,一張一弛,相互配合,隻要是協調得當,那一定是可以大獲全勝。
同時馮縣長不管是過去做副縣長還是現在提起來,他對華子建還是沒有絲毫的怠慢過,他也知道自己不是華子建的對手,雖然有自信和自滿,但那都是對別人,這也是華子建能夠接受用他的理由,有很多事必須要是要別人出麵的,馮建就像是自己的一個打手,那麽打手是不可以太弱的。
華子建現在已經是逐步的練就了一些官場中人的城府,他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他自己也是心裏明白,現在配備一位適合的搭檔不容易,最好是比他衝的猛一點,腦袋比他少根弦,這樣的人,才可以安全點。
當然,班子搭配各有利弊,你不可能去強求最好的效果,有好處的時候,也就同樣有了壞處,馮縣長的不是全無缺點,但缺點和缺點不一樣,有的是可以理解和諒解,有的是不能容忍可原諒的。
兩人又說了一會,華子建也隻好先這樣決定了,不過最近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大事情,鍛煉一下副縣長的掌控全局能力也不錯。
第二天一早,華子建就正式出發,他和辦公室的向梅主任一車,辦公室還有一個小夥和縣電視台幾個攝像工作人員還有一名女記者坐了一輛車,這是宣傳部門準備對書記慰問檢查工作進行全程報道。
還有一輛車坐了計委、宣傳部和兩位工作人員。
華子建本來沒有考慮讓向梅一起去,辦公室每天也有一大堆事,向梅卻主動請纓,說是她熟悉各鄉情況,九點多就到下嶺鄉,下嶺鄉政府早已接到通知,鄉書記王炳森帶領鄉上幹部,早早的做準備,要迎接華子建了。
幾輛車就浩浩蕩蕩一路出了城,一道冰河過了,又是一道冰河。車輪子沾上的水不一會兒結成了冰,軋在凍得錚亮的雪道上滑得打晃。司機不時地下車敲打敲打,竭力增加著行車的安全係數。車子吼叫著,扭擺著,一步三滑地向前推進著,向梅抓緊扶手,不時透過反光鏡偷偷打量著後座上的華子建。
搖搖晃晃到了第一站,第一站就是下嶺鄉,鄉上的書記王炳森自然不敢大意,雖然還摸不著華子建的工作作風。
至少他是知道一點,這個華書記不是個等閑的人物,不要說自己個小小鄉書記了,連兩個縣長和書記都栽到了他的手上,所以一定要小心的對待,小心的應付。
鄉上的書記王炳森一年前才到下嶺鄉,他過去是外鄉的一個鄉長,因為跟吳書記跟的緊,去年吳書記經過努力,讓他坐上了這裏的書記位置,要說工作,也還可以,不管是縣上,或者是市裏的多次檢查,他都沒有給拖過後退,每個檢查組對他的評價都很不錯,但晴天一個霹靂,吳書記竟然說倒就倒了,這讓他又傷感,更擔心啊,現在一想起吳書記那不分場合的表揚他的話,他都感到是套在了脖子上的鎖鏈,也許那話將來會要他的命。
這一次華書記來下嶺鄉,他自然不敢大意,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住。
王炳森自己也準備了幾套匯報的預案,他很明白,在領導麵前一味展示成績,未必效果最佳,就算不認為是浮誇糊弄,也可能會因此認為形勢大好,進而層層加碼,提出更高要求,最後自作自受;而一味渲染困難,更會讓領導認為你庸碌無能,能力平庸,所以擺成績的同時,也要講困難,而如何運用的前提,關鍵在於摸清領導習慣,性格,愛好和意圖,奉迎配合,這也是兵法中的“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在具體視察工作安排上,書記王炳森也依法而為,把全鄉的所有工作,自己先和鄉上的其他幹部一起,仔細的篩選了一遍,去掉劣差的,留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