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竟然真的是認識的?


    楊謝不由放慢了腳步,剛剛有些遲疑,阿海卻是一個大步跳到那口缸前:


    “是陳叔?麵和好了麽?包子什麽時候蒸上啊?”


    那中年人抬頭一笑:


    “你就是阿海啊,我是你陳叔,知道你愛吃包子!麵和好了,你姐還幫上忙了呢,包子蒸出來少不了你的!要肉餡兒還是菜餡兒啊?”


    阿海一聽就笑了,


    朝九兒看看,九兒也衝他一笑。


    “陳叔你記性真好!爹沒來,我姐還怕你認不出她呢!什麽餡兒的我都喜歡,咦,她就愛瞎摻和,能幫啥忙了?”


    阿海憨憨的模樣挺討喜,那陳叔揪起一塊麵團:


    “剛剛我這麵發得差了點兒,還是九兒厲害,


    她一來就幫我調了過來,這下,發得正正好!”


    他熱情的眼光落在九兒身上:


    “陳叔哪能不認識你們呢?這麽能幹的丫頭!長高了不少!老李家的麽!她爹那時帶她來吃飯,才這麽高。如今可比小時候漂亮多了!隨她爹,手巧!”


    說實話,九兒這幅模樣實在說不上漂亮。但人家長輩都愛這麽誇人,被誇的人也愛聽,九兒就聽得笑眯眯的。


    落在後頭的楊謝看著這一幕,好像有些沒趣,他“遝遝”走過來,訕訕一笑:


    “幾位都認識的啊!我也是新來的,叫楊謝,和阿海兄弟是同路來的,陳叔你多多關照啊!”


    阿海奇怪地看著楊謝:


    “我先前不是說過,人家陳叔和我爹早就認識嘛!不然我姐一來就去看陳叔?你又不是不知道!”


    楊謝尷尬地一笑:


    “我這,不太會說話哈……”


    陳叔倒是挺好說話,


    爽快地一擺手:


    “好說!都是在寶鶴樓討碗飯吃,大家互相照顧!有你陳叔在,餓不著你們,放心哈!”


    陳叔看向九兒和九兒小弟的神情熱情又親切,果然是看到了熟人的發自內心的欣慰。


    剛剛那個叫做“九兒”的小姑娘晃進來的時候,他也沒在意。這段時日,後廚裏進進出出的人多了。


    他正在專心地在缸裏和麵,這不僅是個吃力的活兒,還很見水平。麵點往往要出爐了才發現軟不軟澀不澀,可那時就晚了,所以在準備階段不能輕忽。


    他剛剛來,生怕搞砸了,有些放不開手腳,再三小心,總覺得麵的味兒不太對,可又說不上哪裏不對。明明發麵的時辰是掐好了的。


    這小姑娘站到他麵前,皺了皺鼻子,突然道:


    “大叔,這麵酵頭是不是加多了?堿味兒有些重啊!”


    他一怔,頭再低一點聞了聞,心裏一沉,


    果然如此,


    真是讀書人說的當局者迷,


    他怎麽就忘了這一茬?就不是發麵的問題,是酵頭搞差了!


    小姑娘又道:“加點兒醋就行啦!我家都這樣的。”


    陳叔會做麵點都是憑經驗和手感,成就成了,也有少數做砸了的時候,砸了也隻怨手不順運氣不好,卻沒動過腦子去找問題。


    他聽小姑娘說“加點兒醋”,雖然聽著新奇,可心裏卻突然一抖,迴想起麵點做不好時的那種澀味兒,下意識地再想想醋的酸味兒,似乎真有調和作用,竟然莫名其妙地認同了這個建議。


    說幹就幹,幾滴醋調和了一匙水揉進了濕麵,果然!麵缸裏不對勁的味兒消失了!白白的,香香的,可以預見,蒸出來也會是暄暄軟軟的。


    他鬆了口氣,正要謝謝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小姑娘,那小姑娘突然看著他笑了:


    “陳叔,我是九兒,李九兒,你不認識我啦!”


    “李九兒?”陳叔當然一開始是懵的,這姑娘跟他這麽熟稔的樣子,他實在不好意思說不認識人家。何況,人家還幫了他的忙,要不是熟人,人家能操這個心?


    “上次大集的時候,就前年,您和我爹一起待了好幾天呢!我那時跟著我爹,就是還小,這長了兩年,您就不認識了?哎呀,要是我爹來就好了。”


    “老……李?”陳叔猶豫著,試探著問道,“你爹帶著你時常一起來吃飯的?”


    經她這麽一提醒,陳叔好像也想起來是有那麽個熟人。


    說實話,他每次大集都認識不少朋友,姓李的有好幾個呢!


    主要是因為他會做飯,一群外鄉漢子聚在大集上做點小買賣,錢掙了一些,吃飯卻成問題。他便站出來說自己會做,大家湊份子讓他包辦,掙點饅頭煮個湯啥的,也不讓他白忙,又你帶點菜,我帶點酒,熱熱鬧鬧地一起吃,比一個人吃要快活的多!


    一來二去,大家夥兒就熟悉了,也有了些簡單的情分。


    似乎,確實,有兩個老李是帶著娃兒一起來的。隻是娃們都是一天一個樣,何況那時幾個小的都是鼻涕汗跡糊了半張臉,哪裏看得出模樣?


    他們在大集上混熟了,男人麽,幾頓飯的交情,很容易就稱兄道弟,大集過後麽,有緣就再見。


    好多兄弟都無緣了。


    沒想到這老李家的閨女是個有緣的,記得他這位陳叔呢!還特意來看他。


    這都過了兩年,人家姑娘個頭長了不說,也懂事了,臉兒洗洗幹淨,再梳起辮子穿得嫩一點,可就大不一樣了!


    印象裏跟在老李身後的娃兒都長成半大姑娘了!


    至於說這姑娘是否騙他?開玩笑,他就會做點麵和菜,人家騙他啥?根本沒什麽好圖的吧!


    而且人家說的有根有據,連他會來寶鶴樓會做白案都知道。他從前是跟人說過這樣的打算,又有工錢有管吃住。


    陳叔自發地往熟悉的方向想,越想越對,越想越熟。


    還有,很重要的,要不是熟人,人家哪會一來就熱心地幫他的忙?


    這可是他來寶鶴樓和的第一缸麵,堿味兒重了點雖也不算啥,可是到底美中不足,到時候麵底子發黃了結硬塊了,就顯不出他的白案水平來。


    幸好這丫頭手巧,人也熱心,幫他把味兒調過來了。


    九兒直點頭:“可不是!我爹就說陳叔肯定記得!”


    陳叔慚愧又感動,他連人家名字都快忘了,隻記得姓李,人家卻還記得來看他!前年他是忙了幾天飯,可他隻出了力,買米買菜的錢都是大夥兒湊的。說起來,他也沾了不少光。


    “哎呀,老李家的閨女,好侄女呀!”


    “我弟這迴也來了,叫阿海的那個,上次您跟我爹說,等我弟來了給他包包子吃,他這迴可是真的跟來了!”


    “那是當然!有你陳叔在呢!”


    九兒將舊事說得越細致,陳叔就越有熟悉感,人家說得有鼻子有眼,他想想也確實好像自己給人誇過口,當然,還不止一次說過這樣的客氣話。


    等阿海與楊謝進來的時候,陳叔和九兒早就敘完了舊、認上了親。


    所以,任是誰,一進來,看到的都是這幅其樂融融的叔侄相會的情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都仙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與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與語並收藏清都仙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