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聲哄道:“……別哭了,我已經長大了,再不是那樣的小娃兒了,也不會那麽容易受傷……你也長大了,已經嫁給我,有我愛護,不需要靠著爹娘生活了……將來咱們做了爹娘,也一定會做得好,咱們的孩子,不會受委屈的……”
陸蕪菱眼淚漸幹,在他懷裏默默說:“嗯……我……我近日給你親手做件衣裳……”
她素來不耐煩做針線,羅暮雪的衣裳雖然都是她親自挑選樣式,指派給丫鬟繡娘們做,但她不會親手去做。
成親時羅暮雪央她親手做個荷包,用來放他們兩人的頭發,如今一個多月了,她才剪裁好縫好,零零碎碎繡了兩三針。
今天居然主動要親手給做衣裳了……
羅暮雪知道她的心意,微微笑著,撫摸著她的頭發,道:“好,快些給我做,我盼著呢,若是像荷包那樣,隻恐我們都有了孩子,還未必能穿得上……”
90、動靜...
既然答應了羅暮雪,陸蕪菱就認真花了兩天時間,把荷包繡完了。
這個荷包是個玉白色底子,陸蕪菱給他繡了一些同色雲紋,在下麵繡了一點山峰和青鬆的頂,看上去倒是有點與眾不同。
這些雲紋,山峰鬆樹沒有人物動物那麽難繡,倒是沒怎麽暴露她繡工生疏,看上去還挺像模像樣的,繁絲直讚“意境好,極配姑爺”。
然後,陸蕪菱便準備開始完成承諾,給羅暮雪做衣裳,
她挑了一匹銀灰色的提花縐紗緞,如今天氣熱,雖然她做這件可能需要較長時間,不知道到時候氣候還合不合適,卻還是選了較為輕薄的料子。
努力努力,應該還是可以盡快完工的。
她領著繁絲和這裏原本就有的一個叫淡月的丫鬟,一起在繡樓的炕間裁衣裳。
陸蕪菱雖然不喜女紅,對於衣裳裁剪還是會的,“哢哢哢”便下了剪子,其間受到了繁絲和淡月的一些委婉指摘,不過陸蕪菱還是比較順利便完工了。
於是本來要讀書的時間,她坐在窗前縫著,一針一針,格外考驗人的耐心。
繁絲陪著她,看了忍不住道:“姑娘,我來縫那些看不見的針腳吧……”
陸蕪菱沒有答應。
羅暮雪迴家的時候,看到她低著頭,在窗下縫製的樣子,雪白頸項微微彎著,宛如天鵝。
他一下子便覺得這屋子裏黑楠木燈籠格窗欞
透進來的黃昏昏沉的光芒仿佛有一種陳久的馨香,彌漫在室內,仿佛室內的家什人物都慢慢變成精細的象牙雕刻,合著外頭夏日傍晚的餘熱,和晚風漸漸帶來的沁涼,草木葉子在烈日蒸曬下一日,氤氳出一種特殊的味道,伴著玉簪花的香氣,說不上來的味道,卻會被深深記到記憶裏。
至死難忘。
羅暮雪走進來,走到她身邊,陸蕪菱才發覺,抬頭發現脖子發僵,羅暮雪一隻手便罩住她後頸,輕輕替她揉,道:“天暗了,莫要傷眼睛了。”
陸蕪菱莞爾而笑,舉起手裏衣裳邀功:“可好看?”
羅暮雪瞥了一眼那銀灰色輕薄料子,道:“好看,穿來想必暖和。”
陸蕪菱站起來,略展了展腰,抱怨道:“累著呢,做件衣裳確實不容易,好在選的提花料子,倒是不用另外再繡什麽了,要不真是費勁死了。”
羅暮雪失笑道:“正該讓你知道知道辛苦呢。”說著動手替她收起,略正色道:“近來恐要有動靜了。”
陸蕪菱一怔,手裏頓時僵了。
她雖然知道羅暮雪是武將,而且是真刀實槍幹出來的,上過無數次戰場,但是往常並沒有什麽感覺。
包括上次他要出征,陸蕪菱當時正忙著恨他呢,又何嚐會去替他擔心?
何況對於一個不曾到過邊疆的閨閣小姐來說,出征意味的是十裏長亭,是臨別祭酒,是豪情萬千,是“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最多也不過傷感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可就連這傷感也是不真切的。
因為和自己無關。
這次,她心竟然狠狠一沉。
然後便似被壓著什麽東西,透不過氣來,半天才勉強露出一個微笑道:“那我該趕趕工了,得趕著你走之前,把衣裳做完。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
羅暮雪道:“卻也不好說,最近太子同四皇子拚了一次,直隸軍幾乎都覆沒了,四皇子雖說略占上風,也死了兩萬多人,大皇子殿下覺得時機不錯了。……衣裳實在不成等我迴來再給我吧,這幾日想帶你往邊疆走走,這裏雖然離大漠還遠,但也有戈壁草原,我同他們講一聲,趁這幾日帶你去看看,往日應承了你的。若是這次得勝,恐要直接進京,到時候使人來接女眷,便不知何時方得攜你同去了。”
陸蕪菱心裏也頗為歡喜去看看異域風光,隻是被離愁和擔憂壓在心上,卻是一時不得展顏,以至於晚
飯用得也不甚好。
羅暮雪頗為利落,跟她說完之後,第二日便去安排了,下午迴來通知她準備行李。
大皇子也非常人盡其用,雖然羅暮雪同他請假請得十分理直氣壯,大皇子想了想,道:“那便給你三天時間,順便帶著人去巡邊吧,否則你們輕車簡從,也不安全。”
羅暮雪怔了怔,無奈答應了。
大皇子說的也非全不在理。
陸蕪菱自然隻能帶著繁絲伺候,羅暮雪領了兩千人巡邊,也算是領著軍隊的,不能帶太多行李。
隻是盡量挑選了柔軟的墊褥,易帶的盥洗用具,幾乎沒帶首飾,衣裳也沒有帶很多,倒是怕路上沒有可吃的,各種醃製的食物帶了不少。
次日早上出發了,陸蕪菱和繁絲坐馬車,一個多月前逃迴途中被羅暮雪帶著騎馬,傷好多天不曾盡好,她雖不曾抱怨叫痛,那傷處看著也頗令人難忍,羅暮雪這次自然也不敢讓她再騎馬了。
繁絲雖是丫鬟,卻也是原先在陸府的大丫鬟,也是金蓴玉粒、嬌養長大的,上次受罪一點也不比陸蕪菱小,陸蕪菱不吭聲叫苦,她也不敢作聲而已,這次有馬車坐,也不怕顛簸嘔吐了,總比騎馬強。
兩人坐了馬車前半,後半車廂便是她們的行李。這次去,連運一路補給的糧草車都沒幾輛。
為何呢?
因為西安府一路往西北,除掉本地普通百姓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屯田。
這些屯田由低級士兵來進行,他們可以利用不打仗的時候來種田,這些田地,原來都是荒地,隻要分給他們耕種,開墾出來耕種之後,連續三年都能交足租子,就歸他們了。
但是這些田的田租是要交三成的,這三成由上頭的將領,當然主要就是大皇子和程家來收取,也是大皇子的一項重大收入。
而他私下會將這些屯田分封給手下重用的大將。
比如說羅暮雪。
他名下受封屯田有兩萬畝,也就是二百頃,這些田地並不是歸他,而是田租收益歸他。這些一年便是不少收入,遠遠超過他的俸祿。
而西北軍無仗可打時,是沒有俸祿的,他們必須去屯田,自己種植糧食,練軍,行軍,打仗時都俱有俸祿,因此西北軍的軍餉便要低一些,所以朝廷也對軍隊屯田樂見其成。
屯的田不過是比普通稅略高,比正常租地要便宜多了,士兵們大都是農民出身,所以也是
樂意為之。
本身有一定軍餉,所以糧食大多數人是吃不完的,這些餘下的糧食,也是大皇子統一收購。
屯田區有衛所,裏麵糧食充足,所以,羅暮雪帶著人巡邊,是不需要隨軍攜帶多少糧草的。甚至連住處都有。
因此這一路,陸蕪菱比起逃迴來時,要舒服得多。
走了一天,不曾看到一點黃沙草原,盡是無邊無際的田地,綠油油的,看著十分喜人,這裏不同江南,地方小,總是有村莊水塘河流可見,而是大片大片,除了這綠綠田地什麽都看不到,連起伏都少。看著頗為神奇。
這附近正是羅暮雪受封的屯田,於是指給她看,到遠處哪裏。
羅暮雪又道:“我初從軍時,還沒有屯田製,大約我十五歲左右,大皇子來西疆曆練,才正式提出來的,對朝廷不過說以此養軍,反正朝廷每次撥糧餉是少撥了不少,因而樂見其成。隻是屯田官的職務,總有各係人馬想往裏安置。”
陸蕪菱道:“大皇子殿下甚有治國治軍之才。隻是屯田製不是開朝以來便有的嗎?”
羅暮雪微微詫異道:“這個你也知道?
本朝開國時候的屯田製實則上就是驅使士兵去種田,種田所得,全歸軍隊朝廷所有,士兵們改吃多少拿多少,全無變化。危急時尚好,但承平日久,士兵又不是奴隸,又要打仗又要種田,自己還一無所獲,一點好處也沒有,誰肯好好幹呢?所以建國後,屯田製便名存實亡,一年那麽多屯田出不來什麽東西,許多地都慌了,直到大皇子殿下提出細則……”
陸蕪菱笑道,“那你可曾種過地?”
羅暮雪頗為驕傲,“我那時雖是十五歲,已經是軍官了。自然是不種田的。”
又往西北走,終於走到一處戈壁,確實是黃沙碎石漫漫,極為壯觀,為陸蕪菱平生僅見。
但她更喜歡草原,這裏的草原稀疏,沒有她逃亡路上看到的東胡人的草原豐美,然而藍天白雲,綠野如海,確實美不勝收。
羅暮雪不時帶她騎會馬,在草原上縱馬疾馳,風聲大得聽不到身邊人說些什麽,他們倆人縱聲大笑。
這樣的生活,陸蕪菱覺得實在很美好。
91、別離與豔聞...
可惜,三天時間很快便過去了,等他們迴到西安府,羅暮雪便要準備出征了。
羅暮雪準備將她安置到程家去,免得她自己單身
一人不安全,迴到家便開始張羅著收拾,將繁絲為首的幾個大丫鬟忙得人仰馬翻,又要收拾羅暮雪出征時的各種物品,又要收拾陸蕪菱帶去程家的隨身物品。
繁絲如今幾乎是這裏的內管家了,這裏的下人以原先這裏的富商主人留下的居多,也有程家所贈的一些粗使,自然都是唯繁絲馬首是瞻,頗有人跟在她後頭奉承。
有時候聊天,也有淡雲這樣的大丫鬟同她笑言:“繁絲姐姐可算是熬出來了。”
繁絲雖笑而不語,心中未必不自得。
她對陸蕪菱的忠心耿耿本不過是出自本心,說是愚忠也不為過,並沒有想起自己能得到什麽好結果,現在眼看自己家姑娘已是得了好婚事,姑爺也是十分愛重,自己的生活眼看日漸越來越好,不免也就想起自己終身。
她迴想起那些不堪迴首的日子,自己被如何百般糟踐……幸而姑娘想著自己,還是脫出了苦海……
以後……自己畢竟失了貞,恐怕不在意的男人也多為著自己在姑娘姑爺跟前的體麵,與其被這樣娶了,還不如一輩子在姑娘跟前伺候。
她比陸蕪菱大兩歲,今年已經十八歲了,等二十歲,便自梳了罷。
羅暮雪親自去程家拜托,對程老夫人長揖道:“義母,我不在時,蕪菱便拜托您了,她年輕稚弱,請您萬事多多照應。”
程老夫人一如既往客氣又慈愛,道:“放心,我自己的義女,我不照應她誰來照應?你們男人就隻管打你們的仗,準保迴來還給你時一根頭發絲兒也少不了。”
眾人皆笑,陸蕪菱有些臉紅笑道:“有義母領著,還可有所進益,便是掉了幾根頭發絲兒,也是不妨事的。”
於是笑聲更著。
不過程家女眷們為了陸蕪菱卻是非常經心,不但騰出了一個非常好的院子來給她獨住,且因為上次陳紅英丫鬟下毒的事情,程家幹脆請大皇子妃把她接去住了事,省得在自己家弄出好事來。
陸蕪菱的十六歲生日已經隻有半個月了,可遺憾的是,羅暮雪已經不能等到彼時了,於是這幾天便提前給她過,也沒有請人,隻是二人自己置了一桌酒菜,羅暮雪又買了一枚鑲嵌一朵白玉玉簪花的金釵和一對紅色石榴石雕琢成石榴花形狀的赤金耳塞給她,實在是西北鑲嵌精美的東西不多,竟是找不到成套又漂亮的。
這兩件白玉完美無瑕,雕琢手藝精湛,石榴石的雕琢也是出自一派的風格,也是羅暮雪偶爾間尋覓
到的。
到那一天清晨時,陸蕪菱同程老夫人,朱氏一起送大軍出征。
羅暮雪跟隨在程老將軍和程果毅身後,穿了一身亮銀甲,騎著他那匹黑馬,腰背比別人都格外挺直,腰間跨著長劍,英俊勇武如戰神一般,他的馬也比別人高,更顯得鶴立雞群,隨著馬匹起伏,他的身形也便隨之起伏,極為自然熟稔,仿佛和馬匹是共生的一般,起伏前行的身體充滿力量和優美。
道畔榴花正豔。
陸蕪菱覺得胸中感受難以描述,即便想寫成詩,也竟然隻能無言而已。
憂慮,期待,擔心,和飄忽無際的惶恐……
上次不曾送他,也未能有這般揪心的感受。
她側目看到穿了一身紫褐色團花錦緞褙子的程老夫人淡然無波的麵孔,心裏一頓。
程老夫人她一生,不知道多少次,送程老將軍,和兒子們奔赴戰場。
有時候等迴來了,有時候等了,卻再也迴不來。
什麽時候,才能忍住不落淚?
陸蕪菱覺得自己沒有哭,但是麵前那肅然而過的隊伍卻已經模糊不清了。
恍惚裏那黑馬銀甲停在了自己麵前,聽到那日夜聽聞,熟悉萬分的聲音響起,低厚清越兼具,悅耳無比的聲音低如路過的風:“……擦擦淚,莫哭,我會平安歸來……”
得得馬蹄聲又一次響起,慢慢的,淹沒在如海如浪的馬蹄聲裏,漸漸遠去,再也不複聞……
大軍終於全都出了城。
女眷們不會再送出城去了。
朱氏已經哭得淚如雨下。
程老夫人看看她,喟歎:“次次出征,次次哭,你又得多少眼淚?能哭得多少年?”
朱氏泣不成聲道:“孩兒……沒出息,叫娘跟著傷心了……”
程老夫人歎道:“我老了,想哭也無淚了,等你到我這境地,便知道了,我隻望我受過的苦處,你這一輩子也莫要受……”
又看到另一邊陸蕪菱雖然無聲無息,白玉般秀雅麵龐上卻也是淚跡斑駁,再次歎道:“你這孩子,也莫要哭了,羅將軍是長壽富貴的相貌哩。”
陸蕪菱接過繁絲遞過來的繡帕,胡亂抹了眼淚,道:“義母,我無事。”
沒了男人們,後院的女
陸蕪菱眼淚漸幹,在他懷裏默默說:“嗯……我……我近日給你親手做件衣裳……”
她素來不耐煩做針線,羅暮雪的衣裳雖然都是她親自挑選樣式,指派給丫鬟繡娘們做,但她不會親手去做。
成親時羅暮雪央她親手做個荷包,用來放他們兩人的頭發,如今一個多月了,她才剪裁好縫好,零零碎碎繡了兩三針。
今天居然主動要親手給做衣裳了……
羅暮雪知道她的心意,微微笑著,撫摸著她的頭發,道:“好,快些給我做,我盼著呢,若是像荷包那樣,隻恐我們都有了孩子,還未必能穿得上……”
90、動靜...
既然答應了羅暮雪,陸蕪菱就認真花了兩天時間,把荷包繡完了。
這個荷包是個玉白色底子,陸蕪菱給他繡了一些同色雲紋,在下麵繡了一點山峰和青鬆的頂,看上去倒是有點與眾不同。
這些雲紋,山峰鬆樹沒有人物動物那麽難繡,倒是沒怎麽暴露她繡工生疏,看上去還挺像模像樣的,繁絲直讚“意境好,極配姑爺”。
然後,陸蕪菱便準備開始完成承諾,給羅暮雪做衣裳,
她挑了一匹銀灰色的提花縐紗緞,如今天氣熱,雖然她做這件可能需要較長時間,不知道到時候氣候還合不合適,卻還是選了較為輕薄的料子。
努力努力,應該還是可以盡快完工的。
她領著繁絲和這裏原本就有的一個叫淡月的丫鬟,一起在繡樓的炕間裁衣裳。
陸蕪菱雖然不喜女紅,對於衣裳裁剪還是會的,“哢哢哢”便下了剪子,其間受到了繁絲和淡月的一些委婉指摘,不過陸蕪菱還是比較順利便完工了。
於是本來要讀書的時間,她坐在窗前縫著,一針一針,格外考驗人的耐心。
繁絲陪著她,看了忍不住道:“姑娘,我來縫那些看不見的針腳吧……”
陸蕪菱沒有答應。
羅暮雪迴家的時候,看到她低著頭,在窗下縫製的樣子,雪白頸項微微彎著,宛如天鵝。
他一下子便覺得這屋子裏黑楠木燈籠格窗欞
透進來的黃昏昏沉的光芒仿佛有一種陳久的馨香,彌漫在室內,仿佛室內的家什人物都慢慢變成精細的象牙雕刻,合著外頭夏日傍晚的餘熱,和晚風漸漸帶來的沁涼,草木葉子在烈日蒸曬下一日,氤氳出一種特殊的味道,伴著玉簪花的香氣,說不上來的味道,卻會被深深記到記憶裏。
至死難忘。
羅暮雪走進來,走到她身邊,陸蕪菱才發覺,抬頭發現脖子發僵,羅暮雪一隻手便罩住她後頸,輕輕替她揉,道:“天暗了,莫要傷眼睛了。”
陸蕪菱莞爾而笑,舉起手裏衣裳邀功:“可好看?”
羅暮雪瞥了一眼那銀灰色輕薄料子,道:“好看,穿來想必暖和。”
陸蕪菱站起來,略展了展腰,抱怨道:“累著呢,做件衣裳確實不容易,好在選的提花料子,倒是不用另外再繡什麽了,要不真是費勁死了。”
羅暮雪失笑道:“正該讓你知道知道辛苦呢。”說著動手替她收起,略正色道:“近來恐要有動靜了。”
陸蕪菱一怔,手裏頓時僵了。
她雖然知道羅暮雪是武將,而且是真刀實槍幹出來的,上過無數次戰場,但是往常並沒有什麽感覺。
包括上次他要出征,陸蕪菱當時正忙著恨他呢,又何嚐會去替他擔心?
何況對於一個不曾到過邊疆的閨閣小姐來說,出征意味的是十裏長亭,是臨別祭酒,是豪情萬千,是“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最多也不過傷感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可就連這傷感也是不真切的。
因為和自己無關。
這次,她心竟然狠狠一沉。
然後便似被壓著什麽東西,透不過氣來,半天才勉強露出一個微笑道:“那我該趕趕工了,得趕著你走之前,把衣裳做完。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
羅暮雪道:“卻也不好說,最近太子同四皇子拚了一次,直隸軍幾乎都覆沒了,四皇子雖說略占上風,也死了兩萬多人,大皇子殿下覺得時機不錯了。……衣裳實在不成等我迴來再給我吧,這幾日想帶你往邊疆走走,這裏雖然離大漠還遠,但也有戈壁草原,我同他們講一聲,趁這幾日帶你去看看,往日應承了你的。若是這次得勝,恐要直接進京,到時候使人來接女眷,便不知何時方得攜你同去了。”
陸蕪菱心裏也頗為歡喜去看看異域風光,隻是被離愁和擔憂壓在心上,卻是一時不得展顏,以至於晚
飯用得也不甚好。
羅暮雪頗為利落,跟她說完之後,第二日便去安排了,下午迴來通知她準備行李。
大皇子也非常人盡其用,雖然羅暮雪同他請假請得十分理直氣壯,大皇子想了想,道:“那便給你三天時間,順便帶著人去巡邊吧,否則你們輕車簡從,也不安全。”
羅暮雪怔了怔,無奈答應了。
大皇子說的也非全不在理。
陸蕪菱自然隻能帶著繁絲伺候,羅暮雪領了兩千人巡邊,也算是領著軍隊的,不能帶太多行李。
隻是盡量挑選了柔軟的墊褥,易帶的盥洗用具,幾乎沒帶首飾,衣裳也沒有帶很多,倒是怕路上沒有可吃的,各種醃製的食物帶了不少。
次日早上出發了,陸蕪菱和繁絲坐馬車,一個多月前逃迴途中被羅暮雪帶著騎馬,傷好多天不曾盡好,她雖不曾抱怨叫痛,那傷處看著也頗令人難忍,羅暮雪這次自然也不敢讓她再騎馬了。
繁絲雖是丫鬟,卻也是原先在陸府的大丫鬟,也是金蓴玉粒、嬌養長大的,上次受罪一點也不比陸蕪菱小,陸蕪菱不吭聲叫苦,她也不敢作聲而已,這次有馬車坐,也不怕顛簸嘔吐了,總比騎馬強。
兩人坐了馬車前半,後半車廂便是她們的行李。這次去,連運一路補給的糧草車都沒幾輛。
為何呢?
因為西安府一路往西北,除掉本地普通百姓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屯田。
這些屯田由低級士兵來進行,他們可以利用不打仗的時候來種田,這些田地,原來都是荒地,隻要分給他們耕種,開墾出來耕種之後,連續三年都能交足租子,就歸他們了。
但是這些田的田租是要交三成的,這三成由上頭的將領,當然主要就是大皇子和程家來收取,也是大皇子的一項重大收入。
而他私下會將這些屯田分封給手下重用的大將。
比如說羅暮雪。
他名下受封屯田有兩萬畝,也就是二百頃,這些田地並不是歸他,而是田租收益歸他。這些一年便是不少收入,遠遠超過他的俸祿。
而西北軍無仗可打時,是沒有俸祿的,他們必須去屯田,自己種植糧食,練軍,行軍,打仗時都俱有俸祿,因此西北軍的軍餉便要低一些,所以朝廷也對軍隊屯田樂見其成。
屯的田不過是比普通稅略高,比正常租地要便宜多了,士兵們大都是農民出身,所以也是
樂意為之。
本身有一定軍餉,所以糧食大多數人是吃不完的,這些餘下的糧食,也是大皇子統一收購。
屯田區有衛所,裏麵糧食充足,所以,羅暮雪帶著人巡邊,是不需要隨軍攜帶多少糧草的。甚至連住處都有。
因此這一路,陸蕪菱比起逃迴來時,要舒服得多。
走了一天,不曾看到一點黃沙草原,盡是無邊無際的田地,綠油油的,看著十分喜人,這裏不同江南,地方小,總是有村莊水塘河流可見,而是大片大片,除了這綠綠田地什麽都看不到,連起伏都少。看著頗為神奇。
這附近正是羅暮雪受封的屯田,於是指給她看,到遠處哪裏。
羅暮雪又道:“我初從軍時,還沒有屯田製,大約我十五歲左右,大皇子來西疆曆練,才正式提出來的,對朝廷不過說以此養軍,反正朝廷每次撥糧餉是少撥了不少,因而樂見其成。隻是屯田官的職務,總有各係人馬想往裏安置。”
陸蕪菱道:“大皇子殿下甚有治國治軍之才。隻是屯田製不是開朝以來便有的嗎?”
羅暮雪微微詫異道:“這個你也知道?
本朝開國時候的屯田製實則上就是驅使士兵去種田,種田所得,全歸軍隊朝廷所有,士兵們改吃多少拿多少,全無變化。危急時尚好,但承平日久,士兵又不是奴隸,又要打仗又要種田,自己還一無所獲,一點好處也沒有,誰肯好好幹呢?所以建國後,屯田製便名存實亡,一年那麽多屯田出不來什麽東西,許多地都慌了,直到大皇子殿下提出細則……”
陸蕪菱笑道,“那你可曾種過地?”
羅暮雪頗為驕傲,“我那時雖是十五歲,已經是軍官了。自然是不種田的。”
又往西北走,終於走到一處戈壁,確實是黃沙碎石漫漫,極為壯觀,為陸蕪菱平生僅見。
但她更喜歡草原,這裏的草原稀疏,沒有她逃亡路上看到的東胡人的草原豐美,然而藍天白雲,綠野如海,確實美不勝收。
羅暮雪不時帶她騎會馬,在草原上縱馬疾馳,風聲大得聽不到身邊人說些什麽,他們倆人縱聲大笑。
這樣的生活,陸蕪菱覺得實在很美好。
91、別離與豔聞...
可惜,三天時間很快便過去了,等他們迴到西安府,羅暮雪便要準備出征了。
羅暮雪準備將她安置到程家去,免得她自己單身
一人不安全,迴到家便開始張羅著收拾,將繁絲為首的幾個大丫鬟忙得人仰馬翻,又要收拾羅暮雪出征時的各種物品,又要收拾陸蕪菱帶去程家的隨身物品。
繁絲如今幾乎是這裏的內管家了,這裏的下人以原先這裏的富商主人留下的居多,也有程家所贈的一些粗使,自然都是唯繁絲馬首是瞻,頗有人跟在她後頭奉承。
有時候聊天,也有淡雲這樣的大丫鬟同她笑言:“繁絲姐姐可算是熬出來了。”
繁絲雖笑而不語,心中未必不自得。
她對陸蕪菱的忠心耿耿本不過是出自本心,說是愚忠也不為過,並沒有想起自己能得到什麽好結果,現在眼看自己家姑娘已是得了好婚事,姑爺也是十分愛重,自己的生活眼看日漸越來越好,不免也就想起自己終身。
她迴想起那些不堪迴首的日子,自己被如何百般糟踐……幸而姑娘想著自己,還是脫出了苦海……
以後……自己畢竟失了貞,恐怕不在意的男人也多為著自己在姑娘姑爺跟前的體麵,與其被這樣娶了,還不如一輩子在姑娘跟前伺候。
她比陸蕪菱大兩歲,今年已經十八歲了,等二十歲,便自梳了罷。
羅暮雪親自去程家拜托,對程老夫人長揖道:“義母,我不在時,蕪菱便拜托您了,她年輕稚弱,請您萬事多多照應。”
程老夫人一如既往客氣又慈愛,道:“放心,我自己的義女,我不照應她誰來照應?你們男人就隻管打你們的仗,準保迴來還給你時一根頭發絲兒也少不了。”
眾人皆笑,陸蕪菱有些臉紅笑道:“有義母領著,還可有所進益,便是掉了幾根頭發絲兒,也是不妨事的。”
於是笑聲更著。
不過程家女眷們為了陸蕪菱卻是非常經心,不但騰出了一個非常好的院子來給她獨住,且因為上次陳紅英丫鬟下毒的事情,程家幹脆請大皇子妃把她接去住了事,省得在自己家弄出好事來。
陸蕪菱的十六歲生日已經隻有半個月了,可遺憾的是,羅暮雪已經不能等到彼時了,於是這幾天便提前給她過,也沒有請人,隻是二人自己置了一桌酒菜,羅暮雪又買了一枚鑲嵌一朵白玉玉簪花的金釵和一對紅色石榴石雕琢成石榴花形狀的赤金耳塞給她,實在是西北鑲嵌精美的東西不多,竟是找不到成套又漂亮的。
這兩件白玉完美無瑕,雕琢手藝精湛,石榴石的雕琢也是出自一派的風格,也是羅暮雪偶爾間尋覓
到的。
到那一天清晨時,陸蕪菱同程老夫人,朱氏一起送大軍出征。
羅暮雪跟隨在程老將軍和程果毅身後,穿了一身亮銀甲,騎著他那匹黑馬,腰背比別人都格外挺直,腰間跨著長劍,英俊勇武如戰神一般,他的馬也比別人高,更顯得鶴立雞群,隨著馬匹起伏,他的身形也便隨之起伏,極為自然熟稔,仿佛和馬匹是共生的一般,起伏前行的身體充滿力量和優美。
道畔榴花正豔。
陸蕪菱覺得胸中感受難以描述,即便想寫成詩,也竟然隻能無言而已。
憂慮,期待,擔心,和飄忽無際的惶恐……
上次不曾送他,也未能有這般揪心的感受。
她側目看到穿了一身紫褐色團花錦緞褙子的程老夫人淡然無波的麵孔,心裏一頓。
程老夫人她一生,不知道多少次,送程老將軍,和兒子們奔赴戰場。
有時候等迴來了,有時候等了,卻再也迴不來。
什麽時候,才能忍住不落淚?
陸蕪菱覺得自己沒有哭,但是麵前那肅然而過的隊伍卻已經模糊不清了。
恍惚裏那黑馬銀甲停在了自己麵前,聽到那日夜聽聞,熟悉萬分的聲音響起,低厚清越兼具,悅耳無比的聲音低如路過的風:“……擦擦淚,莫哭,我會平安歸來……”
得得馬蹄聲又一次響起,慢慢的,淹沒在如海如浪的馬蹄聲裏,漸漸遠去,再也不複聞……
大軍終於全都出了城。
女眷們不會再送出城去了。
朱氏已經哭得淚如雨下。
程老夫人看看她,喟歎:“次次出征,次次哭,你又得多少眼淚?能哭得多少年?”
朱氏泣不成聲道:“孩兒……沒出息,叫娘跟著傷心了……”
程老夫人歎道:“我老了,想哭也無淚了,等你到我這境地,便知道了,我隻望我受過的苦處,你這一輩子也莫要受……”
又看到另一邊陸蕪菱雖然無聲無息,白玉般秀雅麵龐上卻也是淚跡斑駁,再次歎道:“你這孩子,也莫要哭了,羅將軍是長壽富貴的相貌哩。”
陸蕪菱接過繁絲遞過來的繡帕,胡亂抹了眼淚,道:“義母,我無事。”
沒了男人們,後院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