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不會迴來接她陪著她了,麵上卻還笑著道“好”,又請求道:“我隻這個妹妹,本就苦命,求祖母和母親帶了去,護她周全。”
老太太想到陸蕪菱和羅暮雪的婚約,眼中精光一閃,毫不猶豫道:“好,你隻管放心。”
陸蕪菱卻驀然站起,平靜道:“謝謝老太太太太的好意,隻是我也隻有此一姐,斷然不能在她大腹便便即將臨盆時拋下她,請老太太和太太隻管放心去,我自會留下來照顧姐姐。”
一時大太太臉上有些訕訕的掛不住,陸蕪蘅罵道:“你這牛性難改的死丫頭,你一個沒嫁過人的,能幫我什麽,能照顧我什麽?老太太太太體恤你,還有錯不成!你趕緊去收拾東西,別惹我動氣!”
陸蕪菱將手放在陸蕪蘅的手背上,溫言道:“姐姐莫要如此,你也知道我性子,既然開口,斷然難改,放你自己在這裏,我死也難安心……何況大老爺三老爺和恁多族人都留下來,咱們留下又怕什麽?”
陸蕪蘅強作冷漠道:“隨你!”卻止不住淚流滿麵。
老太太等人苦勸了幾句,都被陸蕪菱含笑應付過去,她本就善辯,別人要是講理,卻是說不過她的,最後也隻好由她。
55、密庫...
女眷們離去時,也帶了貼身侍婢,男仆們鮮少有跟去的,要跟著崔家男丁駐守在這裏,隻有一小部分格外忠心可靠的,跟去照顧伺候兼保護女眷。已經嫁人的仆婦們則是大都跟自己男人留下,隻有很少特別倚為心腹的才得以跟隨。
畢竟車馬也是有限的,還有那麽多行李。
一時間,崔家鬧哄哄的,那頭等受寵的仆婦和貼身大丫鬟們自然不怕,那些二等三等的就不好說了,短短一夜間,走門路的,送禮的,真是拿出了渾身解數。
不管如何,第二天清晨,該出發的終究要出發。
偌大的崔家,一下子少了將近三分之一人口,尤其是鶯紅柳綠的女子們,頓時就冷清寂寥,又因為局勢的緊張,到處都是一種肅殺沉凝的氣氛。
陸蕪菱不禁就懷念起過年時候的光景。
也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事情,那時候一片祥和闊裕,崔家的新年古禮很多,雖然不是像外麵無節無製地鬧騰,卻也頗為熱鬧。
從一進臘月開始,便要做臘八粥,孩子們就開始盼著過年了,到了二十三祭灶,做灶糖灶餅,然後寫春聯……陸蕪蘅還讓她寫了幾幅,崔家有些文才的男
子們俱都要動手……同時也依據古禮做桃符,桃人。
除夕晚上除了豐盛筵席,還要吃餃子,年糕,喝桃湯,柏酒,飯後不睡覺,要團年守歲,陸蕪菱還得了老太太和陸蕪蘅夫妻給的守歲錁子。
正日子裏更熱鬧,早上喝屠蘇酒,殺雞著門,崔家所有人互相走動道賀,因這般近便,同族隔鄰而居,分外親近,十分有趣,和別處都不同。
才不過幾個月啊,就覺得仿佛過了好幾年一般。
外頭的柳樹楊樹梨樹石榴樹俱都長了葉子,迎春花桃花已經開敗了,櫻桃花石榴花剛剛開,本是一年裏最欣欣向榮的時候,卻因為人禍,弄成這般。
如今,各地都有逃荒的難民,已經有一股流民聚集在崔家外頭,崔家雖有糧,卻是人口也多,也怕惹禍,竟絲毫不施,連米湯也不施舍。
大門緊閉,牆壁堅固高聳。
說不上固若金湯,但是小股散軍是不怕的。
也不是崔家狠心,實在是經曆年歲久了,就知道事情,亂世裏頭,因為心軟布施最後被災民衝進來將全家殺死的從來不少見。
何況,崔家的存糧已經運了一半走,剩下的,自己還要過活。
不過,聽到牆外哀求痛哭謾罵聲徹夜不絕,也實在是令人如芒刺在背。
陸蕪菱心裏不得勁,陸蕪蘅歎道:“漫說你,就是我,也想為肚子裏的孩子積點福德,外頭還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寡母的,差一口吃的,興許就熬不過去……可是,咱們也是有心無力……”
陸蕪菱也知道這道理,雖然心下難過,卻也不至於不懂事去偷偷開門布施。
果然,災民們求了哭了一天兩夜,終於在第三天外頭響聲雷動,去砍來了大樹,開始撞大門,喊殺聲震天,隱隱聽得有人叫著:“把這些喝咱們血的財主們打死,大家分糧食!”
陸蕪菱聽了有些哭笑不得,陸蕪蘅曾跟她說崔家家訓有一條,待佃戶以善,田租須比別家便宜一成,何況這些災民都是外來的,不知道崔家哪裏去喝他們的血了。
麵對災民攻打,崔家早有準備,牆上往下澆熱水熱油,又有善射的子弟一箭射死了那個叫囂最厲害的,這才嚇得那些災民往後退了退。十幾個拿著弓箭的崔家字紛紛搭弓射箭,又射死幾人,災民們這才害怕了,知道崔家是塊不好啃的硬骨頭,歇了手,下午的時候紛紛動身去了。
隻剩下些真正走不動的老幼婦孺,崔家這
才開了門,給了麵餅吃食,接濟了一番。
可是,軍情卻越發緊急起來,外出打聽消息的忠仆迴來道,大股北伐軍已經距此不過一百裏,雖然他們的目標是縣城,崔家並不在他們的行軍路線上,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繞過來發一筆橫財?
崔大老爺和崔三老爺帶著族中子侄留守,此刻已經是開始禁夜輪值,也把青壯男子,不論是崔家孩子還是奴仆,都集合起來日日訓練,食物供應也開始限製了。
陸蕪菱早搬來和陸蕪蘅同住,陸蕪蘅身邊的宋媽媽,紫燕綠蟻都是留下來的,還有老太太身邊的周嬤嬤,老太太找好的穩婆,倒是不缺人伺候。
但難免人心浮動。
她曾聽到宋媽媽和周嬤嬤聊天,問:“嬤嬤辛苦了,為著我們大奶奶,竟是要冒險留在這裏。”
周嬤嬤道:“主子吩咐做什麽,哪裏有我們委屈的份兒?何況老太太把我家兒子媳婦孫子一家子都帶走了,我這一把快進棺材的年紀了,就算萬一有個什麽事兒也不委屈。”
宋媽媽聞言感傷道:“我家小小子才十四歲,如今我走不了,他也隻好跟著留下來,全家子都在這裏,萬一……”說著紅了眼圈,“隻能怪我們命不好,大奶奶早不懷上晚不懷上,偏偏這時候……”話裏話外,免不了怨懟。
宋媽媽是陸蕪蘅重用的管事媽媽,陸蕪菱聽了胸口氣悶,但她不願在這時再處置奴婢,更不願意讓即將臨盆的姐姐去為這樣小事傷心操心。
姐姐打從老太太她們走了,知道崔勝儀也不會迴來,便沉默了許多,也日漸消瘦。
而慢慢的,供應的東西也漸漸差了,每人每日都有定例,聽說這還是優待陸蕪蘅這裏,崔家很多分家存糧少的,都開始吃族中分派的紅薯等粗糧了,至於菜蔬和肉,存貨都不會多,能吃得上的也就是陸蕪蘅和大老爺三老爺了。
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且因為有人隻能吃粗糧,填不飽肚子,怨憎的話也多了起來。
到了五月初九,聞說北伐軍已經攻破了旁邊的沂興縣城。
這一日晚間,陸蕪菱被搖醒,繁絲穿著中衣,披著夾衣,悄聲道:“大老爺親自來了,大姑娘叫你一起過去呢。”
陸蕪菱點頭,迅速清醒起身,在繁絲的幫助下飛快穿了衣裳梳了頭。出去陸蕪蘅的小廳裏,
大老爺年下曾經遠遠見過一次,崔勝儀長得似父親,麵目俊朗清雋,大老爺要
嚴肅些,麵上有些皺紋,眉頭深蹙,這短短幾個月似瘦了不少,也似老了十歲。
陸蕪菱站在遠處行了個福禮,口稱“大伯父”。又見粗使丫頭一個不見,隻有周嬤嬤宋媽媽紫燕綠蟻四個人在,正忙碌收拾東西。
大老爺轉身對著她,滿麵嚴肅和倦意,道:“你和你的丫鬟撿最要緊的東西收拾一下。”
陸蕪菱也沒問為什麽,應了是,轉身便和繁絲去收拾細軟和重要東西。
陸蕪蘅挺著大肚子,被紫燕和穩婆扶著,周嬤嬤宋媽媽和綠蟻手裏都提了大大小小包袱。
陸蕪菱本沒太多東西可收拾,收拾的都是緊要之物,如大毛皮裘這樣,雖然貴重但是最近用不上的東西,她根本沒拿,繁絲手裏,隻拎了三個包袱。
大老爺讓兩個親信,用軟架抬了陸蕪蘅,一行人悄無聲息,到了正房的後書房,大老爺讓親信們出去,隻留了這一屋子女人。
他陰沉沉看了周嬤嬤等六人一眼,沉聲道:“你們都跪下!”
拿著包袱的下人都跪了下來,紫燕將陸蕪蘅交給陸蕪菱,也跟著跪了,穩婆嚇了一跳,也慌忙跟著跪下。
大老爺道:“你們發誓,入了密庫,除非我們再打開,否則你們不準擅自出去!不論將來如何,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此地,包括家人!”
那六人驚疑不定,都發了毒誓。
大老爺冷冷道:“你們都記好了,若是背主,崔家不容你們!”
然後他去多寶架上掰開一隻花瓶,推開了半堵牆,裏麵也有階梯,他手執油燈,當先下去,又令眾人跟上。
底下幽深陰涼,階梯很多,走了七八十級台階,方才進了一間底下的房間,裏麵懸著不少夜明珠。
這裏是崔家密庫,大約有七八間屋子,又有放秘寶金銀的一間地庫和存糧的地庫。
大老爺看著眾人安置下來,對陸蕪蘅道:“兒媳婦,時局危難,你躲在這裏生產,一應物品,都已準備好了,有一間屋子還有煙道,可以燒水燒飯,糧庫裏的糧食就你們幾人吃,吃個兩三年也吃不完,你們安心待著,若是賊兵退了,我自然會親自來開門叫你們出來,這幾日我會叫錢忠來每日午時來送飯,若是他哪天沒來,你們就自鎖了這裏。”
這一番話說了,幾個女人都忍不住哭了出來,連陸蕪蘅也哽咽起來:“父親,若是敵軍勢大,您便也躲進來罷。”
大老爺搖了搖頭
:“你好生誕下子嗣,為我崔家延續,便是我崔家的功臣。”
56、地室...
崔家秘庫裏並不好過。
畢竟是在地下,又陰又潮。
雖然崔家以上好青磚鋪砌所有地麵和牆壁,但是手一摸,還是潮潮的。
紫燕摸了摸,愁道:“大奶奶本來就雙足水腫,這般潮可怎生好?”她的男人是崔勝儀身邊的管事,上個月跟著崔勝儀和二老爺他們走了,她也是一直私下憂心忡忡。
陸蕪菱淡淡道:“外頭過些日子生死且不知,咱們躲在這裏,很是安全,已經比別人好了很多,這種時候,也顧不得了。”
其實她心裏最擔心的是陸蕪蘅生孩子的問題,雖說有穩婆在,周嬤嬤和宋媽媽也都是生過孩子的,能當半個穩婆使,她還是擔心得很,女人生孩子都是鬼門關前打個圈,難產死去的不計其數,她的母親,陸蕪蘅的母親都是如此,她總覺得,隻怕這個也是有遺傳的。
這麽一想,她就渾身打了個哆嗦。
如今陸蕪蘅精神越發不濟,陸蕪菱也不欲再讓她勞心,有什麽事情,都是自己做主。
秘庫很大,存放金銀珠寶的庫門是上鎖的,她們也進不去,不知道裏頭大小,但是存糧的地方卻是著實很大。
相比而言,這挖出來住人的七八間屋子倒是不算大,不過也比尋常屋子要大,因為是打算避難時一屋子裏躲一房人的。
因地下陰森,都不敢獨居,她們也不過住了三間房,陸蕪菱和陸蕪蘅住了一間,周嬤嬤宋媽媽和穩婆住了一間,紫燕綠蟻和繁絲住了一間。
崔大老爺為陸蕪蘅想得也頗為仔細,床被預備了十幾床,在磚土所砌的炕上鋪得厚厚實實,每日錢忠送食物來還要問她們有沒有發覺有什麽遺漏。
地下糧倉隻放了些耐放的稻米,連紅薯麵粉都沒有,一旦和外界隔絕,也就是吊著命不餓死罷了。大老爺趁著還能讓人送飯,肉類蔬果都是盡量送。
繁絲憂慮道:“現在還有錢管家送熱食來,萬一過幾天上了鎖,我們在那有煙道的屋子裏生火豈不是有煙透上去?可若不生火,稻米豈能生吃?我們也便罷了,大姑娘怎麽辦?就說生產時,總得有熱水罷?”
陸蕪菱笑了笑,她看崔家這地下秘庫修得極為講究,不說別的,就是那解手之處,也計劃周詳。
解手單有一間屋,恭桶下挖了極深的洞,恐怕是直接
挖通了地下陰河,能費這樣氣力,豈能不細細考量煙道的問題?
陸蕪菱道:“我以前看書上說,地下密室的煙道,做得好的,都是九曲十八彎,且往上分散為幾十個小道,通往各處,中間又有層層石棉等物,煙在其中都慢慢濾掉……”
繁絲恍然大悟,頗為崇拜看著她:“姑娘懂得真多。”
陸蕪菱苦笑:“不過看些雜書而已,有什麽用。”
但是在這樣不見陽光的地下,又滿心憂慮,夜明珠的光線也暗,點了油燈,也不過如夜晚一般……很快沒幾天,幾乎所有人都很抑鬱,要不就話說得很少,要不就話說得特別多。
幾乎人人都盼著錢忠每天來送飯的時候,仿佛那時候,才能覺得自己這些人還和這世界有關,並沒有被關在黑暗中。
就連陸蕪菱,也免不了這樣心思,隱隱也盼著中午時石門打開的一瞬間。
如今陸蕪菱是這裏最沉穩冷靜的一個,陸蕪蘅已經整天不說話,或者動輒莫名便流淚。
也許因為她的沉穩冷靜,下人們漸漸把她當成主心骨。
其實她心中也是充滿憂慮,擔心局勢,擔心亂兵亂匪,擔心崔家和姐姐的前途,前頭一片茫然昏暗,這般世道,真是朝不保夕……
她想起之前在羅暮雪那裏的時光,突然覺得那些擔憂他逼迫自己的心思都不過是春光下一點小小陰影,那時候,自己還覺得,迴想起在閨中閑看賈氏她們妻妾相爭,受點小委屈的自己是個不解人間憂愁的小姑娘……
人生際遇,果然是,一山還有一山低。
以為自己在深濃黑暗無邊的無奈中了,實則前頭還有更深的夜。
她不是個悲觀的人,相反,她是個本性裏還算挺樂觀的人。
但是她卻不能對未來樂觀:亂世人命賤如狗,流兵、亂匪、千裏無人煙……可怕的饑餓,易子而食……瘟疫……
何況還有待產的姐姐和未出世的外甥……在這般亂世……
就是現在境況,也足堪擔憂。
首先便是姐姐的問題。
女子產前大都心神不屬,恐懼驚慌抑鬱,在這樣的時候
老太太想到陸蕪菱和羅暮雪的婚約,眼中精光一閃,毫不猶豫道:“好,你隻管放心。”
陸蕪菱卻驀然站起,平靜道:“謝謝老太太太太的好意,隻是我也隻有此一姐,斷然不能在她大腹便便即將臨盆時拋下她,請老太太和太太隻管放心去,我自會留下來照顧姐姐。”
一時大太太臉上有些訕訕的掛不住,陸蕪蘅罵道:“你這牛性難改的死丫頭,你一個沒嫁過人的,能幫我什麽,能照顧我什麽?老太太太太體恤你,還有錯不成!你趕緊去收拾東西,別惹我動氣!”
陸蕪菱將手放在陸蕪蘅的手背上,溫言道:“姐姐莫要如此,你也知道我性子,既然開口,斷然難改,放你自己在這裏,我死也難安心……何況大老爺三老爺和恁多族人都留下來,咱們留下又怕什麽?”
陸蕪蘅強作冷漠道:“隨你!”卻止不住淚流滿麵。
老太太等人苦勸了幾句,都被陸蕪菱含笑應付過去,她本就善辯,別人要是講理,卻是說不過她的,最後也隻好由她。
55、密庫...
女眷們離去時,也帶了貼身侍婢,男仆們鮮少有跟去的,要跟著崔家男丁駐守在這裏,隻有一小部分格外忠心可靠的,跟去照顧伺候兼保護女眷。已經嫁人的仆婦們則是大都跟自己男人留下,隻有很少特別倚為心腹的才得以跟隨。
畢竟車馬也是有限的,還有那麽多行李。
一時間,崔家鬧哄哄的,那頭等受寵的仆婦和貼身大丫鬟們自然不怕,那些二等三等的就不好說了,短短一夜間,走門路的,送禮的,真是拿出了渾身解數。
不管如何,第二天清晨,該出發的終究要出發。
偌大的崔家,一下子少了將近三分之一人口,尤其是鶯紅柳綠的女子們,頓時就冷清寂寥,又因為局勢的緊張,到處都是一種肅殺沉凝的氣氛。
陸蕪菱不禁就懷念起過年時候的光景。
也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事情,那時候一片祥和闊裕,崔家的新年古禮很多,雖然不是像外麵無節無製地鬧騰,卻也頗為熱鬧。
從一進臘月開始,便要做臘八粥,孩子們就開始盼著過年了,到了二十三祭灶,做灶糖灶餅,然後寫春聯……陸蕪蘅還讓她寫了幾幅,崔家有些文才的男
子們俱都要動手……同時也依據古禮做桃符,桃人。
除夕晚上除了豐盛筵席,還要吃餃子,年糕,喝桃湯,柏酒,飯後不睡覺,要團年守歲,陸蕪菱還得了老太太和陸蕪蘅夫妻給的守歲錁子。
正日子裏更熱鬧,早上喝屠蘇酒,殺雞著門,崔家所有人互相走動道賀,因這般近便,同族隔鄰而居,分外親近,十分有趣,和別處都不同。
才不過幾個月啊,就覺得仿佛過了好幾年一般。
外頭的柳樹楊樹梨樹石榴樹俱都長了葉子,迎春花桃花已經開敗了,櫻桃花石榴花剛剛開,本是一年裏最欣欣向榮的時候,卻因為人禍,弄成這般。
如今,各地都有逃荒的難民,已經有一股流民聚集在崔家外頭,崔家雖有糧,卻是人口也多,也怕惹禍,竟絲毫不施,連米湯也不施舍。
大門緊閉,牆壁堅固高聳。
說不上固若金湯,但是小股散軍是不怕的。
也不是崔家狠心,實在是經曆年歲久了,就知道事情,亂世裏頭,因為心軟布施最後被災民衝進來將全家殺死的從來不少見。
何況,崔家的存糧已經運了一半走,剩下的,自己還要過活。
不過,聽到牆外哀求痛哭謾罵聲徹夜不絕,也實在是令人如芒刺在背。
陸蕪菱心裏不得勁,陸蕪蘅歎道:“漫說你,就是我,也想為肚子裏的孩子積點福德,外頭還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寡母的,差一口吃的,興許就熬不過去……可是,咱們也是有心無力……”
陸蕪菱也知道這道理,雖然心下難過,卻也不至於不懂事去偷偷開門布施。
果然,災民們求了哭了一天兩夜,終於在第三天外頭響聲雷動,去砍來了大樹,開始撞大門,喊殺聲震天,隱隱聽得有人叫著:“把這些喝咱們血的財主們打死,大家分糧食!”
陸蕪菱聽了有些哭笑不得,陸蕪蘅曾跟她說崔家家訓有一條,待佃戶以善,田租須比別家便宜一成,何況這些災民都是外來的,不知道崔家哪裏去喝他們的血了。
麵對災民攻打,崔家早有準備,牆上往下澆熱水熱油,又有善射的子弟一箭射死了那個叫囂最厲害的,這才嚇得那些災民往後退了退。十幾個拿著弓箭的崔家字紛紛搭弓射箭,又射死幾人,災民們這才害怕了,知道崔家是塊不好啃的硬骨頭,歇了手,下午的時候紛紛動身去了。
隻剩下些真正走不動的老幼婦孺,崔家這
才開了門,給了麵餅吃食,接濟了一番。
可是,軍情卻越發緊急起來,外出打聽消息的忠仆迴來道,大股北伐軍已經距此不過一百裏,雖然他們的目標是縣城,崔家並不在他們的行軍路線上,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繞過來發一筆橫財?
崔大老爺和崔三老爺帶著族中子侄留守,此刻已經是開始禁夜輪值,也把青壯男子,不論是崔家孩子還是奴仆,都集合起來日日訓練,食物供應也開始限製了。
陸蕪菱早搬來和陸蕪蘅同住,陸蕪蘅身邊的宋媽媽,紫燕綠蟻都是留下來的,還有老太太身邊的周嬤嬤,老太太找好的穩婆,倒是不缺人伺候。
但難免人心浮動。
她曾聽到宋媽媽和周嬤嬤聊天,問:“嬤嬤辛苦了,為著我們大奶奶,竟是要冒險留在這裏。”
周嬤嬤道:“主子吩咐做什麽,哪裏有我們委屈的份兒?何況老太太把我家兒子媳婦孫子一家子都帶走了,我這一把快進棺材的年紀了,就算萬一有個什麽事兒也不委屈。”
宋媽媽聞言感傷道:“我家小小子才十四歲,如今我走不了,他也隻好跟著留下來,全家子都在這裏,萬一……”說著紅了眼圈,“隻能怪我們命不好,大奶奶早不懷上晚不懷上,偏偏這時候……”話裏話外,免不了怨懟。
宋媽媽是陸蕪蘅重用的管事媽媽,陸蕪菱聽了胸口氣悶,但她不願在這時再處置奴婢,更不願意讓即將臨盆的姐姐去為這樣小事傷心操心。
姐姐打從老太太她們走了,知道崔勝儀也不會迴來,便沉默了許多,也日漸消瘦。
而慢慢的,供應的東西也漸漸差了,每人每日都有定例,聽說這還是優待陸蕪蘅這裏,崔家很多分家存糧少的,都開始吃族中分派的紅薯等粗糧了,至於菜蔬和肉,存貨都不會多,能吃得上的也就是陸蕪蘅和大老爺三老爺了。
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且因為有人隻能吃粗糧,填不飽肚子,怨憎的話也多了起來。
到了五月初九,聞說北伐軍已經攻破了旁邊的沂興縣城。
這一日晚間,陸蕪菱被搖醒,繁絲穿著中衣,披著夾衣,悄聲道:“大老爺親自來了,大姑娘叫你一起過去呢。”
陸蕪菱點頭,迅速清醒起身,在繁絲的幫助下飛快穿了衣裳梳了頭。出去陸蕪蘅的小廳裏,
大老爺年下曾經遠遠見過一次,崔勝儀長得似父親,麵目俊朗清雋,大老爺要
嚴肅些,麵上有些皺紋,眉頭深蹙,這短短幾個月似瘦了不少,也似老了十歲。
陸蕪菱站在遠處行了個福禮,口稱“大伯父”。又見粗使丫頭一個不見,隻有周嬤嬤宋媽媽紫燕綠蟻四個人在,正忙碌收拾東西。
大老爺轉身對著她,滿麵嚴肅和倦意,道:“你和你的丫鬟撿最要緊的東西收拾一下。”
陸蕪菱也沒問為什麽,應了是,轉身便和繁絲去收拾細軟和重要東西。
陸蕪蘅挺著大肚子,被紫燕和穩婆扶著,周嬤嬤宋媽媽和綠蟻手裏都提了大大小小包袱。
陸蕪菱本沒太多東西可收拾,收拾的都是緊要之物,如大毛皮裘這樣,雖然貴重但是最近用不上的東西,她根本沒拿,繁絲手裏,隻拎了三個包袱。
大老爺讓兩個親信,用軟架抬了陸蕪蘅,一行人悄無聲息,到了正房的後書房,大老爺讓親信們出去,隻留了這一屋子女人。
他陰沉沉看了周嬤嬤等六人一眼,沉聲道:“你們都跪下!”
拿著包袱的下人都跪了下來,紫燕將陸蕪蘅交給陸蕪菱,也跟著跪了,穩婆嚇了一跳,也慌忙跟著跪下。
大老爺道:“你們發誓,入了密庫,除非我們再打開,否則你們不準擅自出去!不論將來如何,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此地,包括家人!”
那六人驚疑不定,都發了毒誓。
大老爺冷冷道:“你們都記好了,若是背主,崔家不容你們!”
然後他去多寶架上掰開一隻花瓶,推開了半堵牆,裏麵也有階梯,他手執油燈,當先下去,又令眾人跟上。
底下幽深陰涼,階梯很多,走了七八十級台階,方才進了一間底下的房間,裏麵懸著不少夜明珠。
這裏是崔家密庫,大約有七八間屋子,又有放秘寶金銀的一間地庫和存糧的地庫。
大老爺看著眾人安置下來,對陸蕪蘅道:“兒媳婦,時局危難,你躲在這裏生產,一應物品,都已準備好了,有一間屋子還有煙道,可以燒水燒飯,糧庫裏的糧食就你們幾人吃,吃個兩三年也吃不完,你們安心待著,若是賊兵退了,我自然會親自來開門叫你們出來,這幾日我會叫錢忠來每日午時來送飯,若是他哪天沒來,你們就自鎖了這裏。”
這一番話說了,幾個女人都忍不住哭了出來,連陸蕪蘅也哽咽起來:“父親,若是敵軍勢大,您便也躲進來罷。”
大老爺搖了搖頭
:“你好生誕下子嗣,為我崔家延續,便是我崔家的功臣。”
56、地室...
崔家秘庫裏並不好過。
畢竟是在地下,又陰又潮。
雖然崔家以上好青磚鋪砌所有地麵和牆壁,但是手一摸,還是潮潮的。
紫燕摸了摸,愁道:“大奶奶本來就雙足水腫,這般潮可怎生好?”她的男人是崔勝儀身邊的管事,上個月跟著崔勝儀和二老爺他們走了,她也是一直私下憂心忡忡。
陸蕪菱淡淡道:“外頭過些日子生死且不知,咱們躲在這裏,很是安全,已經比別人好了很多,這種時候,也顧不得了。”
其實她心裏最擔心的是陸蕪蘅生孩子的問題,雖說有穩婆在,周嬤嬤和宋媽媽也都是生過孩子的,能當半個穩婆使,她還是擔心得很,女人生孩子都是鬼門關前打個圈,難產死去的不計其數,她的母親,陸蕪蘅的母親都是如此,她總覺得,隻怕這個也是有遺傳的。
這麽一想,她就渾身打了個哆嗦。
如今陸蕪蘅精神越發不濟,陸蕪菱也不欲再讓她勞心,有什麽事情,都是自己做主。
秘庫很大,存放金銀珠寶的庫門是上鎖的,她們也進不去,不知道裏頭大小,但是存糧的地方卻是著實很大。
相比而言,這挖出來住人的七八間屋子倒是不算大,不過也比尋常屋子要大,因為是打算避難時一屋子裏躲一房人的。
因地下陰森,都不敢獨居,她們也不過住了三間房,陸蕪菱和陸蕪蘅住了一間,周嬤嬤宋媽媽和穩婆住了一間,紫燕綠蟻和繁絲住了一間。
崔大老爺為陸蕪蘅想得也頗為仔細,床被預備了十幾床,在磚土所砌的炕上鋪得厚厚實實,每日錢忠送食物來還要問她們有沒有發覺有什麽遺漏。
地下糧倉隻放了些耐放的稻米,連紅薯麵粉都沒有,一旦和外界隔絕,也就是吊著命不餓死罷了。大老爺趁著還能讓人送飯,肉類蔬果都是盡量送。
繁絲憂慮道:“現在還有錢管家送熱食來,萬一過幾天上了鎖,我們在那有煙道的屋子裏生火豈不是有煙透上去?可若不生火,稻米豈能生吃?我們也便罷了,大姑娘怎麽辦?就說生產時,總得有熱水罷?”
陸蕪菱笑了笑,她看崔家這地下秘庫修得極為講究,不說別的,就是那解手之處,也計劃周詳。
解手單有一間屋,恭桶下挖了極深的洞,恐怕是直接
挖通了地下陰河,能費這樣氣力,豈能不細細考量煙道的問題?
陸蕪菱道:“我以前看書上說,地下密室的煙道,做得好的,都是九曲十八彎,且往上分散為幾十個小道,通往各處,中間又有層層石棉等物,煙在其中都慢慢濾掉……”
繁絲恍然大悟,頗為崇拜看著她:“姑娘懂得真多。”
陸蕪菱苦笑:“不過看些雜書而已,有什麽用。”
但是在這樣不見陽光的地下,又滿心憂慮,夜明珠的光線也暗,點了油燈,也不過如夜晚一般……很快沒幾天,幾乎所有人都很抑鬱,要不就話說得很少,要不就話說得特別多。
幾乎人人都盼著錢忠每天來送飯的時候,仿佛那時候,才能覺得自己這些人還和這世界有關,並沒有被關在黑暗中。
就連陸蕪菱,也免不了這樣心思,隱隱也盼著中午時石門打開的一瞬間。
如今陸蕪菱是這裏最沉穩冷靜的一個,陸蕪蘅已經整天不說話,或者動輒莫名便流淚。
也許因為她的沉穩冷靜,下人們漸漸把她當成主心骨。
其實她心中也是充滿憂慮,擔心局勢,擔心亂兵亂匪,擔心崔家和姐姐的前途,前頭一片茫然昏暗,這般世道,真是朝不保夕……
她想起之前在羅暮雪那裏的時光,突然覺得那些擔憂他逼迫自己的心思都不過是春光下一點小小陰影,那時候,自己還覺得,迴想起在閨中閑看賈氏她們妻妾相爭,受點小委屈的自己是個不解人間憂愁的小姑娘……
人生際遇,果然是,一山還有一山低。
以為自己在深濃黑暗無邊的無奈中了,實則前頭還有更深的夜。
她不是個悲觀的人,相反,她是個本性裏還算挺樂觀的人。
但是她卻不能對未來樂觀:亂世人命賤如狗,流兵、亂匪、千裏無人煙……可怕的饑餓,易子而食……瘟疫……
何況還有待產的姐姐和未出世的外甥……在這般亂世……
就是現在境況,也足堪擔憂。
首先便是姐姐的問題。
女子產前大都心神不屬,恐懼驚慌抑鬱,在這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