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還未開始,場下,一班貴族高官已經三五成群湊在一起,低聲細語。


    “諸位貴人,今日如此盛事,實在許久無見。不如我們借此機會,都來壓一注如何?”率先開口的是十二皇子儀王李璲,這一建議很得在場貴族們的歡喜。


    “哦?”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欠身應道:“既然儀王有興趣,我雖然錢囊空空,也當奉陪到底。不知三位勇士裏麵,儀王看好哪一位?”


    “章仇大帥說笑了。”儀王李璲聞言,啞然失笑道:“你是堂堂劍南節度使、蜀郡太守,銀青光祿大夫。我大唐十大方鎮裏就數你劍南節度最為富庶。天下十五道,劍南道也僅排在淮南道、江南東道之後。而你的治所蜀郡成都府更是號稱‘錦官城’,繁華僅次於揚州。若說你這樣的高官顯貴都能錢囊空空的話,那我大唐其他官員那不都得喝西北風去?”


    “那好吧!”章仇兼瓊捋須苦笑:“這河西李晟年紀輕輕卻已經天下聞名,又被王忠嗣稱作‘萬人敵’,想來的確有超脫常人的厲害之處。我就押這河西校尉李晟三千貫。”


    “三千貫,章仇大帥真是大手筆。”儀王李璲笑了笑道:“既然如此,我也押平盧兵馬使、壯武將軍史思明三千貫。要說這三人裏,史中郎成名最久,章仇大帥何以會棄而不顧,轉而選擇李晟呢?”


    章仇兼瓊微笑不語。他對安祿山這個死胖子一向是極其厭惡看不慣,怎麽會把賭注押在他的得力屬下史思明身上。此中原因,自然不足為外人道。


    儀王李璲笑了笑,拱手大聲問秦國夫人楊玉珮與萬春公主李婧宸:“我們正在下注,賭這三人誰能勝出。不知夫人與皇妹可有興趣?”


    秦國夫人楊玉珮嬌笑一聲道:“好好的獵會怎麽就變成了那坊市裏的賭場呢?既然各位貴人都是興趣盎然,奴家也不敢掃興。既如此,我押史將軍五千貫。”


    不愧是秦國夫人,出手就是五千貫。這一貫就是一千文錢,如今長安與洛陽的米價不過是每鬥三十文錢而已,可想而知五千貫是怎麽樣的一個天文數字!


    秦國夫人楊玉珮毫不心疼地擲出五千貫的賭注後,迴頭笑問身旁萬春公主李婧宸還有自己的侄女崔淑真道:“怎麽樣?公主、真兒,你們也來玩一手如何?”


    “姨娘之命,敢不聽從。”崔淑真盈盈一笑道:“我看這李晟年輕氣壯,銳力十足,就押他一千貫吧。”


    李婧宸若有所思的瞥了顧元溪一眼,勉強擠出一絲笑意,“既然如此,萬春也押李晟一千貫吧。”


    “呦!”秦國夫人嗤笑道:“你們一個是天子帝姬,一個是我楊家侄女,出手怎麽跟個田舍奴一般吝嗇。這樣吧,我再從自己兜裏幫你們每人多添兩千貫的賭注。贏了算你們的,輸了算我楊玉珮的。湊夠三千貫,省的讓那些王公貴人笑話!”


    她這聲音說的很大,聽得場下一般貴族都深深吸了一口涼氣。我的娘啊,這楊家真是名副其實暴發戶。她自己押了五千貫賭注不說,還額外幫其它兩人多加了四千管的籌碼,一來一往就是接近一萬貫的注碼。這個數字,就是很多王孫貴人幾年收刮下來都難以企及,何況那些中下層官員,更遑論平頭百姓。


    “建寧王,那位顧公子是你的好友,想來你不會把賭注押在別人身上吧?”崔淑真不知為何把矛頭指向場下不曾開口的建寧王李倓身上,似笑非笑。


    在她看來,顧元溪是必敗無疑,把賭注押在他身上自然也是找死的敗家子行為,故而她想不動聲色地坑李倓一把。


    “呃?”建寧王李倓毫不掩飾自己臉上的厭惡之色,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我押他一千貫。”


    “我也押我家兄長一千貫。”顧元清望了場上的顧元溪,微微一笑道。


    “哼。真是一對不知廉恥的奸夫淫f婦!”崔淑真自討無趣,憤然甩袖迴席。


    比賽還未開始,整個太乙獵場被一群貴族弄得跟菜市場一樣熱鬧。諸貴族分班成派,多多少少都在自己看好的人選上下了賭注。這群貴族別的不會,但在賭b博這種事情上一向是不甘人後的。


    統計起來,眾賓客最看好的還是非成名已久的史思明莫屬,其次是河西軍後起之秀李晟。顧元溪自然而然成為三人裏最不被看好的那位,押在他身上的人少得可憐,賭注更是破天荒地的達到一賠兩百的賭率上。


    “金吾長史,你說的那位顧小郎君好像不被看好哦!”場上某個帳篷裏,一位身著紫衣的老人輕輕搖了搖酒樽中的酒水,微有醉意地把目光轉到對麵一位老人身上。


    “左相的話未免說的太輕率了吧。這比試都還沒開始,你就能斷定這顧小子一定會輸不成?”如果顧元溪看到的話,自然會認出說話的人便是之前見過的草聖張旭。


    “你這張顛!我李適之已經不是什麽左相了……”老人苦笑一聲道:“這李太白的詩作得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我跟你是多年的好友了,你既然如此看好這年輕人,小老兒我就跟著你賭一把。我押他五千貫錢,押他勝!”


    “你這老頭,真是大手筆。”張旭笑了笑:“我聞那襄陽杜子美稱你‘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也對,這五千貫對你堂堂太子少保來說又算得了什麽?”


    “張顛,你能不能別沒事就諷刺我。”李適之苦笑道:“世人都隻看到我李適之表麵上的風光,有哪裏知道風光下的苦處。是啊,我是太宗文皇帝的曾孫、恆山王的孫子;又是左相、太子少保、清河縣公,這些名頭在外人看來都是風光無比。隻是有誰知道,這幾十年來,每天每日戰戰兢兢,過得如履薄冰啊。此中心酸又如何為外人所道!別人不知也罷,你張顛跟我相識多年,卻如何還不懂我?”


    “既然苦,何不早退。此時退,尚能落得個悠遊山林的閑適生活啊。”張旭指著李適之的臉,肅然正色道。


    “我不是辭去一切職官,不理朝政了麽?”李適之又添了一杯酒,微醺的臉笑了一笑。


    “哦?”張旭冷笑道:“我倒是聽說你罷相後還一直跟戶部尚書裴寬、刑部尚書裴敦複、尚書右丞張齊丘、給事中韋見素這些人互通有無啊!”


    “你怎麽知道?”李適之舉著酒樽的左手聞聲一顫,勉強擠出笑容:“嗬嗬。不過是詩歌唱和,互通風雅罷了。”


    “詩歌唱和?互通風雅?”張旭怒然把酒杯摔到地麵道:“哼!這裴寬是太子的得力助手、如今東宮黨頭號人物。韋見素是四皇子棣王李琰的人;裴敦複是十三皇子潁王李璬的人。而張齊丘是誰!眾所周知他是大皇子慶王李琮的心腹、華妃黨的中心人物。我從一位好友那邊得知,目前華妃黨準備全力運作張齊丘接替王忠嗣辭職後的朔方節度使一職,你難道還要說這些你都不知曉麽?”


    李適之臉色一紅,苦笑道:“我也是被李林甫逼得毫無辦法,這才饑不擇食。對,饑不擇食啊……”


    “你是老糊塗了。”張旭狠狠罵道:“難道幾個月前韋堅跟皇甫惟明給你的教訓還不夠嗎?你現在倒好,不僅繼續跟太子的心腹來往,還同時攀上棣王、穎王、慶王這些門路。狗都知道隻跟一個主人呢!你現在同時跟這幾位皇子糾纏在一起,這是自取其禍啊!你李適之真是做官做迴家了!”


    “如之奈何?”李適之一臉愕然,一雙眼睛麻木無神。


    張旭看著李適之渾渾噩噩的樣子,真是怒其不爭。他拂袖道:“如今,不如直接辭去所有職位,跟賀知章那頭子一樣,到江南養老吧。”


    “辭職?養老?不——”李適之臉頰一抽,倏然用力將酒樽狠狠砸在地上,急忙搖頭道:“政治上,從來就沒有退縮這個說法。官場上隻有拚個你死我活。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拚一把,或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拚,這幾十年的付出與成就,就真的一無所有了。”


    “果然還是不死心啊……你為何總是看不破這些名利權勢呢?”張旭無奈,“世人稱我等為酒中八仙,你看你李適之哪有一點仙心呢?完全被凡塵俗世的功名利祿迷了心竅!對,你是鬼迷心竅!”


    “是!”李適之點頭道:“我不甘心,幾十年宦海沉沉浮浮,如何能甘心就此罷手!我一定要再拚他一把,我李適之就不信,他李林甫這老狐狸就當真是無懈可擊——”


    張旭知道再怎麽勸說也無用了,一聲歎息之下,緩緩踱步走到帳外,把目光鎖定到已經準備出場的顧元溪身上,不發一語。


    此時,第一個出場的平盧兵馬使史思明已經射完第一輪的前六箭,隻剩下最後三箭齊射的環節。毫無懸念的結果,這前麵六箭,他理所當然的全中紅心,引起全場沸騰喧嘩。


    “平盧軍必勝!”


    “史中郎必勝!”


    “平盧萬勝!範陽萬勝!”


    全場的焦點全部聚集在史思明身上。史思明麵無表情地往河西軍營帳瞥了一眼,驟然飛馬翻身,急速馳騁,大喝一聲道:“看我箭——中!”


    他忽然在馬上背射三箭,“嗖嗖嗖”三聲齊響,全中紅心。九枝羽箭齊齊的攢在紅心裏,無言地向世人宣布他史思明的實力與戰績。


    “好!這史中郎真可比那古之養由基啊。”儀王李璲激動得站起來大喊一聲,率先喝彩,隨後那些把賭注押在史思明身上的人也齊聲鼓掌。讚美之聲一時沸反盈天。


    “想到這史思明倒真是有兩把刷子。”


    河西軍營帳裏。後來的李報玉,現在的安重璋的麵色不悅地悶哼一聲,不爽之情溢於言表。


    “能在人才濟濟的河北混的風生水起,哪會是個省油的燈。”辛雲京見李光弼沒有說話,便舉起酒樽遞給李晟,點頭道:“良器且飲下這杯酒,辛某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為我河西軍奪得榮耀!”


    “謝辛少卿!”李晟豪情壯誌,舉起酒樽一飲而盡,“末將定然不會丟了咱們河西軍的臉!”


    “好!”拓跋朝光大笑道:“俺就知道李校尉不會讓俺們失望。”


    李晟點點頭,將頭轉到帳外,眼光灼灼。


    “你且小心。”一直未說話的李光弼終於開口道:“河西軍的榮耀在你身上。你放心,今日你就是河西軍出戰,河西軍與你同在!”


    “是!”李晟大喜,猛然點頭,昂首踏步走到帳外。


    “今日,便是我洮州李晟聞名天下之時。”李晟鬥誌盎然,輕輕撫摸手中的角弓,沉聲道:“無論是河北第一神箭還是京兆第一神箭,通通都會敗在我的箭下。因為我的靈魂已經融入弓箭之中,我就是箭,箭就是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盛唐當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轅氏後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轅氏後人並收藏穿越盛唐當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