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溪抬起腳踏步想要迴到席帳,卻忽然聽到一陣女子的嬌聲:“顧元溪,就是那個京兆府第一神箭麽?不如與兩位將軍比較下箭法如何?”
顧元溪身體一僵,半踏入席帳的腳霍然停下,一陣愕然後才喃喃道:“老子是京兆第一神箭?哪個神經病睜著眼睛說瞎話啊!”
迴頭,卻是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淑真那個小辣椒妹。
顧元溪臉頰一抽,暗中叫苦。這小妮子看來是想讓自己當場出醜啊。
場上賓客聞言紛紛將眼睛轉向顧元溪身上,看的他全身發燙。就連走到一半的盛王李琦也愕然停下來迴頭盯著顧元溪不放,心裏喃喃自語道:“這臭小子居然號稱京兆第一神箭手,難道剛才一直是扮豬吃老虎?”
而其他人則紛紛咋舌道:“果然是少年出英雄,真人不露相啊。”
因為崔淑真的身份,所以沒有一人會想到是她在調侃陰害顧元溪。笑話,堂堂韓國夫人的女兒、廣平王妃的妹妹、長安上流社會的頂級名媛會無聊到在這場合沒事找人耍嗎?
況且,眾人看到顧元溪能坐在建寧王的身邊,想必是有些本事的。建寧王李倓在宗室裏素有賢名,又是太子的兒子,能在這種場合堂而皇之的坐在他身邊的人,會是個無能之輩嗎?所以,當時場上場下目光都集中在顧元溪身上,紛紛發出“真人不露相,高手在民間”的那種感慨。
顧元溪大汗,想要向前澄清事實。不想那河西神箭李晟已經大步走到顧元溪身旁,肅然拱手道:“未曾想到此中居然有顧兄如此高手,實在令良器豔羨。這位崔家小娘子說的不無道理,顧兄既然是京兆第一神射手,今日吾與史中郎在此,倘若顧兄不吝指教,那麽今日吾等三人之間的較量,定然會傳為一時佳話。”
李晟的話倒是真心實意,並非諷刺,他也不會想到這是崔淑真想要報複而吹噓出來的。畢竟天下間人才濟濟,他不會真的以為就自己跟史思明是箭術高手而已。況且京兆乃是大唐中心,各類高手大師雲集,自己久在軍野,不認識這樣一號人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他也並非是對顧元溪的挑釁,更多的是高手遇到高手的那種興奮,一個高手遇到另外一個高手更能激起自身的戰意,故而他對顧元溪發出較量的邀請。
這種較量的態度與方才對史思明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對史思明,他更多的是一種挑釁。因為代表“河隴係”的河西軍跟代表“河北係”的平盧軍之間積怨已久,這種宿怨讓身為河西軍將領的李晟不會對史思明有什麽好臉色看。而對顧元溪,他就沒有這種怨氣與不滿了。他不是那種純粹隻有武力沒有腦子的莽漢,不是遇到哪個箭術高手都要上去挑釁一番的。
隻是這樣就苦了顧元溪了。人家態度這麽誠懇,誠心誠意像你請求切磋較量,你要怎麽辦。難道要說不行,我根本不會射箭或者箭術不行?即使事實真是如此,但倘若真的如此孬種當麵退縮的話,那這長安城也不用混下去了,明日他就會成為整個長安城的飯餘茶後的笑談了。
一想至此,顧元溪望向崔淑真的目光便是恨意滿滿。他咬了咬牙,心裏將崔淑真強x了無數遍,不就是打了她一耳光嗎,用得著這樣報複?這女人太小心眼了。
而崔淑真見顧元溪那無助慌張且惱怒的神色,不由得心上大爽。
她是博陵崔氏的女郎、韓國夫人的女兒,又是貴妃娘娘的侄女、廣平王妃的妹妹,生來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著全天下最頂級的身份,有著這世間最傲人的美貌,有著超絕大唐女子的才華。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活脫脫一個白富美,這樣的女子,哪個男人不是奉承她,寵愛她,哪敢違抗她的意願?
偏偏顧元溪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還敢當眾羞辱她,無視她,還在眾人麵前打了硬生生她一巴掌,可是偏偏自己沒有辦法直接報複。這樣的恥辱,讓心高氣傲的崔淑真如何忍得下這口氣?隻是她乃是大唐名媛,又不是鬧市場上的潑婦,想要報複也要用那種最委婉、最文雅,但偏偏最狠毒的那種方法。
不錯,她要的就是顧元溪當眾身敗名裂,當場成為現醜成為天下人的笑柄。雖然這小子詩詞對聯方麵可謂才華橫溢,但即便再怎麽文武兼備,總不至於能跟兩大知名神箭手抗衡吧。
這邊是她的想法,一想到顧元溪要當眾出醜,她心裏就一陣快意,竟然毫不畏懼地將眼光盯迴顧元溪身上。兩人對視之間,崔淑真臉上充滿挑釁與促狹的笑意。她纖手緊緊抓住身上的衣袖,嘴上得意洋洋的嘀咕道:“誰叫你敢無視我,羞辱我!不讓你心甘情願跪在我石榴裙下懺悔,我就不信崔!”
這個臭女人。顧元溪咬咬牙,哪裏不知道崔淑真心裏所想,但也隻能心裏暗暗叫苦。崔淑真玩的這招完全思光明正大的陽謀了,這種陽謀比之陰謀更可怕,你明明知道是陷阱也隻能毅然決然地走進去,想躲開也沒有辦法。
“怎麽,顧兄難道不肯賞臉麽?”李晟見顧元溪猶豫不決,久久不肯答複,心裏也是一陣不悅。在他看來,顧元溪如此表現,無非是兩種可能。一種是他退縮不肯答應較量,另外一種則是看不起自己的實力。
但無論是其中哪一種想法,都是不可饒恕的。在他眼裏,身為唐人,無論是書生還是武人,麵對對手的挑戰而畏縮不前的行為是令人鄙視的,這是一種大唐人應該具有的榮辱感。
文人挑戰文人,則是以詩詞歌賦作戰場;武人之間最簡單,純粹實力較量。大唐尚無,純粹的文人是很少的,那些詩賦大家往往也都是勇悍之輩。雖然純粹的文人書生也有,但李晟當然不會以為顧元溪也是這種手無縛雞之力之徒。開玩笑,今日是圍獵大會,若是單純的書生文人哪有資格進來這個地方。
如此,便隻有第二種可能了。李晟以為,顧元溪很有可能是看不起自己。難道自己的實力不值得他出手,這是一種赤裸裸的羞辱,堂堂七尺男兒如何能忍受這種羞辱!李晟下定決心,今日一定要拉顧元溪上場比試。男人的尊嚴,要用實力來捍衛!
顧元溪當然不知道李晟想岔了,現代人的思維跟古代人的想法哪裏會是一樣呢?自己在想辦法怎麽抽身而退,而李晟卻以為自己看不起他。兩者思維完全是牛馬不相及。
“傳聞京兆顧元溪箭術超絕,今日與河西、河北兩大神箭手比試,定然會傳為佳話。”
就在顧元溪猶豫為難之時,場上又發出一陣不和諧的聲音。
顧元溪愕然迴頭,卻發現崔淑真身旁不知什麽時候又站了一位俏麗佳人,待眼睛看定,卻發現是之前在太乙天池所看到的萬春公主李婧宸。
“完了。壞了。兩個女人一台戲,特別是兩個都跟你同樣有仇的女人。”顧元溪一臉黑線。自己之前在太乙天池不小心偷看了這位公主洗澡,現在仇人見麵分外眼紅,這位萬春公主哪裏會給自己好果子吃。
崔淑真微微瞥了李婧宸一眼,她不知道這位遽爾出現在身旁的萬春公主為什麽這樣稱讚顧元溪,不禁心裏一抽,咬咬牙道:“難道這顧元溪在箭術方麵真有幾把刷子,不然怎麽堂堂公主都如此不吝誇獎他呢?倘若折辱他不成,反被其豎子揚名,那我崔淑真就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一想至此,望向顧元溪的目光充滿更多恨意。
李婧宸臉色淡然無波,高冷絕美的容顏上絲毫看不出一絲喜怒,然而心裏卻是咬牙切齒道:“這個小賊居然沒死,那樣的火勢居然還能逃出生天。居然還沒死!為什麽不死!”
堂堂天之驕女,被個小賊看光了身子,不想殺人滅口才怪。
顧元溪還沒反應過來,李婧宸已經微微一笑道:“李校尉代表河西軍,史將軍則代表平盧軍。既然顧公子號稱京兆第一神箭,那麽自然代表我京兆子民出戰。”
她點點頭補充道:“既然代表我京兆子民出戰,自然不能辱沒我京兆的威名榮譽。本宮這裏有一把陛下賜予的雕弓,材質造工極為難得。本宮在此授予此弓顧公子比試,倘若顧公子勝了,那麽這把弓便轉賜與顧公子。倘若敗了,丟了我京兆榮譽,那麽休怪本宮不給情麵了。”
場上賓客都是一陣豔羨,這顧元溪不知幾輩子的福氣,能得到公主授弓比試,那可是多大的麵子與榮耀啊。
至於說失敗後不給情麵,眾人也隻是一笑而過,難道堂堂公主會因為失敗就殺了他不成?不過是給些壓力罷了。眾人更多的是妒忌與羨慕。
隻有顧元溪才知道這萬春公主心懷殺機。倘若自己失敗了,他相信這女人會毫不猶豫借機將他拉出去宰了。
好大頂帽子扣在自己頭上啊,以丟喪京兆子民榮譽的罪名扣在自己身上而處置自己,有會想到堂堂萬春公主是想借此公報私仇呢,到時是怎麽死的都沒人知道。
顧元溪第一次感到女人的可怕。兩個女人當眾報複自己,一個更比一個狠,這是要真的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
顧元溪身體一僵,半踏入席帳的腳霍然停下,一陣愕然後才喃喃道:“老子是京兆第一神箭?哪個神經病睜著眼睛說瞎話啊!”
迴頭,卻是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淑真那個小辣椒妹。
顧元溪臉頰一抽,暗中叫苦。這小妮子看來是想讓自己當場出醜啊。
場上賓客聞言紛紛將眼睛轉向顧元溪身上,看的他全身發燙。就連走到一半的盛王李琦也愕然停下來迴頭盯著顧元溪不放,心裏喃喃自語道:“這臭小子居然號稱京兆第一神箭手,難道剛才一直是扮豬吃老虎?”
而其他人則紛紛咋舌道:“果然是少年出英雄,真人不露相啊。”
因為崔淑真的身份,所以沒有一人會想到是她在調侃陰害顧元溪。笑話,堂堂韓國夫人的女兒、廣平王妃的妹妹、長安上流社會的頂級名媛會無聊到在這場合沒事找人耍嗎?
況且,眾人看到顧元溪能坐在建寧王的身邊,想必是有些本事的。建寧王李倓在宗室裏素有賢名,又是太子的兒子,能在這種場合堂而皇之的坐在他身邊的人,會是個無能之輩嗎?所以,當時場上場下目光都集中在顧元溪身上,紛紛發出“真人不露相,高手在民間”的那種感慨。
顧元溪大汗,想要向前澄清事實。不想那河西神箭李晟已經大步走到顧元溪身旁,肅然拱手道:“未曾想到此中居然有顧兄如此高手,實在令良器豔羨。這位崔家小娘子說的不無道理,顧兄既然是京兆第一神射手,今日吾與史中郎在此,倘若顧兄不吝指教,那麽今日吾等三人之間的較量,定然會傳為一時佳話。”
李晟的話倒是真心實意,並非諷刺,他也不會想到這是崔淑真想要報複而吹噓出來的。畢竟天下間人才濟濟,他不會真的以為就自己跟史思明是箭術高手而已。況且京兆乃是大唐中心,各類高手大師雲集,自己久在軍野,不認識這樣一號人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他也並非是對顧元溪的挑釁,更多的是高手遇到高手的那種興奮,一個高手遇到另外一個高手更能激起自身的戰意,故而他對顧元溪發出較量的邀請。
這種較量的態度與方才對史思明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對史思明,他更多的是一種挑釁。因為代表“河隴係”的河西軍跟代表“河北係”的平盧軍之間積怨已久,這種宿怨讓身為河西軍將領的李晟不會對史思明有什麽好臉色看。而對顧元溪,他就沒有這種怨氣與不滿了。他不是那種純粹隻有武力沒有腦子的莽漢,不是遇到哪個箭術高手都要上去挑釁一番的。
隻是這樣就苦了顧元溪了。人家態度這麽誠懇,誠心誠意像你請求切磋較量,你要怎麽辦。難道要說不行,我根本不會射箭或者箭術不行?即使事實真是如此,但倘若真的如此孬種當麵退縮的話,那這長安城也不用混下去了,明日他就會成為整個長安城的飯餘茶後的笑談了。
一想至此,顧元溪望向崔淑真的目光便是恨意滿滿。他咬了咬牙,心裏將崔淑真強x了無數遍,不就是打了她一耳光嗎,用得著這樣報複?這女人太小心眼了。
而崔淑真見顧元溪那無助慌張且惱怒的神色,不由得心上大爽。
她是博陵崔氏的女郎、韓國夫人的女兒,又是貴妃娘娘的侄女、廣平王妃的妹妹,生來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著全天下最頂級的身份,有著這世間最傲人的美貌,有著超絕大唐女子的才華。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活脫脫一個白富美,這樣的女子,哪個男人不是奉承她,寵愛她,哪敢違抗她的意願?
偏偏顧元溪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還敢當眾羞辱她,無視她,還在眾人麵前打了硬生生她一巴掌,可是偏偏自己沒有辦法直接報複。這樣的恥辱,讓心高氣傲的崔淑真如何忍得下這口氣?隻是她乃是大唐名媛,又不是鬧市場上的潑婦,想要報複也要用那種最委婉、最文雅,但偏偏最狠毒的那種方法。
不錯,她要的就是顧元溪當眾身敗名裂,當場成為現醜成為天下人的笑柄。雖然這小子詩詞對聯方麵可謂才華橫溢,但即便再怎麽文武兼備,總不至於能跟兩大知名神箭手抗衡吧。
這邊是她的想法,一想到顧元溪要當眾出醜,她心裏就一陣快意,竟然毫不畏懼地將眼光盯迴顧元溪身上。兩人對視之間,崔淑真臉上充滿挑釁與促狹的笑意。她纖手緊緊抓住身上的衣袖,嘴上得意洋洋的嘀咕道:“誰叫你敢無視我,羞辱我!不讓你心甘情願跪在我石榴裙下懺悔,我就不信崔!”
這個臭女人。顧元溪咬咬牙,哪裏不知道崔淑真心裏所想,但也隻能心裏暗暗叫苦。崔淑真玩的這招完全思光明正大的陽謀了,這種陽謀比之陰謀更可怕,你明明知道是陷阱也隻能毅然決然地走進去,想躲開也沒有辦法。
“怎麽,顧兄難道不肯賞臉麽?”李晟見顧元溪猶豫不決,久久不肯答複,心裏也是一陣不悅。在他看來,顧元溪如此表現,無非是兩種可能。一種是他退縮不肯答應較量,另外一種則是看不起自己的實力。
但無論是其中哪一種想法,都是不可饒恕的。在他眼裏,身為唐人,無論是書生還是武人,麵對對手的挑戰而畏縮不前的行為是令人鄙視的,這是一種大唐人應該具有的榮辱感。
文人挑戰文人,則是以詩詞歌賦作戰場;武人之間最簡單,純粹實力較量。大唐尚無,純粹的文人是很少的,那些詩賦大家往往也都是勇悍之輩。雖然純粹的文人書生也有,但李晟當然不會以為顧元溪也是這種手無縛雞之力之徒。開玩笑,今日是圍獵大會,若是單純的書生文人哪有資格進來這個地方。
如此,便隻有第二種可能了。李晟以為,顧元溪很有可能是看不起自己。難道自己的實力不值得他出手,這是一種赤裸裸的羞辱,堂堂七尺男兒如何能忍受這種羞辱!李晟下定決心,今日一定要拉顧元溪上場比試。男人的尊嚴,要用實力來捍衛!
顧元溪當然不知道李晟想岔了,現代人的思維跟古代人的想法哪裏會是一樣呢?自己在想辦法怎麽抽身而退,而李晟卻以為自己看不起他。兩者思維完全是牛馬不相及。
“傳聞京兆顧元溪箭術超絕,今日與河西、河北兩大神箭手比試,定然會傳為佳話。”
就在顧元溪猶豫為難之時,場上又發出一陣不和諧的聲音。
顧元溪愕然迴頭,卻發現崔淑真身旁不知什麽時候又站了一位俏麗佳人,待眼睛看定,卻發現是之前在太乙天池所看到的萬春公主李婧宸。
“完了。壞了。兩個女人一台戲,特別是兩個都跟你同樣有仇的女人。”顧元溪一臉黑線。自己之前在太乙天池不小心偷看了這位公主洗澡,現在仇人見麵分外眼紅,這位萬春公主哪裏會給自己好果子吃。
崔淑真微微瞥了李婧宸一眼,她不知道這位遽爾出現在身旁的萬春公主為什麽這樣稱讚顧元溪,不禁心裏一抽,咬咬牙道:“難道這顧元溪在箭術方麵真有幾把刷子,不然怎麽堂堂公主都如此不吝誇獎他呢?倘若折辱他不成,反被其豎子揚名,那我崔淑真就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一想至此,望向顧元溪的目光充滿更多恨意。
李婧宸臉色淡然無波,高冷絕美的容顏上絲毫看不出一絲喜怒,然而心裏卻是咬牙切齒道:“這個小賊居然沒死,那樣的火勢居然還能逃出生天。居然還沒死!為什麽不死!”
堂堂天之驕女,被個小賊看光了身子,不想殺人滅口才怪。
顧元溪還沒反應過來,李婧宸已經微微一笑道:“李校尉代表河西軍,史將軍則代表平盧軍。既然顧公子號稱京兆第一神箭,那麽自然代表我京兆子民出戰。”
她點點頭補充道:“既然代表我京兆子民出戰,自然不能辱沒我京兆的威名榮譽。本宮這裏有一把陛下賜予的雕弓,材質造工極為難得。本宮在此授予此弓顧公子比試,倘若顧公子勝了,那麽這把弓便轉賜與顧公子。倘若敗了,丟了我京兆榮譽,那麽休怪本宮不給情麵了。”
場上賓客都是一陣豔羨,這顧元溪不知幾輩子的福氣,能得到公主授弓比試,那可是多大的麵子與榮耀啊。
至於說失敗後不給情麵,眾人也隻是一笑而過,難道堂堂公主會因為失敗就殺了他不成?不過是給些壓力罷了。眾人更多的是妒忌與羨慕。
隻有顧元溪才知道這萬春公主心懷殺機。倘若自己失敗了,他相信這女人會毫不猶豫借機將他拉出去宰了。
好大頂帽子扣在自己頭上啊,以丟喪京兆子民榮譽的罪名扣在自己身上而處置自己,有會想到堂堂萬春公主是想借此公報私仇呢,到時是怎麽死的都沒人知道。
顧元溪第一次感到女人的可怕。兩個女人當眾報複自己,一個更比一個狠,這是要真的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