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一絲絲亮光從秦嶺的山頭泛起時,新的一天便從遠方漸漸地移了過來。
天色甫亮,翠華山的山麓便迎來一片磷磷馬車。滿山遍野盡是駿馬嘶鳴,旌旗招展,各色各樣的大纛在風中獵獵而動。
今日便是秦國夫人楊玉珮為河西兵馬使李光弼與平盧兵馬使史思明所設立的圍獵之會。盡管大唐帝國至高無上的君主李隆基與她摯愛的太真貴妃楊玉環並未出席這場獵會,並且獵會的主角也隻是兩個藩鎮的兵馬使,其重要性比之過幾個月的華清宮秋狩不可同日而語。
但因為主持這場圍獵之會的是目前炙手可熱的楊貴妃八姐秦國夫人楊玉珮,故而無數為了討好這位秦國夫人的皇室貴族、王孫公子紛紛前來。況且大唐風氣極為尚武好獵,且喜好參與熱鬧盛會,所以這場圍獵尚未開始便吸引了無數上次貴族的眼光。甚至一些急性子的貴人在昨晚就已經成群結隊來到山麓下安營等候,是故天色方亮,翠華山的山麓便已經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與馬匹車輛所組成的隊伍。
顧元溪兄妹一大早便匆匆趕到翠華山山麓。今日由於打獵需要,顧氏兄妹都是身著目前大唐極為盛行的窄袖胡服。在初盛唐,胡服風行於貴族等上流社會。這種衣服與漢族的寬袍大袖不同,由於衣身緊窄,十分便於活動,故而在打獵、馬球、蹴鞠等活動中為人們所普遍穿著。
而胡服到了大唐也有分為很多種,如龜茲裝、疏勒裝、焉耆裝等西域城邦的服裝還有昭武九國等胡服一同被稱為“西域胡服”,這種樣式的胡服則多在樂坊盛行;而唐朝宮廷女子則愛好迴紇裝。此外還有突厥服、契丹服、吐穀渾服、南詔服等其它少數民族的服裝。而唐土以外,大食服、吐蕃服與波斯胡服也極為盛行。
胡服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流行樣式。因北魏以來魏、周等北方王朝都屬於鮮卑人,所以在隋朝以前鮮卑胡服最為盛行。而步入隋朝以後,由於鮮卑族與漢族的民族大融合,鮮卑服裝與鮮卑人一起融入了漢族大家庭,逐漸消失在曆史舞台。
在隋末唐初,由於突厥汗國的強大,突厥胡服自然而然取代了鮮卑胡服成為漢人所穿的胡服主要樣式。而在東西兩突厥汗國為唐朝滅亡後,盡管有阿史那默啜的後突厥汗國迴光返照,但突厥胡服依舊與突厥民族一樣逐漸消失在漢人的世界裏。
步入盛唐,由於國力、軍事的強大,政治、文化的開放,各族的胡服紛紛在唐人流行服裝界裏粉墨登場。
顧元溪與顧元清兄妹兩人今日所穿的胡服便是波斯胡服。由於卑路斯、涅師古這對波斯帝國的末代皇族父子的內附,與早就傳入中國的波斯文化的盛行,如今波斯帝國樣式的卡弗坦胡服也取代了隋末初唐身為流行的突厥胡服。波斯卡弗坦胡服其實就是薩珊帝國風格的服裝。這種卡弗坦胡服是一種棉或者絲製的,長至腳踝的長袖風衣,腰間用帶係攏的正裝。它對中亞和西域影響很大,不僅僅西域的吐火羅人、栗特人穿,通過絲綢之路,也影響了唐朝時尚,甚至可能對滿人的馬褂也產生過影響。
顧氏兄妹都具有俊美相貌的優良基因,這種異域服裝在兩人身上更散發出一種不一樣的魅力。顧元溪俊秀的麵容再配上這波斯胡服,顯得意氣風發,引來了不少貴族女子的側目。而顧元清女穿男裝,絕美的麵孔與這異域風格的胡服搭配起來更是相得益彰,英姿颯爽。
顧元清兄妹等了許久才見到了建寧王李倓。他今日也穿著一身緊身胡服,不過樣式看來是迴紇或者契丹風格的,較之波斯胡服略顯簡潔剛猛。
“三郎,清兒。”李倓騎著駿馬緩緩而來,隻見他一見便盯著顧元清看,眼神裏毫不掩飾他那種驚豔之意,看到顧元溪大為不爽。
“咳咳——”顧元溪幹咳幾聲,麵色不悅的問道:“我說建寧王,我們等了你好久了,總該給個解釋吧?”
李倓聞言訕訕一笑,隨即似乎想起什麽,往身後揮了揮手道:“剛才過來時,見有兩位壯士被守衛的禁軍軍士擋在門外,我恰好聽到他們說認識你,便出麵將他們帶了過來,這才耽擱些時間。”
顧元溪聽了眉頭一皺,正要開口說:“你說謊也要編個好得理由,騙鬼去吧。”卻霍然發現李倓身後真的跑來兩個威猛大漢,目瞪口呆之下才看清楚是雷萬春、南霽雲兩人。
“我說雷大哥,你背著那麽大一個包作甚?”顧元溪見雷萬春穿著一身獵人服裝,背後背著一個巨大的包袱,惑然不已的問道。
“嘿嘿。這是老哥我用來吃飯的家夥,不得不帶。”雷萬春憨憨笑道。
“用來吃飯的家夥?”顧元溪翻身下馬走到雷萬春身旁,拍了拍他身後的包袱,覺得硬邦邦的很是沉重,不禁一臉黑線的苦笑道:“我說雷大哥,我們今日是來打獵的。至於吃飯自然有漫山遍野的獵物用來烤炙食用,何必再這些吃飯的家夥來。再說秦國夫人做東,一大堆皇室貴族在此,難道還用得著你親自做飯嗎?”
“況且就算要帶吃飯的家夥。用得著帶這麽沉重的炊具嗎?”顧元溪打量著雷萬春背後的包袱,咂咂幾聲道:“這麽大的行頭,雷大哥你不會把那些鍋啊、爐啊全部帶過來了吧?何必呢?”
“炊具?鍋爐?不是不是——”雷萬春撓撓頭大笑道:“我說的吃飯的家夥,是這個——”
雷萬春嘿嘿一笑,隨即取下身後的包袱打開。顧元溪幾人好奇的湊過去一瞧。我的娘啊,這哪裏是什麽炊具,這是一對大錘啊。
一對熟銅打造的八棱錘就一覽無餘的展現在幾人麵前。顧元溪見了咽了咽口水問道:“這就是你所說的用來吃飯的家夥?”
“不錯。”雷萬春一臉不平憤憤然道:“可恨那兩隊守護山門的衛士便是不放我進來,還威脅我要去見官。還好這位建寧王聽到我兄弟兩認識你,要出麵帶我們進來。”
顧元溪大汗,心道這幾個衛士算了善良手軟的了。看起來一百多斤的大錘,攜帶這樣的危險易燃品不把你當做恐怖f分子當朝做掉你就算好的了。他瞥了李倓一眼,卻見他也是額頭露汗,似乎為草率出麵帶他們兩個進來而後悔。
李倓苦笑一聲,說了句走罷。幾個人紛紛上馬,往翠華山山麓的行營奔去。
翠華山位於秦嶺北脈,在古代屬於終南山的一個支峰,位於京兆府萬年縣杜曲以南,距離長安約莫六十裏路。“翠華山”本名“太乙山”,傳說太乙真人在此修煉,而得此名。
而另外一個名稱“翠華山”則是相傳很久以前,涇陽縣有一叫翠花的姑娘,出外拾柴,撿到一個蛇蛋,拿迴家裏孵出了一條小黑蛇。後來在暴雨狂作的一晚,這條蛇馱著翠華姑娘騰雲駕霧往終南山而去,等家人趕到,已經坐化為神。於是便把這座山稱作“翠華山”。
無論是“太乙山”還是“翠華山”,其名稱來源都隻是傳說而已。但這裏確實是曆代定都關中的皇朝統治者們打獵的一處勝地。這太乙山從秦漢起便被辟為皇家的獵場,在秦與西漢兩朝,這裏屬於橫跨五縣,縱橫300裏的皇家園林“上林苑”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秦始皇在此狩獵休閑,漢武帝設立祭天道場,祭拜太乙真人。秦聖宮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宮。
此外,還有大名鼎鼎的翠微宮,是工部尚書閻立德為唐太宗李世民避暑主持修建的,唐太宗李世民就駕崩與此處。貞觀二十一年建成後,太宗開始在此避暑,處理朝政。宮"籠山為苑",其正門麵向北方,名雲霞殿,朝殿名翠微殿,寢殿名含風殿。旁有太子別宮,正門西開,取名金華門,殿名安喜殿。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唐太宗最後一次來到翠微宮,五月駕崩在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
而此時翠微宮已經廢棄為寺,成為密宗勝地。唐代最著名的法師玄奘自天竺歸來後,曾在翠微宮內翻譯佛經,所在之處稱為弘法院。
而顧元溪等人所去的地方,是位於山麓的太乙宮。這座太乙宮是漢武帝劉徹於元封二年所創建的,當然原來的漢朝風格的太乙宮早就毀於西漢末年的赤眉戰亂與東漢末年的李催郭汜之亂中了。目前的太乙宮是隋朝大業年間翻建的,帶有濃厚的隋唐建築風格。
太乙宮前便是數不清的營帳,各營帳外都矗立著其主人的纛旗,每個營帳裏裏外外都有許多家奴出出入入,忙忙碌碌,為即將到來的圍獵準備著。
顧元溪幾人跟著李倓走到營帳堆裏,還沒來得及感慨,便被李倓沉聲吩咐道:“今日來這裏的不是達官貴人便是皇孫公子,你等千萬要小心行事,切忌不可莽撞失了禮儀。”他若有所思的盯著顧元溪看了幾眼,細聲說道:“特別是你,三郎。你每次都能闖出天大的禍事來。”
顧元溪正要反駁,卻被身旁的顧元清暗暗扯住,示意他不要多言,顧元溪這才沒有開口。
李倓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我們的帳篷在西麵靠前處,左邊是鍾陵郡王李侁、廣陵郡王李僆兩兄弟的營帳。他們都是十二皇子儀王李璲的兒子。”
“那右邊呢?”南霽雲笑著問道:“又是哪家的親王、郡王啊?”
李倓不置可否的應道:“右邊是武惠妃長女鹹宜公主與其駙馬衛尉卿同正員楊洄的營帳。而後麵則是燕國公、兵部侍郎張均的帳篷,他是開元名相燕國公、尚書左丞相張說的長子。他的張垍則尚皇女寧親公主為駙馬。”
“不是郡王公主就是國公駙馬。”顧元溪苦笑不已,心裏暗道:“這上層社會的貴族沙龍隨便挑一個就是身家傲人啊。”
幾人正在說笑間,突然聽得不遠處傳來一陣喧囂吵亂的聲響,幾人正想找人過去看看怎麽迴事。便聽得前麵幾個人喊了句:“不好了。平盧軍與河西軍的軍士打起來了。”
天色甫亮,翠華山的山麓便迎來一片磷磷馬車。滿山遍野盡是駿馬嘶鳴,旌旗招展,各色各樣的大纛在風中獵獵而動。
今日便是秦國夫人楊玉珮為河西兵馬使李光弼與平盧兵馬使史思明所設立的圍獵之會。盡管大唐帝國至高無上的君主李隆基與她摯愛的太真貴妃楊玉環並未出席這場獵會,並且獵會的主角也隻是兩個藩鎮的兵馬使,其重要性比之過幾個月的華清宮秋狩不可同日而語。
但因為主持這場圍獵之會的是目前炙手可熱的楊貴妃八姐秦國夫人楊玉珮,故而無數為了討好這位秦國夫人的皇室貴族、王孫公子紛紛前來。況且大唐風氣極為尚武好獵,且喜好參與熱鬧盛會,所以這場圍獵尚未開始便吸引了無數上次貴族的眼光。甚至一些急性子的貴人在昨晚就已經成群結隊來到山麓下安營等候,是故天色方亮,翠華山的山麓便已經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與馬匹車輛所組成的隊伍。
顧元溪兄妹一大早便匆匆趕到翠華山山麓。今日由於打獵需要,顧氏兄妹都是身著目前大唐極為盛行的窄袖胡服。在初盛唐,胡服風行於貴族等上流社會。這種衣服與漢族的寬袍大袖不同,由於衣身緊窄,十分便於活動,故而在打獵、馬球、蹴鞠等活動中為人們所普遍穿著。
而胡服到了大唐也有分為很多種,如龜茲裝、疏勒裝、焉耆裝等西域城邦的服裝還有昭武九國等胡服一同被稱為“西域胡服”,這種樣式的胡服則多在樂坊盛行;而唐朝宮廷女子則愛好迴紇裝。此外還有突厥服、契丹服、吐穀渾服、南詔服等其它少數民族的服裝。而唐土以外,大食服、吐蕃服與波斯胡服也極為盛行。
胡服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流行樣式。因北魏以來魏、周等北方王朝都屬於鮮卑人,所以在隋朝以前鮮卑胡服最為盛行。而步入隋朝以後,由於鮮卑族與漢族的民族大融合,鮮卑服裝與鮮卑人一起融入了漢族大家庭,逐漸消失在曆史舞台。
在隋末唐初,由於突厥汗國的強大,突厥胡服自然而然取代了鮮卑胡服成為漢人所穿的胡服主要樣式。而在東西兩突厥汗國為唐朝滅亡後,盡管有阿史那默啜的後突厥汗國迴光返照,但突厥胡服依舊與突厥民族一樣逐漸消失在漢人的世界裏。
步入盛唐,由於國力、軍事的強大,政治、文化的開放,各族的胡服紛紛在唐人流行服裝界裏粉墨登場。
顧元溪與顧元清兄妹兩人今日所穿的胡服便是波斯胡服。由於卑路斯、涅師古這對波斯帝國的末代皇族父子的內附,與早就傳入中國的波斯文化的盛行,如今波斯帝國樣式的卡弗坦胡服也取代了隋末初唐身為流行的突厥胡服。波斯卡弗坦胡服其實就是薩珊帝國風格的服裝。這種卡弗坦胡服是一種棉或者絲製的,長至腳踝的長袖風衣,腰間用帶係攏的正裝。它對中亞和西域影響很大,不僅僅西域的吐火羅人、栗特人穿,通過絲綢之路,也影響了唐朝時尚,甚至可能對滿人的馬褂也產生過影響。
顧氏兄妹都具有俊美相貌的優良基因,這種異域服裝在兩人身上更散發出一種不一樣的魅力。顧元溪俊秀的麵容再配上這波斯胡服,顯得意氣風發,引來了不少貴族女子的側目。而顧元清女穿男裝,絕美的麵孔與這異域風格的胡服搭配起來更是相得益彰,英姿颯爽。
顧元清兄妹等了許久才見到了建寧王李倓。他今日也穿著一身緊身胡服,不過樣式看來是迴紇或者契丹風格的,較之波斯胡服略顯簡潔剛猛。
“三郎,清兒。”李倓騎著駿馬緩緩而來,隻見他一見便盯著顧元清看,眼神裏毫不掩飾他那種驚豔之意,看到顧元溪大為不爽。
“咳咳——”顧元溪幹咳幾聲,麵色不悅的問道:“我說建寧王,我們等了你好久了,總該給個解釋吧?”
李倓聞言訕訕一笑,隨即似乎想起什麽,往身後揮了揮手道:“剛才過來時,見有兩位壯士被守衛的禁軍軍士擋在門外,我恰好聽到他們說認識你,便出麵將他們帶了過來,這才耽擱些時間。”
顧元溪聽了眉頭一皺,正要開口說:“你說謊也要編個好得理由,騙鬼去吧。”卻霍然發現李倓身後真的跑來兩個威猛大漢,目瞪口呆之下才看清楚是雷萬春、南霽雲兩人。
“我說雷大哥,你背著那麽大一個包作甚?”顧元溪見雷萬春穿著一身獵人服裝,背後背著一個巨大的包袱,惑然不已的問道。
“嘿嘿。這是老哥我用來吃飯的家夥,不得不帶。”雷萬春憨憨笑道。
“用來吃飯的家夥?”顧元溪翻身下馬走到雷萬春身旁,拍了拍他身後的包袱,覺得硬邦邦的很是沉重,不禁一臉黑線的苦笑道:“我說雷大哥,我們今日是來打獵的。至於吃飯自然有漫山遍野的獵物用來烤炙食用,何必再這些吃飯的家夥來。再說秦國夫人做東,一大堆皇室貴族在此,難道還用得著你親自做飯嗎?”
“況且就算要帶吃飯的家夥。用得著帶這麽沉重的炊具嗎?”顧元溪打量著雷萬春背後的包袱,咂咂幾聲道:“這麽大的行頭,雷大哥你不會把那些鍋啊、爐啊全部帶過來了吧?何必呢?”
“炊具?鍋爐?不是不是——”雷萬春撓撓頭大笑道:“我說的吃飯的家夥,是這個——”
雷萬春嘿嘿一笑,隨即取下身後的包袱打開。顧元溪幾人好奇的湊過去一瞧。我的娘啊,這哪裏是什麽炊具,這是一對大錘啊。
一對熟銅打造的八棱錘就一覽無餘的展現在幾人麵前。顧元溪見了咽了咽口水問道:“這就是你所說的用來吃飯的家夥?”
“不錯。”雷萬春一臉不平憤憤然道:“可恨那兩隊守護山門的衛士便是不放我進來,還威脅我要去見官。還好這位建寧王聽到我兄弟兩認識你,要出麵帶我們進來。”
顧元溪大汗,心道這幾個衛士算了善良手軟的了。看起來一百多斤的大錘,攜帶這樣的危險易燃品不把你當做恐怖f分子當朝做掉你就算好的了。他瞥了李倓一眼,卻見他也是額頭露汗,似乎為草率出麵帶他們兩個進來而後悔。
李倓苦笑一聲,說了句走罷。幾個人紛紛上馬,往翠華山山麓的行營奔去。
翠華山位於秦嶺北脈,在古代屬於終南山的一個支峰,位於京兆府萬年縣杜曲以南,距離長安約莫六十裏路。“翠華山”本名“太乙山”,傳說太乙真人在此修煉,而得此名。
而另外一個名稱“翠華山”則是相傳很久以前,涇陽縣有一叫翠花的姑娘,出外拾柴,撿到一個蛇蛋,拿迴家裏孵出了一條小黑蛇。後來在暴雨狂作的一晚,這條蛇馱著翠華姑娘騰雲駕霧往終南山而去,等家人趕到,已經坐化為神。於是便把這座山稱作“翠華山”。
無論是“太乙山”還是“翠華山”,其名稱來源都隻是傳說而已。但這裏確實是曆代定都關中的皇朝統治者們打獵的一處勝地。這太乙山從秦漢起便被辟為皇家的獵場,在秦與西漢兩朝,這裏屬於橫跨五縣,縱橫300裏的皇家園林“上林苑”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秦始皇在此狩獵休閑,漢武帝設立祭天道場,祭拜太乙真人。秦聖宮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宮。
此外,還有大名鼎鼎的翠微宮,是工部尚書閻立德為唐太宗李世民避暑主持修建的,唐太宗李世民就駕崩與此處。貞觀二十一年建成後,太宗開始在此避暑,處理朝政。宮"籠山為苑",其正門麵向北方,名雲霞殿,朝殿名翠微殿,寢殿名含風殿。旁有太子別宮,正門西開,取名金華門,殿名安喜殿。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唐太宗最後一次來到翠微宮,五月駕崩在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
而此時翠微宮已經廢棄為寺,成為密宗勝地。唐代最著名的法師玄奘自天竺歸來後,曾在翠微宮內翻譯佛經,所在之處稱為弘法院。
而顧元溪等人所去的地方,是位於山麓的太乙宮。這座太乙宮是漢武帝劉徹於元封二年所創建的,當然原來的漢朝風格的太乙宮早就毀於西漢末年的赤眉戰亂與東漢末年的李催郭汜之亂中了。目前的太乙宮是隋朝大業年間翻建的,帶有濃厚的隋唐建築風格。
太乙宮前便是數不清的營帳,各營帳外都矗立著其主人的纛旗,每個營帳裏裏外外都有許多家奴出出入入,忙忙碌碌,為即將到來的圍獵準備著。
顧元溪幾人跟著李倓走到營帳堆裏,還沒來得及感慨,便被李倓沉聲吩咐道:“今日來這裏的不是達官貴人便是皇孫公子,你等千萬要小心行事,切忌不可莽撞失了禮儀。”他若有所思的盯著顧元溪看了幾眼,細聲說道:“特別是你,三郎。你每次都能闖出天大的禍事來。”
顧元溪正要反駁,卻被身旁的顧元清暗暗扯住,示意他不要多言,顧元溪這才沒有開口。
李倓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我們的帳篷在西麵靠前處,左邊是鍾陵郡王李侁、廣陵郡王李僆兩兄弟的營帳。他們都是十二皇子儀王李璲的兒子。”
“那右邊呢?”南霽雲笑著問道:“又是哪家的親王、郡王啊?”
李倓不置可否的應道:“右邊是武惠妃長女鹹宜公主與其駙馬衛尉卿同正員楊洄的營帳。而後麵則是燕國公、兵部侍郎張均的帳篷,他是開元名相燕國公、尚書左丞相張說的長子。他的張垍則尚皇女寧親公主為駙馬。”
“不是郡王公主就是國公駙馬。”顧元溪苦笑不已,心裏暗道:“這上層社會的貴族沙龍隨便挑一個就是身家傲人啊。”
幾人正在說笑間,突然聽得不遠處傳來一陣喧囂吵亂的聲響,幾人正想找人過去看看怎麽迴事。便聽得前麵幾個人喊了句:“不好了。平盧軍與河西軍的軍士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