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夫人徑直走到顧元溪麵前,朝他渾身上下打量了許久後,妖冶絕美的麵容上抹上一絲冰冷的笑意道:“既然你如此自找死路,我也就成全了你。”


    顧元溪冷冷一笑,楊玉瓊這女人的狠毒手段方才他已經見識過了,傾國傾城的絕美容貌之下流動著一顆毫不掩飾的冷血心腸,所謂“蛇蠍美人”,不外如是。


    恆王李瑱輕舞拂塵,擋在顧元溪身前對著韓國夫人楊玉瓊微笑道:“不過是稍微有些失禮而已,這位郎君既未曾踏足官場,想必隻是心直口快而已,並無他意。所謂不知者無罪。夫人為何一定要除之而後快呢?”


    韓國夫人哼了一聲,眼神冷峻的盯著恆王李瑱道:“這麽說來,恆王一定要跟本國夫人作對了?”


    “不敢不敢。”恆王李瑱連忙擺手解釋道:“夫人乃長者,小王身為後輩,又怎麽敢跟夫人作對呢?隻是——”他微微一笑道:“隻是這位郎君也是崇尚我仙家道法的同道之人,不僅小王與之結交。就連玉真皇姑也與這小郎君深感誌同道合,頗有忘年交之趣呢。”


    “是極是極。”顧元溪聞言借驢下坡笑道:“在下自幼便崇尚仙家道教,三歲便會背《道德經》,五歲便對《老子黃庭經》、《三洞珠囊》等道家書籍了如指掌。其中《太上琴心文》、《太帝金書》、《東華玉篇》等名篇更是倒背如流,與同樣崇我道家方教的恆王、玉真長公主真是一見如故啊。”


    恆王李瑱與駙馬蕭衡聽得一臉黑線,這賊小子實在太會蹬鼻子上臉了。這世界上哪來這麽不要臉的奇葩啊,當下都是心口暗罵不已。


    韓國夫人怎麽也不信玉真長公主與顧元溪這個無名小卒會有誌同道合之交。雖然玉真公主確實喜好結交才俊名士亦或仙師高人,這在整個大唐可謂人盡皆知,目前的詩壇宗師王維和李白都是她推薦上去的。在終南山中,她更專建有一處為接待名士才俊的別莊。隻是韓國夫人無論如何也不認為顧元溪這個無禮狂徒會跟才俊名士、仙師高人這些扯上關係。


    隻是再怎麽狐疑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質疑一個當朝皇子、一品親王的話是說謊吧?既然恆王李瑱直接抬出了玉真長公主李持盈這尊大佛的名號,那她隻能讓步。


    她並不像她的三妹虢國夫人那樣氣焰囂張到目中無人的地步,也不像虢國夫人一樣做事憑著自己心中好惡而處理,秘書少監崔峋的妻子,廣平王妃的生母,她無時不刻不在為韓國夫人府還有夫家、兒女做考慮,她知道分寸,也知道如何進退取舍。


    所以氣焰囂張的韓國夫人選擇了退讓,隻是這種退讓在駙馬蕭衡還有恆王李瑱看來十分的勉強。


    “既然恆王與玉真長公主都如此看重這位郎君,奴家也隻能選擇息事寧人。隻是——”她用憎恨的雙眼瞪著顧元溪,若有深意的冷笑道:“隻是這位郎君可別仗著恆王與玉真長公主的寵信而胡作非為哦——不然一旦闖禍誰也救不了你!”


    威脅。這是赤裸裸的威脅!韓國夫人的意思是,今日看在恆王與玉真長公主的麵子上放過你一次,可是你總沒有辦法每次都這樣好運運到這樣的貴人相助,總有一天你會落在我手上,倒是定要你生不如死。


    顧元溪聽了臉色微微一變,隨後又是沒心沒肺的笑嘻嘻道:“國夫人的勸言,小生記下了。”他看著韓國夫人正要登上馬車,臉上忽然露出露出促黠的笑容,揮揮手道:“小生喜好道法。不僅會背《道德經》、《老子黃庭經》,對道家那些《素女經》、《通玄子》也是頗有涉獵。國夫人如果有興趣,大家也可以找日一起來交流交流。研究這些房中之術……哦不,道家法術當然要集思廣益了。”


    韓國夫人正要踏入車廂,聞言腳步一個踉蹌,差點摔了下來。她惡毒的瞪了顧元溪一眼,心裏給這個人提前判了個死刑,冷然對身邊隨從說了一句:“把這小人的信息給我調查完整,這兩日我要便知道。”隨後,車廂砰的一聲,緊緊關閉起來。車廂前的馬夫“駕”了一聲,馬車向著城門方向轆轆行駛,隻是再也沒有之前那種猖狂肆意的速度。


    恆王李瑱與蕭衡見狀都是下意識舒了一口氣,隨後都是麵色不善的瞪著顧元溪。


    “多謝這位郎君仗義相助。不然老夫方才說不定就得辱於那些小人之手咯……”蕭衡自嘲的笑了笑:“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啊。”


    “在下顧元溪。京兆長安人氏。”長者相問,顧元溪不敢托大,恭恭敬敬的拱手稟明。


    蕭衡聞言輕輕拍了拍顧元溪的肩膀,欲言又止想要說什麽,最終化為一聲長歎道:“哎——那韓國夫人並非易於之輩,顧兄弟若是因此遇到什麽,可到不遠處的布政坊尋我便是。我父親是國公太子太師,我是帝室駙馬,還是能加以庇護的。”


    恆王李瑱麵帶微笑道:“這位顧兄弟的能量大著呢。駙馬何必擔心。車外風大,駙馬身體不好還是先迴車裏休息吧,免得著涼。”


    蕭衡雖然不明白這李瑱跟顧元溪如何扯上關係,但心知這李瑱定然有話不便在他麵前說,聞言也是輕輕一笑,再三謝了顧元溪幾句,囑托他萬事小心,若有急事可到太師府尋求幫助之類的關心話語後,便徑直迴到車裏去了。


    “多謝大王出手相助。”待蕭駙馬上車後,顧元溪這才想起還未向李瑱道謝。


    “免了。”恆王李瑱隨意的擺了擺手,麵含深意的笑道:“顧兄弟進來聲名鵲起,在長安已然大有名氣了。”


    “大王認識我?”顧元溪一臉錯愕。


    “哈哈。”恆王李瑱撫掌大笑道:“妙玉樓裏,佳人清兒。秦樓月曲,錦瑟無聲。顧兄弟想必不知道自己在妙玉樓裏那次引起多大的轟動了吧。不說‘秦樓月’與‘錦瑟’這樣的好曲好詩,單單成為清兒大家的第一位入幕之賓這樣的一件雅事就足夠你名揚長安了。”


    說罷,他也不理會顧元溪一臉驚訝錯愕之色,輕輕拍了拍顧元溪肩膀囅然而笑道:“我與顧郎必有再見之日,今日就此別過。”


    隨後,他徑直走上蕭衡後麵屬於自己的那輛馬車,向隨從吩咐了幾句後,便與蕭衡的馬車一起消失在顧元溪的視野中。


    顧元溪呆如木雞的愣在那裏,完全一頭霧水不知所雲。身後南霽雲上前攬著他雙臂大笑道:“好個顧兄弟,真有你的。連韓國夫人你也敢調侃。”


    顧元溪咽了咽口水,隨即幹笑道:“非也非也。小弟是真心實意想跟這位國夫人切磋道家方術的。隻不過道家方術五花八門,小弟窮極小半生,也隻能略通其中一兩個小方麵而已。像房中術、雙修這些道家精華,小弟自然是要潛心學習的。”


    南霽雲與顧元溪認識不久,但對顧元溪的性格言語已經見怪不怪了。他會心一笑後,往城門那邊望了一眼道:“被這事情耽擱這麽久,時辰不早了。想來我那結義兄長也差不多進城了,我們這就去找他罷。”


    兩人一路疾步到金光門,果然見到一個虎狼大漢背著行李在金光門下四處張望,八尺高的虎軀在普通百姓人群中顯得鶴立雞群。南霽雲心下一喜,還在大老遠,已是忍不住高聲喊道:“大哥,小弟在此。”


    那大漢不等南霽雲走近已是大笑著快步走到他麵前,先伸出手去重重拍打在南霽雲的肩頭,狂喜之色溢於言表叫道:“哈哈,賢弟,想死我了”。


    南霽雲見狀,也是哈哈笑著上前摟住那大漢肩頭,二人勾肩搭背在一起,一幅兄弟聚麵的溫馨場景在顧元溪眼裏則顯得十分激情四射。


    “來。”南霽雲迴過神來拉著那大漢道:“兄長,這位是顧元溪顧兄弟。我今日與他方才認識,卻是一見如故,此人跟兄長一樣,都是喜歡仗義助人的漢子。”


    饒是顧元溪臉皮厚,被南霽雲這麽誇獎也是大感慚愧,城牆般的臉皮難得露出羞紅之色。他低頭對著那漢子拱手搖頭道:“不敢當得南大哥如此誇獎,不敢不敢。小弟一天也就隨便仗義出手個幾十次上百次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那大漢聞言大笑,一雙虎掌重重拍在顧元溪身上。對他而言隻是未曾出力輕輕一壓而已,對顧元溪而言這一掌如同雷霆萬鈞。他感覺自己的肩膀像是被從天而降的大石頭砸中,臉色忽然一白,整個人都身不由己的彎了下來。


    “這位是我結義大哥,姓雷名萬春,字鳴空,又字一元。本在範陽節度司軍中擔任北平軍的左武峰使,前些時候離開範陽軍,今日剛到京城。”南霽雲也為顧元溪介紹自己的結拜大哥,臉上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他的崇拜敬愛之意。


    雷萬春?果然如此,與南霽雲一同稱為睢陽雙雄的雷萬春在後世被追褒"威烈忠靖侯",封為"雷霆驅魔大將軍"。台灣民間信仰則封號為“三田都千歲”、“雷府千歲”,廣受民間崇拜與敬仰。


    顧元溪悄悄打量了這位後世被稱為“雷神”的猛將,隻見他確實如南霽雲說描述的那樣,是個虎背熊腰、燕頷虎須、豹頭環眼的彪形大漢。他麵帶敬意地拱手,客套的笑道:“見過雷大哥。小弟久聞雷大哥大名,今日一見,委實是三生有幸啊。”


    雷萬春哈哈大笑道:“顧兄弟說話怎麽跟那些儒生一樣,酸溜溜的。俺老雷不喜歡這麽客套的話。”


    “好好好。”顧元溪挺胸大笑道:“既然雷大哥初到京城,不如就由小弟做東喝幾杯,聊表地主之誼。”


    “好!”雷萬春大喜道:“有酒就好。俺老雷最喜歡喝酒!”


    顧元溪連忙請兩人一同往西市食香樓方向走去。走未幾步,他忽然迴頭問道:“雷大哥以前是範陽軍人?”


    “對啊。有什麽問題麽?”雷萬春大大咧咧的問道。


    “那雷大哥可認識‘河北第一神箭手’史思明?”


    雷萬春本來臉上都是笑意,聞言頓時腳步聽了下來,臉色也霍然變得黑沉無比:“怎麽了,顧兄弟怎麽會問起史思明這個人?”


    “我過幾日要隨從當今的建寧王前往翠華山打獵。為的就是這個史思明,不知雷大哥與南大哥可否有興趣與我一同前往?”顧元溪沉默許久,終於丟出了這麽一句話。


    ※※※※※※※※※※※※※※※※※


    與此同時,醴泉坊的祆祠裏,一處充滿波斯風格裝飾的房中,一個全身被黑色三紗羅冪籬遮蔽的女子靜靜坐在鏡子前,沒有人看得清她的容貌與表情。


    她呆呆的望著眼前的銅鏡,輕輕發出一聲歎息。在她的身後,一位同樣被黑羅冪籬遮蔽的女子緩緩走到她身前,輕輕地把一把小刀放在眼前的桌子上。


    (下一章開始,翠華山打獵的劇情,主角就此開始崛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盛唐當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轅氏後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轅氏後人並收藏穿越盛唐當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