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便在群賢坊東麵,從群賢坊的十字大街徑直出東坊門往東走穿過一條支道便是西市。
那南霽雲見顧元溪要走這個方向,便抹著下巴的胡渣子笑道:“好教小兄弟知道,我這次路過群賢坊是因為要到金光門那邊等候我的結義兄弟。小兄弟如果不介意,可否先與我一起去接我那新進京的結義兄弟啊。”
“自然不礙事。”顧元溪笑逐顏開道:“南大哥的結義兄弟,必然也是個頂天立地的好漢子。”
金光門是唐長安外郭城的西麵中門,隔了一條長長的“金光門春明門大街”與外郭城的東麵中門的春明門遙遙對望。春明門上有樓,門下有三門洞。西出可趨漢代的昆明池,城外有漕渠經門附近穿城而入。門東西11米,南北37.5米,麵積412.5平方米,把守著西長安中部的門戶。
金光門就在群賢坊的西北叫,是故兩人從群賢坊的北坊門走到“金光門春明門大街”後,往西走沒多久便到了金光門城樓下。
作為長安的西中門,金光門平日自然也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然而當顧元溪與南霽雲走到城門旁,卻發現此時的金光門並沒有往日那種雖然人來人往卻井然有序的樣子,反而在門前擁堵起許多人,而通往長安郊外的方向卻被金吾衛的將士們封鎖了起來。
“怎麽迴事?”南霽雲劍眉一蹙,沉聲道:“這金光門怎麽被封鎖了?難道是發生什麽命案不成?”
顧元溪大汗,心忖道:“這南大哥怎麽什麽事情都要想到殺人放火這方麵去。”他幹笑一聲道:“怕是朝廷有什麽事情吧。我們先走上去看看。”
南霽雲自然應允。他隨著顧元溪走到城樓下的人群中,忽然拉住其中一個往迴走的中年男子,大聲問道:“不好意思。這位兄弟,請問下這金光門為什麽被封鎖起來。”
“老弟,你不知道吧。這是正三品冠軍大將軍,範陽、平盧兩鎮節度使安祿山軍中的平盧兵馬使進京了。”這中年男子口中說著,頭已經扭向身後便要走開。
“平盧兵馬使?”顧元溪皺眉道:“史思明麽?不過是一個藩鎮的兵馬使而已,又不是安祿山本人入京。用得著如此大費周章麽?”
南霽雲略略沉思後笑道:“顧兄弟可別小看這兵馬使一職啊。這兵馬使與都知兵馬使,若論實權,於藩鎮中不是第二號人物就是第三號啊。”
他見顧元溪有些詫異,又補充道:“若是那隴右軍的關西兵馬使一般則是由節度副使兼統,人稱‘副帥’便是由此。藩鎮之中,以兵馬、實力為準,這兵馬使若論軍權,委實僅次於節度使之下。所以,賢弟千萬不要小覷這兵馬使一職。”
“隻是這兵馬使即便在藩鎮中權力再如何大,在這個隨便街頭就能拉出一大群四、五品官員的京師帝都,一個小小的兵馬使委實當不得什麽人物吧?我聽朋友說此次幾個藩鎮的兵馬使進京獻俘,不過也是各自帶一百名本藩將士而已。朝廷不可能會為了一個兵馬使一百個藩鎮將士而大費周折封門吧。”顧元溪道出了自己的疑問,他幹笑道:“我想就算平盧軍主帥——身為邊疆大員的安祿山大胖子親來都不一定能有這種待遇吧?”
“你這麽一說,倒也有些道理。”南霽雲聞言也是眉頭大皺,他索性搖頭道:“苦思無用,要麽找人問問,要麽就再等等便知。我們還是先去找我那個結義兄弟吧。”
顧元溪自然無不應允。兩人進一步深入人群中,隻聽得其中有一小群百姓討論道:“聽說這次進京的是安節帥帳下‘河北雙雄’之一,號稱‘河北第一神箭’的史思明史將軍啊!”
“可不是嘛!”其中一個百姓點頭道:“聽說那史思明將軍跟安節帥是自幼一起長大的異性兄弟呢。我聽從漁陽來的親戚說,這史思明將軍與安節帥帳下的安守忠、蔡希德、李歸仁三大將分別掌管河北兩鎮的四路強兵,甚得安節帥賞識與重用。”
“哦?”南霽雲聞言冷笑道:“這史思明竟然號稱‘河北第一神箭’麽?某也是河北魏州人,這箭法也自認不落他人,也不知比這史思明如何?”
顧元溪笑道:“可惜沒有機會比試一番。不然倒是可知誰才是河北第一神箭手。”
“這‘河北第一神箭手’的稱號,某倒是絲毫不在意。”南霽雲搖頭笑道:“不過是一些虛名而已,何足道哉!隻是這史思明既然敢如此號稱,必然有他獨到的本事,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虛名不足為重,但能與如此背負盛名的強者較量,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顧元溪笑道:“如此說來,倒不如等史思明進京後,找天到平盧進奏院去踢館罷。”
兩人正在說笑間,忽然聞得身邊一個漢子大唿一聲道:“看——平盧軍進京了。”
顧元溪與南霽雲等人抬頭望去,隻見金光門外的官道上一股煙霧騰起,尚未見著人便聽到一股整齊的、響亮的戰馬踏步聲響。
伴隨著距離的接近,平盧騎兵的英姿也緩緩從迷蒙的煙霧中露出真容。
從煙霧中浮現的平盧騎兵約莫五十來騎,坐下都是清一色的栗色戰馬,顧元溪目測是北方常用的草原馬,或許是契丹馬,或許是突厥馬亦或者是同羅馬、遼東馬等幽州戰馬。
這五十來騎都有著燕趙漢子威猛強壯的身體特征,個個麵色肅然正厲。他們身著“唐十三鎧”之一的鎖子甲,腰佩塞北所常用的突厥彎刀,馬鞍旁懸掛著角弓與裝滿弓箭的箭袋。與中原府兵不同的是,他們兜鍪上與鎖子甲的脖頸一圈都繡上了一圈毛皮。這既體現了與中原軍隊所不同的風采,又使人一眼可以聯想到那麽駐守環境的寒冷。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作為“唐十三鎧”之一的環鎖鎧,與明光鎧都是大唐極為盛行的製式鎧甲。當然,這種鎧甲與明光鎧又同樣僅僅是中級軍官或者精銳部隊軍士才有條件穿用。至於在兜鍪還有鎧甲上繡緊毛皮,則是北疆軍隊的特色。在大唐,除了平盧鎮之外,隻有同樣處於極寒之地的伊西北庭節度軍才普遍使用。至於其它藩鎮,拋去南方的劍南跟嶺南不說,也隻有範陽跟河東、朔方、河西三鎮有一些駐守極北的部隊順著環境使用而已。
“當真是天下強軍,這平盧騎兵軍容整齊,渾身上下充滿殺氣,果然是塞北血戰出來的虎狼之士。”顧元溪不由得讚歎不已,同是心裏也暗暗悚然道:“看來安胖子能以河北一隅之地將整個大唐攪得風雲變色,不是沒有原因的啊。這平盧騎兵從表麵上就不是長安郊外偶爾所看到的那群虛有其表的京營禁軍所能比擬的……這是真正從沙場殺出來的殺意與血氣。”
誰知南霽雲聞言擺手苦笑道:“這平盧騎兵固然強悍,但在大唐十大藩鎮騎兵部隊中隻是處於中遊而已。若論精銳,恐怕還排不上名號。”
他問道:“所謂‘十藩鎮九節度八騎兵’,賢弟可聽過蕃漢八大精銳騎兵的名號麽?”
那南霽雲見顧元溪要走這個方向,便抹著下巴的胡渣子笑道:“好教小兄弟知道,我這次路過群賢坊是因為要到金光門那邊等候我的結義兄弟。小兄弟如果不介意,可否先與我一起去接我那新進京的結義兄弟啊。”
“自然不礙事。”顧元溪笑逐顏開道:“南大哥的結義兄弟,必然也是個頂天立地的好漢子。”
金光門是唐長安外郭城的西麵中門,隔了一條長長的“金光門春明門大街”與外郭城的東麵中門的春明門遙遙對望。春明門上有樓,門下有三門洞。西出可趨漢代的昆明池,城外有漕渠經門附近穿城而入。門東西11米,南北37.5米,麵積412.5平方米,把守著西長安中部的門戶。
金光門就在群賢坊的西北叫,是故兩人從群賢坊的北坊門走到“金光門春明門大街”後,往西走沒多久便到了金光門城樓下。
作為長安的西中門,金光門平日自然也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然而當顧元溪與南霽雲走到城門旁,卻發現此時的金光門並沒有往日那種雖然人來人往卻井然有序的樣子,反而在門前擁堵起許多人,而通往長安郊外的方向卻被金吾衛的將士們封鎖了起來。
“怎麽迴事?”南霽雲劍眉一蹙,沉聲道:“這金光門怎麽被封鎖了?難道是發生什麽命案不成?”
顧元溪大汗,心忖道:“這南大哥怎麽什麽事情都要想到殺人放火這方麵去。”他幹笑一聲道:“怕是朝廷有什麽事情吧。我們先走上去看看。”
南霽雲自然應允。他隨著顧元溪走到城樓下的人群中,忽然拉住其中一個往迴走的中年男子,大聲問道:“不好意思。這位兄弟,請問下這金光門為什麽被封鎖起來。”
“老弟,你不知道吧。這是正三品冠軍大將軍,範陽、平盧兩鎮節度使安祿山軍中的平盧兵馬使進京了。”這中年男子口中說著,頭已經扭向身後便要走開。
“平盧兵馬使?”顧元溪皺眉道:“史思明麽?不過是一個藩鎮的兵馬使而已,又不是安祿山本人入京。用得著如此大費周章麽?”
南霽雲略略沉思後笑道:“顧兄弟可別小看這兵馬使一職啊。這兵馬使與都知兵馬使,若論實權,於藩鎮中不是第二號人物就是第三號啊。”
他見顧元溪有些詫異,又補充道:“若是那隴右軍的關西兵馬使一般則是由節度副使兼統,人稱‘副帥’便是由此。藩鎮之中,以兵馬、實力為準,這兵馬使若論軍權,委實僅次於節度使之下。所以,賢弟千萬不要小覷這兵馬使一職。”
“隻是這兵馬使即便在藩鎮中權力再如何大,在這個隨便街頭就能拉出一大群四、五品官員的京師帝都,一個小小的兵馬使委實當不得什麽人物吧?我聽朋友說此次幾個藩鎮的兵馬使進京獻俘,不過也是各自帶一百名本藩將士而已。朝廷不可能會為了一個兵馬使一百個藩鎮將士而大費周折封門吧。”顧元溪道出了自己的疑問,他幹笑道:“我想就算平盧軍主帥——身為邊疆大員的安祿山大胖子親來都不一定能有這種待遇吧?”
“你這麽一說,倒也有些道理。”南霽雲聞言也是眉頭大皺,他索性搖頭道:“苦思無用,要麽找人問問,要麽就再等等便知。我們還是先去找我那個結義兄弟吧。”
顧元溪自然無不應允。兩人進一步深入人群中,隻聽得其中有一小群百姓討論道:“聽說這次進京的是安節帥帳下‘河北雙雄’之一,號稱‘河北第一神箭’的史思明史將軍啊!”
“可不是嘛!”其中一個百姓點頭道:“聽說那史思明將軍跟安節帥是自幼一起長大的異性兄弟呢。我聽從漁陽來的親戚說,這史思明將軍與安節帥帳下的安守忠、蔡希德、李歸仁三大將分別掌管河北兩鎮的四路強兵,甚得安節帥賞識與重用。”
“哦?”南霽雲聞言冷笑道:“這史思明竟然號稱‘河北第一神箭’麽?某也是河北魏州人,這箭法也自認不落他人,也不知比這史思明如何?”
顧元溪笑道:“可惜沒有機會比試一番。不然倒是可知誰才是河北第一神箭手。”
“這‘河北第一神箭手’的稱號,某倒是絲毫不在意。”南霽雲搖頭笑道:“不過是一些虛名而已,何足道哉!隻是這史思明既然敢如此號稱,必然有他獨到的本事,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虛名不足為重,但能與如此背負盛名的強者較量,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顧元溪笑道:“如此說來,倒不如等史思明進京後,找天到平盧進奏院去踢館罷。”
兩人正在說笑間,忽然聞得身邊一個漢子大唿一聲道:“看——平盧軍進京了。”
顧元溪與南霽雲等人抬頭望去,隻見金光門外的官道上一股煙霧騰起,尚未見著人便聽到一股整齊的、響亮的戰馬踏步聲響。
伴隨著距離的接近,平盧騎兵的英姿也緩緩從迷蒙的煙霧中露出真容。
從煙霧中浮現的平盧騎兵約莫五十來騎,坐下都是清一色的栗色戰馬,顧元溪目測是北方常用的草原馬,或許是契丹馬,或許是突厥馬亦或者是同羅馬、遼東馬等幽州戰馬。
這五十來騎都有著燕趙漢子威猛強壯的身體特征,個個麵色肅然正厲。他們身著“唐十三鎧”之一的鎖子甲,腰佩塞北所常用的突厥彎刀,馬鞍旁懸掛著角弓與裝滿弓箭的箭袋。與中原府兵不同的是,他們兜鍪上與鎖子甲的脖頸一圈都繡上了一圈毛皮。這既體現了與中原軍隊所不同的風采,又使人一眼可以聯想到那麽駐守環境的寒冷。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作為“唐十三鎧”之一的環鎖鎧,與明光鎧都是大唐極為盛行的製式鎧甲。當然,這種鎧甲與明光鎧又同樣僅僅是中級軍官或者精銳部隊軍士才有條件穿用。至於在兜鍪還有鎧甲上繡緊毛皮,則是北疆軍隊的特色。在大唐,除了平盧鎮之外,隻有同樣處於極寒之地的伊西北庭節度軍才普遍使用。至於其它藩鎮,拋去南方的劍南跟嶺南不說,也隻有範陽跟河東、朔方、河西三鎮有一些駐守極北的部隊順著環境使用而已。
“當真是天下強軍,這平盧騎兵軍容整齊,渾身上下充滿殺氣,果然是塞北血戰出來的虎狼之士。”顧元溪不由得讚歎不已,同是心裏也暗暗悚然道:“看來安胖子能以河北一隅之地將整個大唐攪得風雲變色,不是沒有原因的啊。這平盧騎兵從表麵上就不是長安郊外偶爾所看到的那群虛有其表的京營禁軍所能比擬的……這是真正從沙場殺出來的殺意與血氣。”
誰知南霽雲聞言擺手苦笑道:“這平盧騎兵固然強悍,但在大唐十大藩鎮騎兵部隊中隻是處於中遊而已。若論精銳,恐怕還排不上名號。”
他問道:“所謂‘十藩鎮九節度八騎兵’,賢弟可聽過蕃漢八大精銳騎兵的名號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