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要畢業考試,隻好耽誤一天時間監督複習,更晚了,告罪!)
~~~~~~~~~~~~~~~~~~~~~~~~~~~~~~~~~~~~~~~~~~~~~~~~~~~~~~~~~~~~~~~~~~~~~~~~
“二哥,吃飯了。”
掀開厚厚的氈簾,寧濤把腦袋伸進書房,嘴裏哈出熱氣。一年多時間,老三寧濤又長了不少,眉目也有了些半大少年的味道。
“嗯,你先過去,我馬上來。”寧澤對弟弟一笑,低頭繼續在書桌上揮毫。這是新任唐州知州孫歆專門來信請他寫的條幅,潤筆五十貫一並送來。他趕著臘月前交貨。
張好和韓世忠十月上旬就走了,之前寧澤專門抽出時間,每天陪著客人們遊山玩水、到處會客。
湖陽雖小,可以玩玩的地方倒也有幾處,比如什麽龍泉寺、紫玉山,蓼國遺址的蓼山等等,都還有些特色。尤其是一真一假湖陽公主墓,居然也讓張好大發感慨。說這區區一個宋弘,竟能拒絕公主下嫁,留下“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名言,讓堂堂公主抱憾終身,也算是偉丈夫一個。
這話弄得寧澤心裏一陣不以為然,心說你一個公公,怎麽老愛關心人家男女之事?這種感慨該我發才對,老子如今有了清兒,真要趙佶送我個公主,老子也拿這話填他!
張好在湖陽一呆就是十幾天,真是“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難得一個唐州竟有官家身邊人逗留,便都想來抱抱這條粗腿,從知州到通判,從通判到團練,上上下下,張好隻有一個人的禮沒有收,那就是才升了唐州團練副使顏炳烈的大禮。
這態度直把顏炳烈嚇得幾乎自殺,心知是去年收受陳文錦賄賂故意陷害寧澤事發。人家不理自己,這是要替寧澤出氣啊!隻好厚著臉皮偷偷去拜訪寧澤,隻說當初自己是受了陳文錦蒙蔽,一時糊塗才上了這廝的當,如今已追悔莫及,隻求直講大人恕罪則個。
寧澤樂嗬嗬地告訴顏炳烈,第一,自己並不怪顏大人,隻當沒有發生過。顏炳烈大喜正要感謝,他的第二又說出來,不過要他幫忙去溝通張好的關係,也想都別想。自己可以不計前嫌,但以德報怨也不是我寧二爺的處事風格。
顏炳烈隻好長籲短歎迴到唐州,果然沒過多久,便被京西南路提刑一本彈劾到了大理寺左斷刑,左斷刑屬大理寺下的一個高等法院,專管天下命案和朝廷命官。顏炳烈這一去,自然有張好去請示童貫,幫寧子霑報仇,他什麽都不用管了。
話說寧澤當時婉言謝絕顏炳烈的哀求時,心裏便暗暗好笑,你當老子真的那麽大度有仇都不報麽?
總之,張好走的時候,真是兩袖金風樂不可支,連寧澤為了表示感恩送的五百貫盤纏也堅決退迴,理由是這麽好的哥們兒不能見外。不過子霑若是有空,幫忙寫幾幅字,畫幾張畫倒是樂意收下。
張太監在唐州一路吃喝,絕不會忘記抬舉自己兄弟,逢人就吹噓官家趙佶都幾次三番臨寫寧澤的墨寶。這在當時絕不是忌諱,反而是很風雅的事。比如早些年趙佶也曾幹過托人專門到杭州收購蔡京墨寶的雅事,也讓蔡京得以迅速升到中央。如今寧澤依葫蘆畫瓢,一時弄得唐州紙貴,凡是有些地位根基的,莫不已求得寧直講墨寶為榮。
反觀韓世忠一行,便低調了許多。寧澤陪張好是應酬、風雅。陪老韓便是真心實意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閑來便討論兵法,訴說胸中報複。他不敢給韓世忠透露太多,隻是委婉表示對局勢的擔心,望他到了趙州,嚴陣以待,不是提防遼國,而是提防金國。
說一千道一萬,若是能把金國崛起扼殺在搖籃,那當然最好不過。可惜目前看來已經不可能了,隻求這幾年能苦心經營,別讓趙佶和童貫自尋死路為上策。唉,菩薩保佑吧。
韓世忠兄弟們離開的時候,寧澤給王六斤他們幾個每人封上盤纏五十貫。來的時候,大家雖然都立了功有封賞,畢竟是窮弟兄,隻能五貫十貫地隨禮,已經算是大禮了。寧澤無論如何也不好意思讓弟兄們空手迴去,大家推辭不得,隻好收下。
他送給韓世忠的,卻是兩樣禮物,第一樣是自己畫的一幅《和合仙人圖》和一幅《韓梁並立寫真像》。仙人圖還則罷了,寫真像卻大不一樣,一掃當世男大女小的尊卑陋習,二人相對而立,默默含情。加上寧澤獨有的西洋技法,把二人的容貌、神態,刻畫得幾無二致。老韓才打開看了一半,老臉一紅便趕緊收起,生怕被弟兄們起哄訕笑。
第二件禮物,是童貫送給寧澤的烏絲軟甲。靠著這個,寧澤經曆幾次險情都平安無事。如今他自覺已然無用,韓世忠去趙州卻兇險無比,非要他時時穿上自己才安心。
韓世忠死活不收,隻說憑自己的本事,哪裏還有刀劍能傷?二人爭執不下,關鍵時還是柳清思一語決斷,她斂衽一禮:“五哥,寧郎夜夜念及五哥北上趙州,並非隻是憂心五哥安危,更為天下蒼生愁煩不已。五哥穿上這件軟甲,便如寧郎跟隨五哥在前線殺敵立功一樣,也了卻他的心願。免他日日為大宋煩惱,為五哥懸心!”
這番措辭柳清思並沒有跟寧澤商量過,隻是每夜聽他念叨,知他心裏所想,替他說出來罷了。韓世忠慨然歎道:“兄弟,弟妹賢德,你須善待!”他從來惜言如金,能說出這八個字,可見柳清思在他心裏已經有了很重的分量。
送走兩位至交,寧澤便安心在家裏度假,過起小日子。
每天早上起來,清兒便會奉上濃香的早餐。吃完便去給母親請安,順便看看寧濤的課業,然後不顧旁人笑話,拉起妻子並肩而行去到自家傘行。此時他已是堂堂七品,再站櫃台已經違反大宋道德律法,但卻可以跑到樓上,跟妻子品茗、鬥棋,寫寫畫畫,說些甜蜜話兒,看看街上的熱鬧。
等差不多牛嫂已經在家準備好各種材料,夫妻二人又才迴家,妻子下廚,他非要在旁邊幫手。柳清思做唐州的傳統菜肴是沒說的,可寧澤創意不斷,時不時地露上一手,吃得全家意猶未盡。起初還覺君子遠庖廚,何況大官乎。隻是後來實在抵擋不住他的手藝,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留個佳話好了。
到了下午,便有數不清的宴請和人情,上門請客吃飯的,來求他墨寶的。寧澤基本上來者不拒,這種時候養養人脈當然有必要,早晚自己要離開,家裏的事還需人家幫忙呢。何況求字求畫潤筆豐厚,他不用貪圖賄賂,便已隨隨便便積累了將近萬貫家私。這種神仙日子哪裏去找?
到了晚間,夜深人靜,柳清思侍奉老小完畢,便躲躲閃閃半推半就,被他弄得精疲力盡方得休息。每每這個時候,便是他最覺溫暖、踏實的時候。也隻有此時,柳清思靜靜看著他胸膛起伏,閉著雙眼熟睡的樣子,才充滿幸福地把俏臉往他肩頭輕輕靠住。甜甜等著天明。
~~~~~~~~~~~~~~~~~~~~~~~~~~~~~~~~~~~~~~~~~~~~~~~~~~~~~~~~~~~~~~~~~~~~~~~~
“二哥,吃飯了。”
掀開厚厚的氈簾,寧濤把腦袋伸進書房,嘴裏哈出熱氣。一年多時間,老三寧濤又長了不少,眉目也有了些半大少年的味道。
“嗯,你先過去,我馬上來。”寧澤對弟弟一笑,低頭繼續在書桌上揮毫。這是新任唐州知州孫歆專門來信請他寫的條幅,潤筆五十貫一並送來。他趕著臘月前交貨。
張好和韓世忠十月上旬就走了,之前寧澤專門抽出時間,每天陪著客人們遊山玩水、到處會客。
湖陽雖小,可以玩玩的地方倒也有幾處,比如什麽龍泉寺、紫玉山,蓼國遺址的蓼山等等,都還有些特色。尤其是一真一假湖陽公主墓,居然也讓張好大發感慨。說這區區一個宋弘,竟能拒絕公主下嫁,留下“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名言,讓堂堂公主抱憾終身,也算是偉丈夫一個。
這話弄得寧澤心裏一陣不以為然,心說你一個公公,怎麽老愛關心人家男女之事?這種感慨該我發才對,老子如今有了清兒,真要趙佶送我個公主,老子也拿這話填他!
張好在湖陽一呆就是十幾天,真是“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難得一個唐州竟有官家身邊人逗留,便都想來抱抱這條粗腿,從知州到通判,從通判到團練,上上下下,張好隻有一個人的禮沒有收,那就是才升了唐州團練副使顏炳烈的大禮。
這態度直把顏炳烈嚇得幾乎自殺,心知是去年收受陳文錦賄賂故意陷害寧澤事發。人家不理自己,這是要替寧澤出氣啊!隻好厚著臉皮偷偷去拜訪寧澤,隻說當初自己是受了陳文錦蒙蔽,一時糊塗才上了這廝的當,如今已追悔莫及,隻求直講大人恕罪則個。
寧澤樂嗬嗬地告訴顏炳烈,第一,自己並不怪顏大人,隻當沒有發生過。顏炳烈大喜正要感謝,他的第二又說出來,不過要他幫忙去溝通張好的關係,也想都別想。自己可以不計前嫌,但以德報怨也不是我寧二爺的處事風格。
顏炳烈隻好長籲短歎迴到唐州,果然沒過多久,便被京西南路提刑一本彈劾到了大理寺左斷刑,左斷刑屬大理寺下的一個高等法院,專管天下命案和朝廷命官。顏炳烈這一去,自然有張好去請示童貫,幫寧子霑報仇,他什麽都不用管了。
話說寧澤當時婉言謝絕顏炳烈的哀求時,心裏便暗暗好笑,你當老子真的那麽大度有仇都不報麽?
總之,張好走的時候,真是兩袖金風樂不可支,連寧澤為了表示感恩送的五百貫盤纏也堅決退迴,理由是這麽好的哥們兒不能見外。不過子霑若是有空,幫忙寫幾幅字,畫幾張畫倒是樂意收下。
張太監在唐州一路吃喝,絕不會忘記抬舉自己兄弟,逢人就吹噓官家趙佶都幾次三番臨寫寧澤的墨寶。這在當時絕不是忌諱,反而是很風雅的事。比如早些年趙佶也曾幹過托人專門到杭州收購蔡京墨寶的雅事,也讓蔡京得以迅速升到中央。如今寧澤依葫蘆畫瓢,一時弄得唐州紙貴,凡是有些地位根基的,莫不已求得寧直講墨寶為榮。
反觀韓世忠一行,便低調了許多。寧澤陪張好是應酬、風雅。陪老韓便是真心實意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閑來便討論兵法,訴說胸中報複。他不敢給韓世忠透露太多,隻是委婉表示對局勢的擔心,望他到了趙州,嚴陣以待,不是提防遼國,而是提防金國。
說一千道一萬,若是能把金國崛起扼殺在搖籃,那當然最好不過。可惜目前看來已經不可能了,隻求這幾年能苦心經營,別讓趙佶和童貫自尋死路為上策。唉,菩薩保佑吧。
韓世忠兄弟們離開的時候,寧澤給王六斤他們幾個每人封上盤纏五十貫。來的時候,大家雖然都立了功有封賞,畢竟是窮弟兄,隻能五貫十貫地隨禮,已經算是大禮了。寧澤無論如何也不好意思讓弟兄們空手迴去,大家推辭不得,隻好收下。
他送給韓世忠的,卻是兩樣禮物,第一樣是自己畫的一幅《和合仙人圖》和一幅《韓梁並立寫真像》。仙人圖還則罷了,寫真像卻大不一樣,一掃當世男大女小的尊卑陋習,二人相對而立,默默含情。加上寧澤獨有的西洋技法,把二人的容貌、神態,刻畫得幾無二致。老韓才打開看了一半,老臉一紅便趕緊收起,生怕被弟兄們起哄訕笑。
第二件禮物,是童貫送給寧澤的烏絲軟甲。靠著這個,寧澤經曆幾次險情都平安無事。如今他自覺已然無用,韓世忠去趙州卻兇險無比,非要他時時穿上自己才安心。
韓世忠死活不收,隻說憑自己的本事,哪裏還有刀劍能傷?二人爭執不下,關鍵時還是柳清思一語決斷,她斂衽一禮:“五哥,寧郎夜夜念及五哥北上趙州,並非隻是憂心五哥安危,更為天下蒼生愁煩不已。五哥穿上這件軟甲,便如寧郎跟隨五哥在前線殺敵立功一樣,也了卻他的心願。免他日日為大宋煩惱,為五哥懸心!”
這番措辭柳清思並沒有跟寧澤商量過,隻是每夜聽他念叨,知他心裏所想,替他說出來罷了。韓世忠慨然歎道:“兄弟,弟妹賢德,你須善待!”他從來惜言如金,能說出這八個字,可見柳清思在他心裏已經有了很重的分量。
送走兩位至交,寧澤便安心在家裏度假,過起小日子。
每天早上起來,清兒便會奉上濃香的早餐。吃完便去給母親請安,順便看看寧濤的課業,然後不顧旁人笑話,拉起妻子並肩而行去到自家傘行。此時他已是堂堂七品,再站櫃台已經違反大宋道德律法,但卻可以跑到樓上,跟妻子品茗、鬥棋,寫寫畫畫,說些甜蜜話兒,看看街上的熱鬧。
等差不多牛嫂已經在家準備好各種材料,夫妻二人又才迴家,妻子下廚,他非要在旁邊幫手。柳清思做唐州的傳統菜肴是沒說的,可寧澤創意不斷,時不時地露上一手,吃得全家意猶未盡。起初還覺君子遠庖廚,何況大官乎。隻是後來實在抵擋不住他的手藝,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留個佳話好了。
到了下午,便有數不清的宴請和人情,上門請客吃飯的,來求他墨寶的。寧澤基本上來者不拒,這種時候養養人脈當然有必要,早晚自己要離開,家裏的事還需人家幫忙呢。何況求字求畫潤筆豐厚,他不用貪圖賄賂,便已隨隨便便積累了將近萬貫家私。這種神仙日子哪裏去找?
到了晚間,夜深人靜,柳清思侍奉老小完畢,便躲躲閃閃半推半就,被他弄得精疲力盡方得休息。每每這個時候,便是他最覺溫暖、踏實的時候。也隻有此時,柳清思靜靜看著他胸膛起伏,閉著雙眼熟睡的樣子,才充滿幸福地把俏臉往他肩頭輕輕靠住。甜甜等著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