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能養成這個壞毛病。明天一定中午十二點準時更!票都跑了,嗚嗚!
~~~~~~~~~~~~~~~~~~~~~~~~~~~~~~~~~~~~~~~~~~~~~~~~~~~~~~~~~~~~~~~~~~~~~~~~
相撲,古稱角抵,據說發源於黃帝時代。據司馬遷《皇帝本紀》記載:“蚩尤氏頭有角,與黃帝頭,以角抵人,今冀州為蚩尤戲。”大概是說蚩尤仗著腦袋上長角,於是在兩大部落首領見麵會上提出和黃帝頂腦袋。勝負如何不知道,但這種原始的力量較量一直流傳下來,漸漸發展到不隻用頭的摔跤術。
相撲一詞發源於南北朝,相向而撲、對方倒地的意思。後來日本瘋一樣吸收漢文化,便把這項運動從裏到外學了個全套。
然而大宋此時,相撲才正是流行天下的運動。比如同時期的浪子燕青,便是此中高手。
寧澤雖然不在行這個,但是真正的對抗運動,必定是力量之美的最好展示。他停下腳步也不打擾,興致勃勃觀賞二人爭鬥。
方小乙力大如牛,韓世忠精壯如虎,兩人個頭又相差無幾。此時正光著上身,各自一手拿捏對方肩膀,另一隻手扶在肋下比拚腰力。二人這時候雖貌似靜止不動,卻肌肉隆起,青筋暴露,唿吸都有些沉濁,正是力氣較量到了高潮。
隻聽兩個人不約而同一聲悶喝,方小乙雙眼圓睜,韓世忠腮幫子鼓起,噗噗兩聲,二人腳下的青磚各自踩斷一塊。
“好、好,厲害!”寧澤急忙走上前,使勁鼓掌笑道:“二位,再比下去,要把我父母官的院子都給踩爛了,快歇歇吧!”他看已經比成這個樣子,再弄下去,怕是要有人受傷才會罷手。急忙過來阻攔。
韓世忠微微一笑,慢慢收力。方小乙這才後撤半步抱拳垂首:“大人神力,小的佩服!”韓世忠伸手扶著他笑道:“你的力氣才是真大,不錯、不錯!”他縱橫軍中將近二十年,今天才是第一次遇到個敵手,不免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二人較量雖不分高下,但說起來還是方小乙輸了半籌。他才十七歲不到年紀,正是精力體力進入巔峰狀態的時候。而韓世忠已經三十老幾,還能有如此氣力,真真罕見之極。
痛快了一把的韓世忠轉身走到院子邊上,接過王三泰遞來的衣服穿上。此時此刻寧澤才發現,原來五哥已經換成了綠色官常服。一品緋紅……八品以下黑色,綠色,是七品官階。
“五哥,還未來得及恭喜,你也升了!”寧澤走到他跟前,看看自己,因為剛剛宣旨,還穿著黑色的老衣裳。
“嗯,致果校尉,慶源府練副使,知隆平砦。我是特地請假過來給你賀喜的,三個月之後便去上任。”韓世忠淡淡迴答,他沒覺得這有什麽了不起。
“慶源府?在哪裏?”
“河北西路,靠近真定府。”
……
“怎麽了?”韓世忠看他一臉見鬼了的樣子,很奇怪。
“嗬嗬,沒什麽,就是覺得太遠了,今後弟兄們相見一麵,都難了!”寧澤笑道。心裏卻想這不是遼金邊境嗎?可真是個危險地方!
韓世忠哪知道他想啥,也是很感慨點點頭:“是啊,所以這次聽王淵相公說要給你下旨封賞,我就厚起臉皮來求張公公,為的就是弟兄們能見上一麵。今後再見,不知何日了!”說話之間,頗有蕭索之意。
寧澤也是心裏黯然。是啊,這時代的交通,真是讓人沒法不加倍珍惜所有的感情,包括親情、友情、愛情。
“哈哈,新郎官居然親自來了!”尖銳的笑聲響起,張好正在王炳林的陪同下,走下台階,朝寧澤樂嗬嗬地走來。他雖然是和韓世忠他們一起來的湖陽,但畢竟是個文職太監,跟韓世忠這些赳赳武夫總有些距離,所以外麵角力相撲,他卻跟王炳林躲在屋裏嘀嘀咕咕,聽到寧澤到來,才出來相見。
寧澤看到張好滿臉紅光情深煥發,又看到王炳林一臉殷勤的笑容,心知這位縣太爺一定把張好給伺候舒坦了。王知縣真是蠻會來事的嘛,也不知道送了些什麽禮物?
“昨天忙亂,怠慢了貴客,今天特來給觀察大人賠禮,恕罪則個!”寧澤笑嘻嘻地唱喏道。
“咳,咱們兄弟什麽關係,跟你老哥也來這套不成?咱家要真是那小氣之人,豈會千裏迢迢轉呈趕來給你賀喜?”張好豪爽地伸手牽起寧澤的手,轉身又迴到後衙花廳。這時王炳林也不敢跟著進來,隻容他二人單獨說話。
奉承的衙役端上茶盞退出,張好才笑道:“新婚燕爾,該多陪陪新娘子的,卻來見我這老貨作甚?”
“小可賤婚,大人親來道賀都不來相謝,那寧澤豈不成了無情無義之人?寧澤能有今日,全靠觀察大人仗義相助,又得童相公栽培,銘感五內,難以為報!”說完,很嚴肅地站起來拱手深深一拜。
“二郎,有你這句話,老哥哥我可沒枉費了一番心意!”張好急忙將他扶住,語氣感動,欲言又止。
“哦?這其中的奧妙,還請大人開示一二!”寧澤心頭一動,聽他這話,似乎為自己很是努了一番力氣。本來自己立了這麽大功勞,得到這個封賞也是合適。但可千萬別以為就是該得的。若無旁人說話爭取,誰理你是個什麽鳥人?既然人家說這個事情很費力,那就該聽聽故事,起碼滿足一下張太監的虛榮心,別讓人覺得結識了個白眼狼!
這正撓著張好的癢處。連矜持謙虛都顧不得,急忙把那日萬歲山頂的故事繪聲繪色說了一遍,尤其是童貫如何據理力爭,自己又如何巧妙插話,最後才讓官家開了金口。說得曲折婉轉,扣人心弦。
寧澤聽罷苦笑道:“果然,為了寧澤些許微末之勞,竟鬧得童相和觀察如此大費周章,真是不當人子!”
“唉,子霑切莫妄自菲薄,如此大功,童帥不替你爭,還替誰爭?隻是他老人家心中不平啊。這麽點事都有人出來指手畫腳,若真要一展胸中抱負,那豈不是困難重重?”張好慨然而歎道。
寧澤心中一動,於曆史知識,他隻知道個大概,至於裏麵的細節道道,卻一點思路也沒有。一時間沒弄清楚這個童貫要展胸中什麽報複?難道活膩了想篡位當個絕戶皇帝玩玩?不可能啊,書上好像沒這麽寫過。
“不知觀察說的,是指什麽?”他疑惑地問。
張好神秘一笑:“二郎小諸葛在世,不妨猜上一猜?”
......
“莫不是——”寧澤目光一閃,伸手朝北方輕輕指點,看著張好。
“哈哈,妙哉,二郎果然一算便準,真是童相知己也!”
~~~~~~~~~~~~~~~~~~~~~~~~~~~~~~~~~~~~~~~~~~~~~~~~~~~~~~~~~~~~~~~~~~~~~~~~
相撲,古稱角抵,據說發源於黃帝時代。據司馬遷《皇帝本紀》記載:“蚩尤氏頭有角,與黃帝頭,以角抵人,今冀州為蚩尤戲。”大概是說蚩尤仗著腦袋上長角,於是在兩大部落首領見麵會上提出和黃帝頂腦袋。勝負如何不知道,但這種原始的力量較量一直流傳下來,漸漸發展到不隻用頭的摔跤術。
相撲一詞發源於南北朝,相向而撲、對方倒地的意思。後來日本瘋一樣吸收漢文化,便把這項運動從裏到外學了個全套。
然而大宋此時,相撲才正是流行天下的運動。比如同時期的浪子燕青,便是此中高手。
寧澤雖然不在行這個,但是真正的對抗運動,必定是力量之美的最好展示。他停下腳步也不打擾,興致勃勃觀賞二人爭鬥。
方小乙力大如牛,韓世忠精壯如虎,兩人個頭又相差無幾。此時正光著上身,各自一手拿捏對方肩膀,另一隻手扶在肋下比拚腰力。二人這時候雖貌似靜止不動,卻肌肉隆起,青筋暴露,唿吸都有些沉濁,正是力氣較量到了高潮。
隻聽兩個人不約而同一聲悶喝,方小乙雙眼圓睜,韓世忠腮幫子鼓起,噗噗兩聲,二人腳下的青磚各自踩斷一塊。
“好、好,厲害!”寧澤急忙走上前,使勁鼓掌笑道:“二位,再比下去,要把我父母官的院子都給踩爛了,快歇歇吧!”他看已經比成這個樣子,再弄下去,怕是要有人受傷才會罷手。急忙過來阻攔。
韓世忠微微一笑,慢慢收力。方小乙這才後撤半步抱拳垂首:“大人神力,小的佩服!”韓世忠伸手扶著他笑道:“你的力氣才是真大,不錯、不錯!”他縱橫軍中將近二十年,今天才是第一次遇到個敵手,不免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二人較量雖不分高下,但說起來還是方小乙輸了半籌。他才十七歲不到年紀,正是精力體力進入巔峰狀態的時候。而韓世忠已經三十老幾,還能有如此氣力,真真罕見之極。
痛快了一把的韓世忠轉身走到院子邊上,接過王三泰遞來的衣服穿上。此時此刻寧澤才發現,原來五哥已經換成了綠色官常服。一品緋紅……八品以下黑色,綠色,是七品官階。
“五哥,還未來得及恭喜,你也升了!”寧澤走到他跟前,看看自己,因為剛剛宣旨,還穿著黑色的老衣裳。
“嗯,致果校尉,慶源府練副使,知隆平砦。我是特地請假過來給你賀喜的,三個月之後便去上任。”韓世忠淡淡迴答,他沒覺得這有什麽了不起。
“慶源府?在哪裏?”
“河北西路,靠近真定府。”
……
“怎麽了?”韓世忠看他一臉見鬼了的樣子,很奇怪。
“嗬嗬,沒什麽,就是覺得太遠了,今後弟兄們相見一麵,都難了!”寧澤笑道。心裏卻想這不是遼金邊境嗎?可真是個危險地方!
韓世忠哪知道他想啥,也是很感慨點點頭:“是啊,所以這次聽王淵相公說要給你下旨封賞,我就厚起臉皮來求張公公,為的就是弟兄們能見上一麵。今後再見,不知何日了!”說話之間,頗有蕭索之意。
寧澤也是心裏黯然。是啊,這時代的交通,真是讓人沒法不加倍珍惜所有的感情,包括親情、友情、愛情。
“哈哈,新郎官居然親自來了!”尖銳的笑聲響起,張好正在王炳林的陪同下,走下台階,朝寧澤樂嗬嗬地走來。他雖然是和韓世忠他們一起來的湖陽,但畢竟是個文職太監,跟韓世忠這些赳赳武夫總有些距離,所以外麵角力相撲,他卻跟王炳林躲在屋裏嘀嘀咕咕,聽到寧澤到來,才出來相見。
寧澤看到張好滿臉紅光情深煥發,又看到王炳林一臉殷勤的笑容,心知這位縣太爺一定把張好給伺候舒坦了。王知縣真是蠻會來事的嘛,也不知道送了些什麽禮物?
“昨天忙亂,怠慢了貴客,今天特來給觀察大人賠禮,恕罪則個!”寧澤笑嘻嘻地唱喏道。
“咳,咱們兄弟什麽關係,跟你老哥也來這套不成?咱家要真是那小氣之人,豈會千裏迢迢轉呈趕來給你賀喜?”張好豪爽地伸手牽起寧澤的手,轉身又迴到後衙花廳。這時王炳林也不敢跟著進來,隻容他二人單獨說話。
奉承的衙役端上茶盞退出,張好才笑道:“新婚燕爾,該多陪陪新娘子的,卻來見我這老貨作甚?”
“小可賤婚,大人親來道賀都不來相謝,那寧澤豈不成了無情無義之人?寧澤能有今日,全靠觀察大人仗義相助,又得童相公栽培,銘感五內,難以為報!”說完,很嚴肅地站起來拱手深深一拜。
“二郎,有你這句話,老哥哥我可沒枉費了一番心意!”張好急忙將他扶住,語氣感動,欲言又止。
“哦?這其中的奧妙,還請大人開示一二!”寧澤心頭一動,聽他這話,似乎為自己很是努了一番力氣。本來自己立了這麽大功勞,得到這個封賞也是合適。但可千萬別以為就是該得的。若無旁人說話爭取,誰理你是個什麽鳥人?既然人家說這個事情很費力,那就該聽聽故事,起碼滿足一下張太監的虛榮心,別讓人覺得結識了個白眼狼!
這正撓著張好的癢處。連矜持謙虛都顧不得,急忙把那日萬歲山頂的故事繪聲繪色說了一遍,尤其是童貫如何據理力爭,自己又如何巧妙插話,最後才讓官家開了金口。說得曲折婉轉,扣人心弦。
寧澤聽罷苦笑道:“果然,為了寧澤些許微末之勞,竟鬧得童相和觀察如此大費周章,真是不當人子!”
“唉,子霑切莫妄自菲薄,如此大功,童帥不替你爭,還替誰爭?隻是他老人家心中不平啊。這麽點事都有人出來指手畫腳,若真要一展胸中抱負,那豈不是困難重重?”張好慨然而歎道。
寧澤心中一動,於曆史知識,他隻知道個大概,至於裏麵的細節道道,卻一點思路也沒有。一時間沒弄清楚這個童貫要展胸中什麽報複?難道活膩了想篡位當個絕戶皇帝玩玩?不可能啊,書上好像沒這麽寫過。
“不知觀察說的,是指什麽?”他疑惑地問。
張好神秘一笑:“二郎小諸葛在世,不妨猜上一猜?”
......
“莫不是——”寧澤目光一閃,伸手朝北方輕輕指點,看著張好。
“哈哈,妙哉,二郎果然一算便準,真是童相知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