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的戰爭機器終於全麵開動。【ㄨ】
宣和三年二月初四,童貫宣布,十萬大軍集結南下,剿滅方臘匪徒。
到這個時候,寧澤才真正感受到什麽叫雄壯和威武。看著一隊隊行進在大路上的鐵盔鐵甲,遮天蔽日的旌旗招展,而除了馬蹄聲和士卒重重的步伐震動大地,竟沒一點別的聲音發出。行軍的隊伍逶迤蜿蜒,曲曲折折仿佛從遙遠的天邊過來,又要往遙遠的天邊而去,沒有頭尾,隻有一根細線穿起來般的影子蔓延而過……
“他娘的,真威風!難怪自古英雄,無一不以馬上征戰天下為榮耀!”寧澤由衷感歎道。是啊,這樣的情形,如果你作為這麽一支隊伍的統帥,心中的豪情激烈可想而知。這時候完全可以讓你忘掉什麽重文抑武,什麽好男不當兵。隻會覺得人生便是一場廝殺,一場壯烈無比的廝殺!
韓世忠沒有言語,隻是靜靜地看著大軍從身邊走過,然後輕輕一勒馬頭:“走吧!”青鬃馬晃晃腦袋,斜斜朝小路跑動而去。寧澤戀戀不舍最後看一眼大軍,也學韓世忠雙腿一夾小白:“走了,閨女!”
這一次,他們成了真正的前鋒。王淵奉宣撫使童貫軍令,帶領精兵三萬,作為主力軍王稟的配合,過平江府,經秀州,自崇德而下臨安,始終要保持和主力大軍平行的陣列,要從敵人的右翼發起攻擊。韓世忠的五隊編入前鋒軍,輕裝輕騎,走小路要繞過大半個杭州,在一個叫大塢的地方待命。
王稟的主力大軍會用三萬人的隊伍在百裏之外的黃灣鎮布下陣列,切斷方臘大軍衝過錢塘江的企圖。而另外四萬人則沿著杭州灣、曹娥江一帶順流布防,阻止方臘向西麵衝擊。
前鋒軍不止韓世忠一個小隊,他們夾雜在大軍其中,隨時準備根據形勢需要去打亂敵人的布置。
要說起來,大塢這個地方也真是不錯,其實是一個方圓不小的小湖泊,湖泊周圍開闊,適合大軍決戰衝擊。王淵把韓世忠安排在這裏,就是想利用五隊行動迅速來去如風的特點,擾亂敵人陣腳,吸引敵人的注意力。
然而寧澤對此卻不太滿意。倒不是對這個布置有什麽意見,反正具體戰術他也不懂。他的意見是自己難道還要跟著去衝鋒陷陣嗎?你老王當初不是答應過這種事兒老子可以不幹的麽?王淵當時隻是笑著迴答:“你要實在不願去,當然也不會勉強。隻是童帥已經賞了你軟甲護身,若不跟著立些功勞,迴去須無麵皮再見童帥吧?放心,韓世忠會保護你周全的!”
這種空頭支票的許諾讓寧澤鬱悶不已,特麽一上了戰場,誰還顧得了誰啊?可是王淵用童貫的大帽子壓下來,他不戴也不行,隻能鬱悶滴跟著韓世忠當了先鋒軍。
事實證明,王淵這個人還是很惡趣味的。
經過寧澤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自己真的很怕死,反倒激起了王淵的好奇心。他作為一個廝殺半生的武夫,實在想不通一個男人要膽怯到什麽程度,才會如此不堪地無恥表白?之前他倒是也曾答應過寧澤實在不行可以跟在他身邊搖搖鵝毛扇,可臨到要出發時,他的主意忽然變了,寧澤啊,你還是跟著去吧。你腦子快點子多,幫著韓營頭立個大功迴來,大家升官發財不好麽?退一萬步說,韓世忠是個很能打的莽夫(在他看來現在的韓世忠大概就這樣),他是能安全保護你的,而你要做的事就是讓他把武力值發揮到最重要的地方,糾偏他,免得他幹出出格的事情來。
這個寓言的教訓告訴我們,在領導麵前,少說大實話。你以為你向領導袒露心扉就是表現誠實?錯了,領導是什麽?領導就是那種你老實說你不能幹領導偏要你幹,還順嘴送頂高帽子說你一定能幹。等你實在幹不好了又說你沒用心幹的那種人。
這種人當領導,一旦惡趣味犯起來,你都沒地方哭去!
當然,寧澤現在還不至於哭。不過他倒是沒閑著,成天碎碎念叨希望戰局不要發生變化,童帥大軍一到,賊兵望風披靡,就在主戰場躺下好了。實在不行,寧可方臘衝開封鎖線揮師北上打他個稀巴爛也不錯。反正大宋又不是老子家的,誰當皇帝不是當?他倒落得個輕省。
可惜好景不長,二月初八這天,王淵笑眯眯地出現在大塢。
寧澤知道壞菜了!
王淵召集了各營頭領(沒叫寧澤參加,他一個副手還沒資格正式開會)傳達最新戰局情況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目前方臘北上受阻,卡在錢塘江一帶,損失不下二三十萬(想想曆陽城外的那群泥腿子吧,不是他們是誰?)。於是方臘要尋機突破,這個突圍的光榮任務落在了他手下大將方七佛的身上,方七佛現在糾結號稱四十萬大軍,分成兩股,一路向西(不是三級片片電影)猛衝。估計過幾天就會在鹽塘發起衝鋒,突破大軍神經末梢比較脆弱的封鎖線朝淮西流竄。
“敢問經略相公,我等能做什麽?”
這句話略等於以前的黑白電影裏小連長小排長們意誌堅決地向領導表示:“首長,下任務吧!”
王淵神色凝重看了一圈打了雞血的指戰員們,用嚴肅而低沉的聲音說道:“我們前鋒各營的任務就是趁方賊立足未穩,主動出擊,務必把方賊引向大軍的埋伏!”說完伸手一指地圖,粗大的食指狠狠地摁在一個叫浮山的地方。
雖然剛才紛紛表態要任務,可這個任務真不是好玩的,說白了就是當草棍子去捅老虎屁股,直到老虎被捅發毛了跳起來追著咬,最後掉進獵人早就挖好的陷阱裏麵。問題是誰能保證老虎一定咬不到自己還能保證不掉隊?
於是集體陷入一種勇敢的沉默!大家臉上都在表示我很勇敢,不怕。但沒人嘴裏說出來,還是等領導看誰不順眼好了!
可惜寧澤不在韓世忠身邊,沒能完成王淵交代給他的“隨時糾偏,免得他做出出格舉動”的任務。
潑韓五說話了:“相公,末將願領此軍令!”
宣和三年二月初四,童貫宣布,十萬大軍集結南下,剿滅方臘匪徒。
到這個時候,寧澤才真正感受到什麽叫雄壯和威武。看著一隊隊行進在大路上的鐵盔鐵甲,遮天蔽日的旌旗招展,而除了馬蹄聲和士卒重重的步伐震動大地,竟沒一點別的聲音發出。行軍的隊伍逶迤蜿蜒,曲曲折折仿佛從遙遠的天邊過來,又要往遙遠的天邊而去,沒有頭尾,隻有一根細線穿起來般的影子蔓延而過……
“他娘的,真威風!難怪自古英雄,無一不以馬上征戰天下為榮耀!”寧澤由衷感歎道。是啊,這樣的情形,如果你作為這麽一支隊伍的統帥,心中的豪情激烈可想而知。這時候完全可以讓你忘掉什麽重文抑武,什麽好男不當兵。隻會覺得人生便是一場廝殺,一場壯烈無比的廝殺!
韓世忠沒有言語,隻是靜靜地看著大軍從身邊走過,然後輕輕一勒馬頭:“走吧!”青鬃馬晃晃腦袋,斜斜朝小路跑動而去。寧澤戀戀不舍最後看一眼大軍,也學韓世忠雙腿一夾小白:“走了,閨女!”
這一次,他們成了真正的前鋒。王淵奉宣撫使童貫軍令,帶領精兵三萬,作為主力軍王稟的配合,過平江府,經秀州,自崇德而下臨安,始終要保持和主力大軍平行的陣列,要從敵人的右翼發起攻擊。韓世忠的五隊編入前鋒軍,輕裝輕騎,走小路要繞過大半個杭州,在一個叫大塢的地方待命。
王稟的主力大軍會用三萬人的隊伍在百裏之外的黃灣鎮布下陣列,切斷方臘大軍衝過錢塘江的企圖。而另外四萬人則沿著杭州灣、曹娥江一帶順流布防,阻止方臘向西麵衝擊。
前鋒軍不止韓世忠一個小隊,他們夾雜在大軍其中,隨時準備根據形勢需要去打亂敵人的布置。
要說起來,大塢這個地方也真是不錯,其實是一個方圓不小的小湖泊,湖泊周圍開闊,適合大軍決戰衝擊。王淵把韓世忠安排在這裏,就是想利用五隊行動迅速來去如風的特點,擾亂敵人陣腳,吸引敵人的注意力。
然而寧澤對此卻不太滿意。倒不是對這個布置有什麽意見,反正具體戰術他也不懂。他的意見是自己難道還要跟著去衝鋒陷陣嗎?你老王當初不是答應過這種事兒老子可以不幹的麽?王淵當時隻是笑著迴答:“你要實在不願去,當然也不會勉強。隻是童帥已經賞了你軟甲護身,若不跟著立些功勞,迴去須無麵皮再見童帥吧?放心,韓世忠會保護你周全的!”
這種空頭支票的許諾讓寧澤鬱悶不已,特麽一上了戰場,誰還顧得了誰啊?可是王淵用童貫的大帽子壓下來,他不戴也不行,隻能鬱悶滴跟著韓世忠當了先鋒軍。
事實證明,王淵這個人還是很惡趣味的。
經過寧澤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自己真的很怕死,反倒激起了王淵的好奇心。他作為一個廝殺半生的武夫,實在想不通一個男人要膽怯到什麽程度,才會如此不堪地無恥表白?之前他倒是也曾答應過寧澤實在不行可以跟在他身邊搖搖鵝毛扇,可臨到要出發時,他的主意忽然變了,寧澤啊,你還是跟著去吧。你腦子快點子多,幫著韓營頭立個大功迴來,大家升官發財不好麽?退一萬步說,韓世忠是個很能打的莽夫(在他看來現在的韓世忠大概就這樣),他是能安全保護你的,而你要做的事就是讓他把武力值發揮到最重要的地方,糾偏他,免得他幹出出格的事情來。
這個寓言的教訓告訴我們,在領導麵前,少說大實話。你以為你向領導袒露心扉就是表現誠實?錯了,領導是什麽?領導就是那種你老實說你不能幹領導偏要你幹,還順嘴送頂高帽子說你一定能幹。等你實在幹不好了又說你沒用心幹的那種人。
這種人當領導,一旦惡趣味犯起來,你都沒地方哭去!
當然,寧澤現在還不至於哭。不過他倒是沒閑著,成天碎碎念叨希望戰局不要發生變化,童帥大軍一到,賊兵望風披靡,就在主戰場躺下好了。實在不行,寧可方臘衝開封鎖線揮師北上打他個稀巴爛也不錯。反正大宋又不是老子家的,誰當皇帝不是當?他倒落得個輕省。
可惜好景不長,二月初八這天,王淵笑眯眯地出現在大塢。
寧澤知道壞菜了!
王淵召集了各營頭領(沒叫寧澤參加,他一個副手還沒資格正式開會)傳達最新戰局情況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目前方臘北上受阻,卡在錢塘江一帶,損失不下二三十萬(想想曆陽城外的那群泥腿子吧,不是他們是誰?)。於是方臘要尋機突破,這個突圍的光榮任務落在了他手下大將方七佛的身上,方七佛現在糾結號稱四十萬大軍,分成兩股,一路向西(不是三級片片電影)猛衝。估計過幾天就會在鹽塘發起衝鋒,突破大軍神經末梢比較脆弱的封鎖線朝淮西流竄。
“敢問經略相公,我等能做什麽?”
這句話略等於以前的黑白電影裏小連長小排長們意誌堅決地向領導表示:“首長,下任務吧!”
王淵神色凝重看了一圈打了雞血的指戰員們,用嚴肅而低沉的聲音說道:“我們前鋒各營的任務就是趁方賊立足未穩,主動出擊,務必把方賊引向大軍的埋伏!”說完伸手一指地圖,粗大的食指狠狠地摁在一個叫浮山的地方。
雖然剛才紛紛表態要任務,可這個任務真不是好玩的,說白了就是當草棍子去捅老虎屁股,直到老虎被捅發毛了跳起來追著咬,最後掉進獵人早就挖好的陷阱裏麵。問題是誰能保證老虎一定咬不到自己還能保證不掉隊?
於是集體陷入一種勇敢的沉默!大家臉上都在表示我很勇敢,不怕。但沒人嘴裏說出來,還是等領導看誰不順眼好了!
可惜寧澤不在韓世忠身邊,沒能完成王淵交代給他的“隨時糾偏,免得他做出出格舉動”的任務。
潑韓五說話了:“相公,末將願領此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