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興宗雖然紈絝也沒什麽本事,不過甄別能力好歹還是有點的。這次出來,他作為王淵的先遣部隊打前哨,雖然就是一路看看沿途道路、輜重、行軍紮營、水文地裏等環節,不是先鋒的概念。但從頭到尾就聽領導們說什麽一鼓作氣、蕩平匪患;迎頭堵截、莫使逃竄;兵分兩路、東西夾擊這些話。
都是些戰術層麵的語言。
可是現在聽寧澤從戰略高度這麽一分析,辛興宗頓時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頭頭是道啊!所以立刻對寧澤產生了興趣。
“嗯,寧澤、寧子霑,這些道理,你聽誰說的?”
“也沒聽誰說,就是自己琢磨的。戰報傳來,我們百姓都議論紛紛。”
“那他們為什麽誣陷你?”
“大將軍,說來話長——”寧澤一臉的哀傷,把自己跟陳家的恩怨從頭細數,簡直是一本血淚史。跟柳清思的事他卻沒說,怕壞了她的名節。
辛興宗沉吟半晌,說道:“若果真如此,那倒也不算為難。你隻管同我去唐州,該如何分說,倒時候我自會幫你。”
“多謝大將軍!”
“呃,這稱唿,隻在私下叫叫便可,有人在,就不用叫了。你叫我一聲指揮吧。”
其實辛興宗還沒什麽正式的軍中職位,帶了一隊人馬,所以大家都喊他指揮。他倒是想做大將軍,可若是寧澤在旁人跟前這麽叫他,老臉還真是掛不住。但又享受人家的奉承,幹脆來個私下叫,過過癮。
有了辛指揮庇護,寧澤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第二天包袱也要迴來了,手銬雖然沒去,但輕裝上路,大步流星。辛興宗本來想弄匹馬讓他騎著的,可還是謹慎些好,以防萬一,若這家夥真是個騙子呢?那到了唐州豈不是啪啪打臉?
那幾個捕快卻灰頭土臉,真正像被押解的犯人,被安排跟在隊伍最後,連個寧澤的屁都聞不到,別提多恨!
兩天時間裏,寧澤白天趕路,晚上就被叫到辛興宗哪裏說話聊天。這紈絝子弟有一樣好,就是現在流行什麽他懂什麽。家裏既然走的是童貫的這條路子,自然對道君皇帝趙佶的愛好爛熟於胸。這也算碰到寧澤的強項,人家本來就是偽造文物出身,這就被他撿著了,什麽吳道子的線條,王維的畫裏藏詩,馬遠的山水郭熙的鳥,還有就是各種名家碑帖,好多連辛興宗都隻是聽說名字,沒看過真跡。
寧澤是近距離看過無數國寶的人,見識比他高了何止十倍。但當然不會讓他下不來台,盡撿些他知道的說。越說越撓著辛興宗的癢處,覺得這小子實在有趣,竟有些舍不得他。隻是礙於軍總紀律嚴明,他一個臨時打前站的閑人,沒權利私自招募禁軍。於是路上不住地打主意,如何在寧澤身上撈取些實際好處。
兩天後到了唐州。接待辛興宗的,是唐州兵曹顏炳烈。
辛興宗不過是個恩蔭的翊衛郎,聽起來是正七品,然隻是爵位而已,哪輪的上人家唐州知州林翰親自接待?
顏炳烈,字煥之,同進士出身,沒資格賴在京城,安排到唐州擔任兵曹,專管廂軍安置,日常軍信傳遞,禁軍後勤,兼領鋪兵、火龍隊等等。戰事一起,就要遵照兵部移文,做好禁軍過境的各項準備,比如張羅部分糧草,安排駐紮這些瑣事。
所以辛興宗帶領的先遣隊,就是由他負責接待和安置。
大宋重文抑武,武將地位低下。別看顏炳烈隻是個從七品,但人家是同進士出身,這個沒功名的辛興宗如果真按規矩,還得給他作揖唱喏。
不過顏炳烈可不敢小看他,因為辛興宗可算是童媼相的身邊人。這時大宋流傳兩位相爺,公相是蔡京蔡太師,媼相就是童貫童公公,誰敢招惹?顏炳烈又沒門路背景,怎敢在辛興宗麵前托大?
於是辛興宗繼續擺他的少爺架子。
一番熱情寒暄過後,顏炳烈就要親自帶路領辛興宗去城北兵營駐紮。辛興宗故作漫不經意說道:“好叫煥之兄得知,小弟一路過來,遇到本州一幹捕快,說是緝拿反賊??????”他一氣說完,竟是完全按照寧澤的話轉述一遍。
顏炳烈大驚,這事兒可是他安排的!
來旺兒送信送錢,就是找他的關係。他出身寒微,沒背景靠山,升遷無望,便指著在兵營撈些油水,吃點空餉混日子。一州六曹,兵曹最苦。平時跟其他幾曹戶曹、吏曹、法曹等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所以兵曹又是衙門裏最不受人待見的地方。
陳文錦當時就是看中這層關係,時不時地燒他些冷灶,這才攀上交情。
接過來旺兒厚厚的關子,顏炳烈十分賣力,不用通過知州通判,直接好哥們兒法曹張輝,分了好處給他,就派了關捕頭帶隊下去,務必要把反賊捉拿歸案。
顏炳烈心頭吃驚,臉上裝作什麽也不知道。津津有味聽完辛興宗的話,微微點頭道:“這也有下官不知情處。不過,此事有些為難,湖陽縣出了反賊,是有人舉報,下官才得知。如今剿匪大事誰敢耽擱,就請了本州通判大人示下,才去捉人來問個明白的。既然辛指揮如此說,想必另有隱情,那就請指揮把人交給下官,迴頭一定細細查明,再來知會指揮。”
辛興宗心頭一笑,可真是被寧澤算得分毫不差。這兩天寧澤和他談起自己的案子,雖然不知道唐州是誰搗鬼,要越過湖陽縣捉人。但辛興宗將會麵對怎樣的托詞,他是早有預料。
“細細查明?嗬嗬,不瞞顏大人,這案子雖是在下無意中撞見,可還是不太放心呐。前天晚上,當場便從那些捕快身上搜出百來貫錢的賄賂。你們那個姓關的捕頭也認了,就是這個寧澤的叫陳什麽的仇家臨行給的盤纏。大人,若非其中有蹊蹺,一個反賊,用得著主家行賄公人不成?”
顏炳烈鼻子都氣歪了,特麽你剛才怎麽不說,原來還留了一手堵老子的嘴。此時此刻,他要裝瘋賣傻也不可能,一臉的又氣又怒:“有這事?就請指揮把那幾個潑才帶出來,等我親自問。”
辛興宗大手一揮,他的人帶著一隊捕快灰頭土臉來到顏炳烈跟前。
“潑才,讓你們去抓人,你們去找犯人仇家作甚?”顏炳烈一臉的陰沉,順手從辛興宗小旗手裏扯過馬鞭。當著辛興宗的麵,他做不了什麽暗示,隻是目光閃動,指望這幾個背時鬼別胡說八道。
關捕頭一臉的崩潰,嚇得撲通就跪在地上:“兵曹大人,實是小的們無知,本是去抓反賊,叵耐那唐河船工張順早就聞信逃匿,竟抓不到。還是陳押司告訴小的們那個寧澤也是反賊一路,才上去抓的??????”
“啪、啪、啪——”氣急敗壞的顏炳烈連著七八鞭子抽在關捕頭的臉上和嘴上,打得這廝瞬間變成個豬頭,不住地打滾哀嚎,響聲震天。
當然發急,越怕他說他越說,真是活到狗肚子上去了,被這大嘴一下全兜得幹幹淨淨。
辛興宗忽然伸手攔住:“且慢,在下有話要問。”
顏炳烈哪敢讓他發問,忙道:“指揮不用問了,定是這些潑才貪贓枉法,待下官拿迴去,稟報通判大人給他們治罪。”
“不急不急,在下就是想問問,你們本來不是去捉那個寧澤的?呃,兵曹大人,你讓他們捉的是誰?”辛興宗看著顏炳烈。
顏炳烈大冬天的一腦門子汗水:“這個卻記不清了,好像記得法曹發出公文是說捉拿反賊,到底是誰——?”仰天眨眼做凝神思考狀。
事情的還原是:按陳文錦約好的辦法,當然是先抓張順,然後一番拷打讓張順供出寧澤。誰知道寧澤比他們快了一步,通知張順一口氣跑了。關捕頭幾個隻好迴去找陳文錦,陳文錦氣急敗壞,心說也不能空手迴去,便幹脆直接說寧澤才是主謀,該去抓他。關捕頭也不管緝拿案犯的公文上名字明明是張順,先抓了再說。這才埋伏在寧家,跟要逃跑的寧澤撞個正著。
辛興宗冷眼看他假癡不癲,也懶得揭穿,淡淡笑道:“說句不該說的,本來此事在下也管不著,總是交給地方才對。不過又牽連剿匪平亂。我若不知還則罷了,可已經知道,不得不問個明白。唉,貴府的差人如此行事,好叫人放心不下。若將來事起變化,讓王相公、童相他們知道了,在下這失察之罪,也是脫不開啊!”
“那,依指揮的意思是?”
“在下有個想法,若貴府能將此人交給在下,帶到廬州,是非曲直,軍前問個明白。若果有通敵,也是個祭旗的好腦袋。若無,也好洗刷人家的冤屈,免得在此留著,將來兵曹大人自己都說不清楚。如何?”
顏炳烈一股氣從****衝到腦門,你特麽誰啊,不就是區區一個翊衛郎的散官,靠了你爹沒節操投靠個太監罷了,跟我這兒人五人六的,我呸!
都是些戰術層麵的語言。
可是現在聽寧澤從戰略高度這麽一分析,辛興宗頓時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頭頭是道啊!所以立刻對寧澤產生了興趣。
“嗯,寧澤、寧子霑,這些道理,你聽誰說的?”
“也沒聽誰說,就是自己琢磨的。戰報傳來,我們百姓都議論紛紛。”
“那他們為什麽誣陷你?”
“大將軍,說來話長——”寧澤一臉的哀傷,把自己跟陳家的恩怨從頭細數,簡直是一本血淚史。跟柳清思的事他卻沒說,怕壞了她的名節。
辛興宗沉吟半晌,說道:“若果真如此,那倒也不算為難。你隻管同我去唐州,該如何分說,倒時候我自會幫你。”
“多謝大將軍!”
“呃,這稱唿,隻在私下叫叫便可,有人在,就不用叫了。你叫我一聲指揮吧。”
其實辛興宗還沒什麽正式的軍中職位,帶了一隊人馬,所以大家都喊他指揮。他倒是想做大將軍,可若是寧澤在旁人跟前這麽叫他,老臉還真是掛不住。但又享受人家的奉承,幹脆來個私下叫,過過癮。
有了辛指揮庇護,寧澤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第二天包袱也要迴來了,手銬雖然沒去,但輕裝上路,大步流星。辛興宗本來想弄匹馬讓他騎著的,可還是謹慎些好,以防萬一,若這家夥真是個騙子呢?那到了唐州豈不是啪啪打臉?
那幾個捕快卻灰頭土臉,真正像被押解的犯人,被安排跟在隊伍最後,連個寧澤的屁都聞不到,別提多恨!
兩天時間裏,寧澤白天趕路,晚上就被叫到辛興宗哪裏說話聊天。這紈絝子弟有一樣好,就是現在流行什麽他懂什麽。家裏既然走的是童貫的這條路子,自然對道君皇帝趙佶的愛好爛熟於胸。這也算碰到寧澤的強項,人家本來就是偽造文物出身,這就被他撿著了,什麽吳道子的線條,王維的畫裏藏詩,馬遠的山水郭熙的鳥,還有就是各種名家碑帖,好多連辛興宗都隻是聽說名字,沒看過真跡。
寧澤是近距離看過無數國寶的人,見識比他高了何止十倍。但當然不會讓他下不來台,盡撿些他知道的說。越說越撓著辛興宗的癢處,覺得這小子實在有趣,竟有些舍不得他。隻是礙於軍總紀律嚴明,他一個臨時打前站的閑人,沒權利私自招募禁軍。於是路上不住地打主意,如何在寧澤身上撈取些實際好處。
兩天後到了唐州。接待辛興宗的,是唐州兵曹顏炳烈。
辛興宗不過是個恩蔭的翊衛郎,聽起來是正七品,然隻是爵位而已,哪輪的上人家唐州知州林翰親自接待?
顏炳烈,字煥之,同進士出身,沒資格賴在京城,安排到唐州擔任兵曹,專管廂軍安置,日常軍信傳遞,禁軍後勤,兼領鋪兵、火龍隊等等。戰事一起,就要遵照兵部移文,做好禁軍過境的各項準備,比如張羅部分糧草,安排駐紮這些瑣事。
所以辛興宗帶領的先遣隊,就是由他負責接待和安置。
大宋重文抑武,武將地位低下。別看顏炳烈隻是個從七品,但人家是同進士出身,這個沒功名的辛興宗如果真按規矩,還得給他作揖唱喏。
不過顏炳烈可不敢小看他,因為辛興宗可算是童媼相的身邊人。這時大宋流傳兩位相爺,公相是蔡京蔡太師,媼相就是童貫童公公,誰敢招惹?顏炳烈又沒門路背景,怎敢在辛興宗麵前托大?
於是辛興宗繼續擺他的少爺架子。
一番熱情寒暄過後,顏炳烈就要親自帶路領辛興宗去城北兵營駐紮。辛興宗故作漫不經意說道:“好叫煥之兄得知,小弟一路過來,遇到本州一幹捕快,說是緝拿反賊??????”他一氣說完,竟是完全按照寧澤的話轉述一遍。
顏炳烈大驚,這事兒可是他安排的!
來旺兒送信送錢,就是找他的關係。他出身寒微,沒背景靠山,升遷無望,便指著在兵營撈些油水,吃點空餉混日子。一州六曹,兵曹最苦。平時跟其他幾曹戶曹、吏曹、法曹等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所以兵曹又是衙門裏最不受人待見的地方。
陳文錦當時就是看中這層關係,時不時地燒他些冷灶,這才攀上交情。
接過來旺兒厚厚的關子,顏炳烈十分賣力,不用通過知州通判,直接好哥們兒法曹張輝,分了好處給他,就派了關捕頭帶隊下去,務必要把反賊捉拿歸案。
顏炳烈心頭吃驚,臉上裝作什麽也不知道。津津有味聽完辛興宗的話,微微點頭道:“這也有下官不知情處。不過,此事有些為難,湖陽縣出了反賊,是有人舉報,下官才得知。如今剿匪大事誰敢耽擱,就請了本州通判大人示下,才去捉人來問個明白的。既然辛指揮如此說,想必另有隱情,那就請指揮把人交給下官,迴頭一定細細查明,再來知會指揮。”
辛興宗心頭一笑,可真是被寧澤算得分毫不差。這兩天寧澤和他談起自己的案子,雖然不知道唐州是誰搗鬼,要越過湖陽縣捉人。但辛興宗將會麵對怎樣的托詞,他是早有預料。
“細細查明?嗬嗬,不瞞顏大人,這案子雖是在下無意中撞見,可還是不太放心呐。前天晚上,當場便從那些捕快身上搜出百來貫錢的賄賂。你們那個姓關的捕頭也認了,就是這個寧澤的叫陳什麽的仇家臨行給的盤纏。大人,若非其中有蹊蹺,一個反賊,用得著主家行賄公人不成?”
顏炳烈鼻子都氣歪了,特麽你剛才怎麽不說,原來還留了一手堵老子的嘴。此時此刻,他要裝瘋賣傻也不可能,一臉的又氣又怒:“有這事?就請指揮把那幾個潑才帶出來,等我親自問。”
辛興宗大手一揮,他的人帶著一隊捕快灰頭土臉來到顏炳烈跟前。
“潑才,讓你們去抓人,你們去找犯人仇家作甚?”顏炳烈一臉的陰沉,順手從辛興宗小旗手裏扯過馬鞭。當著辛興宗的麵,他做不了什麽暗示,隻是目光閃動,指望這幾個背時鬼別胡說八道。
關捕頭一臉的崩潰,嚇得撲通就跪在地上:“兵曹大人,實是小的們無知,本是去抓反賊,叵耐那唐河船工張順早就聞信逃匿,竟抓不到。還是陳押司告訴小的們那個寧澤也是反賊一路,才上去抓的??????”
“啪、啪、啪——”氣急敗壞的顏炳烈連著七八鞭子抽在關捕頭的臉上和嘴上,打得這廝瞬間變成個豬頭,不住地打滾哀嚎,響聲震天。
當然發急,越怕他說他越說,真是活到狗肚子上去了,被這大嘴一下全兜得幹幹淨淨。
辛興宗忽然伸手攔住:“且慢,在下有話要問。”
顏炳烈哪敢讓他發問,忙道:“指揮不用問了,定是這些潑才貪贓枉法,待下官拿迴去,稟報通判大人給他們治罪。”
“不急不急,在下就是想問問,你們本來不是去捉那個寧澤的?呃,兵曹大人,你讓他們捉的是誰?”辛興宗看著顏炳烈。
顏炳烈大冬天的一腦門子汗水:“這個卻記不清了,好像記得法曹發出公文是說捉拿反賊,到底是誰——?”仰天眨眼做凝神思考狀。
事情的還原是:按陳文錦約好的辦法,當然是先抓張順,然後一番拷打讓張順供出寧澤。誰知道寧澤比他們快了一步,通知張順一口氣跑了。關捕頭幾個隻好迴去找陳文錦,陳文錦氣急敗壞,心說也不能空手迴去,便幹脆直接說寧澤才是主謀,該去抓他。關捕頭也不管緝拿案犯的公文上名字明明是張順,先抓了再說。這才埋伏在寧家,跟要逃跑的寧澤撞個正著。
辛興宗冷眼看他假癡不癲,也懶得揭穿,淡淡笑道:“說句不該說的,本來此事在下也管不著,總是交給地方才對。不過又牽連剿匪平亂。我若不知還則罷了,可已經知道,不得不問個明白。唉,貴府的差人如此行事,好叫人放心不下。若將來事起變化,讓王相公、童相他們知道了,在下這失察之罪,也是脫不開啊!”
“那,依指揮的意思是?”
“在下有個想法,若貴府能將此人交給在下,帶到廬州,是非曲直,軍前問個明白。若果有通敵,也是個祭旗的好腦袋。若無,也好洗刷人家的冤屈,免得在此留著,將來兵曹大人自己都說不清楚。如何?”
顏炳烈一股氣從****衝到腦門,你特麽誰啊,不就是區區一個翊衛郎的散官,靠了你爹沒節操投靠個太監罷了,跟我這兒人五人六的,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