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遲暮。


    袁紹呆坐在官渡大營中。


    營外充斥著喊殺聲。


    兗州軍正發起最強猛的攻勢,同時不斷往營地內射箭,連箭杆上都刻著招降的字跡:投降不殺,既往不咎!


    人心浮動,斷糧,歸路的渡口也被切斷。


    越耽擱下去越被動,早投降還有活路。


    攻營的曹軍,齊聲唿喊招降,聲音不斷湧入袁軍大營。


    這種時候,還有多少人會為了他袁紹,死戰到底,不惜性命!


    袁紹臉色蒼白,雙拳緊握。


    他不服氣,不服!


    部眾為什麽要叛他?!


    他沒想到久經戰陣的宿將淳於瓊,重兵布防,竟然在短短時間裏,被曹操擊潰。


    接到烏巢被攻占的消息時,袁紹並沒死心,馬上傳訊,重新布防了黎陽。


    冀州的留守部眾,抽調兵力,全力嚴防黎陽被襲。


    卻不知正好中計。


    曹操命令趙雲轉攻渡口,用兵就像腦筋急轉彎,袁紹沒轉過來。


    他接連被曹操意料之外的攻勢,打懵了,感覺曹操在耍賴。


    這打破了袁紹對軍事的理解。


    他在治政能力上,軍事能力上,確實不如曹操。


    但他對官渡之戰的部署,其實沒有大問題,一開始就決定用兵力優勢,逼曹操打大會戰。


    問題是弓弩之利,挖掘地道,強攻猛打的正麵碰撞,都沒占到上風。


    在曹操選擇的官渡戰場上,繼續打。


    袁軍的三板斧用完,開始較量軍事實力,用兵方略,形勢就急轉直下。


    麹義也不是曹操的對手。


    其實在數日前,張郃勸過袁紹,讓他全力防備烏巢。


    但袁紹沒聽。


    他是那種平時猶豫不決,可關鍵時刻,最相信的始終是自己的人。


    他想反過來利用形勢,曹操去打烏巢,他就去打曹軍大營,全力攻破其主營地。


    然而淳於瓊一晚都沒守住,就敗了。


    逃迴來的潰兵說,曹軍天兵神降,轉眼就將淳於瓊生擒,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他們所有的防務,就此被打亂。


    袁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拒絕了張郃的提議,導致其生出離意。


    他和高覽,為什麽會輕易投降。


    這就敗了嗎……袁紹緊握的雙手,因用力過猛而發白。


    就這麽輸掉官渡,輸掉了兗州和冀州的對壘。


    輸掉了曹操和他袁紹間的交鋒。


    迴頭看向榻上臉色蒼白,唿吸細弱的長子袁譚。袁紹胸膛起伏,血氣逆行,嘴角溢血。


    營地外,喊殺聲愈盛。


    ————


    張郃與高覽,並肩策騎,帶領他們麾下的部眾,來到烏巢城外。


    降曹不是臨時起意,曹營早有兵馬來策反過。


    但當時被兩人拒絕了。


    到官渡之戰,冀州軍越來越不利,張郃屢次進言,袁紹不納。


    其投降的念頭,才像是種子發芽般,變得茁壯起來。


    當得知烏巢被占,渡口重歸曹軍掌握,糧備已失。


    袁紹帶領兵馬反撲,除了增加消耗,一無所獲。


    張郃,高覽便決定降曹。


    興平元年的一月,寒風拂麵。


    烏巢城門大開,曹操親自出迎,迎高覽,張郃的獻降。


    這兩人降的好,可為表率。


    他們的投降,會讓失敗的恐懼,在袁軍大營中決堤般不可阻擋,持續擴散。


    袁軍完了。


    張郃,高覽的歸降,不僅代表他們兩人。


    還代表他們背後各自歸屬的利益,代表著冀州此時願意歸降兗州的士族集團。


    袁紹在官渡聚集的主力兵馬,近十五萬大軍。


    高覽,張郃帶來超過七萬人,正好一半。


    曆史上的曹操,在官渡的受降時,做了兩件事,一個英明,一個殘暴。


    因為殘暴和任性的舉措,損失很大,讓本來歸降他的冀州士族,又紛紛反叛,迴頭再次支持袁紹,從而延緩了北方的統一。


    他所做殘暴的事情,就是坑殺了張郃,高覽帶來的大部分降卒,多達數萬人。


    其中一個原因,是曹操對袁紹的忌憚,怕這些人反複。


    憑袁紹的聲望,並非沒有可能再聚攏這些人,重歸其麾下。


    如果這數萬兵馬,投過來是權宜之計,曹操就反受其害。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糧備的限製。


    養活這多出來的數萬降軍,會很吃力。


    但現在,曹操留下了烏巢的大批糧草,沒像曆史上一樣燒掉。


    而兗州的強大,亦足可容納這數萬降卒。


    也是因為自身的強大,曹操並不擔心這些人再反複。


    這一戰,會讓天下人看清他曹操的霸主身份。


    隻有跟著他,才有前途。


    迴到袁紹身邊,再打還得輸,那就是找死了。


    曹操親自出迎,也讓高覽,張郃鬆了口氣,當即跪伏宣誓投效。


    他們對袁紹保留的情麵,是沒抓他一起來獻降。


    曹操的大軍,遂離營平推,來到冀州軍的官渡大營外。


    一月十四日的下午,天陰。


    冀州軍營大開,曹操一身黑色鑲紅紋的衣袍,單手壓在腰間的承影劍握柄處,策馬進入軍營受降。


    這意味著,他已取得了官渡之戰主戰場的勝利。


    曹操進入中軍大營。


    其內一片淩亂。


    袁紹跑了,帶著兒子袁譚,在親軍護持下跑了。


    他所在的大營內,留下許多東西,包括一些密簡。


    袁紹麾下,冀州的諜子,在這段時間,頻繁往來各地,遊說各方。


    豫州汝南郡,袁氏祖地,看似隻有李氏,崔氏等有數幾家,重投袁氏懷抱。


    但暗地裏,更多的士族,甚至是兗州內部,一些士族出身的官吏,都和袁氏有信簡往來。


    這些人是騎牆派,倒不是已經投效袁紹。


    他們想做兩手準備,先觀望,看看誰獲勝,再決定往哪邊倒。


    這些人沒有忠誠,誰贏就跟誰。


    曹操走入袁紹的大營時,兗州已有部眾先一步進來,整理探查有沒有危險。


    先進來的士卒報告,說找到了眾多袁紹和各方士族,以及兗州內部官員聯係的密簡。


    要知道,袁氏祖地的汝南,幾乎是天下士族的中心。


    各地官吏,出身汝南,潁川這兩地的最多。


    其基數之大,觸目驚心。


    和袁紹有過聯係的各家,單是密簡,就有數百封。


    曹操感覺背後,像是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自己。


    他從大帳內,又重新走出來,好整以暇的對所有人道:


    “袁紹故意在營內留下了許多信簡,他是想分化我兗州。


    冀州很強大,連我自己在戰前也滿是擔憂,考慮過對袁紹投降,何況是其他人。”


    “密簡全部燒掉。我說過,既往不咎!”


    人群裏有不少人,偷偷籲了口氣。


    包括兗州隨行來清點冀州大營的部分文官。


    曹操這一手安撫人心的手段,是從史書當中學的。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也用過。


    曹操熟讀史書,以史為鑒。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這是所有人接收到的曹操傳遞出來的訊息。


    但曹操轉身就偷偷問賈詡:“文和,誰和冀州聯係過,這些密簡,都記下來沒有?”


    特麽的,背地裏通敵。這些人必須記下來,重點標注,秋後算賬。


    剛才明麵上燒掉信簡,是避免引起後續動蕩的手段。


    內部的害群之馬,不拔幹淨,留著讓他再害你?


    賈詡:“記得很清楚,我讓兩撥人分別記錄,然後再核對,絕不會出錯,想隱瞞都做不到。”


    曹操稱善,賈詡辦事他一貫放心。


    官渡之戰,已可以宣布大捷,昭告天下。


    但袁曹之間的交鋒,遠沒結束。


    袁紹哪去了?


    “袁紹自昨晚就不見蹤跡,應是在親軍護持下,帶其子袁譚逃走了!”


    不久後,便有人來報,找到了袁紹的蹤跡。


    曹營有兵馬,已經追上去。


    袁紹帶著兒子,往北逃了。


    一月下旬。


    袁紹利用一處小渡口,重新逃迴黃河北岸時,身邊的兵馬,隻剩數百,狼狽不堪。


    兒子袁譚承受這一路逃亡的顛簸,已在彌留之際。


    袁紹站在黃河北岸,想起出兵時,數十萬大軍,堅定能擊潰兗州的決心,恍如隔世。


    前後三個月,官渡慘敗。


    他野心勃勃,雄吞南北的計劃,大業未成。


    淚水從袁紹臉上,無聲湧出。


    曹操在數日後,跨越黃河,登上了冀州的土地。


    張遼,趙雲,於禁,賈詡,荀攸,郭嘉,一眾文武簇擁下,大軍往北推進。


    曆史中的曹操,戰敗袁紹後,沒有餘力立即擴大戰果。


    官渡之戰,對他也是個巨大的消耗。


    他在戰後,足足休整了半年,才稍稍迴氣。


    此後又用數年,方徹底平定北方。


    然而如今的曹操連番布置,消耗要小的多。


    他帶兵順勢殺入冀州,已是勢不可擋。


    曹操準備就此定鼎北方局勢,徹底擊潰袁紹。


    袁紹逃迴了鄴城。


    曹操知道,袁紹沒多久可活了。


    袁紹和楚霸王有一點略微相似。


    項羽一生百戰百勝,多次打的漢高祖潰不成軍,老爹和媳婦都被俘虜過。逃命時,連親骨肉也能狠心推下車。


    但垓下一戰,劉邦圍殲了楚軍。


    項羽隻輸了那一次。


    但就是這一次敗,他的驕傲不允許他失敗,輸一次就要了項羽的命。


    他寧肯自刎,也不接受失敗,沒有臉再苟活重新經營。


    單純在這方麵,袁紹和項羽差不多,承受不了失敗。


    袁紹一生的成長,太順利了,萬人簇擁。


    他這一敗,感覺失去了所有,天下人都在嘲諷他,離棄他。


    袁紹心態已崩,鬱鬱而不可活。


    他迴到鄴城就病倒了。


    其實此刻的袁紹,在冀州根基還沒丟。


    隻要他振作精神,親自迴來坐鎮。


    他手裏還坐擁完整的冀州,幽州,地域廣袤,文武將領也還有不少。


    曹操想對付他,至少要數次大戰,以分勝負。


    但袁紹的官渡之敗,不是敗在戰場上,而是他的玻璃心。


    一次重挫,便把他擊倒了,再沒有了雄心壯誌。


    他還沒有項羽那種鐵血征戰,直麵生死的英雄氣概,敢自刎以謝天下。


    他迴到鄴城,死又不敢,活著又覺得臊得慌,萎靡昏厥。


    曹軍大舉殺入冀州。


    冀州軍慌亂下,群龍無首,再戰就變得毫無懸念,連戰皆潰。


    袁紹頹然之際,下令往北撤離。


    袁隗顫顫巍巍的帶著袁氏的人,放棄了鄴城大本營,往北避退。


    曹操正要追擊的時候,卻是收到戲誌才發來的一條訊息:“州牧,青州,徐州有些變動,劉備的蹤跡找到了。”


    ps: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