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晉江得到了外貿局的消息,一個讓晉江心恢意冷的壞消息,說是西陸還沒有注冊這個公司,他們就無從考察工廠的生產能力,這個申請無效。晉江一臉沮喪,親戚智囊團叫他學劉備對魯肅,整天在那幫旅遊團的成員麵前苦訴,沒想到有了成效,旅遊團同意每人分割一點湊起來給他,並委派技術工人,但把訂單發出價提高了些,智囊團為他分析了這個價位,覺得貴臨的工人工資、電費、稅款比西中港低,原料可從西陸南港或腹地其它城市調,也可以直接在給予訂單的西中港這邊提,普遍的加工廠都采用後者,除去了運費也還有錢搛,他就把外貿局的態度和這些分析結果傳真給了東陸。
東陸一個星期後做了最後要求,請求發來工廠可行性報告,大致要求內容:
第一,項目總論
第二,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三,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第四,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第五,工廠技術方案
第六,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第七,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第八,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第九,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第十,財務效益、經濟與社會效益評價
第十一,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其中特意強調的細節:1工廠建築規模,所有工人來源,水電的供應,各種開支,前景預測……;2貴臨政府優惠政策披文:廠房權力、稅、環保製度、工廠車輛過路費……;3工廠的坐落及周圍環境報告和圖片;4同意給予訂單、原料、和技術工的公司的協義書要求蓋公司章簽董事名;5貴臨幾年間的工資波動及同行業工廠的效益和工人的流動情況……各條中又有許多的細節、條例總數上百條。他們為表決心,已經注消了公司,正在辦理花冬和工廠設備過境到南陸國的手續。他們需要把工廠設備先運往南陸國再轉運西陸,因為他們是政治犯的後裔,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這種不公的政策,西陸也向國際承諾西陸南港依然是以前的西陸南港,但畢竟西陸南港迴歸了西陸,東陸政府宣揚要脫離西陸獨立成國的氣勢正在擴大,他們不得不防老爺子的仇人從中作梗,拿自己去邀功,他們放棄了過西陸南港轉西陸的近路取遠道過南陸國。
半年過去晉江才完整的把上百頁的可行性報告發出,花冬也已經飛到了南陸國等著接船和辦飛往西陸的手續。
呂自敏父子研究了晉江發來的報告,他們做出了意料中的重大決定,賣掉廠房籌起資金寄到西陸晉江的手裏,呂星還多加上一筆自已的私房注明是盡孝心,算是兌現了自己以前的承諾。
拆廠裝船,船走海道先行。為了能辦好工廠,呂自敏夫婦又不得不親自前往操作,考慮到何秋紅的感情,他們又怎麽可以陷自己兒子於不仁不義,他們隻為自己兩人辦了過南陸國的手續,讓老李陪著呂星在東陸,何秋紅是竭力勸呂星迴西陸的,她不忍心讓這一家分離,何況呂星對西陸有著深厚感情。
“星兒,從時間和人力上來算要在東陸找一個人,按我們的付出已經足夠多了,懷香也有可能不在東陸,或者……或者她已經有了歸宿,你要為自己考慮。這丫頭也算有福氣的,是她自己不知道珍惜。”
何秋紅越是這麽的褒揚呂星,貶低懷香,呂星就越覺得不能有任何退縮,“紅姨,我已經決定了。”
他們是一起送呂自敏夫婦去機場的,當他們那班飛往南陸國的航班檢完票的時候,急促的警笛響起了,警察把他們那班飛機的乘客劫了下來,帶走了呂自敏和花蝶。
晚上呂自敏從警局迴來,說是一般原來的工人鬧到了市裏,告他們工廠沒有給他們按勞動法規定的應有的待遇,本來他們當時是在合同上簽了字不要的,勞動局說那不是正規合同,工人鬧著要上法庭,呂自敏隻好屈服,在勞動局長的監督下,寫下保證書,賠償他們應得的保障。
老李也自責了,說那批工人是學徙工,當時還看他們沒工作安排了他們,沒想到反被咬一口。
花蝶安慰說,當時缺工人,資金緊是沒辦法的事,我敢肯定這是李仁搗的鬼,看來這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還得翻他們以前的檔案。
行程耽誤了,資金也得花不少,她們決定等船到了南陸國再飛過去。
西陸這邊也熱鬧了起來。
西中港市看到了炒得沸沸揚揚的東陸“合好服飾”到貴臨辦廠的事,還有那些令人激動的行頭,在一次會議上外貿局長把“合好服飾”的情況介紹了出來,他們知道這“合好服飾”的老板也是西中港人,他們覺得有必要把他留在西中港,這是一個很好的招商引資宣傳牌子,他們得做好。招商辦的人找到了晉江,承諾可以分配額給他,但要他們在西中港建廠。晉江難住了,工廠在西中港建,那邊貴臨的貧窮鄉親可是等著他凱旋迴去的,他不能答應,他是為改變家鄉貧困麵貌才有這種付出的精神的,他迴絕了西中港招商局,然而當他組織起智囊團求對策時,旅遊團的成員打電話告訴他,他們有可能會單方麵撕毀分訂單給他的協議,即使是賠償損失。晉江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合好服飾”都快要到南陸國了,突然出現這種意外,他還不敢打電話給呂自敏,智囊團建議他讓貴臨和西中港協商,他才冷靜下來。
西中港,一個沿海經濟發達強市,貴臨,一個以旅遊為經濟支柱的內陸貧窮城市,兩者在這些方麵拚,西中港的勝算應該略高一籌。國家又在大力號召招商引資,何況引的又是東陸企業,西陸政府為了表現出寬宏大量,給東陸企業特別照顧,甚至於可以貼錢供養他們,隻要他們說自己還是一國的人,就像不聽話的兒子成家了說要跟父親斷絕關係,父親得哄好媳婦,孫子,及與那家子關係好的人,現在人家來做客父親的其它兒子得搶著去招待吧,誰招待好了那還用說,何況客人帶的禮物很是豐厚,說不定下次還帶許多拿更豐厚禮物的客人來。
貴臨的招商局裏由市裏主要領導主持,“這位商人我們沒有在接待洽談上付出什麽就願意支持我們,在感情上他對貴臨這片土地是熱忱的。不管他因為什麽,我們首先要把自己的態度表明,我們不要讓客人失望,這種客人讓我們有安全感,肯定不會因為我們一點點疏忽而離開或給我們難堪。這種客人我們到哪裏去求得來。我們要照顧好,要樹出榜樣,下麵的部門遇到難處就向市裏申請,不要太死板,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地上,優越我們這種開發區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但首先我們也得保障依法行事,打開窗戶也要關上紗窗。難度是存在的,客人已經主動來示好了,這隻是好的開始。有人走進了門,但難保他的朋友在外麵唿喚或是接到一個電話就找借口,再推脫掉為他安排的盛宴。現在西中港就在向這位商人招手,而且是抓住了他的肩膀,強行往他們那邊拖,他們希望客人把家當留在那邊,他們已經向上級政府遞了申請報告。他們有原料和訂單這兩個法碼牽製東陸的商人。希望大家找出對策。”大家議論出的結果是:國家正在鼓勵工廠西遷,他們也要打響應西部大開發號召的這張牌,還得在給西中港人力資源和電力輸送上做些文章。
西中港招商辦,也是在討論,“也許一個千萬的企業對我們來說不是很重要,但這是一個榜樣,而且我們正為商人過境做努力,我們比貴臨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商人也是我們西中港人,我們要珍惜好這次體現招商能力的機會,如果在我們這邊可以留住這位商人,說明我們在跟內陸城市的競爭中還保持著優勢,在訂單這一項我們就抓住了刀柄。”
由晉江做中間人,西中港和貴臨兩邊的負責人當麵商談。兩邊僵持,無功而返。他們各持意見辨駁了好幾天,雙方都不肯相讓。這消息不脛而走,當寬州市的邀請函到了晉江的手中,說他們已經把申請報告遞到了西陸最高政府,他們願意為東陸商人提供西中港和貴臨兩市能提供的所有條件。這不是戲言,以寬州的實力,西中港和貴臨加起來也達不到它的三分之一。晉江也接到了呂自敏的電話,自敏說他接到西陸南港的陸老板代表寬州市向他遞的邀請函,陸老板說一直關注著他的公司,在發現西中港和貴臨正在僵持的時候,他跟寬州市打了招唿,寬州市答應他給予自敏足夠的訂單配額,叫三天後給他答複。晉江隻好一一給自敏解釋清楚,呂自敏批評了晉江不及早通知他,他問晉江如何辦,晉江為了讓自敏放心,他承諾說:就是到西陸招商部都要給他滿意答案。呂自敏惴惴不安的掛了電話,他甚至感到了茫然,他太不適應西陸這種環境了,地方政府竟可以利用職權逼他們的納稅人放棄原則。晉江也覺得怎麽就搞得越來越複雜,他這迴還真的飛往了西陸的最高政府,沒想到在最高政府招商部的會議廳見到了西中港和貴臨兩市負責人,他們竟有說有笑的坐在會議廳裏交談著,看見他來,他們的笑還帶上了點邪,中央的部長讓他坐下,他愣愣的坐著,西中港和貴臨兩邊的領導都站了起來,部長說: “趙晉江,你選哪一邊。我想聽聽民意。”
晉江不明白何意,他還是指了指貴臨這邊。
“嗬嗬,晉江,你可確定選西中港的兄弟城市貴臨市。”部長笑了,西中港和貴臨兩邊人也笑了,接著晉江也領悟的笑了。
原來,西中港和貴臨兩邊眼看就會在寬州的攻勢下得不到任何機會,他們又怕鬧了個笑話的結果,就采取了以退為進,用成全對方的方法,到上局為對方爭取,隻要晉江選擇了一方另一方必須給予支持,雙方又都有條件,如果晉江選擇了西中港,西中港願意分一部分服裝加工配額給貴臨的服裝加工廠,如果晉江選擇了貴臨,西中港也願意分一部分服裝加工配額,但要求貴臨以每年西中港多輸送2000名務工人員和加大到現在1。5倍的輸電量做交換,這是雙贏的。
不管如何晉江是完成了任務,他終於舒心了,他在給自敏的電話都帶著得意。
貴臨和西中港算是不打不相識,他們在協議書上稱對方為兄弟城市,為了表示對得起這個稱謂,也為了表示兩座城市的友誼,又給對方開放了許多領域,並給予更多優惠政策,西中港有了貴臨的旅遊招待處,貴臨有了西中港建的大酒店。
各大媒體的頭題都是介紹了雙方的大度與智慧。“智挫寬州,合才是硬道理”,“‘合好服飾’貴人來臨,兩岸的橋梁,兄弟城市的門環鎖”。
東陸一個星期後做了最後要求,請求發來工廠可行性報告,大致要求內容:
第一,項目總論
第二,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三,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第四,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第五,工廠技術方案
第六,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第七,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第八,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第九,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第十,財務效益、經濟與社會效益評價
第十一,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其中特意強調的細節:1工廠建築規模,所有工人來源,水電的供應,各種開支,前景預測……;2貴臨政府優惠政策披文:廠房權力、稅、環保製度、工廠車輛過路費……;3工廠的坐落及周圍環境報告和圖片;4同意給予訂單、原料、和技術工的公司的協義書要求蓋公司章簽董事名;5貴臨幾年間的工資波動及同行業工廠的效益和工人的流動情況……各條中又有許多的細節、條例總數上百條。他們為表決心,已經注消了公司,正在辦理花冬和工廠設備過境到南陸國的手續。他們需要把工廠設備先運往南陸國再轉運西陸,因為他們是政治犯的後裔,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這種不公的政策,西陸也向國際承諾西陸南港依然是以前的西陸南港,但畢竟西陸南港迴歸了西陸,東陸政府宣揚要脫離西陸獨立成國的氣勢正在擴大,他們不得不防老爺子的仇人從中作梗,拿自己去邀功,他們放棄了過西陸南港轉西陸的近路取遠道過南陸國。
半年過去晉江才完整的把上百頁的可行性報告發出,花冬也已經飛到了南陸國等著接船和辦飛往西陸的手續。
呂自敏父子研究了晉江發來的報告,他們做出了意料中的重大決定,賣掉廠房籌起資金寄到西陸晉江的手裏,呂星還多加上一筆自已的私房注明是盡孝心,算是兌現了自己以前的承諾。
拆廠裝船,船走海道先行。為了能辦好工廠,呂自敏夫婦又不得不親自前往操作,考慮到何秋紅的感情,他們又怎麽可以陷自己兒子於不仁不義,他們隻為自己兩人辦了過南陸國的手續,讓老李陪著呂星在東陸,何秋紅是竭力勸呂星迴西陸的,她不忍心讓這一家分離,何況呂星對西陸有著深厚感情。
“星兒,從時間和人力上來算要在東陸找一個人,按我們的付出已經足夠多了,懷香也有可能不在東陸,或者……或者她已經有了歸宿,你要為自己考慮。這丫頭也算有福氣的,是她自己不知道珍惜。”
何秋紅越是這麽的褒揚呂星,貶低懷香,呂星就越覺得不能有任何退縮,“紅姨,我已經決定了。”
他們是一起送呂自敏夫婦去機場的,當他們那班飛往南陸國的航班檢完票的時候,急促的警笛響起了,警察把他們那班飛機的乘客劫了下來,帶走了呂自敏和花蝶。
晚上呂自敏從警局迴來,說是一般原來的工人鬧到了市裏,告他們工廠沒有給他們按勞動法規定的應有的待遇,本來他們當時是在合同上簽了字不要的,勞動局說那不是正規合同,工人鬧著要上法庭,呂自敏隻好屈服,在勞動局長的監督下,寫下保證書,賠償他們應得的保障。
老李也自責了,說那批工人是學徙工,當時還看他們沒工作安排了他們,沒想到反被咬一口。
花蝶安慰說,當時缺工人,資金緊是沒辦法的事,我敢肯定這是李仁搗的鬼,看來這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還得翻他們以前的檔案。
行程耽誤了,資金也得花不少,她們決定等船到了南陸國再飛過去。
西陸這邊也熱鬧了起來。
西中港市看到了炒得沸沸揚揚的東陸“合好服飾”到貴臨辦廠的事,還有那些令人激動的行頭,在一次會議上外貿局長把“合好服飾”的情況介紹了出來,他們知道這“合好服飾”的老板也是西中港人,他們覺得有必要把他留在西中港,這是一個很好的招商引資宣傳牌子,他們得做好。招商辦的人找到了晉江,承諾可以分配額給他,但要他們在西中港建廠。晉江難住了,工廠在西中港建,那邊貴臨的貧窮鄉親可是等著他凱旋迴去的,他不能答應,他是為改變家鄉貧困麵貌才有這種付出的精神的,他迴絕了西中港招商局,然而當他組織起智囊團求對策時,旅遊團的成員打電話告訴他,他們有可能會單方麵撕毀分訂單給他的協議,即使是賠償損失。晉江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合好服飾”都快要到南陸國了,突然出現這種意外,他還不敢打電話給呂自敏,智囊團建議他讓貴臨和西中港協商,他才冷靜下來。
西中港,一個沿海經濟發達強市,貴臨,一個以旅遊為經濟支柱的內陸貧窮城市,兩者在這些方麵拚,西中港的勝算應該略高一籌。國家又在大力號召招商引資,何況引的又是東陸企業,西陸政府為了表現出寬宏大量,給東陸企業特別照顧,甚至於可以貼錢供養他們,隻要他們說自己還是一國的人,就像不聽話的兒子成家了說要跟父親斷絕關係,父親得哄好媳婦,孫子,及與那家子關係好的人,現在人家來做客父親的其它兒子得搶著去招待吧,誰招待好了那還用說,何況客人帶的禮物很是豐厚,說不定下次還帶許多拿更豐厚禮物的客人來。
貴臨的招商局裏由市裏主要領導主持,“這位商人我們沒有在接待洽談上付出什麽就願意支持我們,在感情上他對貴臨這片土地是熱忱的。不管他因為什麽,我們首先要把自己的態度表明,我們不要讓客人失望,這種客人讓我們有安全感,肯定不會因為我們一點點疏忽而離開或給我們難堪。這種客人我們到哪裏去求得來。我們要照顧好,要樹出榜樣,下麵的部門遇到難處就向市裏申請,不要太死板,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地上,優越我們這種開發區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但首先我們也得保障依法行事,打開窗戶也要關上紗窗。難度是存在的,客人已經主動來示好了,這隻是好的開始。有人走進了門,但難保他的朋友在外麵唿喚或是接到一個電話就找借口,再推脫掉為他安排的盛宴。現在西中港就在向這位商人招手,而且是抓住了他的肩膀,強行往他們那邊拖,他們希望客人把家當留在那邊,他們已經向上級政府遞了申請報告。他們有原料和訂單這兩個法碼牽製東陸的商人。希望大家找出對策。”大家議論出的結果是:國家正在鼓勵工廠西遷,他們也要打響應西部大開發號召的這張牌,還得在給西中港人力資源和電力輸送上做些文章。
西中港招商辦,也是在討論,“也許一個千萬的企業對我們來說不是很重要,但這是一個榜樣,而且我們正為商人過境做努力,我們比貴臨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商人也是我們西中港人,我們要珍惜好這次體現招商能力的機會,如果在我們這邊可以留住這位商人,說明我們在跟內陸城市的競爭中還保持著優勢,在訂單這一項我們就抓住了刀柄。”
由晉江做中間人,西中港和貴臨兩邊的負責人當麵商談。兩邊僵持,無功而返。他們各持意見辨駁了好幾天,雙方都不肯相讓。這消息不脛而走,當寬州市的邀請函到了晉江的手中,說他們已經把申請報告遞到了西陸最高政府,他們願意為東陸商人提供西中港和貴臨兩市能提供的所有條件。這不是戲言,以寬州的實力,西中港和貴臨加起來也達不到它的三分之一。晉江也接到了呂自敏的電話,自敏說他接到西陸南港的陸老板代表寬州市向他遞的邀請函,陸老板說一直關注著他的公司,在發現西中港和貴臨正在僵持的時候,他跟寬州市打了招唿,寬州市答應他給予自敏足夠的訂單配額,叫三天後給他答複。晉江隻好一一給自敏解釋清楚,呂自敏批評了晉江不及早通知他,他問晉江如何辦,晉江為了讓自敏放心,他承諾說:就是到西陸招商部都要給他滿意答案。呂自敏惴惴不安的掛了電話,他甚至感到了茫然,他太不適應西陸這種環境了,地方政府竟可以利用職權逼他們的納稅人放棄原則。晉江也覺得怎麽就搞得越來越複雜,他這迴還真的飛往了西陸的最高政府,沒想到在最高政府招商部的會議廳見到了西中港和貴臨兩市負責人,他們竟有說有笑的坐在會議廳裏交談著,看見他來,他們的笑還帶上了點邪,中央的部長讓他坐下,他愣愣的坐著,西中港和貴臨兩邊的領導都站了起來,部長說: “趙晉江,你選哪一邊。我想聽聽民意。”
晉江不明白何意,他還是指了指貴臨這邊。
“嗬嗬,晉江,你可確定選西中港的兄弟城市貴臨市。”部長笑了,西中港和貴臨兩邊人也笑了,接著晉江也領悟的笑了。
原來,西中港和貴臨兩邊眼看就會在寬州的攻勢下得不到任何機會,他們又怕鬧了個笑話的結果,就采取了以退為進,用成全對方的方法,到上局為對方爭取,隻要晉江選擇了一方另一方必須給予支持,雙方又都有條件,如果晉江選擇了西中港,西中港願意分一部分服裝加工配額給貴臨的服裝加工廠,如果晉江選擇了貴臨,西中港也願意分一部分服裝加工配額,但要求貴臨以每年西中港多輸送2000名務工人員和加大到現在1。5倍的輸電量做交換,這是雙贏的。
不管如何晉江是完成了任務,他終於舒心了,他在給自敏的電話都帶著得意。
貴臨和西中港算是不打不相識,他們在協議書上稱對方為兄弟城市,為了表示對得起這個稱謂,也為了表示兩座城市的友誼,又給對方開放了許多領域,並給予更多優惠政策,西中港有了貴臨的旅遊招待處,貴臨有了西中港建的大酒店。
各大媒體的頭題都是介紹了雙方的大度與智慧。“智挫寬州,合才是硬道理”,“‘合好服飾’貴人來臨,兩岸的橋梁,兄弟城市的門環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