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盼上學的日子裏就跟爺爺聊聊天,聽爺爺講和誌遠小時候在福建的調皮故事,有時和媽媽去工廠轉轉,去買菜,他開心,花蝶更開心,見人就告訴說這是他兒子,張嫂還要開心,連買菜都不用去了,隻在家推呂勤去曬曬太陽。
呂星晚上還是做著同樣的夢,一直到他上學的那天。因為他認識了兩個人,兩個同班同學,女同學,一個叫何懷香,一個是海外國人叫何瑪莉,“何”是加上的,別人都叫她瑪莉,瑪莉是名是姓也沒人知道,因為她的養母姓何,她也就加上了“何”在前麵做為姓,看得出瑪莉喜歡加上的“何”字,這讓她覺得自己有了歸屬感。
呂星做為插班生,每個同學都會注意上他,他早已經做好被展覽的心理準備,但做為進修的班級大家又都沒有集體的感覺,主要是白天的課程規定時間和進程,晚上由自己決定安排,以學分達標為畢業條件,也許今天認得的同學明天就畢業了,或者有的呆上三四年,所以大家都不會太多的留意身邊的同學。他自己一相情願的紅著臉做了自我介紹,東陸和西陸用的同一種文字,說的同一種語言,但真正說得標準隻有電視主持人,平時說“一”不被人聽進耳朵後是“二”,就沒交流障礙了,一國的話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科,深到以至於十分之九的本國人說不極格,但物有兩麵,這樣沒有正與不正的尊卑感,反而讓倘大一個國家的人隻要他開口說國語你就知道他是哪裏的,比如說西陸南港和寬州這一區域經濟發達,說一口帶上這裏本土音的國語那是一種富貴身份的暗示,以至惹得能說標準的人也時不時帶上那些富貴音。呂星做為貴臨人講話帶了西陸中南音,話說得生硬,不卷舌,沒鼻音,而東中港的地方語言就是西陸的西中港話,他們喜歡說完一句話後帶個“噢——”或“啦——”似問非問,特顯歉虛又帶親熱。因為東陸和西陸少有來往,他們隻知道跟大多數人的說法不同,大家一至認為呂星說話就特有一股味道,那就是女孩子說的“男人味”。不過他介紹完了,其它同學除了對他說的話不帶“噢、啦”感到意外外,什麽印象都沒印入心裏,隻是出於尊重性才進行短暫鼓掌的牽強動作。
他被安排在後排,一個人在翻看著剛領的新書,書上大多講著發達國家大企業家成功的例子。他就這麽過了一天,竟跟啞巴一樣的一天。在迴來的路上,本來想打車,等過了一輛已經搭起客的,他看到自己要迴家的方向有兩個女孩子的背影熟悉,猶豫一陣又邁動了雙腿跟在後麵,一直跟出了市區,在拐角處,兩個女孩子攔住了去路,她們就是懷香和瑪莉,因為瑪莉在膚色、語言上的不同就特別引人注意,呂星在課堂上看到前麵第一排的金發女生特別愛跟旁邊的另一個女同學說話,她的話又帶著濃厚的外國腔,就注意上她倆了。她們突然停在拐角是想弄明白後麵的人怎麽老跟著她倆。一看原來是同學,大家吃驚不小,兩個女孩子作了介紹說她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妹,家就在前麵的園子裏,稱讚呂星說話有味道;呂星得到不錯的誇獎突然就放開了,說他家就在過了園子後那條小道裏,以後熟了就做她們的男——朋友。本來他想說男性朋友的,在西陸時聽說東陸要比西陸開放得多,他就省去了“性”。說到時就可以請她們到家玩,也會到她們家玩,女孩子不懂什麽是以後熟,這不像東陸人的交際方式,但確實還不熟,也不好多問,隻說以後大家見麵就叫名字啦,有好玩的要叫上她倆,呂星說沒什麽玩的,就等明天我種菜的時候叫你們來幫忙還差不多,他開玩笑,兩個女孩子卻高興得像隻小鳥,說一定要教她們,呂星又說現在是冬天會很麻煩,等過些日子我們熟了天氣也暖和了再開始上種菜課程吧,逗笑了兩姐妹,路口分開後呂星仍能聽到笑。
晚上睡得很香,因為有了年齡相仿的夥伴,是美的。
第二天他就接到了李貴和漓水的電話,他倆都在漓水家,呂星告訴了他們上學的情況,還說他認識了一對姐妹,有個是外國人,打算教她們種菜。李貴跟他開了幾句玩笑,就認真了,說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再見麵,現在他就要準備去打工掙錢養家了,他說他是家裏的頂梁柱呀,但他最後留下一句,隻要是用得著幫忙的地方就打電話迴來說一聲,不管在哪裏都會趕迴來的,這句話李貴不說呂星也清楚他們倆的情誼,但他說出來了,這反倒讓呂星鼻子一酸。還是漓水幫加了些堿來中和,她說貴臨正在她們鎮上建西城開發區,已經動工了,以後肯定熱鬧。呂星也為村裏人高興,他相信離熱鬧的地方越近人們生活就會越紅火。
以後上學、下課、放學又有了三個人,說說笑笑,呂星告訴了她倆自己從西陸來,還說了許多農村的故事,莊稼裏的酸甜,至於其它要找的親人,和一些背景他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他喜歡開玩笑,這就夠了,跟女孩子在一起會說玩笑那已經是受用無窮了,說他在還上初中那個時候,班上的男女同學不敢說話,為了打破這個沉悶,他們男生在宿舍裏開會,大家許下承諾,兩天內必須在有人證的情況下跟抓鬮到的女同學說一句話,四個字以上,也就是說叫一下對方的名字加個“好”都算,哪個不說就罰打掃宿舍一個星期的衛生,還寫下承諾書,全體簽名。他抓到了自己喜歡的那個女同學,結果打掃了一個星期的衛生。
兩姐妹笑得前俯後仰。
懷香愛說話,也喜歡問問題,“你現在怎麽就敢跟我們說話了。”
“你們學過《晏子使楚》嗎?”桔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給你們東陸的環境影響了。我一個老實人變得遊腔滑調。”
“誣蔑啦,那是極善言詞,懂於變通,交際能力強的體現,生存的必備要素啦,說得這麽難聽,噢——。”
“你——們——不是老實,是裝在套子裏的人——。”瑪莉一字一個拖音的送到耳朵,讓人擔心她中途會想不起下麵要說的話突然斷下來,就像打的點滴,擠的牛奶。
“我要聲明——那是過去。還要聲明那是你們沒有的過去。有嗎?兩位大小姐。想聽我的迴憶嗎?叫聲大哥才能實現噢——。”呂星也故意加上“噢”。
“大——哥——大——噢。”瑪莉差不多跟呂星一樣高她向懷香點了點頭。這意思是在說人老土,還用“大哥大”通訊設備。
“這是他自己要的稱唿啦。成人之美,我們東中港精神噢——。”本來兩人不怎麽說“噢”的,這是專門強調調侃,故意逗他。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呂星到了東陸就覺得以前的那些老前輩的東西就這麽容易出口,也許在西陸時,大家都用更土更俗更貼近生活的話來表述,都沒有用什麽書上的老故事諺語。那些淺易與常識的東西不能常在別人麵前掛在嘴邊的,說多了就是對人不尊敬。但到了東陸他完全是出於在西陸的道聽途說和個人主觀思想刻意去說,久了也習慣這麽說。他多慮了,東陸人也一樣學他們共同的老祖宗的東西啊,同一條船上的人,同一組dna,甚至有許多在血緣上還不能結婚的人的思想,又會變到哪裏。
幾個星期後呂星去過懷香家的園子,她們家蓋起兩層紅樓,圍牆裏的麵積不是很大,大概1000個平方,懷香說她小時候有三個這麽大,還看見了懷香家裏唯一的家長,懷香叫她紅姨,瑪莉叫媽媽,懷香說紅姨是她的親阿姨,她的媽媽自己也沒見過,埋在公墓,她們每年都去祭,呂星第一眼看紅姨還是覺得在眼神上懷香跟她挺像的,黑葡萄裏的晶瑩透著溫情忽閃忽閃,懷香也說她從小連爸爸也沒見過,家裏現在的收入就靠以前出租的部分土地給企業辦工廠當股份來分紅,生活也剛剛過得去。呂星聽到這些突然就想起自己在20年間沒有看到自己的親爸親媽,即使有誌遠爸和遠媽和舅舅這麽關愛他,他都有那麽強烈想見親生父母的願望,何況懷香完全就是一個孤兒,他不由自主生了憐憫之心。
因為沒工具呂星並沒有教她們種菜,倒是在放學後常帶她們到工廠,工廠就在呂星家的後麵,他們一起學做服裝,一樣一樣地學,術語、尺寸、設計、打版、裁剪、出樣;還要熟練所有機器,電裁刀、貼襯機、燙台、打邊機、縫紉機、雙針機、下欄機,花蝶專門騰出個辦公室給他們學,工廠主要做女裝,加工為主,懷香自然也跟著學,兩人一起設計、討論,因為懷香生得一副好身材,更多的時候是成為呂星的現成模特。瑪莉說她不喜歡這些,她空著的時候多數時間和朋友出去玩。有了孩子作引線,兩家的父母在電話裏慢慢熟悉起來,紅姨告訴花蝶她叫何秋紅。後來何秋紅借著來接懷香跟花蝶見了幾次麵,兩人促膝談心,一起談孩子、談工作,談得是推心置腹,但問到何秋紅的婚姻和懷香的身世時,她就迴避了,當談到花蝶的以前和呂星的過去,花蝶也是遮遮掩掩,這兩個心思謹慎的女人,都知道對方藏著秘密,但都知道那是屬於私人的,這對她們之間的信任感一點都沒有負麵影響。何秋紅和懷香每次離開工廠時,懷香嘴裏都甜美的邀請花蝶去她們園子,花蝶見何秋紅從沒有邀過,她就隻是應付著迴答懷香,結果總是沒去,這讓懷香認為花蝶是瞧不起她們家。
呂星晚上還是做著同樣的夢,一直到他上學的那天。因為他認識了兩個人,兩個同班同學,女同學,一個叫何懷香,一個是海外國人叫何瑪莉,“何”是加上的,別人都叫她瑪莉,瑪莉是名是姓也沒人知道,因為她的養母姓何,她也就加上了“何”在前麵做為姓,看得出瑪莉喜歡加上的“何”字,這讓她覺得自己有了歸屬感。
呂星做為插班生,每個同學都會注意上他,他早已經做好被展覽的心理準備,但做為進修的班級大家又都沒有集體的感覺,主要是白天的課程規定時間和進程,晚上由自己決定安排,以學分達標為畢業條件,也許今天認得的同學明天就畢業了,或者有的呆上三四年,所以大家都不會太多的留意身邊的同學。他自己一相情願的紅著臉做了自我介紹,東陸和西陸用的同一種文字,說的同一種語言,但真正說得標準隻有電視主持人,平時說“一”不被人聽進耳朵後是“二”,就沒交流障礙了,一國的話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科,深到以至於十分之九的本國人說不極格,但物有兩麵,這樣沒有正與不正的尊卑感,反而讓倘大一個國家的人隻要他開口說國語你就知道他是哪裏的,比如說西陸南港和寬州這一區域經濟發達,說一口帶上這裏本土音的國語那是一種富貴身份的暗示,以至惹得能說標準的人也時不時帶上那些富貴音。呂星做為貴臨人講話帶了西陸中南音,話說得生硬,不卷舌,沒鼻音,而東中港的地方語言就是西陸的西中港話,他們喜歡說完一句話後帶個“噢——”或“啦——”似問非問,特顯歉虛又帶親熱。因為東陸和西陸少有來往,他們隻知道跟大多數人的說法不同,大家一至認為呂星說話就特有一股味道,那就是女孩子說的“男人味”。不過他介紹完了,其它同學除了對他說的話不帶“噢、啦”感到意外外,什麽印象都沒印入心裏,隻是出於尊重性才進行短暫鼓掌的牽強動作。
他被安排在後排,一個人在翻看著剛領的新書,書上大多講著發達國家大企業家成功的例子。他就這麽過了一天,竟跟啞巴一樣的一天。在迴來的路上,本來想打車,等過了一輛已經搭起客的,他看到自己要迴家的方向有兩個女孩子的背影熟悉,猶豫一陣又邁動了雙腿跟在後麵,一直跟出了市區,在拐角處,兩個女孩子攔住了去路,她們就是懷香和瑪莉,因為瑪莉在膚色、語言上的不同就特別引人注意,呂星在課堂上看到前麵第一排的金發女生特別愛跟旁邊的另一個女同學說話,她的話又帶著濃厚的外國腔,就注意上她倆了。她們突然停在拐角是想弄明白後麵的人怎麽老跟著她倆。一看原來是同學,大家吃驚不小,兩個女孩子作了介紹說她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妹,家就在前麵的園子裏,稱讚呂星說話有味道;呂星得到不錯的誇獎突然就放開了,說他家就在過了園子後那條小道裏,以後熟了就做她們的男——朋友。本來他想說男性朋友的,在西陸時聽說東陸要比西陸開放得多,他就省去了“性”。說到時就可以請她們到家玩,也會到她們家玩,女孩子不懂什麽是以後熟,這不像東陸人的交際方式,但確實還不熟,也不好多問,隻說以後大家見麵就叫名字啦,有好玩的要叫上她倆,呂星說沒什麽玩的,就等明天我種菜的時候叫你們來幫忙還差不多,他開玩笑,兩個女孩子卻高興得像隻小鳥,說一定要教她們,呂星又說現在是冬天會很麻煩,等過些日子我們熟了天氣也暖和了再開始上種菜課程吧,逗笑了兩姐妹,路口分開後呂星仍能聽到笑。
晚上睡得很香,因為有了年齡相仿的夥伴,是美的。
第二天他就接到了李貴和漓水的電話,他倆都在漓水家,呂星告訴了他們上學的情況,還說他認識了一對姐妹,有個是外國人,打算教她們種菜。李貴跟他開了幾句玩笑,就認真了,說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再見麵,現在他就要準備去打工掙錢養家了,他說他是家裏的頂梁柱呀,但他最後留下一句,隻要是用得著幫忙的地方就打電話迴來說一聲,不管在哪裏都會趕迴來的,這句話李貴不說呂星也清楚他們倆的情誼,但他說出來了,這反倒讓呂星鼻子一酸。還是漓水幫加了些堿來中和,她說貴臨正在她們鎮上建西城開發區,已經動工了,以後肯定熱鬧。呂星也為村裏人高興,他相信離熱鬧的地方越近人們生活就會越紅火。
以後上學、下課、放學又有了三個人,說說笑笑,呂星告訴了她倆自己從西陸來,還說了許多農村的故事,莊稼裏的酸甜,至於其它要找的親人,和一些背景他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他喜歡開玩笑,這就夠了,跟女孩子在一起會說玩笑那已經是受用無窮了,說他在還上初中那個時候,班上的男女同學不敢說話,為了打破這個沉悶,他們男生在宿舍裏開會,大家許下承諾,兩天內必須在有人證的情況下跟抓鬮到的女同學說一句話,四個字以上,也就是說叫一下對方的名字加個“好”都算,哪個不說就罰打掃宿舍一個星期的衛生,還寫下承諾書,全體簽名。他抓到了自己喜歡的那個女同學,結果打掃了一個星期的衛生。
兩姐妹笑得前俯後仰。
懷香愛說話,也喜歡問問題,“你現在怎麽就敢跟我們說話了。”
“你們學過《晏子使楚》嗎?”桔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給你們東陸的環境影響了。我一個老實人變得遊腔滑調。”
“誣蔑啦,那是極善言詞,懂於變通,交際能力強的體現,生存的必備要素啦,說得這麽難聽,噢——。”
“你——們——不是老實,是裝在套子裏的人——。”瑪莉一字一個拖音的送到耳朵,讓人擔心她中途會想不起下麵要說的話突然斷下來,就像打的點滴,擠的牛奶。
“我要聲明——那是過去。還要聲明那是你們沒有的過去。有嗎?兩位大小姐。想聽我的迴憶嗎?叫聲大哥才能實現噢——。”呂星也故意加上“噢”。
“大——哥——大——噢。”瑪莉差不多跟呂星一樣高她向懷香點了點頭。這意思是在說人老土,還用“大哥大”通訊設備。
“這是他自己要的稱唿啦。成人之美,我們東中港精神噢——。”本來兩人不怎麽說“噢”的,這是專門強調調侃,故意逗他。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呂星到了東陸就覺得以前的那些老前輩的東西就這麽容易出口,也許在西陸時,大家都用更土更俗更貼近生活的話來表述,都沒有用什麽書上的老故事諺語。那些淺易與常識的東西不能常在別人麵前掛在嘴邊的,說多了就是對人不尊敬。但到了東陸他完全是出於在西陸的道聽途說和個人主觀思想刻意去說,久了也習慣這麽說。他多慮了,東陸人也一樣學他們共同的老祖宗的東西啊,同一條船上的人,同一組dna,甚至有許多在血緣上還不能結婚的人的思想,又會變到哪裏。
幾個星期後呂星去過懷香家的園子,她們家蓋起兩層紅樓,圍牆裏的麵積不是很大,大概1000個平方,懷香說她小時候有三個這麽大,還看見了懷香家裏唯一的家長,懷香叫她紅姨,瑪莉叫媽媽,懷香說紅姨是她的親阿姨,她的媽媽自己也沒見過,埋在公墓,她們每年都去祭,呂星第一眼看紅姨還是覺得在眼神上懷香跟她挺像的,黑葡萄裏的晶瑩透著溫情忽閃忽閃,懷香也說她從小連爸爸也沒見過,家裏現在的收入就靠以前出租的部分土地給企業辦工廠當股份來分紅,生活也剛剛過得去。呂星聽到這些突然就想起自己在20年間沒有看到自己的親爸親媽,即使有誌遠爸和遠媽和舅舅這麽關愛他,他都有那麽強烈想見親生父母的願望,何況懷香完全就是一個孤兒,他不由自主生了憐憫之心。
因為沒工具呂星並沒有教她們種菜,倒是在放學後常帶她們到工廠,工廠就在呂星家的後麵,他們一起學做服裝,一樣一樣地學,術語、尺寸、設計、打版、裁剪、出樣;還要熟練所有機器,電裁刀、貼襯機、燙台、打邊機、縫紉機、雙針機、下欄機,花蝶專門騰出個辦公室給他們學,工廠主要做女裝,加工為主,懷香自然也跟著學,兩人一起設計、討論,因為懷香生得一副好身材,更多的時候是成為呂星的現成模特。瑪莉說她不喜歡這些,她空著的時候多數時間和朋友出去玩。有了孩子作引線,兩家的父母在電話裏慢慢熟悉起來,紅姨告訴花蝶她叫何秋紅。後來何秋紅借著來接懷香跟花蝶見了幾次麵,兩人促膝談心,一起談孩子、談工作,談得是推心置腹,但問到何秋紅的婚姻和懷香的身世時,她就迴避了,當談到花蝶的以前和呂星的過去,花蝶也是遮遮掩掩,這兩個心思謹慎的女人,都知道對方藏著秘密,但都知道那是屬於私人的,這對她們之間的信任感一點都沒有負麵影響。何秋紅和懷香每次離開工廠時,懷香嘴裏都甜美的邀請花蝶去她們園子,花蝶見何秋紅從沒有邀過,她就隻是應付著迴答懷香,結果總是沒去,這讓懷香認為花蝶是瞧不起她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