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上市第二周結束,博文書店貨源再次告急。


    “鍾哥,這個事應該是你拿主意,我不太熟悉。不過,兩個周的時間,應該還有很大潛力吧?”沈哲的聲音通過電話從燕京傳到中海。


    “就是拿不定主意,才要問問你的。”


    “印刷成本很高嗎?”


    沈哲對圖書運營一竅不通,那屬於商業領域,彼世界聽說過一些,不過沒什麽參考價值。華夏人口數量、閱讀群體都大幅增長,原來二十萬就是暢銷書,這裏百萬冊才算,他當時的時代,紙質閱讀已經受到沉重打擊。


    “我們自己排版設計,印刷成本倒不高。”


    “那就按你想的做唄。”沈哲道。


    “就是想找個人分擔一下,”鍾離吐了口氣,說道:“這是我直接經手的第一本超級暢銷書。”


    “以後可能會更多……”


    ……


    華夏進入深秋,曆史學界坐不住了。


    ——破國內圖書單周銷量記錄


    ——單月曆史銷量冠軍


    ——月內三版,圖書出版界的奇跡


    從門戶網站到現實媒體,開始沸沸揚揚,文聯月末公布的暢銷榜上,《明朝那些事兒》遙遙領先。


    “嗬嗬,這不是曆史書,是一本小說吧?”某師範大學一位中年曆史教授麵對記者,微笑的臉上,帶著不以為然的表情,“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曆史抱著一種玩笑、甚至輕浮的態度,我們先人過去創造的輝煌,理應得到尊重,而不是隨意評說。”


    “張教授,您看了這本書嗎?”


    “書名本身就不忍卒視,翻開看看,通篇現代詞匯,還需要再多說?”


    “可是內容還原了洪武朝的曆史真相!”記者爭辯道。


    “曆史真相?”張教授更是不以為然,“曆史真相需要我們從史冊典籍,甚至真實遺跡中尋找,而不是坐在書桌後麵臆想。”


    “我不得不說,這部小說對民眾了解過去,了解曆史,會造成相當大的惡劣影響。”


    “它開了一個非常糟糕的先例!”


    這篇采訪見報之後,馬上就有許多曆史界學者、專家、評論員表態讚同,發出自己的聲音。


    “如果曆史著作能在書房完成,曆史研究就沒有必要了!”


    “作者在書中加入了太多個人感情,於治史而言,不僅不冷靜,且不會客觀,等於是褻瀆曆史!”


    “十八九歲寫曆史?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一位很少接受采訪的老曆史學家,竟然破天荒的接受電視台的視頻采訪:“縱觀作者所有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寫作水平呈下滑狀態,數月前一篇傷仲永讓人驚豔,餘者不足論。可惜進了大學校門,開始走進了歪道,從這方麵來說,燕大校方沒有引導好他,毀了一棵好苗子,罪莫大焉!”


    視頻畫麵中,這位老曆史學家揮舞著手臂,情緒激動。


    燕大文學院任院長表態:“燕大的教育方式,用不著旁人置喙!”


    溫方倫:“要容許年輕人犯錯。”


    某位講師:“沈哲同學沒有錯,他為死氣沉沉的曆史學界注入了一股清風!”


    ……


    沈哲看到一係列新聞之後不久,接到好幾個電話。


    蘇薇:“沒事吧?”


    沈哲笑道:“蘇姐,你還關心我呢,沒關係,又不是小孩子,一點壞話都不想聽。”


    “沒事就好,我不是你的責編了,但你成了老板,總得問問……我看他們就是嫉妒你新書的成績!”


    沈哲道:“看到自己的研究領域被換個模樣,反應大了些。”


    鍾離再次打來電話,苦笑:“沒想到還有這茬,一直沒遇到過這個大風波,忘了學術界也有是非……”


    “鍾哥,以前是因為青春和武俠入不了他們的法眼,如今不同了,曆史學界可是國內最大的一個學術團體。他們的固有觀念就是把嚴肅和嚴謹等同看待,我是燕大學子,對我造不成任何傷害。連溫教授都說了,容許我這樣的年輕人犯錯,鍾哥,你說我要不要改正?”


    說著,沈哲帶上了玩笑的口氣。


    鍾離忙道:“別,千萬別改,就這樣,曆史作品太多了,能讓我一口氣讀完的就這一本。”


    “你看,還有問題嗎?”


    “大概有幾部?你準備寫完整個明朝曆史?”


    “七部,保持三到四個月一部怎麽樣?當然要寫完,不然豈不是和書名不符。”


    家裏也打來電話,說話的卻是父親:“小哲,你不好好上學,怎麽和教授爭論起來了?”


    沈哲苦笑道:“爸,我沒吭聲啊,寫了本書,是他們看不順眼。”


    “那就是你寫的哪兒不對,曆史是誰都能寫的嗎?”


    母親楊欣接過電話,披頭道:“趕緊給他們道歉,我看到你們學校的老師也對你有意見。”


    掛完電話,沈哲有些苦笑了。


    知道這本書可能會有一些爭議,但沒想到幾乎所有曆史學者都無法接受。


    彼世界是先在網上發表,才有的紙質出版,衝淡了一些爭論。沈哲不可能再那麽做,網絡作品版權製度尚不成熟,文學愛好者還可以做的事,他文聯作者的身份不能再做。


    林語菡也打來愛心電話。


    沈哲帶著哭腔:“語菡,我完了,被人欺負死了,你快安慰我一下!”


    林語菡:“……”


    ……


    一片爭議聲中,署名“酒鬼”的作者寫了一篇3000多字長評,忽然出現在《文史周報》。


    文章的標題叫做《實用主義曆史觀》


    “花了兩天時間把《明朝那些事兒》讀了四遍,有了些許發言權。”


    “首先奉勸沒讀完此書的,不要隨便張口。”


    “研究曆史的有兩類人,一類人皓首窮經,梳理細節,還原曆史真相;一類人花很多功夫學習,然後用自己的眼光去解讀。兩類研究曆史的人,我同樣尊敬、喜歡,《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明顯屬於後者。”


    “找來他以前的作品,發現竟然和《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是同一個人。這就不奇怪了,前一篇文章中就能看出他的曆史觀,是站在著述者當前立場,去看待前後曆史。”


    “這是非常實用的觀點。”


    “唐太宗說過,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就持有這種觀點。”


    “如果我們研究曆史,不是為了應用在當下的社會現實,那就是一種自慰!”


    “酒鬼”再次出現,文字一樣不依常理。


    文章最後,說道:“我很喜歡這個年齡不大的作者,當然也好奇他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研究明史的。”


    “某些腐朽的曆史研究者,自慰去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道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眠並收藏文道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