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


    窗外隱約傳來城市的喧囂,父母都已經休息了。


    沈哲靠在床頭,抬頭盯著天花板,思緒也不知飄到哪裏去了。


    身旁擺放著四套書籍,看起來被無數次翻閱過,書脊已經磨損的不成樣子。沈哲抹了把臉,摸摸頭發,剛衝了涼,暑期的天氣很快就把水分帶走了,隨即視線一轉。


    右手無意識的從四套書上拂過——《孔子》《孟子》《朱子》《王公》


    這應該是他最熟悉的幾本書了,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幼小的他就纏著母親到書店買了迴來。


    記得當時,連父親沈明誠都搖頭無語,認為他是胡鬧。


    後來看他確實讀得懂還大為吃驚,幸好不是那種愛炫耀的父母,否則兒童天才之名早到手了。


    意識到重生後,完成文學夢是小撲街自然而然冒出來的想法。


    但文學根本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隻是通俗文學這一概念的厘定就充滿矛盾,商業價值?市場化?娛樂化?


    拿被尊為通俗文學第一人的張恨水大師來說,就是他這個網絡寫手望塵莫及,想都不敢想的。


    因為曆史上某些人物和事件的變化,華夏文化也隨之演變。


    文道一事,最高端的肯定還是那些思想巨著。


    這個華夏沒有《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也沒有《詩》《書》《禮》《易》《春秋》。卻有上麵四本典籍,其中唯一同名的《孟子》也和原書不同,不過思想內核差不多。


    四本典籍給這個華夏注入了靈魂,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也被尊為四聖。


    當然,還有寫出《紅樓夢》的老曹。


    雖然網絡寫手的身份不太入流,好歹也是寫文的,到了新世界,怎麽可能把如此重要的典籍忘至腦後。


    這些年閑來翻閱,仔細研究,書都快翻爛了。


    裏麵囊括了四位聖人的話語和所有著作,幾乎可以代表全部華夏儒學,構建了整個民族文化。


    和原時空一樣,儒學生命力超強,它就是個坑。


    誰都能往裏填點東西,除了孔子外,填的最好的成為聖人、亞聖,灌毒的被稱為妖孽。


    隻是現代科學這個東西出現之後,儒學同樣被人懷疑是否已經不適合當代潮流。事實上,沈哲的時空由於國家遭受欺淩的時間更長,自卑情節搞出的思想混亂比這裏嚴重得多。


    隻是沒有出現另一位聖人,再牛叉轟轟的把科學也填進儒學的坑。


    明末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有了苗頭,可惜很快被滿清鐵蹄碾碎了。


    尤其是滿清統治集團把理學閹割後,用於腐化人民。一句“存天理滅人欲”遭到多少唾罵,被男權者利用壓迫女性,其實也不是朱熹發明的。“滅天理而窮人欲者”早已有之,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不控製私欲,破壞人家夫妻關係,肯定不對。


    聖人的思想都是同源的。


    科技也造成工業汙染、疾病流行等很多壞處,但不能說科技本身是壞的,都是人用壞的。


    雖然典籍的叫法不同,但四書成就的四聖,思想成果還是基本相同。


    也許最可惜的,就是西漢時期沒有出現戴聖此人,隨之,他收錄、編纂的《禮記》肯定也沒有。


    這部著作也叫《小戴禮記》,原時空的四書有兩部都出自它——《大學》和《中庸》


    《大學》為四書之首,朱熹說:“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可見,這篇文章是研究儒學的入門讀物,相當於總綱。


    對儒學感興趣的華夏人來說,非常重要。


    但卻沒有出現。


    所以華夏當今的四書更加晦澀難懂,而現代教育下,學生又沒有太多精力去鑽研。


    不過研究這些學問的依然掌握著傳統話語權,即“漢學研究會”。


    華夏人沒什麽感覺,沈哲卻知道這個名字並不是那麽合適,它不能體現全體國民精神。


    原時空叫“國學”就比較好。


    所謂國學,便是先秦文化的生發,囊括諸子百家之學。


    ……


    沈哲晚上特意花了幾個小時,瀏覽了最近兩天媒體上關於他的新聞。


    除了對父母造成一些困擾之外,對他本人沒有太大影響,但那則報道引發了另一波評論。國內民眾對他這位高考狀元是很關心的,驀然有位老師出來批評,難免認真審視一番。


    主要是媒體和民眾的議論。


    真正的學術界倒沒有過多關注,因為沈哲至今沒表現出學術傾向,也沒任何有分量的著作問世。


    隻有一篇《傷仲永》在教育界引發了討論。


    至今尚沒有結果。


    大牛們也對十幾歲的高中畢業生不抱多大希望,即使再天才,他們見多了,沈哲頂多稍微特殊一些。


    剛才仔細想想,沈哲也有些瞠目。


    發現自己搬運的幾部作品,格調呈下滑狀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到《那些年》《第一次》,下滑一次,再到武俠,在華夏學者眼中已經是下九流了。


    他們連評論都懶得,至今隻有一個位夠分量的人物發表過一篇評論。


    還是孫長卿這位俠客大家,跟同行捧場似的。


    此時大約夜半兩點,沈哲絲毫沒有睡意,腦子裏想著亂七八糟的事情。


    常言道: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沈哲一直以為自己來到異時空,抱著遊戲的態度,金錢有外掛,俯拾皆是,好像什麽都不用太在乎。


    今晚忽然發現,他不但沒有逃脫利的糾纏,對名似乎也有些隱隱渴望。


    “高看自己了,真正能逃脫名利束縛,就達到了至善之境,那是聖人。再說,聖人已經得到了最大的名,雖然以他們的境界,或許也不在乎。”沈哲苦笑。


    任何行業都有那麽一撮人,他們掌握著話語權,努力變成這類人,便叫成功或精英人士。


    文道上,國內這撮人叫漢學研究者。


    夜已經很深,沈哲提拉上拖鞋,起身去衛生間。


    此時,透過窗子霓虹閃爍,卻一片平靜。


    即使中海這樣的超級大都市,人們在這段時間也大都陷入了沉睡。


    放完水,沈哲躺到床上,意識漸漸模糊。


    “不知道那丫頭做夢了沒有,該會夢到我吧,可能還會流口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道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眠並收藏文道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