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皇家文學獎要提前了!”
“什麽原因啊,好像沒聽說什麽風聲,太突然了!”
“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
五月二十日,網路上各大論壇忽然散播一條消息,瞬間占據頭條。
“以前不都是在臘月嗎,文聯搞什麽幺蛾子,把兩個文學大獎放在一起是什麽意思?”
“我好像發現了什麽,紫星獎和皇家獎莫非準備合並?”
就在網友各自猜測,逐漸蔓延到報刊雜誌上的時候,燕京文聯總部的一位韓姓副主席現身,接受了十幾家媒體的了聯合采訪。
“韓副主席,請問今年為什麽兩個大獎放在一起頒獎,這是文聯的最終決定嗎?”
韓副主席笑眯眯的答道:“你猜對了,這就是最終決定。”
另一位記者很快提問:“能說說原因嗎,過去幾年,皇家文學獎都在臘月初五舉行,今年為什麽突然更改?”
韓副主席依然不慌不忙,說道:“因為文聯內部原因,無法再依照以往的慣例。”
“什麽原因?”記者們紛紛追問。
眼看要爆料了,怎麽可能允許你說一半留一半。
韓副主席貌似無奈道:“好吧,到時候姬老先生可能無法到場主持,所以進過商議,和本次紫星獎同時頒發。”
話一出口,在場的記者們全都嘩然。
“姬老先生怎麽了?”
“天哪,不會是姬老先生病了吧?”
不怪這幫記者大驚小怪,在華夏人心中,首相死了沒關係,內閣那幫人馬上就能頂上去。
姬老先生可隻有一個,國內唯一的文化宗師。
大部分人從上學開始,就從課本上學習他的文章,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下意識忽略了他八十多歲的事實。
看著記者們的反應,韓副主席臉色訕訕。
似乎低估了這個消息對民眾的影響,可現在話已經出口,再改也來不及了。
“韓副主席,請問姬老先生是不是生病了?”
一位女記者麵帶悲戚之色,拿著話筒上前一步,盯著主席台上的韓副主席問道。
“大家別誤會!”韓副主席連忙圓場,“姬主席的身體確實有點小恙,不過不是大問題,六月一日依舊能夠到頒獎現場。但是……”
記者們一下子緊張起來。
“但是醫生建議,入秋之時姬老先生最好開始療養,所以年前不宜再出現在公眾麵前。”
旁邊的秘書看了副主席一眼,心裏豎了個大拇指。
這瞎話編的好。
事實上,讓韓副主席接受專訪,就是因為他應付媒體的經驗豐富,也就是說瞎話不打草稿。
燕京,姬家。
六十來歲的姬先生下車,砰一聲推開大門,看到院子裏陪著小孫子的父親,才鬆了口氣。
“爸,新聞上說您身體有恙,這不是挺好嗎?”
姬老先生緊跟著重孫子,被帶著繞了好幾圈,氣都不帶喘的。
“誰說我身體有恙,你也盼著我早死?”
姬先生苦笑一聲:“爸,這話怎麽說的……我看新聞上韓副主席這麽講,這不,馬上趕迴來了麽……”
“噢,知道了,是那事……沒有的事,你去忙你的。”姬老先生隨意說道。
說完,嘴裏嘟囔兩句,繼續唉吆唉吆的,陪重孫子學舌。
……
“原來是姬老先生身體不適合冬天出來,嚇了我一跳!”
“我就說嘛,老先生都快成神仙了,上次新聞上看見他,比姓郭的走路還利索,終於生了迴病……”
“樓上去死!”
“這就可以理解了,姬老先生無法現身頒獎的話,確實少點什麽。”
“好吧,頂文聯的決定,我們投票去!”
……
就在網友們摩拳擦掌,爭取讓自己看好的那本書,能拿到皇家文學獎的時候,韓副主席又曝了一條消息。
“還有一個原因,去年是我們文學界取得較大成就的一年!”
下麵記者紛紛吐槽,都清楚,今年的北極星獎八成要落入西方作者口袋。
還談什麽成就!
韓副主席笑嗬嗬說道:“因為有我們有一部書,在國外出版界取得了700多萬的銷量,是文聯成立以來取得的最高成績,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記者們愕然,去年有這麽一本書嗎,我們怎麽不知道?
我們是記者好不好?
一名記者狐疑道:“韓副主席,請問這本書叫什麽名字?”
韓副主席笑眯眯的從台上拿起一本書籍,展示給在場的媒體記者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有幾名記者低頭思索一陣,恍然道:“這本書我看過,在暢銷榜末尾,韓副主席,這是一本西方文學作品!”
“誰說的?”韓副主席皺眉,翻開扉頁,說道:“作者是華夏人,筆名桃花島主。”
“桃花島主?”記者們麵麵相覷,“這不是前幾天網上很火的那名作者嗎?”
“是吧,這本書我是去年看的,難道不是翻譯的西方文學?”
“什麽西方文學,這本書去年在中海一地很有名的,很火了一陣……”
一名二十多歲男記者忽然驚聲道:“我想起來了,去年這本書我也看過,聽說有讀者堵過出版社的門!”看到周圍的人都刷的看著他,馬上說道:“我是中海人,作者也是,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很是轟動一陣。後來作者一直沒有出現,漸漸就沒多少人關注了……”
說著說著,這名記者一拍腦袋:“我終於明白他當時為什麽不出現了,他是在準備高考!”
“我的天,我們中海作者竟然在國外取得這麽大成績,真是……”
就算作者是中海的,又不是你!
有記者心裏鄙視。
這時又有一名記者忽然大聲道:“我也想起來了,去年不少人都買了這本書,還以為是作者翻譯的!”
韓副主席一直等著記者們爭論完畢。
“現在你們該知道了,這本書是我們文聯作者創作,西方才是翻譯的!”
這下記者們全都興奮了,大新聞啊!
多少年了,不,從來沒有過,華夏文學作品能在西方取得700多萬冊的銷量,這本書已經締造了曆史!
有記者捶胸頓足,這麽大的事件竟然被全國媒體忽視了一年,真夠扯的!
這幫記者和中海參加《華夏青年》媒體見麵會的肯定不是一批,中海本地還是有不少媒體記得這本書的。
可惜很多讀者都忘記了,一地媒體影響力還是太小。
這也怪沈哲,第一部書就是以西方女子為主角。
韓副主席看達到了目的,也就不再多說,剩下的事情自有媒體去推波助瀾。
可以預見,今年的皇家文學獎評選結果,不會出現太大意外。
相當大一部分民眾即使沒看過這本書,也必然會把票投給它,沒有理由,隻因作者是華夏人。
……
沈哲也沒預料到這種情況,接到消息時還有些愣神。
這次總編鍾離親自聯係了他。
“當初我想差了,一直認為書中那股精神是賣點,沒想到小沈你才是最大的賣點!”
沈哲搖頭一笑:“就算這樣,當時我也不會出現。”
鍾離道:“被文聯這麽一弄,我們可以再次開動印刷機了,國內將有一次銷售熱潮,大好事!”
接著又說道:“好吧,這下你的筆名在國內可要出大名了,蓋過六星作者都沒問題……順便再通知你件事,文聯已經出麵,敦促米國那家出版社盡快結清稿費,估計這幾天就能打到國內。”
“鍾哥,國外出版稿費很難拿到嗎?”
鍾離迴道:“能按合同拿到是肯定的,不過時間嘛……”
沈哲又問:“國內引進的西方文學也不少,這種情況是怎麽處理的?”
鍾離道:“你應該知道,現在我們和西方在文化上還是競爭中對立,這種事當然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好麽,又競爭又對立。
“也就是說,西方作者的版稅,國內出版社也盡量拖著?”
“那要看是不是著名作者,如果作者太有名氣,他在媒體前麵說句話,出版社馬上就給辦了。”
沈哲若有所思,忽然笑了。
“鍾哥你的意思,我的名氣還不夠大,是吧?”
“什麽原因啊,好像沒聽說什麽風聲,太突然了!”
“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
五月二十日,網路上各大論壇忽然散播一條消息,瞬間占據頭條。
“以前不都是在臘月嗎,文聯搞什麽幺蛾子,把兩個文學大獎放在一起是什麽意思?”
“我好像發現了什麽,紫星獎和皇家獎莫非準備合並?”
就在網友各自猜測,逐漸蔓延到報刊雜誌上的時候,燕京文聯總部的一位韓姓副主席現身,接受了十幾家媒體的了聯合采訪。
“韓副主席,請問今年為什麽兩個大獎放在一起頒獎,這是文聯的最終決定嗎?”
韓副主席笑眯眯的答道:“你猜對了,這就是最終決定。”
另一位記者很快提問:“能說說原因嗎,過去幾年,皇家文學獎都在臘月初五舉行,今年為什麽突然更改?”
韓副主席依然不慌不忙,說道:“因為文聯內部原因,無法再依照以往的慣例。”
“什麽原因?”記者們紛紛追問。
眼看要爆料了,怎麽可能允許你說一半留一半。
韓副主席貌似無奈道:“好吧,到時候姬老先生可能無法到場主持,所以進過商議,和本次紫星獎同時頒發。”
話一出口,在場的記者們全都嘩然。
“姬老先生怎麽了?”
“天哪,不會是姬老先生病了吧?”
不怪這幫記者大驚小怪,在華夏人心中,首相死了沒關係,內閣那幫人馬上就能頂上去。
姬老先生可隻有一個,國內唯一的文化宗師。
大部分人從上學開始,就從課本上學習他的文章,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下意識忽略了他八十多歲的事實。
看著記者們的反應,韓副主席臉色訕訕。
似乎低估了這個消息對民眾的影響,可現在話已經出口,再改也來不及了。
“韓副主席,請問姬老先生是不是生病了?”
一位女記者麵帶悲戚之色,拿著話筒上前一步,盯著主席台上的韓副主席問道。
“大家別誤會!”韓副主席連忙圓場,“姬主席的身體確實有點小恙,不過不是大問題,六月一日依舊能夠到頒獎現場。但是……”
記者們一下子緊張起來。
“但是醫生建議,入秋之時姬老先生最好開始療養,所以年前不宜再出現在公眾麵前。”
旁邊的秘書看了副主席一眼,心裏豎了個大拇指。
這瞎話編的好。
事實上,讓韓副主席接受專訪,就是因為他應付媒體的經驗豐富,也就是說瞎話不打草稿。
燕京,姬家。
六十來歲的姬先生下車,砰一聲推開大門,看到院子裏陪著小孫子的父親,才鬆了口氣。
“爸,新聞上說您身體有恙,這不是挺好嗎?”
姬老先生緊跟著重孫子,被帶著繞了好幾圈,氣都不帶喘的。
“誰說我身體有恙,你也盼著我早死?”
姬先生苦笑一聲:“爸,這話怎麽說的……我看新聞上韓副主席這麽講,這不,馬上趕迴來了麽……”
“噢,知道了,是那事……沒有的事,你去忙你的。”姬老先生隨意說道。
說完,嘴裏嘟囔兩句,繼續唉吆唉吆的,陪重孫子學舌。
……
“原來是姬老先生身體不適合冬天出來,嚇了我一跳!”
“我就說嘛,老先生都快成神仙了,上次新聞上看見他,比姓郭的走路還利索,終於生了迴病……”
“樓上去死!”
“這就可以理解了,姬老先生無法現身頒獎的話,確實少點什麽。”
“好吧,頂文聯的決定,我們投票去!”
……
就在網友們摩拳擦掌,爭取讓自己看好的那本書,能拿到皇家文學獎的時候,韓副主席又曝了一條消息。
“還有一個原因,去年是我們文學界取得較大成就的一年!”
下麵記者紛紛吐槽,都清楚,今年的北極星獎八成要落入西方作者口袋。
還談什麽成就!
韓副主席笑嗬嗬說道:“因為有我們有一部書,在國外出版界取得了700多萬的銷量,是文聯成立以來取得的最高成績,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記者們愕然,去年有這麽一本書嗎,我們怎麽不知道?
我們是記者好不好?
一名記者狐疑道:“韓副主席,請問這本書叫什麽名字?”
韓副主席笑眯眯的從台上拿起一本書籍,展示給在場的媒體記者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有幾名記者低頭思索一陣,恍然道:“這本書我看過,在暢銷榜末尾,韓副主席,這是一本西方文學作品!”
“誰說的?”韓副主席皺眉,翻開扉頁,說道:“作者是華夏人,筆名桃花島主。”
“桃花島主?”記者們麵麵相覷,“這不是前幾天網上很火的那名作者嗎?”
“是吧,這本書我是去年看的,難道不是翻譯的西方文學?”
“什麽西方文學,這本書去年在中海一地很有名的,很火了一陣……”
一名二十多歲男記者忽然驚聲道:“我想起來了,去年這本書我也看過,聽說有讀者堵過出版社的門!”看到周圍的人都刷的看著他,馬上說道:“我是中海人,作者也是,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很是轟動一陣。後來作者一直沒有出現,漸漸就沒多少人關注了……”
說著說著,這名記者一拍腦袋:“我終於明白他當時為什麽不出現了,他是在準備高考!”
“我的天,我們中海作者竟然在國外取得這麽大成績,真是……”
就算作者是中海的,又不是你!
有記者心裏鄙視。
這時又有一名記者忽然大聲道:“我也想起來了,去年不少人都買了這本書,還以為是作者翻譯的!”
韓副主席一直等著記者們爭論完畢。
“現在你們該知道了,這本書是我們文聯作者創作,西方才是翻譯的!”
這下記者們全都興奮了,大新聞啊!
多少年了,不,從來沒有過,華夏文學作品能在西方取得700多萬冊的銷量,這本書已經締造了曆史!
有記者捶胸頓足,這麽大的事件竟然被全國媒體忽視了一年,真夠扯的!
這幫記者和中海參加《華夏青年》媒體見麵會的肯定不是一批,中海本地還是有不少媒體記得這本書的。
可惜很多讀者都忘記了,一地媒體影響力還是太小。
這也怪沈哲,第一部書就是以西方女子為主角。
韓副主席看達到了目的,也就不再多說,剩下的事情自有媒體去推波助瀾。
可以預見,今年的皇家文學獎評選結果,不會出現太大意外。
相當大一部分民眾即使沒看過這本書,也必然會把票投給它,沒有理由,隻因作者是華夏人。
……
沈哲也沒預料到這種情況,接到消息時還有些愣神。
這次總編鍾離親自聯係了他。
“當初我想差了,一直認為書中那股精神是賣點,沒想到小沈你才是最大的賣點!”
沈哲搖頭一笑:“就算這樣,當時我也不會出現。”
鍾離道:“被文聯這麽一弄,我們可以再次開動印刷機了,國內將有一次銷售熱潮,大好事!”
接著又說道:“好吧,這下你的筆名在國內可要出大名了,蓋過六星作者都沒問題……順便再通知你件事,文聯已經出麵,敦促米國那家出版社盡快結清稿費,估計這幾天就能打到國內。”
“鍾哥,國外出版稿費很難拿到嗎?”
鍾離迴道:“能按合同拿到是肯定的,不過時間嘛……”
沈哲又問:“國內引進的西方文學也不少,這種情況是怎麽處理的?”
鍾離道:“你應該知道,現在我們和西方在文化上還是競爭中對立,這種事當然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好麽,又競爭又對立。
“也就是說,西方作者的版稅,國內出版社也盡量拖著?”
“那要看是不是著名作者,如果作者太有名氣,他在媒體前麵說句話,出版社馬上就給辦了。”
沈哲若有所思,忽然笑了。
“鍾哥你的意思,我的名氣還不夠大,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