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個名利場,作者圈也未嚐不是這樣。
華夏的義務教育普及早,閑時便不會蹲在村口、街邊胡侃,拿卷書或報刊顯得更有文化。
特別是江南一帶的幾個行政區,市井鄉間如今還有說書人的身影。
這裏是俠客文化的大本營,國內兩家最大的俠客雜誌《江湖》《奇俠故事》全在江南市。
南方新聞網也算是俠客的喉舌,因為這一代民眾比較關心俠客文學,俠客界有任何風吹草動,這家新聞網站就會隨即跟蹤報道,和司馬鳴風的俠客協會關係也不錯。
今天網站首頁就被掛上一個訪談視頻,女記者采訪了俠客協會會長任某。
其實,消息稍微靈通點的都知道,俠客協會就是司馬鳴風的。
江南軟語聽起來就像巴掌大的絲綢擦屁股,又舒服又讓人捉急,兩人一問一答,訪談進行了三十多分鍾。
沈哲饒有興致的看完,撓撓嘴角若有所思。
林語菡也湊過來看,撅著嘴不高興道:“阿哲,那個姓任的會長是什麽意思?”
沈哲笑了笑:“很明顯,人家這是貶低我呢,沒聽他訪談裏說嗎,桃花島主是新近忽然冒出的俠客小說作者,身份不明。——如果網上的信息是真實的,他確實是一位天才作者,可以看出,行文深受司馬先生的影響,假以時日,青出於藍也未必不可能……”
“聽出來了吧,好像全都是誇獎,但首先已經把我擺在司馬先生之下。”
林語菡皺眉道:“這有什麽用?”
“怎麽沒用,後麵還有呢,邀請我加入俠客協會,司馬先生可以指導我一些創作經驗……”
林語菡道:“聽我爸說,司馬先生地位很高的,這麽說沒什麽吧?”
沈哲想了一會,搖搖頭:“語菡,你要知道,那個會長代表的就是司馬先生,先是懷疑我的身份,再說《龍虎鬥京華》深受他的影響,將來如果我真的成名了,見到司馬先生該怎麽做?”
“你不會以為他是真心想提攜我吧?”
林語菡也不是傻子,馬上就明白了,氣道:“司馬先生這麽壞啊,虧我爸那麽崇拜他!”
沈哲又搖頭道:“這是我的猜測,算是小人之心。”
這時,蘇薇又發來消息:“小沈,看到了吧,你要不要迴應?”
沈哲迴道:“蘇姐,人家是前輩,說我兩句,讓我怎麽迴應?感謝司馬先生的厚愛,小子自己能行?”
“你聽不出他話裏的意思?”
“你我聽出來又如何,信不信司馬先生的死忠讀者,反而會認為他提攜後進品德高潔?”
南方忽然出現的訪談也驚動了總編鍾離,他拍了拍椅背,起身道:“既然小沈這麽說,那就沒事了,雜誌社也不作迴應,我們用作品說話。”
“不過我猜測,司馬先生是被武俠刺激了……”
……
司馬鳴風確實被“武俠”二字刺激到了。
那天從機場迴家,馬上就電話聯係了俠客協會的會長,詢問為什麽孫老鬼封筆兩年再次出山。
會長任某告訴他,《龍虎鬥京華》不是孫長卿寫的,而是一名新作者。
司馬鳴風馬上就按任某所說,到網上找到沈哲的文字訪談記錄,看完眉頭就皺的很緊。
翻出《華夏青年》又把武俠專欄讀了一遍,發現這迴麻煩大了。
從這篇《龍虎鬥京華》的文字來看,和孫老鬼都不差,比起自己好像還強上一線。故事流暢,雖然隻有前兩迴,已經能看出設定在清末義和團時期,設定宏大,後期不崩的話,肯定是篇好文。
加上卷首詞的加成,比《大漠》係列還要好。
難道又一個競爭對手要出現了?
幾年前東海散人的出現,就讓他很是緊張一段日子,上麵有孫老鬼壓著,下麵又有追趕者。
不過很快孫長卿封筆,東海散人雖然獲得了不少讀者,但那奇詭的文筆看多了,很快許多人棄他而去。
剛坐上俠客文學頭把交椅沒兩年,這次竟然冒出一個十八歲的少年作者。
文風還是他和孫長卿這一路的,這怎麽可能?
姓孫的是專業教授,有這樣的文筆水平不奇怪。他可是直到四十多歲才收放自如,下筆如神,其間不知道有多少作品被編輯打迴。最著名的《大漠》係列作品,都是四十五歲以後才創作出來的。
就算以奇勝,東海散人出道時也三十出頭了。
一個十八歲的高中生就有這樣的水平,對他的威脅就太大了。
等等,武俠?
司馬鳴風眯著眼睛,嘴裏直吸氣。
這是要開宗立派啊,看不上俠客小說,開創一個新的武俠文學?
這不行!
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俠客協會,把這個桃花島主打壓下去,最忠實的讀者都認同這個協會,沒讀者誰看你的書?
轉頭一想,就發現不行。
《龍虎鬥京華》發表在一家青年雜誌上,和俠客雜誌本就不搭界。
作者的身份也不能容許他明目張膽的攻擊,以他的年紀和地位,用帶有攻擊性的詞語評論都不行,太丟人。
揪著眉毛想了很久,最後想到一個陰招。
“老任,我看那名少年不錯,可以把他吸收進我們協會……”
給會長任某打了個電話,說了這麽一番話。
任某心領神會,他本就是司馬鳴風安排進協會的,自然配合默契。
年輕也能拿來利用,隻要進了俠客協會,我們在公開場合做幾次表態,就能輕鬆把他晚輩的身份坐實。將來無論發展到什麽地位,按華夏傳統規矩,都要矮上一頭。
如果那少年是個心高氣傲的,那更是正中下懷。
到時就可以語重心長的教訓一番,讓他知道什麽叫尊重前輩。
於是有了南方新聞網的視頻訪談。
……
訪談結束後,司馬鳴風就在等著沈哲的迴應。
他早就打算好了,無論對方怎麽迴應,他都能馬上出來,和對方掰扯掰扯。
可是等來等去,兩天後依然沒有等到任何消息。
對方好像根本不知道俠客界最知名的前輩,隔空對他喊話,唱戲給了聾子聽。
倒是有一些俠客讀者很高興,很久沒有出現文筆這麽好的作者了,眼看著喜愛的《江湖》雜誌越來越薄,都知道需要更多的俠客作者加入進來。
《龍虎鬥京華》前兩迴就討得了他們的歡心,馬上很多人都去沈哲的個人板塊,催促他加入俠客協會。
孫長卿和東海散人也都在等待下一期的《華夏青年》,看是不是又一個俠客大家崛起了。
能不能在千篇一律的俠客小說界,找到一條新路。
這幾天,沈哲除了讀書外,還在攢《七劍下天山》的稿子,這部小說就稍長了。全書共分三十迴,40來萬字,每天抽時間碼出一迴,等《龍虎鬥京華》連載完畢,正好完成。
另外還有《第一次親密接觸》,答應了在“說文評書”進行連載,昨晚已經上傳了第一章。
小四版主果然為他專門設計一個版塊,用來發布文章。
沈哲上傳了第一章,隨即到文學網個人板塊,又發了個公告就遁了。
那個視頻訪談的事情,已經被他忘到腦後了。
對俠客界的三位大家他不太了解,也隻各自買迴一本代表作讀了一遍,沒有精讀。
他的口味被養的多叼啊,比如司馬鳴風的《大漠》第一部,十二萬字,講述了“少年被滅門逃往大漠加入馬幫曆練十年最終幹掉仇家”的俗套故事,文筆相當老練,可你報仇沒什麽,殺掉路人甲、乙、丙是什麽意思?
最欣賞的反而是那位東海散人,文字頗有古龍之風。
比較差的是情節安排和人物塑造,依舊沒有脫離俠客小說固有框架,開篇還是被滅門。
和網絡小說一樣,當初一部《鬥破》開創退婚流,驚豔無數讀者,馬上一大堆小說都這樣開篇。
讀者都看吐了,依然陰魂不散。
“阿哲,我畫完啦!”林語菡高興的喊了一聲。
“我看看。”
接過一摞幾十張畫稿,沈哲不得不誇道:“語菡,你確實有繪畫天賦,難怪一直喜歡。”
“是吧,我也這樣覺得呢。”林語菡今天高興過頭了。
“對了,阿哲,你為什麽寫童話要用真名,不用那個桃花島主的筆名呢?”
沈哲把畫稿翻到最後一頁,說道:“你署上名字。”
“好吧,反正是你寫的書……”
等林語菡署上自己的名字,沈哲也把自己名字署在後麵,隨口道:“這是為了將來孩子們容易稱唿,沈爺爺、林奶奶,多好。”
“……”
華夏的義務教育普及早,閑時便不會蹲在村口、街邊胡侃,拿卷書或報刊顯得更有文化。
特別是江南一帶的幾個行政區,市井鄉間如今還有說書人的身影。
這裏是俠客文化的大本營,國內兩家最大的俠客雜誌《江湖》《奇俠故事》全在江南市。
南方新聞網也算是俠客的喉舌,因為這一代民眾比較關心俠客文學,俠客界有任何風吹草動,這家新聞網站就會隨即跟蹤報道,和司馬鳴風的俠客協會關係也不錯。
今天網站首頁就被掛上一個訪談視頻,女記者采訪了俠客協會會長任某。
其實,消息稍微靈通點的都知道,俠客協會就是司馬鳴風的。
江南軟語聽起來就像巴掌大的絲綢擦屁股,又舒服又讓人捉急,兩人一問一答,訪談進行了三十多分鍾。
沈哲饒有興致的看完,撓撓嘴角若有所思。
林語菡也湊過來看,撅著嘴不高興道:“阿哲,那個姓任的會長是什麽意思?”
沈哲笑了笑:“很明顯,人家這是貶低我呢,沒聽他訪談裏說嗎,桃花島主是新近忽然冒出的俠客小說作者,身份不明。——如果網上的信息是真實的,他確實是一位天才作者,可以看出,行文深受司馬先生的影響,假以時日,青出於藍也未必不可能……”
“聽出來了吧,好像全都是誇獎,但首先已經把我擺在司馬先生之下。”
林語菡皺眉道:“這有什麽用?”
“怎麽沒用,後麵還有呢,邀請我加入俠客協會,司馬先生可以指導我一些創作經驗……”
林語菡道:“聽我爸說,司馬先生地位很高的,這麽說沒什麽吧?”
沈哲想了一會,搖搖頭:“語菡,你要知道,那個會長代表的就是司馬先生,先是懷疑我的身份,再說《龍虎鬥京華》深受他的影響,將來如果我真的成名了,見到司馬先生該怎麽做?”
“你不會以為他是真心想提攜我吧?”
林語菡也不是傻子,馬上就明白了,氣道:“司馬先生這麽壞啊,虧我爸那麽崇拜他!”
沈哲又搖頭道:“這是我的猜測,算是小人之心。”
這時,蘇薇又發來消息:“小沈,看到了吧,你要不要迴應?”
沈哲迴道:“蘇姐,人家是前輩,說我兩句,讓我怎麽迴應?感謝司馬先生的厚愛,小子自己能行?”
“你聽不出他話裏的意思?”
“你我聽出來又如何,信不信司馬先生的死忠讀者,反而會認為他提攜後進品德高潔?”
南方忽然出現的訪談也驚動了總編鍾離,他拍了拍椅背,起身道:“既然小沈這麽說,那就沒事了,雜誌社也不作迴應,我們用作品說話。”
“不過我猜測,司馬先生是被武俠刺激了……”
……
司馬鳴風確實被“武俠”二字刺激到了。
那天從機場迴家,馬上就電話聯係了俠客協會的會長,詢問為什麽孫老鬼封筆兩年再次出山。
會長任某告訴他,《龍虎鬥京華》不是孫長卿寫的,而是一名新作者。
司馬鳴風馬上就按任某所說,到網上找到沈哲的文字訪談記錄,看完眉頭就皺的很緊。
翻出《華夏青年》又把武俠專欄讀了一遍,發現這迴麻煩大了。
從這篇《龍虎鬥京華》的文字來看,和孫老鬼都不差,比起自己好像還強上一線。故事流暢,雖然隻有前兩迴,已經能看出設定在清末義和團時期,設定宏大,後期不崩的話,肯定是篇好文。
加上卷首詞的加成,比《大漠》係列還要好。
難道又一個競爭對手要出現了?
幾年前東海散人的出現,就讓他很是緊張一段日子,上麵有孫老鬼壓著,下麵又有追趕者。
不過很快孫長卿封筆,東海散人雖然獲得了不少讀者,但那奇詭的文筆看多了,很快許多人棄他而去。
剛坐上俠客文學頭把交椅沒兩年,這次竟然冒出一個十八歲的少年作者。
文風還是他和孫長卿這一路的,這怎麽可能?
姓孫的是專業教授,有這樣的文筆水平不奇怪。他可是直到四十多歲才收放自如,下筆如神,其間不知道有多少作品被編輯打迴。最著名的《大漠》係列作品,都是四十五歲以後才創作出來的。
就算以奇勝,東海散人出道時也三十出頭了。
一個十八歲的高中生就有這樣的水平,對他的威脅就太大了。
等等,武俠?
司馬鳴風眯著眼睛,嘴裏直吸氣。
這是要開宗立派啊,看不上俠客小說,開創一個新的武俠文學?
這不行!
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俠客協會,把這個桃花島主打壓下去,最忠實的讀者都認同這個協會,沒讀者誰看你的書?
轉頭一想,就發現不行。
《龍虎鬥京華》發表在一家青年雜誌上,和俠客雜誌本就不搭界。
作者的身份也不能容許他明目張膽的攻擊,以他的年紀和地位,用帶有攻擊性的詞語評論都不行,太丟人。
揪著眉毛想了很久,最後想到一個陰招。
“老任,我看那名少年不錯,可以把他吸收進我們協會……”
給會長任某打了個電話,說了這麽一番話。
任某心領神會,他本就是司馬鳴風安排進協會的,自然配合默契。
年輕也能拿來利用,隻要進了俠客協會,我們在公開場合做幾次表態,就能輕鬆把他晚輩的身份坐實。將來無論發展到什麽地位,按華夏傳統規矩,都要矮上一頭。
如果那少年是個心高氣傲的,那更是正中下懷。
到時就可以語重心長的教訓一番,讓他知道什麽叫尊重前輩。
於是有了南方新聞網的視頻訪談。
……
訪談結束後,司馬鳴風就在等著沈哲的迴應。
他早就打算好了,無論對方怎麽迴應,他都能馬上出來,和對方掰扯掰扯。
可是等來等去,兩天後依然沒有等到任何消息。
對方好像根本不知道俠客界最知名的前輩,隔空對他喊話,唱戲給了聾子聽。
倒是有一些俠客讀者很高興,很久沒有出現文筆這麽好的作者了,眼看著喜愛的《江湖》雜誌越來越薄,都知道需要更多的俠客作者加入進來。
《龍虎鬥京華》前兩迴就討得了他們的歡心,馬上很多人都去沈哲的個人板塊,催促他加入俠客協會。
孫長卿和東海散人也都在等待下一期的《華夏青年》,看是不是又一個俠客大家崛起了。
能不能在千篇一律的俠客小說界,找到一條新路。
這幾天,沈哲除了讀書外,還在攢《七劍下天山》的稿子,這部小說就稍長了。全書共分三十迴,40來萬字,每天抽時間碼出一迴,等《龍虎鬥京華》連載完畢,正好完成。
另外還有《第一次親密接觸》,答應了在“說文評書”進行連載,昨晚已經上傳了第一章。
小四版主果然為他專門設計一個版塊,用來發布文章。
沈哲上傳了第一章,隨即到文學網個人板塊,又發了個公告就遁了。
那個視頻訪談的事情,已經被他忘到腦後了。
對俠客界的三位大家他不太了解,也隻各自買迴一本代表作讀了一遍,沒有精讀。
他的口味被養的多叼啊,比如司馬鳴風的《大漠》第一部,十二萬字,講述了“少年被滅門逃往大漠加入馬幫曆練十年最終幹掉仇家”的俗套故事,文筆相當老練,可你報仇沒什麽,殺掉路人甲、乙、丙是什麽意思?
最欣賞的反而是那位東海散人,文字頗有古龍之風。
比較差的是情節安排和人物塑造,依舊沒有脫離俠客小說固有框架,開篇還是被滅門。
和網絡小說一樣,當初一部《鬥破》開創退婚流,驚豔無數讀者,馬上一大堆小說都這樣開篇。
讀者都看吐了,依然陰魂不散。
“阿哲,我畫完啦!”林語菡高興的喊了一聲。
“我看看。”
接過一摞幾十張畫稿,沈哲不得不誇道:“語菡,你確實有繪畫天賦,難怪一直喜歡。”
“是吧,我也這樣覺得呢。”林語菡今天高興過頭了。
“對了,阿哲,你為什麽寫童話要用真名,不用那個桃花島主的筆名呢?”
沈哲把畫稿翻到最後一頁,說道:“你署上名字。”
“好吧,反正是你寫的書……”
等林語菡署上自己的名字,沈哲也把自己名字署在後麵,隨口道:“這是為了將來孩子們容易稱唿,沈爺爺、林奶奶,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