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吳蘭大笑了一聲,牽動胸口創傷,看了能夠站立上城牆的數百兵卒,吳蘭勸諫說道:“文則,退兵罷…”
吳蘭是個膽小之輩,於禁早已經知曉,不過他沒有料到在方才那一場大戰中,他竟然能夠強撐了下來,心中默默念道著,於禁越過孫策的大軍,向著城外瞭望出去,鄭重說道:“你先走吧,我還須等等。”
“等什麽?”吳蘭上前一步,竭力勸道:“魏延那匹夫狂妄自大,將城中的兵馬全部帶了出去,如今就算在外連戰連捷,也改變不了壽春即將陷落的事實。”
於禁再一次點點頭,說道:“不錯,吳將軍你所言不差,然…”
正在兩人說話間,城下的孫策大軍第二次攻城開始了,聽著排山倒海的擂鼓聲,再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攻城軍勢,於禁頓口不談,看了一會咂舌說道:“退兵,”於禁說著此話,疾步向城下走去,吳蘭欣喜跟上,聽得於禁接著說道:“我料之,張遼、魏延兩人的軍勢不日即將抵達,可惜了,吳蘭,你去燒了城中糧草再撤,而我…”於禁眼中精光一閃,不待吳蘭發問,於禁就翻身上馬引著十數人揚長而去。
不明於禁所指為何,吳蘭心中暗暗唾罵著,急急帶上親衛向著城中囤糧之地而去。
大火在焚燒,城中一股股濃煙衝天而起,在夕陽的餘暉中,程普有些釋然又有些失落,這座城池數次易手,最後還是迴到了主公的手中。
程普向著孫策一抱拳,說道:“軍中糧草不多,不能就這麽讓彼等得逞,老夫欲引軍前往撲滅大火,順便安撫城中百姓。”
孫策頷首抬手令他急行前往,就算程普不提,他亦會如此號令。
看著侍立在旁的甘寧,孫策言道:“興霸,你以為子義何時歸來?”
甘寧一怔,接著看了侍立在側的顧雍、秦鬆、陳端等人一眼,心中暗自想著,主公為何問起此一事來?
搖搖頭,甘寧不想去思慮這些問題,這些事情不是應該由這些謀臣軍師來參讚的嗎?
暗歎了一聲,孫策向左右一顧展顏笑道:“壽春既下,當繼續進取徐、豫兩州,文表,可有公覆的消息?”
合肥連接著壽春、廬江等郡縣城池,有此一地在手中之後,孫策方能無後顧之憂繼續進兵,若是黃蓋不能據守住合肥,那麽孫策進取的步伐隻能止於此。
身為孫策的謀主,陳端顯然明了其中的關鍵,故而聽得這一句問話之後,向著孫策一揖迴道:“黃老將軍於東城左近阻擊張遼先鋒王基,本占上風,不過張遼兵勢甚為急速,如今還在廝殺中,不知結局如何。”
說完戰況之後,陳端繼續說道:“黃老將軍麾下止有二萬兵馬,欲阻張遼大軍,主公,以在下觀之,非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公覆勢不能擋。”
孫策頷首,正待說些什麽,這時有人上得城樓來稟言道:“經末將仔細審問,此前據守城池的乃是吳蘭,不過徐州向有於禁率三千眾來援,至城破之時,吳蘭引殘兵退向徐州,而那於禁去向不明,不知所蹤。”
眾人皆愕然,堂堂一員大將怎麽就說不見就不見了?
吳蘭是川中降將,相比起那於禁來說,無論是威名上,還是真實才幹上都不能比,吳蘭逃了就逃了,於禁卻不能這麽輕易讓他逃了去。
念及此,孫策乃道:“掘地三尺,也要將此人給我找出來!”
“諾!”看著此人下去辦事,孫策轉首過來向著陳端說道:“徐州本來不在我預謀中,不過此際…”孫策沒有把話說完,這是他想聽聽在場眾人的想法。
稍微一輒思,在場謀臣略一考量,還是由陳端向著孫策說道:“張遼兵勢強健,非是他人所能敵,惟今隻有主公方能與之敵。”
說道這裏,陳端向著孫策一拱手,接著說道:“徐州亦是大州,又兼張遼大軍在外,此時不取甚為可惜,不如主公遣程老將軍引一軍前往征討如何?”
孫策愕然,剛剛程普請令前往城內滅火,不止僅為了撲滅火源,更有再領壽春一城的意思在其中。此次戰後,若是能夠穩住局勢,孫策自忖著自己不可能久留壽春,留下的大將如今也就那麽數人,程普繼續為壽春一城大將,自己看來也算合適。
如今,陳端出言讓程普去攻占徐州,這是否會讓德謀心生不滿?
帶著這一疑慮,孫策看向顧雍、秦鬆等一幹謀臣,見他們俱微微點頭,知曉如今也惟有如此方能盡快占據更多的領地,乃遣甘寧下城樓去找程普,命他即刻啟程帥軍前往徐州。
“急報!”就在孫策安排這些事情之後,繼續與陳端來說張遼一事之時,突兀有使自合肥來,孫策急傳此人上城樓來稟。
向著孫策半跪抱拳稟道:“黃老將軍退兵迴合肥,王基於後追擊接戰不利,黃老將軍本欲趁勢追擊,盡殲此一軍,不想張遼兵至,黃老將軍自料非是張遼敵手,退迴合肥之後,遣末將前來壽春乞援軍。”
“張遼的大軍出現了嗎?”孫策挺身而起,眼中熊熊燃燒著怒火,黃蓋、孫輔兩軍加一塊也不是張遼的對手,孫策有這個明悟,故而在出兵之前,就定下這樣的分兵之法,以求在張遼醒悟過來之前,占據了壽春。
如今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那麽與張遼的這一場大戰就在所難免了。
隻有擊敗了張遼的軍勢,自己才算在壽春站穩了腳跟,不然這一切都可能被他一一擊破,最後落得兵退江東亦不得的下場。
如今難得黃蓋以自身為餌,讓他大軍遲滯在合肥,周邊又都是自己的兵勢,即將到來的這一場大戰,才是決定江東是生是死的大戰。
扶著欄杆,孫策望向南方,透過那無邊的天際,他的目光仿似看見了合肥城池,眾人聽他喃喃自語道著,“我不想輸,那麽就隻能勝了!”
吳蘭是個膽小之輩,於禁早已經知曉,不過他沒有料到在方才那一場大戰中,他竟然能夠強撐了下來,心中默默念道著,於禁越過孫策的大軍,向著城外瞭望出去,鄭重說道:“你先走吧,我還須等等。”
“等什麽?”吳蘭上前一步,竭力勸道:“魏延那匹夫狂妄自大,將城中的兵馬全部帶了出去,如今就算在外連戰連捷,也改變不了壽春即將陷落的事實。”
於禁再一次點點頭,說道:“不錯,吳將軍你所言不差,然…”
正在兩人說話間,城下的孫策大軍第二次攻城開始了,聽著排山倒海的擂鼓聲,再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攻城軍勢,於禁頓口不談,看了一會咂舌說道:“退兵,”於禁說著此話,疾步向城下走去,吳蘭欣喜跟上,聽得於禁接著說道:“我料之,張遼、魏延兩人的軍勢不日即將抵達,可惜了,吳蘭,你去燒了城中糧草再撤,而我…”於禁眼中精光一閃,不待吳蘭發問,於禁就翻身上馬引著十數人揚長而去。
不明於禁所指為何,吳蘭心中暗暗唾罵著,急急帶上親衛向著城中囤糧之地而去。
大火在焚燒,城中一股股濃煙衝天而起,在夕陽的餘暉中,程普有些釋然又有些失落,這座城池數次易手,最後還是迴到了主公的手中。
程普向著孫策一抱拳,說道:“軍中糧草不多,不能就這麽讓彼等得逞,老夫欲引軍前往撲滅大火,順便安撫城中百姓。”
孫策頷首抬手令他急行前往,就算程普不提,他亦會如此號令。
看著侍立在旁的甘寧,孫策言道:“興霸,你以為子義何時歸來?”
甘寧一怔,接著看了侍立在側的顧雍、秦鬆、陳端等人一眼,心中暗自想著,主公為何問起此一事來?
搖搖頭,甘寧不想去思慮這些問題,這些事情不是應該由這些謀臣軍師來參讚的嗎?
暗歎了一聲,孫策向左右一顧展顏笑道:“壽春既下,當繼續進取徐、豫兩州,文表,可有公覆的消息?”
合肥連接著壽春、廬江等郡縣城池,有此一地在手中之後,孫策方能無後顧之憂繼續進兵,若是黃蓋不能據守住合肥,那麽孫策進取的步伐隻能止於此。
身為孫策的謀主,陳端顯然明了其中的關鍵,故而聽得這一句問話之後,向著孫策一揖迴道:“黃老將軍於東城左近阻擊張遼先鋒王基,本占上風,不過張遼兵勢甚為急速,如今還在廝殺中,不知結局如何。”
說完戰況之後,陳端繼續說道:“黃老將軍麾下止有二萬兵馬,欲阻張遼大軍,主公,以在下觀之,非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公覆勢不能擋。”
孫策頷首,正待說些什麽,這時有人上得城樓來稟言道:“經末將仔細審問,此前據守城池的乃是吳蘭,不過徐州向有於禁率三千眾來援,至城破之時,吳蘭引殘兵退向徐州,而那於禁去向不明,不知所蹤。”
眾人皆愕然,堂堂一員大將怎麽就說不見就不見了?
吳蘭是川中降將,相比起那於禁來說,無論是威名上,還是真實才幹上都不能比,吳蘭逃了就逃了,於禁卻不能這麽輕易讓他逃了去。
念及此,孫策乃道:“掘地三尺,也要將此人給我找出來!”
“諾!”看著此人下去辦事,孫策轉首過來向著陳端說道:“徐州本來不在我預謀中,不過此際…”孫策沒有把話說完,這是他想聽聽在場眾人的想法。
稍微一輒思,在場謀臣略一考量,還是由陳端向著孫策說道:“張遼兵勢強健,非是他人所能敵,惟今隻有主公方能與之敵。”
說道這裏,陳端向著孫策一拱手,接著說道:“徐州亦是大州,又兼張遼大軍在外,此時不取甚為可惜,不如主公遣程老將軍引一軍前往征討如何?”
孫策愕然,剛剛程普請令前往城內滅火,不止僅為了撲滅火源,更有再領壽春一城的意思在其中。此次戰後,若是能夠穩住局勢,孫策自忖著自己不可能久留壽春,留下的大將如今也就那麽數人,程普繼續為壽春一城大將,自己看來也算合適。
如今,陳端出言讓程普去攻占徐州,這是否會讓德謀心生不滿?
帶著這一疑慮,孫策看向顧雍、秦鬆等一幹謀臣,見他們俱微微點頭,知曉如今也惟有如此方能盡快占據更多的領地,乃遣甘寧下城樓去找程普,命他即刻啟程帥軍前往徐州。
“急報!”就在孫策安排這些事情之後,繼續與陳端來說張遼一事之時,突兀有使自合肥來,孫策急傳此人上城樓來稟。
向著孫策半跪抱拳稟道:“黃老將軍退兵迴合肥,王基於後追擊接戰不利,黃老將軍本欲趁勢追擊,盡殲此一軍,不想張遼兵至,黃老將軍自料非是張遼敵手,退迴合肥之後,遣末將前來壽春乞援軍。”
“張遼的大軍出現了嗎?”孫策挺身而起,眼中熊熊燃燒著怒火,黃蓋、孫輔兩軍加一塊也不是張遼的對手,孫策有這個明悟,故而在出兵之前,就定下這樣的分兵之法,以求在張遼醒悟過來之前,占據了壽春。
如今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那麽與張遼的這一場大戰就在所難免了。
隻有擊敗了張遼的軍勢,自己才算在壽春站穩了腳跟,不然這一切都可能被他一一擊破,最後落得兵退江東亦不得的下場。
如今難得黃蓋以自身為餌,讓他大軍遲滯在合肥,周邊又都是自己的兵勢,即將到來的這一場大戰,才是決定江東是生是死的大戰。
扶著欄杆,孫策望向南方,透過那無邊的天際,他的目光仿似看見了合肥城池,眾人聽他喃喃自語道著,“我不想輸,那麽就隻能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