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備入蜀,呂玲綺認宜霜為義妹這兩件消息傳至並州之時,陳翎正在見賈逵。
賈逵,字梁道,河東襄陵人。
賈逵世為著姓,但少孤家貧,甚至冬天連棉褲也沒有。
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後隻好穿著柳孚的褲子走了。
家境雖貧寒,而賈逵還是立誌從軍。他“戲弄常設部伍”,使他的祖父甚表奇異,說:“汝大必為將。”並向他口授兵法數萬言。
之後賈逵先是在河東郡擔任郡吏,後又遷為了絳邑縣長。此刻,正值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時期。
河東接襄並州,賈逵素有威名,陳翎知之甚詳,又見此際曹操竟然漏過了此人,依然屈居為一縣之長,故遣人前往招之。
相較此時為征討漢中而忙碌備戰的曹操,現在的溫侯呂布可謂聲勢俱隆,一時無兩,賈逵稍思索考量,便從了陳翎的招攬,攜帶著家眷趕往並州,出任從事一職。
賈逵現今二十餘,相貌堂堂,交談間通健非常,陳翎悅之,乃使其為門下督,代行上黨太守一事。
門下督不過是一小吏,但若是代陳翎行上黨太守一職,那麽從根本上說就是並州一地行政主官了,並非是鄙陋小吏。
賈逵一日連升數階,為並州上下所驚詫。
但念及陳翎看人從無出過錯,遂相安無事的逐漸接受賈逵融入其中。
既然賈逵出世,那麽相同年紀的郝昭、王昶等一批原曹魏名臣,陳翎自思不能放過。
翻遍記憶深處,想起此兩人仿佛都是太原人,陳翎遂手書一封,遣人送至陳震處,征辟此兩人。
不過在陳震迴信中,陳翎這才得知,郝昭、王昶兩人年在賈逵之下,似乎現在隻是個少年郎。
少年郎?
不管了,先招攬過來再說。
完全不知道自己此舉是禍還是福的陳翎,在並州剛剛因販賣軍器而獲罪缺兵短將之時,將郝昭、王昶兩人招在自己帳下,以為親隨聽用。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
在陳翎的記憶中,郝昭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後受曹真的推薦鎮守陳倉,防禦蜀漢。
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在陳倉防守住了諸葛亮這一妖孽般人物的侵攻,使得諸葛亮在攻城二十餘日之後,被迫退軍。
相比之下王昶顯得稍微遜色,但亦是一名難得的名將。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晉陽縣人。
少時知名,與同郡的王淩在當地很有名氣。王淩年紀大點,王昶把他當兄長看待。
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為太子文學,遷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後,王昶升任散騎侍郎,為洛陽典農。當時洛陽樹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勞為百姓做了表率,開墾了很多荒地。後任兗州刺史。魏明帝曹叡即位,加封揚烈將軍,賜關內侯爵。
鎮壓毌丘儉之後升任驃騎將軍,又因平定諸葛誕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論》、《兵書》等數十篇論著。
除了這三人之外,餘者陳翎就不放在眼裏了,像孫禮這樣埋沒在民間,沒有機遇出人頭地的大將大有人在。
宜霜雖為呂玲綺認作義妹,可效娥皇、女英一事同侍一夫,但其中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在孫翊即將大婚之時,宜霜從丹陽迴到了鄴城。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陳翎有些訝然,卻亦在意料之中。
孫翊、宜霜、呂玲綺三人都曾是自己的弟子,三人的性情如何,陳翎豈會不知。
呂玲綺是呂布之女,除了學文習武之後,一切所學都在為將來考慮,為人雖有時稍得魯莽,但還能持重。
孫翊年紀最小,但其父其兄的威名在,不敢任由自己懈怠下去,專心致誌的一門心思習武,文學略弱。
而宜霜這個原本呂玲綺的侍女,現在的義妹,陳翎難以下定論。
自家兩夫人的心思,陳翎都耗費了無數的精力,那有餘心去分辨小女孩難測的情緒?
至於劉備入蜀,倒是一件大事。
陳翎還不知曉自己與沮授兩人放出的那一“物事”,借烏戈國國主兀突骨之身重現人間,現在正在攻打著川中之地,企圖憑此爭戰天下。
由於自己的介入,劉備比起原來來說,早了近十年進入蜀地,這對於將來呂布奪取天下是好是壞,陳翎無從得知,隻是扼腕歎息了一聲,沉默不語。
荊襄、潁川是這時代英傑聚集處,像龐統、白眉馬良等,都是出自這裏。
若是劉備能夠在此待的再久一些…
陳翎搖頭,觀現在的天下局勢,曹操已經無暇侵攻荊州,就算劉表再無能,亦能在呂布、曹操、孫策三家的爭鬥中,維持著荊州的局勢。
隻是可惜了像黃忠那樣的大將,不知何時才能一呈心中抱負,顯露頭角?
放下所有的思緒,陳翎開始著手準備征討匈奴一事。
比起相對安靜的鄴城,陳翎很是感激呂布能夠將他派至並州來。
如今隨著呂布所掌地域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士族投向溫侯這一邊來。
在現在的鄴城中,不在是往日那般的情景,隻要區區幾人商討之後,便立即能夠將政略實施下去。諸葛氏一門三傑中的諸葛瑾、諸葛亮兩人如今同殿為臣,就算本來是兄弟的兩人,對於將要實施的方略都有不同的看法,何況是他人?
再加上陳宮、沮授這一左一右兩軍師,還有其他人等,陳翎已經可以想象的出,坐在上首高位中的溫侯呂布,將是一副怎麽愁眉不展的模樣!
綽起畫戟,揮舞著斬殺敵將敵卒,呂布是為天下之先,但在處理這般的群臣事項上,他還需忍耐與謙讓。
畢竟較之以前,現在溫侯呂布他已有君臨天下之相,不再是寄人籬下的落魄之將。
權衡其中的細微之處,把握其間的關係,每一項政略的下達,都必須經由府上長史諸葛瑾,殿中軍師陳宮、沮授,以及像陳群這樣名吏的審核,方能一一實施開來。這其中究竟牽扯到了多少因素,陳翎為之慶幸不已,不必攪進這類麻煩之事中去。
賈逵,字梁道,河東襄陵人。
賈逵世為著姓,但少孤家貧,甚至冬天連棉褲也沒有。
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後隻好穿著柳孚的褲子走了。
家境雖貧寒,而賈逵還是立誌從軍。他“戲弄常設部伍”,使他的祖父甚表奇異,說:“汝大必為將。”並向他口授兵法數萬言。
之後賈逵先是在河東郡擔任郡吏,後又遷為了絳邑縣長。此刻,正值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時期。
河東接襄並州,賈逵素有威名,陳翎知之甚詳,又見此際曹操竟然漏過了此人,依然屈居為一縣之長,故遣人前往招之。
相較此時為征討漢中而忙碌備戰的曹操,現在的溫侯呂布可謂聲勢俱隆,一時無兩,賈逵稍思索考量,便從了陳翎的招攬,攜帶著家眷趕往並州,出任從事一職。
賈逵現今二十餘,相貌堂堂,交談間通健非常,陳翎悅之,乃使其為門下督,代行上黨太守一事。
門下督不過是一小吏,但若是代陳翎行上黨太守一職,那麽從根本上說就是並州一地行政主官了,並非是鄙陋小吏。
賈逵一日連升數階,為並州上下所驚詫。
但念及陳翎看人從無出過錯,遂相安無事的逐漸接受賈逵融入其中。
既然賈逵出世,那麽相同年紀的郝昭、王昶等一批原曹魏名臣,陳翎自思不能放過。
翻遍記憶深處,想起此兩人仿佛都是太原人,陳翎遂手書一封,遣人送至陳震處,征辟此兩人。
不過在陳震迴信中,陳翎這才得知,郝昭、王昶兩人年在賈逵之下,似乎現在隻是個少年郎。
少年郎?
不管了,先招攬過來再說。
完全不知道自己此舉是禍還是福的陳翎,在並州剛剛因販賣軍器而獲罪缺兵短將之時,將郝昭、王昶兩人招在自己帳下,以為親隨聽用。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
在陳翎的記憶中,郝昭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後受曹真的推薦鎮守陳倉,防禦蜀漢。
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在陳倉防守住了諸葛亮這一妖孽般人物的侵攻,使得諸葛亮在攻城二十餘日之後,被迫退軍。
相比之下王昶顯得稍微遜色,但亦是一名難得的名將。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晉陽縣人。
少時知名,與同郡的王淩在當地很有名氣。王淩年紀大點,王昶把他當兄長看待。
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為太子文學,遷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後,王昶升任散騎侍郎,為洛陽典農。當時洛陽樹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勞為百姓做了表率,開墾了很多荒地。後任兗州刺史。魏明帝曹叡即位,加封揚烈將軍,賜關內侯爵。
鎮壓毌丘儉之後升任驃騎將軍,又因平定諸葛誕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論》、《兵書》等數十篇論著。
除了這三人之外,餘者陳翎就不放在眼裏了,像孫禮這樣埋沒在民間,沒有機遇出人頭地的大將大有人在。
宜霜雖為呂玲綺認作義妹,可效娥皇、女英一事同侍一夫,但其中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在孫翊即將大婚之時,宜霜從丹陽迴到了鄴城。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陳翎有些訝然,卻亦在意料之中。
孫翊、宜霜、呂玲綺三人都曾是自己的弟子,三人的性情如何,陳翎豈會不知。
呂玲綺是呂布之女,除了學文習武之後,一切所學都在為將來考慮,為人雖有時稍得魯莽,但還能持重。
孫翊年紀最小,但其父其兄的威名在,不敢任由自己懈怠下去,專心致誌的一門心思習武,文學略弱。
而宜霜這個原本呂玲綺的侍女,現在的義妹,陳翎難以下定論。
自家兩夫人的心思,陳翎都耗費了無數的精力,那有餘心去分辨小女孩難測的情緒?
至於劉備入蜀,倒是一件大事。
陳翎還不知曉自己與沮授兩人放出的那一“物事”,借烏戈國國主兀突骨之身重現人間,現在正在攻打著川中之地,企圖憑此爭戰天下。
由於自己的介入,劉備比起原來來說,早了近十年進入蜀地,這對於將來呂布奪取天下是好是壞,陳翎無從得知,隻是扼腕歎息了一聲,沉默不語。
荊襄、潁川是這時代英傑聚集處,像龐統、白眉馬良等,都是出自這裏。
若是劉備能夠在此待的再久一些…
陳翎搖頭,觀現在的天下局勢,曹操已經無暇侵攻荊州,就算劉表再無能,亦能在呂布、曹操、孫策三家的爭鬥中,維持著荊州的局勢。
隻是可惜了像黃忠那樣的大將,不知何時才能一呈心中抱負,顯露頭角?
放下所有的思緒,陳翎開始著手準備征討匈奴一事。
比起相對安靜的鄴城,陳翎很是感激呂布能夠將他派至並州來。
如今隨著呂布所掌地域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士族投向溫侯這一邊來。
在現在的鄴城中,不在是往日那般的情景,隻要區區幾人商討之後,便立即能夠將政略實施下去。諸葛氏一門三傑中的諸葛瑾、諸葛亮兩人如今同殿為臣,就算本來是兄弟的兩人,對於將要實施的方略都有不同的看法,何況是他人?
再加上陳宮、沮授這一左一右兩軍師,還有其他人等,陳翎已經可以想象的出,坐在上首高位中的溫侯呂布,將是一副怎麽愁眉不展的模樣!
綽起畫戟,揮舞著斬殺敵將敵卒,呂布是為天下之先,但在處理這般的群臣事項上,他還需忍耐與謙讓。
畢竟較之以前,現在溫侯呂布他已有君臨天下之相,不再是寄人籬下的落魄之將。
權衡其中的細微之處,把握其間的關係,每一項政略的下達,都必須經由府上長史諸葛瑾,殿中軍師陳宮、沮授,以及像陳群這樣名吏的審核,方能一一實施開來。這其中究竟牽扯到了多少因素,陳翎為之慶幸不已,不必攪進這類麻煩之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