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不止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期,也是一個有著各種精兵相繼留名傳世的年代。
其中最為神秘的是曹操帳下的“虎豹騎”,最為強大的是高順所率的“陷陣營”。
陷陣營“將眾整齊,每戰必克”,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陷陣營曾經擊敗過擁有關張的劉備,勇猛可見一斑。
其餘者,陶謙“丹陽兵”,陳到“白耳兵”,公孫瓚“白馬義從”,鞠義“先登之士”,張郃“大戟士”等,或已經出世,或還處在未曾問世中。
陳翎本訓“諸葛連弩”、“鐵騎”兩軍,一付曹性,一交任夏侯恩率領,皆是存意依此起一精銳之兵。
奈何連弩製造之法為曹操所獲,不為己所私有,曹性於巨鹿對陣曹軍之時,顯露出的頹勢,與曹操帳下連弩相較,何其弱也。
而夏侯恩的鐵騎一軍,雖然戰功顯赫,但因其本身缺陷,陳翎卻不敢依仗此繼續擴軍,以使曹操覷破其中底細之後,製訂出相應對策,大破己方兵勢。
由此,陳翎欲想構設一軍,此一軍士卒不在多,而在於能夠抵禦曹操虎豹騎、連弩弓射,突入其陣中,攻擊潰敗其軍勢,達到“每戰必克”的驍勇戰績。
這一軍似乎與“陷陣營”相類似,在高順因陳翎來到這個世間,改變了很多事情以後,“陷陣營”已經沒有了如雷貫耳那般名聲,陳翎據此起意組建起這樣一軍來,與雌伏中的“陷陣營”南北唿應,以禦諸侯兵勢。
在之前,僅有曹性、夏侯恩、張白騎三部將的陳翎,帳下再無其他之人,就算選拔勇者猛士,亦不可能得此一軍,不過於此刻來看,有高覽在,在陳翎已經有了領軍大將的情況之下,構建此一軍,當為其時。
首先是兵卒選拔,須要身體強壯者方能入此軍;
其次,兵甲堅利,為了防禦連弩的射擊,肯定要披重甲。有了重甲抵禦弓矢怒射之後,進到陣前,必為受曹軍騎卒相突擊。因此,這一軍的士卒必須要有長槍、重槍在手,方能在高下的爭鬥中,不落下風,而仗此取勝。
最後,此軍是為破堅摧陣之用,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陳翎自己不可能時刻在高覽身旁提點指揮,因此,此一軍自高覽而下,全軍得令之後,便須要有勇往無前,不破敵軍誓不還的決絕之心,使此一軍成為陳翎能夠依仗的軍中重兵,重兵中的精銳之師。
要達到這一目的,嚴謹而狠厲的作戰意念必須要有清晰明白的軍律來製衡,加以特定的晉階封賞規章,也就勢在必行了。
軍律: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唿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鬥,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製,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
論功行賞:
斬一首獲爵一級,隸臣斬一首獲免,斬二首始獲公士爵。
士卒在戰場上斬得敵軍的首級,就可以免除全家的徭役和賦稅。
百人以下的戰鬥若能斬敵三十三首級,就計為“滿功”,將校可以晉爵一級。
軍團在攻城戰役中斬首八千以上、在野戰中斬首二千以上,也計為“滿功”,各級將校都晉爵一級,其中戰功卓著者可以晉爵三級。
每晉升一級爵位,就賜予耕地百畝、宅地九畝,並分配給一名“庶子”,平時為主人耕種土地,戰時隨主人出征提供勤務。
五大夫以上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稅邑”,徹侯和關內侯還可以得到封地,獲得封地的賦稅收入。每一爵位都可以享受相應的社會特權,“不更”可以免除一般百姓必須承擔的勞役;“公乘”具有出行時乘坐車輛的特權。
有爵位者在犯法的情況下,可以用“貶爵”來代替刑罰。
爵位也可以用來為自己的親屬免除官府奴隸的身份,用一級爵位可以贖取一個淪為奴隸的親屬的自由。
在戰場上斬得一個敵方甲士的首級,就可以提升一級爵位。
爵位由低到高分為二十等:
與“士”相當的爵位分為四等,分別為“公士”、“上造”、“簪嫋”、“不更”;
與“大夫”相當的爵位分為五等,分別是“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
與“卿”相當的爵位分為九等,分別是“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
與諸侯相當的爵位分為二等,分別是“關內侯”、“徹侯”。
與“卿”、“諸侯”相當的爵位可以無視,達到與“大夫”相當的爵位已經可任陳翎其他軍中將校官職,陳翎不可能將有此大功者繼續留在高覽麾下為普通重甲步卒,而會調任至周泰、張白騎麾下為校尉,以增強其戰力、軍勢。
此番建立新軍,涉及封地一事,陳翎遂再添加幾筆,略論了一下有關爵位的事宜,然後遣使至北海向主公呂布呈請,以候決斷。
在此之前,軍中作戰,不是沒有將領獲賞封地,不過僅局限於校尉以上的職位才能獲封,並沒有全體實施,因此陳翎再作如此之舉。
由此,若是溫侯能夠準陳翎此一策,在呂布之勢中,就會有二種爵位封賞製。其一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
各諸侯國內,置大夫、士等爵位,大夫、士亦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如此封賞製,陳翎不過是承襲了周製而已,並無其他大的改變。
唯一不同的就是,截取公士至五大夫這一段爵位進行封賞,將與“卿”、“諸侯”相當的爵位留予主公呂布自行按功行賞,限製了爵位泛濫,不會再有漢之“武功爵”賣官鬻爵那般情況現象的出現。
本書來自 品&書
其中最為神秘的是曹操帳下的“虎豹騎”,最為強大的是高順所率的“陷陣營”。
陷陣營“將眾整齊,每戰必克”,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陷陣營曾經擊敗過擁有關張的劉備,勇猛可見一斑。
其餘者,陶謙“丹陽兵”,陳到“白耳兵”,公孫瓚“白馬義從”,鞠義“先登之士”,張郃“大戟士”等,或已經出世,或還處在未曾問世中。
陳翎本訓“諸葛連弩”、“鐵騎”兩軍,一付曹性,一交任夏侯恩率領,皆是存意依此起一精銳之兵。
奈何連弩製造之法為曹操所獲,不為己所私有,曹性於巨鹿對陣曹軍之時,顯露出的頹勢,與曹操帳下連弩相較,何其弱也。
而夏侯恩的鐵騎一軍,雖然戰功顯赫,但因其本身缺陷,陳翎卻不敢依仗此繼續擴軍,以使曹操覷破其中底細之後,製訂出相應對策,大破己方兵勢。
由此,陳翎欲想構設一軍,此一軍士卒不在多,而在於能夠抵禦曹操虎豹騎、連弩弓射,突入其陣中,攻擊潰敗其軍勢,達到“每戰必克”的驍勇戰績。
這一軍似乎與“陷陣營”相類似,在高順因陳翎來到這個世間,改變了很多事情以後,“陷陣營”已經沒有了如雷貫耳那般名聲,陳翎據此起意組建起這樣一軍來,與雌伏中的“陷陣營”南北唿應,以禦諸侯兵勢。
在之前,僅有曹性、夏侯恩、張白騎三部將的陳翎,帳下再無其他之人,就算選拔勇者猛士,亦不可能得此一軍,不過於此刻來看,有高覽在,在陳翎已經有了領軍大將的情況之下,構建此一軍,當為其時。
首先是兵卒選拔,須要身體強壯者方能入此軍;
其次,兵甲堅利,為了防禦連弩的射擊,肯定要披重甲。有了重甲抵禦弓矢怒射之後,進到陣前,必為受曹軍騎卒相突擊。因此,這一軍的士卒必須要有長槍、重槍在手,方能在高下的爭鬥中,不落下風,而仗此取勝。
最後,此軍是為破堅摧陣之用,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陳翎自己不可能時刻在高覽身旁提點指揮,因此,此一軍自高覽而下,全軍得令之後,便須要有勇往無前,不破敵軍誓不還的決絕之心,使此一軍成為陳翎能夠依仗的軍中重兵,重兵中的精銳之師。
要達到這一目的,嚴謹而狠厲的作戰意念必須要有清晰明白的軍律來製衡,加以特定的晉階封賞規章,也就勢在必行了。
軍律: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唿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鬥,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製,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
論功行賞:
斬一首獲爵一級,隸臣斬一首獲免,斬二首始獲公士爵。
士卒在戰場上斬得敵軍的首級,就可以免除全家的徭役和賦稅。
百人以下的戰鬥若能斬敵三十三首級,就計為“滿功”,將校可以晉爵一級。
軍團在攻城戰役中斬首八千以上、在野戰中斬首二千以上,也計為“滿功”,各級將校都晉爵一級,其中戰功卓著者可以晉爵三級。
每晉升一級爵位,就賜予耕地百畝、宅地九畝,並分配給一名“庶子”,平時為主人耕種土地,戰時隨主人出征提供勤務。
五大夫以上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稅邑”,徹侯和關內侯還可以得到封地,獲得封地的賦稅收入。每一爵位都可以享受相應的社會特權,“不更”可以免除一般百姓必須承擔的勞役;“公乘”具有出行時乘坐車輛的特權。
有爵位者在犯法的情況下,可以用“貶爵”來代替刑罰。
爵位也可以用來為自己的親屬免除官府奴隸的身份,用一級爵位可以贖取一個淪為奴隸的親屬的自由。
在戰場上斬得一個敵方甲士的首級,就可以提升一級爵位。
爵位由低到高分為二十等:
與“士”相當的爵位分為四等,分別為“公士”、“上造”、“簪嫋”、“不更”;
與“大夫”相當的爵位分為五等,分別是“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
與“卿”相當的爵位分為九等,分別是“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
與諸侯相當的爵位分為二等,分別是“關內侯”、“徹侯”。
與“卿”、“諸侯”相當的爵位可以無視,達到與“大夫”相當的爵位已經可任陳翎其他軍中將校官職,陳翎不可能將有此大功者繼續留在高覽麾下為普通重甲步卒,而會調任至周泰、張白騎麾下為校尉,以增強其戰力、軍勢。
此番建立新軍,涉及封地一事,陳翎遂再添加幾筆,略論了一下有關爵位的事宜,然後遣使至北海向主公呂布呈請,以候決斷。
在此之前,軍中作戰,不是沒有將領獲賞封地,不過僅局限於校尉以上的職位才能獲封,並沒有全體實施,因此陳翎再作如此之舉。
由此,若是溫侯能夠準陳翎此一策,在呂布之勢中,就會有二種爵位封賞製。其一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
各諸侯國內,置大夫、士等爵位,大夫、士亦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如此封賞製,陳翎不過是承襲了周製而已,並無其他大的改變。
唯一不同的就是,截取公士至五大夫這一段爵位進行封賞,將與“卿”、“諸侯”相當的爵位留予主公呂布自行按功行賞,限製了爵位泛濫,不會再有漢之“武功爵”賣官鬻爵那般情況現象的出現。
本書來自 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