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陳翎征幽州而迴之契機,溫侯呂布重新布置了青、翼、幽三州將佐官吏。複製網址訪問
翼州平原、渤海、河間三郡銜接青、幽兩州,其重要性隻在青州之下,呂布乃遣陳翎攜逢紀、顏良、文醜、審配、張南等人帥五萬軍前往河間駐守。
原本駐紮河間的周泰、郝萌、辛評、辛毗四人,由辛評率數千士卒前往南皮,代公孫羽、柳毅兩將駐防此城,其餘周泰、郝萌兩人南下平原,而公孫羽、柳毅兩將則率本部人馬向平原聚攏而去。
與此同時,張遼為大將,張郃、高覽、許褚、韓猛、徐盛為副將,統帥五萬軍馬前置聊城,以防曹操攻襲青州、翼州兩地。
而管亥、沮授等人則被呂布遣迴青州,輔佐高順,以策萬一。
在這般安排之後,溫侯呂布帳下,將校謀臣有陳宮、周泰、郝萌、成廉、魏越、馬雲祿、呂玲綺、公孫羽、柳毅等,以騎軍為主,總計人馬六萬。
在九月至十月間,呂布軍勢除了收割稻糧之外,就是急驟的擴漲兵力,以待征戰之用。
等到十月收割完糧食,溫侯的備戰基本完成,就此情況之下,呂布不再等待曹操是否會提兵來戰,兵分三路襲取翼州安平、清河兩郡。
一路出自河間陳翎,另一路乃是南皮張遼,最後一路則是溫侯親帥大軍兵出平原,征討在鄴的曹操。
陳翎接報得令之後,留下辛毗一人看守城池,帥五萬軍勢,三日後攻入安平郡武邑,七日後兵圍信都城。
同時張遼留下徐盛據守聊城,攻入清河,兵圍清河城。
張遼兵困城池三日,溫侯帥騎軍先行抵達,清河守將見事不可違,乃開門投降。
防守信都、清河的將校皆非曹軍名將,呂布軍勢由此得以大進。
十月下旬,攻下信都城的陳翎兵進巨鹿;合兵一處的呂布、張遼兩人,總兵力已達十萬以上,旗開得勝之後,溫侯呂布心中再無其他顧忌,帥大軍攻入陽平郡,準備將曹操在河北之鄴城奪取過來。
這是呂布自從攻取青州之後,首次先發製人,圖謀曹操領地,對此,曹操帳下謀臣、大將日夜不息,製造兵刃、器械,以備征戰。
安平、清河兩郡,在曹操這一方來說,隻是戰略縱深,非是要地,才會任由溫侯攻占,不過當傳來消息言道,呂布已經攻入巨鹿、陽平兩郡之時,形勢就變的嚴峻起來。
曹操帳下文武兼備,與溫侯相比,兵力在呂布之上,軍需武備在呂布之上,更兼一幹軍師謀臣,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等人,皆是些驚才絕豔、深謀遠慮之輩,為此早有準備。
就在呂布備戰的同時,曹操亦將帳下大將、謀臣做了重新布置。
洛陽雖然人口稀少,但為防備馬騰從長安出兵攻伐此城,曹操遣於禁駐防於此;徐州乃是青州南下必經之路,曹操遣徐晃,輔於毛玠,兩人治理;許昌乃天子所居之地,有曹洪在此,曹操無憂矣。
就在曹操聚集軍勢,歸攏諸大將,準備挾大軍來與溫侯呂布相爭翼州之時,遠在江東的孫策攻下建業,盡降其眾,驅逐劉繇,伐木造船,意欲過江助袁術一臂之力,共圖中原之曹操。
而在西涼,韓遂與馬騰達成協定,一出兵攻漢中,一出兵東略曹操之境內,準備奪取許昌,迎天子歸長安。
暫居東海郡的臧霸,在呂布出征之時,亦跟隨著兵向下邳,意圖重新奪迴徐州。
一時間,中原烽煙四起,占據中央地帶的曹操在如此情況之下,已無力能夠挾製住豫州汝南,劉備乃向天下發出檄文,號召諸侯共討曹操,迎迴天子。
此刻不比‘衣帶詔’那段時期,在迎迴天子之後,曹操一直在外征戰,停留在許昌的時間還不如帳下文武多。因此獻帝劉協對能夠將他從長安迎至許都的曹操,一直都心懷感激之情,並無消減其權勢舉動。不過由於朝廷臣子的進諫之言,獻帝劉協心中對曹操微有抱怨之意,劉備於此時傳檄天下,在他意中在可與不可間,故此沒有任何讚同、反對之言。
在發出檄文之後,劉備帥大軍三萬,兵進潁川郡,向著許都而去。
劉備的反戈一擊,對曹操來說,不亞於滅頂之災,是最為致命的一擊。
有劉備在汝南,曹操才會放心與呂布爭鬥河北翼州;有劉備在豫州,曹操才不會擔心袁術會趁機攻向中原;有劉備在,曹操才能夠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不必擔憂天子在許都是否安全。
現在正由於劉備的背叛,許昌已經不是天子居住的最佳之處;正由於劉備的反叛,袁術、馬騰等諸侯蠢蠢欲動,急欲搶攻入中原,奪取原本屬於曹操的轄地;正由於有劉備此一舉,這一切都將不一樣了,曹操對整個局麵的統籌,失策了。
興平二年十一月初,陳翎帥大軍至巨鹿。
巨鹿這裏,曾經發生過一次大戰,是為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
通過巨鹿一戰,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鬥爭勝利的基礎,經此一戰,秦朝已名存實亡。
陳翎有些歎息,項羽如此英勇無敵,最後還是敗在高祖劉邦手下,這令自己不由自主的想起,這似乎是現在溫侯呂布與曹操相爭河北、繼而相奪天下最真實的寫照。
顏良、文醜兩將為左右軍,韓猛、張南為僚將,逢紀、審配為參軍事,布陣列式,旌旗翻轉中,陳翎縱馬而出。
此時對麵大將、軍師都是相熟之人,無論如何,在開戰之前,自己似乎應該上前說叨幾句,方能麾軍掩殺過去。
本書來自 品&書
翼州平原、渤海、河間三郡銜接青、幽兩州,其重要性隻在青州之下,呂布乃遣陳翎攜逢紀、顏良、文醜、審配、張南等人帥五萬軍前往河間駐守。
原本駐紮河間的周泰、郝萌、辛評、辛毗四人,由辛評率數千士卒前往南皮,代公孫羽、柳毅兩將駐防此城,其餘周泰、郝萌兩人南下平原,而公孫羽、柳毅兩將則率本部人馬向平原聚攏而去。
與此同時,張遼為大將,張郃、高覽、許褚、韓猛、徐盛為副將,統帥五萬軍馬前置聊城,以防曹操攻襲青州、翼州兩地。
而管亥、沮授等人則被呂布遣迴青州,輔佐高順,以策萬一。
在這般安排之後,溫侯呂布帳下,將校謀臣有陳宮、周泰、郝萌、成廉、魏越、馬雲祿、呂玲綺、公孫羽、柳毅等,以騎軍為主,總計人馬六萬。
在九月至十月間,呂布軍勢除了收割稻糧之外,就是急驟的擴漲兵力,以待征戰之用。
等到十月收割完糧食,溫侯的備戰基本完成,就此情況之下,呂布不再等待曹操是否會提兵來戰,兵分三路襲取翼州安平、清河兩郡。
一路出自河間陳翎,另一路乃是南皮張遼,最後一路則是溫侯親帥大軍兵出平原,征討在鄴的曹操。
陳翎接報得令之後,留下辛毗一人看守城池,帥五萬軍勢,三日後攻入安平郡武邑,七日後兵圍信都城。
同時張遼留下徐盛據守聊城,攻入清河,兵圍清河城。
張遼兵困城池三日,溫侯帥騎軍先行抵達,清河守將見事不可違,乃開門投降。
防守信都、清河的將校皆非曹軍名將,呂布軍勢由此得以大進。
十月下旬,攻下信都城的陳翎兵進巨鹿;合兵一處的呂布、張遼兩人,總兵力已達十萬以上,旗開得勝之後,溫侯呂布心中再無其他顧忌,帥大軍攻入陽平郡,準備將曹操在河北之鄴城奪取過來。
這是呂布自從攻取青州之後,首次先發製人,圖謀曹操領地,對此,曹操帳下謀臣、大將日夜不息,製造兵刃、器械,以備征戰。
安平、清河兩郡,在曹操這一方來說,隻是戰略縱深,非是要地,才會任由溫侯攻占,不過當傳來消息言道,呂布已經攻入巨鹿、陽平兩郡之時,形勢就變的嚴峻起來。
曹操帳下文武兼備,與溫侯相比,兵力在呂布之上,軍需武備在呂布之上,更兼一幹軍師謀臣,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等人,皆是些驚才絕豔、深謀遠慮之輩,為此早有準備。
就在呂布備戰的同時,曹操亦將帳下大將、謀臣做了重新布置。
洛陽雖然人口稀少,但為防備馬騰從長安出兵攻伐此城,曹操遣於禁駐防於此;徐州乃是青州南下必經之路,曹操遣徐晃,輔於毛玠,兩人治理;許昌乃天子所居之地,有曹洪在此,曹操無憂矣。
就在曹操聚集軍勢,歸攏諸大將,準備挾大軍來與溫侯呂布相爭翼州之時,遠在江東的孫策攻下建業,盡降其眾,驅逐劉繇,伐木造船,意欲過江助袁術一臂之力,共圖中原之曹操。
而在西涼,韓遂與馬騰達成協定,一出兵攻漢中,一出兵東略曹操之境內,準備奪取許昌,迎天子歸長安。
暫居東海郡的臧霸,在呂布出征之時,亦跟隨著兵向下邳,意圖重新奪迴徐州。
一時間,中原烽煙四起,占據中央地帶的曹操在如此情況之下,已無力能夠挾製住豫州汝南,劉備乃向天下發出檄文,號召諸侯共討曹操,迎迴天子。
此刻不比‘衣帶詔’那段時期,在迎迴天子之後,曹操一直在外征戰,停留在許昌的時間還不如帳下文武多。因此獻帝劉協對能夠將他從長安迎至許都的曹操,一直都心懷感激之情,並無消減其權勢舉動。不過由於朝廷臣子的進諫之言,獻帝劉協心中對曹操微有抱怨之意,劉備於此時傳檄天下,在他意中在可與不可間,故此沒有任何讚同、反對之言。
在發出檄文之後,劉備帥大軍三萬,兵進潁川郡,向著許都而去。
劉備的反戈一擊,對曹操來說,不亞於滅頂之災,是最為致命的一擊。
有劉備在汝南,曹操才會放心與呂布爭鬥河北翼州;有劉備在豫州,曹操才不會擔心袁術會趁機攻向中原;有劉備在,曹操才能夠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不必擔憂天子在許都是否安全。
現在正由於劉備的背叛,許昌已經不是天子居住的最佳之處;正由於劉備的反叛,袁術、馬騰等諸侯蠢蠢欲動,急欲搶攻入中原,奪取原本屬於曹操的轄地;正由於有劉備此一舉,這一切都將不一樣了,曹操對整個局麵的統籌,失策了。
興平二年十一月初,陳翎帥大軍至巨鹿。
巨鹿這裏,曾經發生過一次大戰,是為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
通過巨鹿一戰,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鬥爭勝利的基礎,經此一戰,秦朝已名存實亡。
陳翎有些歎息,項羽如此英勇無敵,最後還是敗在高祖劉邦手下,這令自己不由自主的想起,這似乎是現在溫侯呂布與曹操相爭河北、繼而相奪天下最真實的寫照。
顏良、文醜兩將為左右軍,韓猛、張南為僚將,逢紀、審配為參軍事,布陣列式,旌旗翻轉中,陳翎縱馬而出。
此時對麵大將、軍師都是相熟之人,無論如何,在開戰之前,自己似乎應該上前說叨幾句,方能麾軍掩殺過去。
本書來自 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