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翎帥大軍進入塞外,越白檀,到達平岡之後,向白狼山而去。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白狼山距離柳城還有百多裏地,陳翎走這路線的原因在於,曹操就是在白狼山附近擊敗二袁、烏桓各單於的。


    在陳翎期望中,蹋頓、遼西單於樓班、右北平單於能臣抵等烏桓首領都沒有出現,帶著惋惜之情,陳翎繼續驅兵向前。


    出塞已有二十多天,張郃等將士身心盡疲,此處不似塞內,毋需晝夜擔心有敵侵攻,而是要日日提防或有烏桓率軍來襲擊。


    三千奴隸烏桓仆從騎卒,陳翎將他們交付給鮮於銀率領。


    比起其他人來看,起碼鮮於銀號令之下,這些奴隸烏桓奴隸都能聽懂。


    作為必要的控製手段,從夏侯恩軍中調撥出一批騎士,充斥進入這些奴隸仆從軍中任什長、屯長,部、曲,以為主幹,使之能夠如臂使指,乃是帶兵之道中的不二法門。


    這些來自青州的騎士,原來跟隨主公呂布征進,為陳翎所募,來至夏侯恩麾下為騎卒。其中一些是參與過奉高一役的,還有一些是經曆過安德審配、麴義夜襲戰的,皆是些精兵。


    由他們驅使這些奴隸騎卒征戰,似乎不必為此發愁。


    一路行來,大軍緩慢而進,鮮於銀見之,便想趁此機會嚐試操練一番。


    鮮於銀號令之下,這些奴隸烏桓騎卒無從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烏桓與其他遊牧民族一樣,他們單兵能力強,但整體作戰弱,軍陣不整,陣形鬆散,不像中原漢軍作戰之時,會在排列出陣勢之後,再行出擊。


    要改變這種嘈亂無陣的麵貌,希望很渺茫。


    烏桓的民族性決定了他們在戰鬥過程中,不會輕易相信其他人,不會協同作戰。


    他們本來的生活狀態就是今天我搶掠你的,明天我劫持你的,相互征伐,以分出高下,或為王,或為寇。


    這就是沒有文明的表現之一,這就是還處在部落階段的烏桓一族的局限性。


    各民族之間的戰爭,絕對是以高度發達文明的民族降服低劣愚昧民族為結局,更合遑烏桓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自己的文化,是沒有自己的傳承。


    蠻夷,蠻夷,野蠻而被鄙夷。


    蠻夷族人從個體上看是個人,但從整體來看,其實還是茹毛飲血未開化的野人,三韓、倭國皆是如此。


    不分倫理,不敬天地,與野獸何異?


    鮮於銀的練兵,在陳翎看來,等同於馴化一群野獸,使之能夠成人。


    這個過程很漫長,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十幾日內達成。


    柳城即將在望,陳翎令鮮於銀結束操練,養精蓄銳,準備與烏桓一族決戰。


    柳城,漢時置柳城縣,治所在柳城,屬遼西郡,原本為漢庭所有。


    冠軍侯初次征戰率領八百驍騎深入敵境數百裏,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冠軍侯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在此之後,烏桓才遷至此處,將柳城據為己有。


    低等民族的惡劣性,在這其中暴露無遺。


    他們沒有自己根,隻能竊據他人的土地,強占下來,依靠著搶掠才能生存。


    他們沒有禮義廉恥,所有才會肆無忌憚的將搶掠視為理所當然,遇見弱者,會一時得逞,碰到強者,便會狼狽逃竄。深入骨髓的天性中,欺弱怕強便是唯一的準則,唯一的真理。


    就算他們混雜在漢人之中,經曆數代的更迭,其狼子野心之本質,也不會改變了多少。


    他們沒有漢人開闊的胸襟,他們沒有漢人俯瞰天地的豪邁之情,他們有的是將不屬於自己之物占為己有的卑劣心境!


    如此野蠻、卑鄙之族,皆屬小人!


    陳翎念及此,展望前方,一座城池出現在自己麵前。


    看著那破敗不堪的城壁,充斥出一股暮氣滄桑之感。


    陳翎心下暗暗道著,柳城今日我會奪迴來,至於你們這些胡人從哪裏來,就滾迴哪裏去!


    撐起中軍華蓋,直視對麵烏桓無數騎軍,陳翎令張郃率中軍上前,令鮮於銀、夏侯恩兩部騎軍左右相為側翼,曹性位在張郃軍前。


    此役,陳翎不想與烏桓搦戰廝殺,而是以強弩射之,潰其大軍。


    秦軍是由於強弩較多,才會將強弩、弓矢排在前陣,這是為了在敵軍短兵接觸至己方之時,耗費敵軍的兵力、士氣,而現在陳翎排出此陣勢,依仗的便是諸葛連弩。


    曹性麾下連弩手或許不算多,但其射速卻能彌補這之缺陷。現在他軍中諸葛連弩手有一千五百人,這是攻擊薊縣之前,在安次補充的。


    諸葛連弩能“一弩十矢俱發”,所消耗頗巨,在破蘇仆延夜襲一戰中,就是因此才導致烏桓騎軍的潰敗,不然陳翎就算能夠抵禦住蘇仆延的攻勢,想必己方士卒也會死傷無數。


    陳翎並逢紀一同觀敵陣,見前方有二萬餘騎軍,在身後似有埋伏在側,轉首間,逢紀憂慮言道:“烏桓勢大,吾軍身陷絕境,此役若不能勝之,則…”


    陳翎聞之,哈哈一笑,號令曹性、張郃兩人率軍前擊,轉首向逢紀言道:“賊勢集聚一處,看似浩蕩,但我軍豈是弱小、易與之輩?此刻,正當一鼓作氣全殲其軍,收複幽州失地之時,何論敗也?”


    陳翎不再與逢紀多言,全神貫注於戰場之上。


    一望無垠的城池下,兩軍相對排列著,烏桓陣型鬆散,而陳翎軍勢嚴整。


    鮮於銀約束著烏桓奴隸騎卒,在對陣柳城騎軍這一刻,這些奴隸各個不安起來,有人眼中露出喜色,有人心中惴惴不安,有人左右顧盼,希望能得同伴相依靠。


    陣旗飄蕩處,曹性站在軍前,持連弩弓在手,瞄向敵人。


    伴隨與他在一起的是一千麾下連弩手,其餘五百人被遣至側翼,協助鮮於銀、夏侯恩征進。


    號令中,陣後起鼓,敵軍緩緩向前逼近曹性所列陣勢。


    漫長的起勢中,烏桓騎卒逐一向曹性狂奔過來,聲勢極其浩大。


    萬馬奔騰間,曹性覷見在敵陣中似乎有一大將在其中,心下暗喜,此番定能奪得大功!


    本書來自 品&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一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色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色翎並收藏三國一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