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翎踏進平原城之時,見前麵的都是許褚、柳毅兩將率著的本部人馬,他們正急趕向東門。現在主公溫侯還在東門攻城,得許褚、柳毅兩人相助,裏應外合之下,袁軍勢窮,已無翻天之力。
跟隨在側的是張白騎,張白騎原是黑山賊張燕麾下將校,本無可能出現在平原此地,但自從呂布奪取青州之後,張白騎為張燕所遣,進入北海聯絡管亥、徐和等人。彼時張白騎心中懷著什麽目的,陳翎現在不想贅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罷。
張白騎既然有心投靠,陳翎順勢收下此人,不為別的,隻為將來或有可能勸降張燕等眾,而做出的預先布置。
張白騎存著什麽心思才會如此,陳翎不知,但隨著時間推移,必會顯露出來,張白騎不說,他也不問。
已經是陳翎部將的張白騎隨侍其後,看著陳翎緩步而行,毫不急躁,向著平原縣衙而去,張白騎此刻心中暗暗稱奇。
與青州書信往來,從徐和的紙麵敘述來看,陳翎此人當有神奇之處,不管是之前的諸多製造發明,還有談吐言論中,皆帶著一股與世不同的睿智、氣度。
假如不知內情,從外表來觀此人,陳翎一時英傑,或有異常,也可解釋為多才多智之人,所言所行不比尋常,自有其獨特的處世行止。但現在的張白騎,已經獲悉內情,窺探陳翎一言一行之後,其內心深處確認到陳翎或真的不是此間人。
心中有些興奮的張白騎,跟隨著陳翎而行。
曹性、夏侯恩兩人率著各自人馬經過身旁,向著東門而去,張白騎見之,向陳翎拱手道:“在下不才,願為前導,引兩位將軍擒拿袁軍將帥。”
陳翎頷首,張白騎此人武勇不凡,當在曹性、夏侯恩兩人之上,剛剛投至門下,急需取得戰功,以顯忠心,這是人之常情,自己不能阻之,陳翎遂令一侍衛跟隨張白騎而去。
張白騎見陳翎許之,匆匆一抱拳,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匹白馬,翻身上去,帶著那侍衛就向曹性、夏侯恩兩人追了過去。
看著張白騎的背影,陳翎心中暗暗道著,不管你懷著什麽心思,既已在我帳下為將,那麽就得服從我的號令,不然留此人在身側,實在有些養虎為患的感覺。
許褚、柳毅兩人盡降西門袁軍之後,率軍突入,一路遇上袁軍散勇,直接擊殺,此刻已經不能再分兵出來押解降俘了,大事要緊,先助主公攻入城中,才是正理。
辛評在親衛的護從之下,向著西門縱馬而來,半途中,遇上許褚、柳毅兩將。見對麵如狼似虎的呂布軍卒,辛評心中滿是驚駭,難道說西城已經被呂布攻破了嗎?
還在猶豫中,許褚、柳毅兩人率軍追襲而來,辛評見此,撥馬就走,想逃迴東門。
箭矢亂射間,辛評數親衛被射殺,胯下之馬也因呂布軍卒求功心切,沒有放過,被擊斃在地。
隨著坐騎哀鳴嘶叫,傾倒在地,辛評已無力逃脫許褚、柳毅兩人的追捕,剛踉蹌著站起身來,就被軍士擒住,綁縛了起來。
看著許褚、柳毅兩將越過自己,直接衝向東門而去,辛評背縛著雙臂,唉聲歎道:“大勢已去…”
雖然沒有袁軍校衛前來示警,但在辛評被抓的同時,指揮袁軍抵禦呂布攻城的荀諶,心中有了不祥之感。
西城那邊,實在太安靜了。
安靜的令人可怕,再加上城中不時有火光衝起,荀諶默默同樣暗歎著,此地不易久留!
荀諶當機立斷,向張郃、牽招兩人遣出傳令小校,命兩將得機脫戰,從北門而走,退向鄴城。而同時,荀諶站起身來,最後看了一眼還在拚命戰鬥中袁軍將士,黯淡著退離,隱在軍中,從北門先行一步離開。
荀諶的退去,給予袁軍士氣的打擊不啻兩軍交戰,大將被斬。遍視城樓之下,不見荀諶蹤跡,袁軍士卒各個心中都慌亂起來。而與此同時,周泰、管亥兩人得張遼、徐盛兩人之助,分了袁軍兵勢,開始猛攻城門。
在如此境地之下,袁軍潰敗了。
一將一校離開,一伍一什軍卒退下,前方再無搏命廝殺的兵勇,全是潰逃之兵!
看著如此之勢,呂布見之大喜,號令管亥、周泰兩將速速攻破城門,殺入城中。
等待在一旁的呂玲綺、宜霜、孫翊三人,翻身上馬,緩緩逼近城下,準備在城門攻破的那一刻,急速殺入城中,令袁軍再無可能集攏起兵勢,依仗府衙、要隘抵禦大軍的攻擊。
此時,張遼與牽招正在交戰。
牽招武勇一般,這個一般當然是張遼心中的想法。
張遼提起破天戈斬殺了前軍數十人,藐視位居在眾重甲身後的牽招,喝道:“汝不畏死乎?”張遼說著,長戈擎起,指向牽招,接著說道:“觀汝也是忠勇之輩,但此刻吾軍得勢,平原陷落就在即刻間,退去或降之,現在可速決,毋等吾破汝軍勢之後,追悔莫及!”
張遼此言恫嚇的成分居多,牽招聽罷,不為所動,繼續喝令左右上前作戰。
張遼見之,大怒,猛擊襲進,手中的長戈泛起死亡的血花,在袁軍中所向披靡。
牽招於後壓陣,看得張遼勇武非常,一時無人可擋,心中暗暗著急,此刻兩翼弓弩手在張遼軍卒的攻擊之下,已陷入自身難保之境,無力再出手挽弓相助。
隻憑眼前這麽一些部從,勢不能阻截住張遼,這如何是好?
此刻一人疾奔而來,至牽招麵前,急急言道:“大人,荀先生令撤兵出城。”
牽招聽罷,眼前一黑,戰局已經到來這般境地了嗎?
呂布還是攻入城中了?
勉強迴過神來,看著眼前自己的部下,牽招很難說出立即撤軍的命令,他們正在不顧生死的阻攔張遼,自己怎麽能夠忍心?
呆愣了半晌,揮手令來使離開,牽招站起身來,指揮前麵廝殺的兵卒後退,走向前方,迎著張遼而去。
事出突然,張遼不知為何,不過看著牽招不顧受狙殺的危險,向自己走來,張遼收戈在手,靜待牽招開口說話。
“城破在即,我牽招願降…”牽招臉色全是掙紮之色,不過最終還是向張遼道明了原因,投降了。
張遼聞聽,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荀諶令傳至張郃處之時,徐盛正與張郃廝殺。
那傳令之人,見兩軍混戰,一時靠近不了張郃身旁,乃大聲喊了出來,說道:“大人,荀先生令撤軍…”
就是這麽一句話,將張郃陷入不複之地!
很明顯,袁軍已經棄守平原城池了,現在荀諶先行一步,離開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袁軍已無戰心,紛紛向後退卻,在前麵廝殺中袁軍士卒開始丟棄兵刃,跪地乞降了。
張郃見此,心中怒恨那傳令者,又憂慮此戰不能脫身,一時間為徐盛抓住機會,強攻過來。
徐盛邊攻向張郃,邊勸說道:“張郃,你兵敗就在眼前,惟有…”
張郃奮起餘勇,殺向徐盛,口中說道:“不必多言,今日惟有一死,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徐盛力不及張郃,被其壓製,怒吼一聲,架開張郃兵刃,接著說道:“張郃,你也是河北名將,何苦為一外寬內忌之人…”
張郃的兵器再一次打斷了徐盛的勸降聲,斜劈而下,擊向徐盛,說道:“我家主公如何,豈能任憑你說三道四…”
張郃正待繼續說下去,徐盛往後一退,脫了戰團,持大刀在手,笑道:“張郃,現在看看你周圍,再言其他!”
張郃隨之轉目一望,便見韓猛、郝萌兩人合圍上來,虎視眈眈的看覷著自己,而那些士卒,已經紛紛投降了,各個頸部處都架著一把利刃,剩下的,隻有數名親衛還護持在自己身邊,與己共敵。
“哈哈…”,張郃慘笑一聲,說道:“想不到結局會是這般…”
張郃話還沒有說完,韓猛大刀劈斬而過,將一降卒砍殺,抬起頭來向著張郃說道:“張郃,你若不降,我盡斬此地袁軍降俘!”
那些跪倒在地的袁軍俘虜,聽聞韓猛如此言語,各個雙目之中流露出哀求之意,張郃見之,怒斥韓猛道:“你這個卑鄙小人,…”
張郃沒有罵盡所言,韓猛又斬一士卒,盯向張郃,他的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來,說道:“張郃,你會不會降?你會不會和我一樣?”
韓猛說著,大刀舉起,砍向第三個袁軍士卒。
張郃見之,怒氣盈天,大叫一聲,喝道:“韓猛,吾誓殺汝!”張郃說著將手中的兵刃拋落,轉向徐盛說道:“我願降!”張郃說的斬釘截鐵,沒有一絲反悔之意。
徐盛心中一凜,暗道,張郃就算此時降了,恐怕將來與韓猛也會起爭執,不過那是將來的事,現在張郃能降就行。
徐盛遂笑顏相迎,以目示韓猛,暫時離開此地,避免張郃見之逾怒。
本書來自 品&書
跟隨在側的是張白騎,張白騎原是黑山賊張燕麾下將校,本無可能出現在平原此地,但自從呂布奪取青州之後,張白騎為張燕所遣,進入北海聯絡管亥、徐和等人。彼時張白騎心中懷著什麽目的,陳翎現在不想贅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罷。
張白騎既然有心投靠,陳翎順勢收下此人,不為別的,隻為將來或有可能勸降張燕等眾,而做出的預先布置。
張白騎存著什麽心思才會如此,陳翎不知,但隨著時間推移,必會顯露出來,張白騎不說,他也不問。
已經是陳翎部將的張白騎隨侍其後,看著陳翎緩步而行,毫不急躁,向著平原縣衙而去,張白騎此刻心中暗暗稱奇。
與青州書信往來,從徐和的紙麵敘述來看,陳翎此人當有神奇之處,不管是之前的諸多製造發明,還有談吐言論中,皆帶著一股與世不同的睿智、氣度。
假如不知內情,從外表來觀此人,陳翎一時英傑,或有異常,也可解釋為多才多智之人,所言所行不比尋常,自有其獨特的處世行止。但現在的張白騎,已經獲悉內情,窺探陳翎一言一行之後,其內心深處確認到陳翎或真的不是此間人。
心中有些興奮的張白騎,跟隨著陳翎而行。
曹性、夏侯恩兩人率著各自人馬經過身旁,向著東門而去,張白騎見之,向陳翎拱手道:“在下不才,願為前導,引兩位將軍擒拿袁軍將帥。”
陳翎頷首,張白騎此人武勇不凡,當在曹性、夏侯恩兩人之上,剛剛投至門下,急需取得戰功,以顯忠心,這是人之常情,自己不能阻之,陳翎遂令一侍衛跟隨張白騎而去。
張白騎見陳翎許之,匆匆一抱拳,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匹白馬,翻身上去,帶著那侍衛就向曹性、夏侯恩兩人追了過去。
看著張白騎的背影,陳翎心中暗暗道著,不管你懷著什麽心思,既已在我帳下為將,那麽就得服從我的號令,不然留此人在身側,實在有些養虎為患的感覺。
許褚、柳毅兩人盡降西門袁軍之後,率軍突入,一路遇上袁軍散勇,直接擊殺,此刻已經不能再分兵出來押解降俘了,大事要緊,先助主公攻入城中,才是正理。
辛評在親衛的護從之下,向著西門縱馬而來,半途中,遇上許褚、柳毅兩將。見對麵如狼似虎的呂布軍卒,辛評心中滿是驚駭,難道說西城已經被呂布攻破了嗎?
還在猶豫中,許褚、柳毅兩人率軍追襲而來,辛評見此,撥馬就走,想逃迴東門。
箭矢亂射間,辛評數親衛被射殺,胯下之馬也因呂布軍卒求功心切,沒有放過,被擊斃在地。
隨著坐騎哀鳴嘶叫,傾倒在地,辛評已無力逃脫許褚、柳毅兩人的追捕,剛踉蹌著站起身來,就被軍士擒住,綁縛了起來。
看著許褚、柳毅兩將越過自己,直接衝向東門而去,辛評背縛著雙臂,唉聲歎道:“大勢已去…”
雖然沒有袁軍校衛前來示警,但在辛評被抓的同時,指揮袁軍抵禦呂布攻城的荀諶,心中有了不祥之感。
西城那邊,實在太安靜了。
安靜的令人可怕,再加上城中不時有火光衝起,荀諶默默同樣暗歎著,此地不易久留!
荀諶當機立斷,向張郃、牽招兩人遣出傳令小校,命兩將得機脫戰,從北門而走,退向鄴城。而同時,荀諶站起身來,最後看了一眼還在拚命戰鬥中袁軍將士,黯淡著退離,隱在軍中,從北門先行一步離開。
荀諶的退去,給予袁軍士氣的打擊不啻兩軍交戰,大將被斬。遍視城樓之下,不見荀諶蹤跡,袁軍士卒各個心中都慌亂起來。而與此同時,周泰、管亥兩人得張遼、徐盛兩人之助,分了袁軍兵勢,開始猛攻城門。
在如此境地之下,袁軍潰敗了。
一將一校離開,一伍一什軍卒退下,前方再無搏命廝殺的兵勇,全是潰逃之兵!
看著如此之勢,呂布見之大喜,號令管亥、周泰兩將速速攻破城門,殺入城中。
等待在一旁的呂玲綺、宜霜、孫翊三人,翻身上馬,緩緩逼近城下,準備在城門攻破的那一刻,急速殺入城中,令袁軍再無可能集攏起兵勢,依仗府衙、要隘抵禦大軍的攻擊。
此時,張遼與牽招正在交戰。
牽招武勇一般,這個一般當然是張遼心中的想法。
張遼提起破天戈斬殺了前軍數十人,藐視位居在眾重甲身後的牽招,喝道:“汝不畏死乎?”張遼說著,長戈擎起,指向牽招,接著說道:“觀汝也是忠勇之輩,但此刻吾軍得勢,平原陷落就在即刻間,退去或降之,現在可速決,毋等吾破汝軍勢之後,追悔莫及!”
張遼此言恫嚇的成分居多,牽招聽罷,不為所動,繼續喝令左右上前作戰。
張遼見之,大怒,猛擊襲進,手中的長戈泛起死亡的血花,在袁軍中所向披靡。
牽招於後壓陣,看得張遼勇武非常,一時無人可擋,心中暗暗著急,此刻兩翼弓弩手在張遼軍卒的攻擊之下,已陷入自身難保之境,無力再出手挽弓相助。
隻憑眼前這麽一些部從,勢不能阻截住張遼,這如何是好?
此刻一人疾奔而來,至牽招麵前,急急言道:“大人,荀先生令撤兵出城。”
牽招聽罷,眼前一黑,戰局已經到來這般境地了嗎?
呂布還是攻入城中了?
勉強迴過神來,看著眼前自己的部下,牽招很難說出立即撤軍的命令,他們正在不顧生死的阻攔張遼,自己怎麽能夠忍心?
呆愣了半晌,揮手令來使離開,牽招站起身來,指揮前麵廝殺的兵卒後退,走向前方,迎著張遼而去。
事出突然,張遼不知為何,不過看著牽招不顧受狙殺的危險,向自己走來,張遼收戈在手,靜待牽招開口說話。
“城破在即,我牽招願降…”牽招臉色全是掙紮之色,不過最終還是向張遼道明了原因,投降了。
張遼聞聽,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荀諶令傳至張郃處之時,徐盛正與張郃廝殺。
那傳令之人,見兩軍混戰,一時靠近不了張郃身旁,乃大聲喊了出來,說道:“大人,荀先生令撤軍…”
就是這麽一句話,將張郃陷入不複之地!
很明顯,袁軍已經棄守平原城池了,現在荀諶先行一步,離開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袁軍已無戰心,紛紛向後退卻,在前麵廝殺中袁軍士卒開始丟棄兵刃,跪地乞降了。
張郃見此,心中怒恨那傳令者,又憂慮此戰不能脫身,一時間為徐盛抓住機會,強攻過來。
徐盛邊攻向張郃,邊勸說道:“張郃,你兵敗就在眼前,惟有…”
張郃奮起餘勇,殺向徐盛,口中說道:“不必多言,今日惟有一死,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徐盛力不及張郃,被其壓製,怒吼一聲,架開張郃兵刃,接著說道:“張郃,你也是河北名將,何苦為一外寬內忌之人…”
張郃的兵器再一次打斷了徐盛的勸降聲,斜劈而下,擊向徐盛,說道:“我家主公如何,豈能任憑你說三道四…”
張郃正待繼續說下去,徐盛往後一退,脫了戰團,持大刀在手,笑道:“張郃,現在看看你周圍,再言其他!”
張郃隨之轉目一望,便見韓猛、郝萌兩人合圍上來,虎視眈眈的看覷著自己,而那些士卒,已經紛紛投降了,各個頸部處都架著一把利刃,剩下的,隻有數名親衛還護持在自己身邊,與己共敵。
“哈哈…”,張郃慘笑一聲,說道:“想不到結局會是這般…”
張郃話還沒有說完,韓猛大刀劈斬而過,將一降卒砍殺,抬起頭來向著張郃說道:“張郃,你若不降,我盡斬此地袁軍降俘!”
那些跪倒在地的袁軍俘虜,聽聞韓猛如此言語,各個雙目之中流露出哀求之意,張郃見之,怒斥韓猛道:“你這個卑鄙小人,…”
張郃沒有罵盡所言,韓猛又斬一士卒,盯向張郃,他的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來,說道:“張郃,你會不會降?你會不會和我一樣?”
韓猛說著,大刀舉起,砍向第三個袁軍士卒。
張郃見之,怒氣盈天,大叫一聲,喝道:“韓猛,吾誓殺汝!”張郃說著將手中的兵刃拋落,轉向徐盛說道:“我願降!”張郃說的斬釘截鐵,沒有一絲反悔之意。
徐盛心中一凜,暗道,張郃就算此時降了,恐怕將來與韓猛也會起爭執,不過那是將來的事,現在張郃能降就行。
徐盛遂笑顏相迎,以目示韓猛,暫時離開此地,避免張郃見之逾怒。
本書來自 品&書